兼語詞

兼語詞

兼語詞又叫兼詞是指古代漢語中,有的字代表了兩個詞的結合。這種字兼有互相結合的兩個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的字便成為兼詞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兼語詞
  • 常見兼語詞:"諸","焉","叵","曷","盍","旃"
常見兼語詞,用法介紹,兼詞比較,讀音,位置,結構,語法,類似辭彙,

常見兼語詞

常見的兼詞有"諸","焉","叵","曷","盍","旃"。這種字的讀音有的是它代表的兩個詞的聲音的拼合,如:"旃"是代詞"之"和介詞"焉"的合音,"諸"是代詞"之"和介詞"於"("於"古音"wū")的合音,"叵"是否定副詞"不"和動詞"可"的合音。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兼詞都是合音詞。另外,需要特別指明的是,兼詞並不是獨立的一類詞。

用法介紹

下面,把常用兼詞的具體用法介紹一下:
"諸"字用在句中是兼代詞"之"和介詞"於"兩個詞,如:⑴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愚公移山》)而用在句尾時,則兼代詞"之"和語氣詞"乎"兩個詞。
⑵乃賞成,獻諸撫軍。(《促織》)
⑶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莊暴見孟子》)
句⑴⑵的"諸"為"之於"的合詞,而句⑶的"諸"為"之乎"的合詞。
"焉"作兼詞一般都用在句尾,既可兼"於之"或"於是"又可兼"於彼"。如:⑴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⑵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
"盍","曷"("曷"通"盍")兩詞都是兼疑問代詞"何"和否定副詞"不"兩個詞。如:⑴子曰:"盍各言爾志 "(《論語·公冶長》)
⑵時日曷喪 予及汝偕之!(《尚書·湯誓》)
"叵"否定副詞"不"和能願動詞"可"兩個詞。如:⑴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後漢書·呂布傳》)
⑵居心叵測。
"旃"這個兼詞比較少用,兼代詞"之"和語氣詞"焉"兩個詞。如:舍旃舍旃,苟亦無。(《詩經·采苓》)

兼詞比較

古代漢語中,兼詞“諸”、“焉”出現的頻率頗高,且為兩類不同兼詞的典型。對之加以比較分析,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兼詞的一般特點,起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但它們都不是單純的代詞,而是既包含了一個代詞“”,又包含了一個介詞“於”或一個語氣詞“乎”。

讀音

一、“諸”是合音兼詞;“焉”是非合音兼詞。
“諸”不僅意思和作用是合二為一的,而且讀音也是由兩個字的聲韻調拼合而成,類似反切注音,上字取聲,下字取韻調。如:
⑴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餚之戰》)
⑵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莊暴見孟子》)
⑴例中的“諸”字, 是“之於”的合音, 之(zhī)+於(yū)=諸(zhū)。──此處“於”依古音韻體系說,“於”屬“魚韻”,故其韻母為U;⑵例中的“諸”字,則是“之乎”的合音,之(zhī)+乎(hū)=諸(zhū)。
而“焉”在讀音上不存在象“諸”那樣的拼合關係。如:
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此例中“焉”字僅僅兼有“於之”兩字的意思,讀音上卻不是“於之”的拼合,於(yū)+之(zhī)≠焉(yān)。

位置

二、“諸”既可用在陳述句中,又可用在疑問句和感嘆句末;而“焉”一般只用在陳述句末。
“諸”用在陳述句中,相當於“之於”。如:
⑷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愚公移山》)
“諸”用在疑問句末和用在感嘆句末,都相當於“之乎”。如: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梁惠王下》
⑹雖有粟,吾得而食諸!(《論語·顏淵》)
“焉”作為兼詞,既不用在陳述句中,亦不用在疑問句末,只使用在陳述末。如:
⑺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

結構

三、“諸”、“焉”從詞性上看,均為實詞虛詞的結合,不過它們結合的形式相異,“諸”是實詞在前,虛詞在後,而“焉”正好與之相反,虛詞在前,實詞在後。
“諸”有兩種結合形式,句中“之於”,即代詞+介詞;句末“之乎”,即代詞+語氣助詞。如:
⑻乃賞成,獻諸撫軍。(《促織》)
⑼湯誅桀,武王伐紂,有諸?(《左傳》)
⑻例“諸”是“之於”的結合,“之”稱代“促織”;“於”引進介紹對象;⑼例“諸”是“之乎”的結合,“之”稱代“湯誅桀”、“武王伐紂”這兩件事,“乎”為語氣助詞。
“焉”用在句末,即介詞+代詞,介詞僅是“於”字,代詞有“之”、“是”、“彼”等等。如
⑽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庖丁解牛》)
⑾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勸學》)
祁奚告老,晉侯問嗣焉。(《左傳·襄公三年》)

語法

四、“諸”用在及物動詞後,或作賓語,或作賓語以及用“於”字引出動作等的補語;“焉”用在不及物動詞、形容詞和動賓詞組後,僅做補語。
“諸”在疑問句末作及物動詞的賓語。如:
⒀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論語·子罕》)
上述⑵⑸⑹⑼四例皆同此例。
“諸”在陳述句中作及物動詞的賓語以及用“於”引出動作等的補語。如:
⒁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餚之戰》)
上述⑴⑷⑻三例亦同此例。
“焉”用在不及物動詞、形容詞和動賓詞組的後面,充當處所、對象、範圍和比較性的補語。如:
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桃花源記》)
“焉”充當不及物動詞“出”的補語,上述⑺⑾兩例同此。
⒃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焉”充當形容詞“大”的補語。
⒄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焉”充當動賓詞組“收爾骨”的補語。上述⑶⑽⑿兩例同此。
以上我們只是從讀音、位置、結構和語法成分等四方面對“諸”和“焉”進行了比較分析。概而言之,“諸”兼有“之於”、“之乎”的意思和作用,且為它們的合音,一般用在疑問句末和陳述句中的及物動詞後做賓語,或做賓語以及用“於”引出動作等的補語。“焉”則兼有“於之”等意思和作用,與讀音無必然聯繫,一般用在陳述句末充當不及物動詞、形容詞和動賓詞組的補語

類似辭彙

古代漢語為數不多的兼詞中,跟“諸”相類的有“叵”、“盍”、“旃”等。如;
⒅布目備曰:“大耳兒最叵信。”(《後漢書·呂布傳》)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論語·公冶長》)
⒇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既而悔之。(《左傳·桓公十年》)
上述⒅⒆⒇三例中,“叵”等於“不可”;“盍”等於“何不”;“旃”等於“之焉”。
跟“焉”相類的只有“耳”字。如:
(21)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
例句中“耳”相當於“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