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資源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與區劃

《典型資源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與區劃》是由山西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曹金亮、樊燕、張建萍、鄭麗媛、侯峰斌、段麗軍、宜慧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典型資源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與區劃
  • 第一完成單位:山西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 主要完成人:曹金亮、樊燕、張建萍、鄭麗媛、侯峰斌、段麗軍、宜慧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70279
成果名稱
典型資源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與區劃
第一完成單位
山西省地質環境監測中心
主要完成人
曹金亮、樊燕、張建萍、鄭麗媛、侯峰斌、段麗軍、宜慧
研究起始日期
2013-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5-12-01
主題詞
典型資源型地區 資源環境承載力 評價指標體系 資源優先開發區、資源最佳化開發區、資源控制開發區

成果摘要

本項目首先論述了山西省的資源環境狀況,分析了山西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方式及程度,並確定了相對適合山西省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建立了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地質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生態環境等七個方面)。 採用綜合評價方法,進行了山西省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地質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生態環境等單要素評價,將評價結果劃分為高、較高、中等、較低、低五個級別。在單要素評價基礎上進行了綜合評價,總體看,全省資源環境承載力整體呈中等偏低水平。利用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結果,研究了山西省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建設的合理模式,並將山西省劃分為資源優先開發區、資源最佳化開發區、資源控制開發區的資源環境管理分區。並分別對其提出了優先開發、兼顧保護,最佳化開發、重點保護,控制開發、加強治理的資源開發管理策略與環境保護措施。初步提出了典型資源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為國土資源合理開發、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本項目首先論述了山西省的資源環境狀況,分析了山西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方式及程度,並確定了相對適合山西省的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建立了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地質環境大氣環境、水環境、生態環境等七個方面)。 採用綜合評價方法,進行了山西省礦產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地質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生態環境等單要素評價,將評價結果劃分為高、較高、中等、較低、低五個級別。在單要素評價基礎上進行了綜合評價,總體看,全省資源環境承載力整體呈中等偏低水平。利用資源環境承載力綜合評價結果,研究了山西省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建設的合理模式,並將山西省劃分為資源優先開發區、資源最佳化開發區、資源控制開發區的資源環境管理分區。並分別對其提出了優先開發、兼顧保護,最佳化開發、重點保護,控制開發、加強治理的資源開發管理策略與環境保護措施。初步提出了典型資源型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為國土資源合理開發、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