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承載力及其最佳化調控措施研究》是 由肖思思著寫,黃賢金指導的一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承載力及其最佳化調控措施研究
- 外文名:On carrying capacity of land & resources and its optimal managed measures of the around Tai Lake reg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 作者:肖思思
- 關鍵字:國土資源 資源開發 環境承載力 江蘇
- 導師:黃賢金
- 學科專業:自然地理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年
- 館藏號:F129.953
- 館藏目錄:2009\F129.953\1
中文摘要
長期以來,人類社會由於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改變著資源、環境要素與社會、經濟要素的配置方式,進而影響著國土資源系統的綜合承載能力,尤其是進入工業化社會以後,工業化進程的加劇、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造成了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國土資源超載現象,嚴重影響了國土資源系統要素間配置的均衡性,使得國土資源系統的綜合承載能力日趨下降,在經濟發達地區的生態環境敏感區域這一問題更為突出,我國環太湖區域就是一個典型。為此,本文在系統總結國內外承載力以及國土資源單要素承載力已有研究的基礎上,以地理學等學科理論為指導,探討了國土資源承載力的演變機制,並以資源環境瓶頸約束較強的江蘇省環太湖地區為實證研究對象,對區域國土資源承載力及其最佳化調控機制進行實證分析。文章主要由四部分構成: 一是國內外研究進展綜述。主要從三方面進行闡述:(1)國土資源承載力的研究背景;(2)承載力的研究進展,包括承載力的起源與內涵的演化、承載力研究過程當中出現的承載力定義、套用領域、特性及研究方法等;(3)單要素國土資源承載力的研究進展,包括土地資源、水資源、環境資源要素承載力的研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現有承載力及國土資源單要素承載力研究有待深入的領域,以及開展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承載力研究的必要性。 二是與國土資源承載力有關理論基礎的研究。通過對國土資源系統結構、功能及其結構、功能與承載力關係的剖析,驗證了可持續發展理論、生態經濟理論及人地系統關係理論在國土資源承載力研究過程中的套用。並在此基礎上,揭示國土資源承載力的演變機制,指出國土資源承載力即國土資源承載支撐保障力,由國土資源承載支撐力和國土資源承載壓力的對比構成,隸屬相對承載力的研究範疇。與此同時,闡述了國土資源系統構成諸要素,如人口、資源、環境、社會經濟尤其是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等因素對國土資源承載力發展、尤其是國 三是選擇資源環境瓶頸約束較強的江蘇省環太湖地區進行國土資源承載力研究。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通過對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系統的結構、特徵和功能的分析,發現:首先,資源環境基礎支撐力、社會經濟發展獲得支撐力與經濟社會發展所導致的資源環境壓力並存;其次,農用地數量下降與建設用地數量增加並存,土壤點面源污染與水資源的功能性缺水問題並存,環太湖國土資源系統存在結構失衡、功能衰減問題;(2)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要素配置特徵表現:首先,1990-2005年間,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土地資源、水資源與水環境的人口承載力下降;其次,1980-2005年間,社會經濟要素髮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總量與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但單位GDP的資源負荷和環境負荷下降;再次,1980-2005年間,土地資源利用的經濟負荷先降後升、水資源利用的經濟負荷下降;總體而言,社會經濟要素髮展以損失一定地資源環境要素為代價,但代價趨於減緩;(3)國土資源承載支撐保障力模型的構建及解算研究。首先,承載支撐指數2000年(400.6469)大於2005年(213.3174) >1990和1980年(1.7462);其次,承載壓力指數2005年(434.22)>2000年(38.22)>1990 (2.89)>1980年(0.17);再次,承載支撐保障指數1980-2000趨於提升,2000-2005年趨於下降,總體而言,1980-2000年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系統處於良性發展態勢,2000之後國土資源壓力大於其所受支撐力,系統整體的穩定性大幅度下降; 四是江蘇省環太湖地區承載力最佳化調控研究,具體是:(1)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承載力最佳化調控研究,即在對國土資源承載力最佳化調控目標、調控內容概述的基礎上,設計多目標最佳化模型,並針對江蘇省環太湖地區進行基於情景分析的模型解算,發現總體而言,江蘇省環太湖地區需要達到更高的經濟水平以提高國土資源系統對人口要素、資源環境要素的承載能力;與此同時,經濟發展產生的資源環境壓力存在較強區域差異性;(2)基於承載力最佳化的國土資源整治措施及制度保障研究。首先,指出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國土資源承載力提升現有制約因素及其優勢、以及國外環湖國土整治經驗模式;其次,提出針對江蘇省環太湖地區各環湖區域段的國土資源承載力最佳化目標,並與各環湖區域段實際情況對比分析,指出各區域目標實現情況的難易,並據此制定環湖國土資源整治的目標區劃,包括人口目標區劃和經濟發展目標區劃;再次,指出應從基礎性承載力的維育、獲得性承載力的保障及承載壓力的緩解幾方面實現國土資源承載力的最佳化提升,並提出利於承載力最佳化提升的國土資源整治制度保障措施建議。 全文結論部分著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結論和創新點,並對進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