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沿革,轄區介紹,礦產資源,經濟概況,發展情況,基礎設施建設,冶銅遺址,夾皮溝黃煙,朝鮮族民俗村,氣候信息,工業集中區,農業發展,自然概況,菩提峰景區,神龜大灣,教育事業,
鄉鎮概況
六道溝鎮位於臨江市東南部,東經127°12′、北緯41°36′。東與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接壤,西南瀕鴨綠江與朝鮮兩江道厚昌郡隔水相望。轄3個街道,8個居委會、1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六道溝,距市區35千米。沈(陽)長(白)公路過境。
沿革
六道溝河是從臨江溯鴨綠江而上的第六條大溝,六道溝鎮歷史悠久,飽經滄桑:
高句麗王朝以前為無人原始森林區
唐渤海時期為渤海古國沿江碼頭,
清初長白山封禁為聖山後,這裡沒有人煙;開禁後人煙漸增,形成村落,
1892年建屯,因近六道溝河,故名六道溝。
1902年屬臨江縣榮生保,
1912年為臨江縣第三區,
1923年3月(民國十二年)設臨江縣三區(六道溝),該區轄六個村:豐和、守望、通安、集賢、興臨、富源村。
1930年(民國十九年)將豐和守望合併為華豐村;通安集賢合併為安賢村;與臨富源未動,共四村。
1935年(康德二年一月,東北淪陷時期)華豐村改稱樺皮甸村;安賢村改稱六道溝村;富源村改為虎洞溝村;興臨村改為七道溝村,仍四村,村下設屯。
1947年臨江縣人民政府成立初期改為臨江縣第三區,轄六道溝鎮、大楊樹村、錯草頂子村、仁德村、樺皮甸子村、亂泥塘村、夾皮溝村、東馬鹿泡村、火絨溝村。
1956年為臨江縣六道溝鄉,
1959年改臨江縣六道溝公社,
1983年改臨江縣六道溝鄉,
1984年建鎮,定名六道溝鎮,
1985年,撤臨江縣,設渾江市臨江區,改臨江區六道溝鎮,
1996年,撤臨江區,設為臨江市,改臨江市六道溝鎮,
2001年,總人口12040人,其中13個行政村共有62個社、46個自然屯。
2003年,代碼220681103,南北距24千米,東西距23.3千米,面積275.6平方千米。
2005年,撤銷寶山鎮,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六道溝鎮管轄,六道溝鎮總人口18940人,面積540.9平方千米。寶山鎮並於六道溝鎮後,出現行政村名稱重名,即兩個南崗村。
2006年4月24日,臨江市政府(臨政函[2006]30號)批准,同意將六道溝鎮南崗村更名為向陽村,原寶山鎮南崗村保留原名稱不變。
2010年,鎮轄區內設立臨江市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分為銅山小區、大楊樹小區、寶山小區)
轄區介紹
六道溝鎮鎮域面積535.21平方千米,轄18個行政村,68個自然屯,93個社,三個街道辦事處,16539人(2017),有漢、滿、回、彝、朝鮮、蒙古、土家7個民族。鎮政府駐六道溝。轄大楊樹、東馬、樺皮、火絨溝、
夾皮溝、經建、砬台、小六道溝、南崗、七道溝、仁德、銅山、西馬、曲柳樹等行政村。砬台村:有3屯,110戶、371人;
樺皮村:有2屯,276戶、960人;夾皮溝村:有4屯,282戶、1009人;
西馬村:有3屯,234戶、889人;
東馬村:有1屯,172戶、534人;七道溝村:有1屯,138戶、436人;
南崗村:有6屯,192戶、629人;大
楊樹村:有8屯,278戶、956人;經建村:有4屯,287戶、826人;
仁德村:有 5屯,163戶、624人;
銅山村:有4屯,43戶、119人;
火絨溝村:有3屯,95戶、257人;小六道溝村:有2屯,254戶、848人。
礦產資源
六道溝鎮境內自然資源豐富,硅藻土、鐵、銅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其中,硅藻土儲量居亞洲首位,品位居世界第一。臨江市硅藻土資源極為豐富原土所含硅藻土為陸相型(淡水矽)原篩藻和小環藻,尤其適合用於工業填料和介子載體,
礦床面積達200多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具有開發遠景的大型硅藻土礦藏,被列為《吉林省(2001—2010)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重點
非金屬礦產資源,與美國加利福尼亞洲儲量持平,居亞洲首位,品位世界第一,資源占全國儲量的54.8%。
臨江市區域內已
探明儲量7000餘萬噸,
遠景儲量2、37億噸。資源儲量集中,品質優異,主要分布在六道溝鎮轄區內,一級土占30%以上,二、三級土約占70%。按照已探明儲量和現有企業生產規模,可供350年開採。隨著
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成為產業趨向,硅藻技術研發和各級領導的關注重視,硅藻土產業已經初步具備成為我國民經濟體系重點扶持產業的條件。據專家估計,我國硅藻土系列產品到2020年將高達600億元左右。
經濟概況
六道溝鎮在“十二五”期間加快
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推進
經濟轉型,突顯新亮點,全力打造“三色”經濟(“三色”經濟是指“黃色”經濟、“白色”經濟和“綠色”經)。力爭到“十二五”期末將經濟結構調整為10:59:31的“黃白綠”經濟。
“黃色”經濟即以夾皮溝黃煙為代表的現代特色農業經濟,圍繞夾皮溝黃菸品牌帶動十大產業園區(基地)建設,結合“天然、營養、無公害”的消費趨勢,抓好加工、品牌和行銷等關鍵環節,不斷擴大特色農產品的產銷規模,在
夾皮溝黃煙種植協會基礎上成立六道溝鎮
黃煙種植協會,在各村建立黃煙種植合作社,在“十二五”期間將黃煙產業做大、做強,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把該鎮的人均收入由“十一五”末的8468元增長到9653元;爭取到“十二五”期末,黃煙種植面積發展到3.5萬畝,並在加工、包裝、銷售等方面形成產業鏈,努力打造中國
關東煙之鄉。此外,積極推進
臨江市長興實業公司循環高效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項目建設,完成飲料廠、飼料廠、
玉米提臍廠、粉條廠的建設。
“白色”經濟即以硅藻土精深加工為支柱的工業經濟。“白色”經濟發展要通過進一步加大對
硅藻土助濾劑行業的整頓、整合,積極引入
戰略投資者採取收購、參股和組建行銷公司等方式,促進資源
集約開發,提高
產品附加值。要依託國家級硅藻土技術創新平台和“中國硅藻土工業城”的建設,擴大對外合作,推動各種填料、環保功能材料和
新型建築材料等新產品的研發,不斷壯大硅藻土工業集中區綜合實力,實現產業和效益的全面提升。通過打造“中國硅藻土工業城”,使該鎮成為亞洲硅藻土產品的研發、生產、加工和銷售集散地。
“綠色”經濟即以旅遊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打的第三產業。“綠色”經濟發展要以菩提峰景區開發建設為龍頭,以
鴨綠江旅遊風光帶為依託,集生態觀光、
民俗旅遊等為一體,帶動旅遊、商貿、餐飲等產業的發展,努力打造長白山原始、天然、綠色和生態的精品旅遊線路,推動第三產業大發展,快發展。2010年投資320萬元,完成景區棧道鋪設工程,為進一步開發建設打下基礎。
經濟概況--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穩定發展。重點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和發展“
一村一品”區域特色經濟,它們是
樺皮村北芪中藥村,
東馬村溫室大棚建設了六大基地,砬台村規範化養豬業,
夾皮溝的黃煙、西馬的玉米良種繁殖,七道溝的優質
稻米生產,南崗
仁德村的果品生產,大楊樹的貝母生產,銅山的林蛙養殖,經建村的粉條加工,
火絨溝村的
山野菜移植田園溫室四個林地經濟綜合開發區,發展封溝養蛙面積達14萬畝。
野生動物保護3處;保護和發展林下中藥材4000餘畝,培育快楊苗65萬株,發展速生豐產林2453畝,義務植樹3萬株,依託林地經濟開發,農民收入顯著增加。
畜牧業方面,2001年發展生豬12360頭,牛7180頭,羊4200隻,禽113千隻。
鄉鎮企業重點突破,經濟效益提高。依託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施“開發資源,科技興企、興工富鎮”戰略。近三年來,共完成投資270萬元。依託硅藻土資源,重點抓好亨泰
助濾劑廠和臨江催化劑廠兩個龍頭企業,年產助濾劑達5000噸,年產值達1500萬元,利稅達150萬元,積極扶持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新建綠江助濾劑廠,擴建和改造七道溝助濾劑廠。共引120萬元,對
夾皮溝和上亂鐵礦資源進行規劃開採,年可開採鐵礦石2.5萬噸,創產值500萬元,利稅80萬元。按照市場要求,啟動雙山子磚廠,年創產值30萬元,創利稅6萬元,民營企業的發展,帶動了第三產業的大發展,2002年投資60萬地,興建山城浴都,年創利稅2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得到協調發展。
發展情況
2006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360萬元,比上年增加31%,現已連續多年成為
臨江市稅收第一名的鄉鎮;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3824元,
同比增加6.7%。2014年,全鎮生產總值10.93億元,招商引資3.36億元,投資13.1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0元,農村人均收入11200元。
走進六道溝鎮政府廣場,迎面牆上“打造全省經濟強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紅標語格外醒目。鎮領導介紹說,去年,鎮裡被列入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鎮以來,各項工作得到全面發展,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機關幹部忙的團團轉,老百姓卻從這看得見、摸的著的變化中得到了實惠。
為加快向經濟強鎮邁進的步伐,六道溝鎮始終堅持以工業化思維謀篇布局,以硅藻土精深加工的企業已達17戶,產品遠銷亞太、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國內市場所占份額達80%以上,成為左右全國乃至世界
硅藻土助濾劑市場的重要產地。目前,開工在建的硅藻土基體無毒殺蟲劑項目、高強硅藻土隔熱製品及矽酸鈣保溫建材項目、萬噸無鹵阻燃劑項目、廢硅藻土再生利用技改項目緩釋
生物肥料項目等一批硅藻土精深加工項目陸續投產後,將推動六道溝鎮工業經濟再上新台階。
企業圍著市場轉,政府圍著企業轉。六道溝鎮大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助商的濃厚氛圍,全力打造
服務型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環境不斷最佳化。現在在六道溝,凡是招商引資項目都有專門人員服務,凡是招商引資成果都有專門機構考核,凡是招商引資投訴都有專門部門查處。
工業經濟的強勢帶動,使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
特色農業發展突飛猛進,
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正在快速形成。目前,北五味子基地、
黃煙基地、高油大豆種植基地、玉米良種繁育基地、中藥材基地等特色
農產品基地初步形成,夾皮溝黃煙、六道溝粉條等特色農產品在省內外小有名氣。引進產業支撐配套資金265萬元,建起了吉林省東部山區唯一一個農機示範基地,價值100多萬元的各種農業機械基本到位,為六道溝鎮農業發展增添了動力。
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
科學發展觀,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六道溝鎮抓住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鎮的契機,2006年投入新農村建設的資金就達17522萬元,其中,鎮村兩級和農民、企業的投資就占到16380.5萬元。
2007年新建的4200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已投入使用;
2011年, 3000平方米的集中取暖樓陸續搬進了居民;
2012年改造了自來水管網,安裝了街區路燈,
2013年鋪設了鎮區人行道,
2014年鎮內又重鋪道路多條,把明渠改到地下;鎮裡的兩座敬老院分別達到省級、地級標準;1所鄉級衛生院和1所中心衛生院及村村建起的衛生所,使農民的就醫條件不斷得到改善和加強;
2015年鎮內投資超10億元的長白山七道溝火山地質礦泉水工程在七道溝村和鴨綠江邊開工;
2016年臨江市政府對鎮內S310,S303省道進行大修,投資2000萬建設工業集中園和六道溝冶銅遺址公園,投資500萬對鎮內主幹道路進行擴寬,擴寬後路基寬度達12.5米。
2015年9月10日,由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吉林省旅遊局聯合舉辦的吉林省特色旅遊名鎮(鄉)名村暨特色旅遊星級名店現場會在臨江市老三隊龍潤會館一樓會議室召開。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巡視員邢文忠、吉林省旅遊局副巡視員張景春在會上分別作了講話,宣布六道溝鎮為國家旅遊鎮之吉林省最特色旅遊名鎮。
冶銅遺址
寶山-六道溝冶銅遺址位於吉林省臨江市東南70公里的六道溝鎮轄區內,屬唐、五代遺址。遺址面積約20平方公里,寶山六道溝冶銅遺址是東北地區發現的唯一一處渤海時期冶煉遺址群。
冶銅遺址集中在六道溝鎮方圓達20平方公里的台地上,海拔760米。包括古礦洞八處及
古冶煉址、居址。礦洞最長者達800餘米,古廢渣堆有52處。已發掘居住址一處、冶煉坑四處、水井一處、房址一處、灰坑三處,山土有鎏金銅帶銬及鐵器、陶器等物品。陶器有瓮、雙耳重唇罐等,具有較明顯的
靺鞨---女真器物特徵。遺址為
高句麗至渤海時期是集開採、冶煉、運輸、居住(祭祀)防禦於一體的遺址群,並與2001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99年對寶山“乾飯鍋”進行發掘中挖掘出一直徑2米,深3米的水井,二處冶銅爐,1處居址。出土陶器若干件,徵集銅佛1尊,現保存完好。
寶山——六道溝冶銅遺址(將原市級保護單位高句麗時期的七道溝遺址、東甸子遺址、七道溝墓群、東甸子墓群、樺皮甸子城址、東馬城址納入其中。)
夾皮溝黃煙
六道溝鎮夾皮溝村三面環山,一面臨
鴨綠江,是吉林省聞名的“黃煙村”。2013,黃煙又喜獲豐收。
在村內有一塊八分地的田園,栽培出的黃煙,每棵都均勻地生長出一十二片菸葉,且都是蒲扇般大小、厚薄,那採摘下的鮮菸葉搓成菸捲,用火一點,即可燃著。因而,這裡的黃煙遠近聞名,許多外省的客商都慕名前來定貨。為何夾皮溝村能出產如此盛名的精品黃煙呢,至今還流傳著一段傳說。相傳早些年在一個秋風吹著金屬般聲響的日子裡,八仙東遊長白山,由於張果老說要停下給驢蹄掛掌,讓七仙先行。半途鐵拐李又停下為鴨綠江中的重唇魚安裝唇箍,其餘六仙隨即先走一步。當他們行至六道溝夾皮溝上空時,只見那裡的鴨綠江水潮頭洶湧,巨浪驚人。於是他們按下雲頭,就各顯神通地在那裡戲水嬉戲,一方面是休息,同時也在等待張果老。誰知這附近居住著一條修煉千年的老龍,他看見藍采和腳踏玉板手提花籃浮江起舞;何仙姑玉臂臨風頭倚蓮葉輕盈履波;韓湘子橫斜洞簫衣冠楚楚瀟灑步浪......真是萬方儀態千姿百展。這老龍平生還未曾見過如此奇妙可愛之寶物,便滋生了奪搶之念頭。他趁著七仙各自興高采烈忘乎所以之際,悄悄上前一把奪去藍采和的玉板,並連同藍采和共同擒之囚禁於幽室,待眾仙登岸,不見藍采和上來,只有他的花籃歪斜在岸邊。驚訝之餘,知是遭至河精水怪之手。六仙隨即施展神功欲燒乾江水救出藍采和。老龍羞惱成怒,搶上岸來揮舞玄鐵大棍迎戰五仙。同時又招來各路山精樹怪助戰。只見江面上水花翻湧,殺聲震天,四面潮頭,如山似練,滾滾而來。五仙哪裡抵擋得住,轉瞬即登岸落敗。這時鐵拐李和張果老趕到,聞聽此事勃然大怒,遂設計救出藍采和集八仙合壁之功力再戰老龍。此次鏖戰,他們從早到晚由夜及白直殺了三天三夜,只見夾皮溝的天上江中烏雲翻滾濁浪飛花,天昏地暗,喧囂聲聲。最後當八仙眼看著就要取勝之時,哪知那老龍也是深得上仙真傳,落敗之中張開血盆大口向八仙迎面噴出一股惡氣。這股惡氣集匯腥膻騷臭苦辣鹹直撲八仙,熏得他們個個東倒西歪神魂顛倒,敗逃中的鐵拐李更是狼狽不堪,脊背上的八寶玉兔登月酒葫蘆不時地翻轉,可他哪裡能顧得上把持,使得葫蘆中的瓊漿玉液,已有多半拋灑在了鴨綠江北岸的一塊剛翻過的農田地里,八仙被惡氣熏得力疲身軟氣喘眼花心悸神搖,互相看著不知下一步該如何舉措。這時藍采和忽然站起身拿過竹籃取出一株仙草對七仙說:“這是上次蟠桃會上九天玄女娘娘送給我的定神草,說是能驅除三界一切惡氣。我們每人各雙手合一葉片在此就地打坐運氣回元,一定能戰勝這條惡龍”。於是八仙每人各手合仙葉,在那片剛翻過的田地上分二字排開席地運功。不一會兒但覺周身暖意融融真氣遊走於體內上下最後聚于丹田。他們站起身形抖擻精神,又一次來到江邊。
這一次,又有許多山民聞訊趕來在岸邊敲羅打鼓搖旗吶喊以壯聲勢,八仙沒費吹灰之力便輕巧地將老龍擊斃。老龍頭浸江水倒在那裡化成一座大山,那根玄鐵大棍也拋到遠處的岸邊大半截插入江中化作一塊巨大的岩石當農夫來到自家的田地欲將播種秋菜之時,卻發現地里出現了兩列高出地面的八個圓形平台,上面長著八株象似黃煙的植物。尖尖的葉片油綠閃亮,散發的清香氣味更是沁人肺腑。每株棵上還都均勻地生長著十二個光亮的葉片,並且每片葉都像蒲扇般那樣肥大。他近前再仔細看看,又見每個葉片上都掛著閃亮的晶瑩露珠,地上也濕潤潤的,已沒有了一點乾旱的跡象。他忽然覺悟到這是八仙運功的痕跡。那植物就是仙家留下的仙草啊。農夫的菸癮極大,他下意識地摸了摸煙包子,卻沒有了煙末。那時刻,他的菸癮上的厲害,無奈之下,他彎腰在一株棵上擗下一片葉,爾後用兩手掌搓捲起來,繼而就迫不及待地噙在嘴裡,又習慣地用火鐮往那鮮菸捲上點,令他沒想到的是竟出奇地被點燃了,就狠狠地抽了一口。可當那口煙一咽下,他頓覺五臟六腑都舒服至極。當他再吸第二口後,就已是夢幻般地醉倒不願再起動。此刻,絡繹來到田地耕作的農戶們,都猛然間聞到一陣誘人的香噴噴甜軟軟中又濃纏著辣辣味美的清香,他們不約而同地緩緩轉著身子四處地聞著,終於發現了正躺在那青石條上,爽爽抽著鮮菸葉卷的農夫。當農夫如實地向他們講訴了經過之後,也紛紛到煙株上採摘葉片捲起來抽,瞬間就都爽快得真是不能自已,連連說:“這煙真好啊,真是上品好煙哪!”當他們每人一連吮了三口後,就真真地是飄飄欲仙,而後就都陶醉得飄飄然忘記其所以然了。 從此以後,農夫就用這些植株的種子在這八分地里專門種植這種新品種的菸草。
其實菸葉豐產味道醇香的奧秘在於抗戰時期,當地有一個豆油廠被日本人炸了,豆油浸透了夾皮溝村附近的土地,原本以為污染了環境,但沒想到卻使那片土地逐漸變得‘肥沃’。該
菸葉色澤金黃,醇香,味美,為正宗
關東煙。夾皮溝黃煙,人稱賽中華.每年來
夾皮溝收購
黃煙的人絡繹不絕,達近萬人次.場面甚為壯觀.國內各大捲菸生產廠商對夾皮溝的菸葉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近年六道溝鎮夾皮溝黃煙生產協會成立,使黃煙生產銷售正規化。2008年六道溝鎮又建起黃煙廣場,為黃煙銷售到來方便.
夾皮溝村種植黃煙的歷史已逾百年,從清朝便有人開始種植,種植方法傳統而科學,施肥考究,放露適時,晾曬獨道,色澤黃橙,加工細膩,口感醇香,養精提神,賦白山
綠水之神韻。產品享譽省內外,因此,夾皮溝村又被稱為“黃煙村”。
朝鮮族民俗村
三道陽岔朝鮮族村位於臨江市六道溝鎮東部,七道溝河北岸,位於高山峽谷之中。
三道陽岔村坐落於臨江市六道溝鎮的偏隅一角,距六道溝鎮約30公里,與長白縣隔河相望,是一個朝鮮族村落。村域境內群山環抱,山巒起伏,七道溝河從村落南部穿流而過。這裡的原住民生活樸素,保留有完整的生產、生活形態。
村莊形成原因:唐渤海國時期,六道溝鎮域範圍內冶銅產業發達,鼎盛時期有勞工一萬餘人。由於三道陽岔村臨近七道溝河,水路運輸便利,這裡成為人們運送銅產品及林木資源的水陸交通樞紐,人們在此將物資經水路運往鴨綠江。村落最早期僅有大車店、小酒館等簡單的功能。隨著人流聚集,漸漸有人選擇在此定居生活,村莊也由簡單的服務設施發展為小型村莊聚落。到了清朝時期,隨著清政府解除封禁的政策以及朝鮮連年自然災害,很多朝鮮墾民跨過鴨綠江來到中國耕作生活,這一時期三道陽岔村的居民逐漸增多。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占領中國東北地區。通過“集團移民”、“開荒團移民”、“遷村並屯”等政策強行移民朝鮮及當地居民。日本戰敗後,被集中管理的居民一部分返回朝鮮,另一部分選擇留在這裡生活。經過幾代人的更迭演變,形成了現有的村落格局。
村落內部所有的建築均為井幹式木結構,這種建築由一根根砍了刻口的原木,縱橫交錯咬合成牆壁,橫木至門視窗時,原木與原木之間用“木蛤蟆”相連線,使其穩固。在山牆中間,內外各立一根木柱,緊緊夾住木牆,使其牢固。木牆的內外均敷以黃泥,以防風保暖和防止木頭風化。屋頂為前後雙坡屋頂,鋪設茅草或木板瓦。居民習慣在屋架與屋面隔出的空間記憶體放雜物。門窗採用直欞式門、窗,在功能與形式上均沒有明顯的區別。煙囪一般立於建築山牆一側,由原木掏空芯部製成。
木把文化:是林業工人在長期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的實踐過程中,總結提煉出的具有鮮明行業特色和地域特點的民間文化。
放排文化:是一種古老、低碳的木材運輸方式,將原木綑紮成排,從江的上游漂運到下游。形成了中國東北獨特的行幫文化,這一文化至今影響著東北人的性格形成和處事準則。
馬幫文化:馬幫具有極強的獨立性,不靠天靠地,靠的是自己。長時間的野外艱苦生活,煉就了人們團結友愛、坦誠豁達的性格。
這裡氣候適宜,盛產水稻,全村289人,有近200人為朝鮮族人,飲食文化十分有特色,有辣白菜,發糕,打糕,朝鮮冷麵等,村民十分熱情好客,遠方的客人來到總能吃上一頓特色美食。
2008年,該村被臨江市確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
2009年,臨江市投入3000萬進行村莊建設
2013年,新公路修成通車
2014年,被評為全國特色村莊,美麗鄉村。
2016年,市政府投資100萬元,對新公路和基礎設施進行修補,建設民俗廣場。
氣候信息
六道溝鎮年平均氣溫1.1℃,年平均
降水量為800~1000mm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4.0℃,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7.5℃,
有效積溫2301℃,無霜期120天左右。
春季為每年5月初至7月初,多雷雨,
氣溫變化特快,晝夜溫差可達25度.夏季多雨濕潤而又短促,幾乎只有二周,夏秋之交多暴雨,引發洪水、土石流、滑坡等災害,秋季為每年8月初至九月末,多刮西風,降溫特快。冬天漫長而寒冷,最冷月份為1月,有時全天溫度都在—15℃以下,2月3月多
暴風雪,盛行偏北風。
鎮東南部的山區年平均溫度-4~0度,五月下旬山區仍有積雪.鎮內初霜在9月中旬,山區初霜在8月末,山區冬天極端最低溫度可達-40度,風大,易產生風雪漫天的壯觀景象。
工業集中區
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由東北師大城鄉規劃設計院、吉林省城鄉規劃設計院共同規劃設計,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規劃設計為五個功能區:即工業園區、生活服務區、商貿區、硅藻土科技園區、物流區。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坐落在臨江市六道溝鎮,2006年12月13日,經原吉林省開發辦批准設立。
目前,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已是我國最大的硅藻土生產加工基地,現有硅藻土加工企業17戶,開發的硅藻土系列產品30餘種,產品遠銷亞太、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2012年全年開工項目達到19個,新開發項目13個,項目總投資達到34.5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1個,投資27.21億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8個,投資7.29億元。
2013年,工業集中區在建項目18個,其中續建項目12個,擬開工項目6個,項目總投資19.4億元。
2015年,又有多家企業擴建廠區,銅山老礦區已基本搬遷完畢,硅藻土工業園將進一步擴建。
該工業集中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牢牢把握政策機遇和發展機遇,突出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強化投資拉動,注重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實現
臨江硅藻土工業集中區又好又快發展。
農業發展
六道溝鎮被稱為臨江市糧倉,現已在夾皮溝村建成黃煙種植田,在西馬村建成2000畝葡萄種植園,在龍崗村建成1000畝大榛子園,在樺皮村建成千畝五味子園……目前農業正蓬勃發展。
自然概況
現鎮面積分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有林地面積2.1萬公頃,
森林覆蓋率90%,水域面積2050公頃,耕地面積12208畝,轄區內有豐富的森林、礦產和長白山特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其中硅藻土儲量達億噸,鐵礦含量達700萬噸,此外銅、金等也有豐富的儲量。區位、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是臨江市一帶雙環旅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山區林木茂密,形成美麗的自然景觀。森林中有榨木、
紅松等貴重樹種,松鼠、刺蝟、黑熊、狍子、野豬、野雞、野鴨、鴛鴦等野生動物在其中棲息、繁衍。
蕨菜、
刺嫩芽、馬締葉、沙參等野生蔬菜及各種中藥材形成植被,構成了獨特風貌和價值的生態系統,鎮內水草豐富,鎮內有二座水庫(火戎溝水庫和七道溝水庫),二座電站(七道溝電站和無名電站)有2389公頃的草場。清澈的溪水中有中國林蛙,草場上有成群的黃牛,點綴著美麗的自然風景。
鎮內最高峰在七道溝內無人原始森林區,為封山,海拔1941m,鎮內最低處為六道溝河河口處,為407m,鎮政府所在地海拔415米,南部山區海拔多為800~1000m,北部山區多為國家級保護林區,北部山區較南部山區偏陡,山上空氣清新,怪石嶙峋,鎮內山峰有封山,雙山子山,錯草頂子,老黑山,仁德東崗,六道溝山,五道溝山,七道溝山等,具有重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菩提峰景區
菩提峰景區位於長白山腹地七道溝村,屬臨江市六道溝鎮轄區,左岸是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山菩提峰景區分為兩個部分,即三道陽岔虎觀峰小區和七道溝
翡翠谷小區,兩條水系旅遊終點為天一瀑布和翡翠潭瀑布。該兩條水系沿途,古樹參天、怪石嶙峋、山崖險峻、水流清澄。山崖地貌均為長白山火山爆發時形成,距今已有上億餘年。2014年,景區內又建成三道陽岔旅遊廣場,朝鮮族民俗村,重修了進入景區的公路,景區的發展目標為中國5A級景區。
山間叢林密布,偶有山崖突兀,以跌宕之勢;很多河床是整塊
玄武岩形成,溪水或咆哮、或悠閒的流淌在溪谷之上,河中點綴著碩大石塊,形態各異,期間穿插風倒之木,更顯其原始古樸。更有經萬千年激水沖刷形成大小不一冰臼一般的圓洞,經歷時光流逝滄海變遷,充滿了撲朔迷離的神秘色彩。山樹石水各具魅力。
神龜大灣
神龜灣位於鴨綠江邊六道溝鎮砬台村境內,沿江公路海拔約400米左右,如需拍攝全景,需要攀繞原省道至樺皮村崗頂空曠處(海拔約為850米)拍照。此路需從樺皮村老道駛入,沿水泥路行駛約7-8公里左右,到達拍攝地點。水泥路依山而建,道路灣多險滑,蜿蜒曲折。
神龜灣對面是朝鮮的一個村莊,鴨綠江順流而下,宛若烏龜形狀,神龜灣景觀因此得名。站在此處俯瞰神龜,頓覺心曠神怡。且看神龜春天神態自若、夏日霧鎖連天、秋季夕陽戀楓,每個季節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可謂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教育事業
臨江市六道溝明德國小,臨江市六道溝鎮幼稚園和臨江市六中合為臨江市六道溝中心學校,全校有學生近850人,住宿生約300人,總計21個班級,教職工120餘位,現配有物理,化學,
生物實驗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圖書館,心理輔導室等,為六道溝鎮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2014年 10月9日,
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實習教師在其院長張守偉的帶領下來到六道溝校接洽實習工作。並建立東北師範大學大學生實習基地。
儀式上,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院長張守偉講到,六道溝中心學校是一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管理規範,歷年來升學率居臨江市鄉鎮學校之首。雙方就如何共建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實習、就業平台進行了交流,本著友好相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原則簽訂了相關協定。雙方表示將以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為契機,以雙方的合作為紐帶,以服務教育、服務社會為導向,
合作共贏,共謀發展。
臨江市寶山中學位於長白山南麓,鴨綠江畔的六道溝鎮寶山街道,距臨江市區78公里。學校始建於1965年,是一所農村九年制學校,轄區兩所村級國小。學校占地158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90平方米的綜合教學樓一棟。校園布局合理、設施配備先進、育人環境優雅、校園文化新穎、是教育教學現代化的育人基地。目前,學校有10個教學班,2個學前班,在校生367人。學校擁有一支敬業愛生、治學嚴謹、勇於探索、樂於奉獻的教師隊伍,教職工38人,專任教師34人,校級領導4人。高級職稱4人,中級職稱16人,初級職稱17人,專科以上學歷38人,教師計算機操作水平達到中、高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