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六連嶺位於萬寧市東北部30公里處。主脈從五指山來,支脈延伸到樂會、瓊東(今瓊海市)、定安、瓊中等縣境。嶺的半山腰有天造地設的天然石洞,可容百餘人,又有10畝寬平坦的天然操場,六連嶺山高林密,懸崖絕壁,有“一夫當道,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迴旋地廣,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近現代史上游擊戰爭最理想的地方。
六連嶺地區依山傍水,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宜農宜牧,物產豐富。周圍聚居著561個村莊,7000多農戶,3萬多人。在舊社會裡,這裡的廣大貧苦人民,長期受盡地主階級和反動政府的壓迫、剝削,生靈塗炭,痛苦難堪。他們易於接受革命的宣傳而參加革命鬥爭。
民眾基礎
1924年冬,楊樹興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畢業,就被中共廣東區委委任為廣東省農會特派員(後任瓊崖特委委員),第一個派他回瓊崖萬寧縣開展革命運動。他首先以在自己的家鄉龍滾陳烈卿地主民團里當“教官”為保護傘,經常深入六連嶺北麓的萬寧縣第四區(以下簡稱萬四區)的田頭、上城、和順、軍寮、端熙等村莊進行革命秘密串連活動。1925年12月,他組織革命進步分子陳惠卿、陳孟泉父子和李修禮、李修松、劉經伍、紀贊臣等人,在端熙山牛六村成立秘密農會。這是萬寧縣最早的革命組織。
1926年1月17日,國民革命軍抵瓊肅清軍閥鄧本殷部隊。這時瓊崖革命公開提出“打倒列強!”“打倒軍閥!”“打倒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紳!”的口號,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掀起農民運動高潮。同年2月,中共廣東區委增派省特派員符光東、林詩謙來萬寧組織農會,到萬四區(龍滾地區)同楊樹興一起工作。並於3月成立了該區的典東、典西、寮南、寮北、港鄉等五個鄉農會和萬四區農會。為了加強萬寧縣農民運動的領導,於同月成立了中共萬寧縣黨支部,書記符光東。接著成立龍滾、和樂、後安、鹽墩、太陽等黨支部,黨員50多人。農民運動有了黨的領導,萬寧縣農會籌備處成立,楊樹興為主任,謝育才為副主任。萬一區、萬二區、萬三區的區、鄉農會也相繼成立,鄉村政權掌握在農民的手裡,掀起了打倒土豪劣紳、貪官污吏的農民運動高潮。如萬四區農會在楊樹興的領導下,策動龍滾大地主土匪武裝陳烈卿民團“兵變”,通過該民團參謀郭天亭(在大革命時期為瓊崖紅軍參謀長)做內應,扣押匪首陳烈卿、陳華山、陸天祥等三人游鄉示眾,並召開萬四區千人鬥爭大會,打掉地主的威風后,列出他們的罪狀,押送到萬寧縣國民政府要求槍決。當時的縣長岑樓卻拖延時間不予處理。1926年11月,楊樹興動員全縣農會會員1萬多人到縣署請願,並將縣署團團包圍起來,迫使岑樓答應槍決陳烈卿惡霸等3人,上報瓊崖行署後執行。這次農民請願的勝利,推動了六連嶺邊界的樂會和萬寧縣農民運動的迅猛發展。
1927年春,中共瓊崖地委派地委委員馮平來萬寧主持工作。他將長安南祿村原鄧本殷的營長劉少江、北坡保定村的朱齊崑扣押起來,逼他們交出槍枝來武裝農軍。與此同時,中共瓊崖地委派特派員歐赤來萬寧,主持成立中共萬寧縣部委,書記歐赤。瓊崖共青團委派特派員魏宗周來萬寧,主持成立共青團萬寧縣部委,書記魏宗周,以擴大黨團組織的政治影響。此時縣黨部委、縣農會籌備處決定成立萬城、龍滾、禮紀等3所農民訓練所,集中全縣農民骨幹分子,進行政治、軍事訓練,準備武裝鬥爭。
萬寧縣廣大貧苦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政治覺悟大大提高。他們為了翻身解放,堅決跟著共產黨鬧革命,這是黨在六連嶺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民眾基礎。
革命根據地之一
在大革命時期,全國工人農民運動的逢勃發展,引起了帝國主義和國內地主階級勢力的極度恐慌。他們聯合起來,策動蔣介石於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實行反革命政變。繼上海四一二和廣州四一五反革命事變後,瓊崖國民黨黃鎮球(國民黨軍33團團長)部隊4月22日在海口、府城開始大屠殺。4月23日,根據中共瓊崖地委的緊急指示,決定將黨的領導機關從城市轉移到農村。萬寧縣黨部委、縣農會籌備處機關幹部和萬城、龍滾、禮紀等農民訓練所學員共100多人,以野外演習為名,轉移到樂(會)、萬(寧)邊界的萬寧縣萬四區軍寮村駐紮。此時樂會縣農民訓練所的學員,由所長陳永芹(黃埔軍校畢業生)帶領也到達軍寮村集中。瓊崖高級農民訓練所的萬寧、樂會學員也到達軍寮村待命。萬寧全縣各區、鄉農會幹部、黨員骨幹、革命分子和龍滾戎廟國小革命師生等一批人也奔赴六連嶺參加革命鬥爭,開創六連嶺革命根據地。
1927年5月12日,在瓊崖地委書記王文明的主持下,把海口、萬寧、樂會等農民訓練所學員200多人進行整編,成立了160多人的討逆軍大隊,隊長陳永芹,下設萬寧、樂會兩個分隊。隊伍編好的當天,駐樂萬邊界分界墟的黃鎮球部隊,出動兩個排的兵力,並糾合陳烈卿民團100多人向六連嶺進剿,企圖消滅革命力量。他們花了大半天進剿加榮、藤寨、北埔等村撲空後,再竄到軍寮村。此時,陳永芹大隊長集中隊伍,由王文明書記作簡短的動員後,戰士們個個像初生的牛犢,直奔軍寮嶺埋伏,迎擊敵人。當天下午3點鐘,敵人大搖大擺地踏入伏擊陣地時,陳永芹大隊長一聲令下,槍彈齊發,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雙方激戰半小時,由於敵人摸不清討逆軍底細,無心戀戰,慌忙收兵。
軍寮嶺戰鬥後,根據瓊崖地委的指示,萬寧縣黨部委、縣農會籌備處組織革命隊伍,在全縣範圍內,特別是在六連嶺周圍村莊,做好宣傳和組織民眾工作,創建六連嶺革命根據地。當時除了軍寮、樂內、三品埔、田頭、上城、加榮等村莊為主要革命根據地外,還深入北大黎族地區(大革命時期的富新鄉)進行革命宣傳和發動工作,使黎漢族廣大貧苦人民與黨同心同德,患難與共,艱苦奮鬥,高舉革命偉大旗幟,建立六連嶺革命根據地。從此以後,六連嶺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至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成為瓊崖特委、瓊蘇政府、瓊崖紅軍和瓊崖東區軍政委員會、瓊崖東區地委、東區行署、瓊縱部隊及萬寧縣委、縣政府、樂(會)萬(寧)聯合縣委、縣政府的根據地。同時又是各時期培養瓊崖革命人才的搖籃和大後方。這裡曾經創辦過列寧高級學校、軍事學校、瓊崖抗日軍政幹校、瓊崖黨校、瓊崖婦女學校等。還建立紅軍醫院(後為後方醫院)、軍械廠、造紙廠、縫紐廠、消費合作社等,為各個時期革命戰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根據地的建設
(一)黨團組織建設
中共萬寧縣委1927年7月在六連嶺成立,書記謝育才;1938年3月,謝育才調動,書記由潘霖繼任;同年6月,潘霖調動,書記由熊俠繼任;1929年秋,熊俠調動,書記由陳之南繼任;同年冬,陳之南調動,書記由李鼎新繼任;1930年6月,李鼎新調動,書記由謝文川繼任;同年9月,謝文川調動,書記由王德波繼任;1932年夏,王德波被“肅反”擴大化錯殺,書記由黃魂繼任;1932年秋,黃魂調動,書記由王白倫繼任;1933年夏,王白倫調動,書記由肖煥輝繼任;1934年2月,瓊崖特委為了加強樂會、萬寧兩縣人民革命鬥爭的領導,成立了中共樂會萬寧聯合縣委,書記馮甲。同年7月馮甲出發樂會犧牲,特委派李黎明(黎民)繼任書記至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進入抗日戰爭時期。
萬寧縣共青團委於1927年7月在六連嶺成立,書記郭仁標;1928年春,郭仁標調動,書記由官天民繼任;同年6月,官天民調動,書記由吳邦康繼任;同年10月,海南趨於革命低潮,為了適應形勢需要,縣團委和縣黨委合併,由熊俠任縣黨、團委書記;1929年秋,縣黨、團委分立,縣團委書記由王紹緒繼任;1932年夏,王紹緒被“肅反”擴大化錯殺,從此縣團委失去領導人。
1937年7月,樂萬縣委書記李黎明(黎民);1938年5月,李黎明調動,書記由何文漢繼任;1939年5月,何文漢調動,書記由陳克邱繼任;1941年10月10日陳克邱調動,書記由陳乃石繼任;1943年2月,陳乃石調動,書記由符氣彰繼任;同年12月,日軍襲擊縣委機關,符氣彰被捕變節,由林鶴代理縣委書記;1944年1月,特委派王月波繼任縣委書記至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
(二)政權建設
1928年6月6日,萬寧縣委在六連嶺加榮村召開萬寧縣第一屆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萬寧縣蘇維埃政府。萬寧縣蘇歷任領導人為:1928年6月主席楊樹興;1929年楊樹興調動,主席由蔡鳳彩、林斯和與何子勇等相繼接任;1930年下半年何子勇被捕解往海口殺害,主席由李大樹繼任;1932年夏,李大樹被“肅反”擴大化錯殺,主席由文日繼任;1933年12月,國民黨軍隊包圍縣蘇駐地,工作人員王永成和周光被敵捕叛變,殺害了縣蘇主席文日。從此縣蘇失去領導人。
1941年10月10日,樂萬縣委根據瓊崖特委的指示,在六連嶺加索村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萬寧縣抗日民主政府,陳克邱被選為縣長。縣府設定秘書和一科、二科及軍事科。為了加速完成各區、鄉抗日民主政權建設,決定成立萬一、萬二和萬三區行政督導處,並用半年時間先後建立了北龍、龍文、南山、祿塘、和樂、祿馬、宣義、大中、茂山、仁孝、長禮、福德、明德、瑞安、加槽、八街鎮等16個鄉(鎮)抗日民主政府,使抗日民主政權布滿全縣抗日地區和淪陷地區。1944年1月,瓊崖特委為了適應抗日形勢的需要,決定撤銷萬寧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原有政府班子的基礎上,成立樂會萬寧聯合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陳克邱,副縣長梁文墀。照原直轄樂會、萬寧區、鄉抗日民主政府。
1947年7月1日,樂會萬寧聯合縣民主政府分立,萬寧縣民主政府縣長由縣委書記陳克邱兼任;同年8月21日,瓊崖臨時民主政府任命林和平為萬寧縣民主政府縣長(1949年7月縣民主政府改為縣人民政府),下設秘書和民政、財糧、軍事三個科。全縣設立萬一區、萬二區、萬三區、萬四區等4個區委和區署,保留了抗日時期全縣16個鄉(鎮)抗日民主政府改為鄉(鎮)民主政府和16個鄉(鎮)黨總支部。
(三)文化教育建設
1931年3月第二次革命高潮時期,瓊崖特委在六連嶺加榮村召開全瓊第三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會後,為了培養大批革命人才,以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特委決定在加榮村創辦一所軍事學校,在上城村創辦一所高級列寧學校,校長由特委委員楊樹興兼任,學員為來自各地的革命骨幹分子,學習時間3個月,學習課程是:《唯物歷史觀》《社會進化論》《馬列著作選讀》以及時事政治、軍事常識和軍訓等。高級列寧學校共培訓了300多人,他們後來都成為黨、政、軍各級優秀領導幹部。
1941年6月,瓊崖特委為了培養大批抗日軍政幹部,決定在六連嶺創辦一所“瓊崖抗日軍事政治幹部學校”,任命瓊崖獨立總隊參謀長李振亞任校長兼政委,雲涌任副校長,祝菊芬任教育長兼政治處主任和黨總支部書記,符曙光、王力征分別任軍事隊長和政治隊長,章禮任黨課教員,謝鳳池任軍事教官,教職員30多人。他們從瓊文來到六連嶺,這時第一期學員200多人已提前到達六連嶺根據地。他們自己動手建設了校園。從1941年6月至1942年12月該校共辦兩期,培養了400多名優秀的抗日幹部。李振亞一面抓教學工作,一面抓軍事行動,配合瓊總三支隊狠狠地打擊敵頑,以鞏固和擴大六連嶺抗日根據地。
在抗日時期,為了培訓瓊崖黨的基層領導幹部,1942年1月,瓊崖特委在六連嶺創辦一所“瓊崖黨校”,委派特委組織部副部長楊少民兼任校長,楊中民、邢惠民等為教員。學員來自全瓊各地區、鄉黨員幹部、農村黨支部優秀黨員和抗日人民團體的黨員骨幹分子。課程是特委《抗日新聞》報社編印的《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和黨的建設》《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黨在抗日時期的基本任務》和抗日政治時事為主要內容。共辦兩期,每期學員80多人,兩期計有160多人。1943年8月1日,日軍飛機轟炸六連嶺加榮村,開始“蠶食”和“掃蕩”樂萬地區,黨校第二期學員宣告提前結業,奔赴各地參加反“蠶食”和反“掃蕩”鬥爭。
1941年8月至9月,在瓊崖特委抗日督導團團長肖煥輝的指導下,樂萬縣委決定創辦兩期“黨員培訓班”,每期培訓30多人,時間1個月,共培訓了區、鄉黨員幹部60多人。學習課程和授課人是:《目前抗日形勢與任務》,由縣委書記陳克邱主講;《黨的建設》,由肖煥輝團長主講;《抗日民主政權》,由符日恆主講。經過培訓,幹部素質大大提高,他們後來都成為縣、區、鄉的優秀領導幹部。
(四)婦女組織和團體建設
萬寧縣婦女會是全瓊最早的婦女團體,成立於1926年2月,首屆主任是瓊崖婦女運動先驅之一李慕瓊。她是省十三中優才生,192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四二二反革命事變後,她隨同黨的領導人上六連嶺建立革命根據地,1929年她堅持在六連嶺上革命鬥爭,不幸被敵人逮捕後在海口英勇就義;縣婦女會主任由王鳳蓮繼任,她任期不久光榮犧牲;縣婦女會由吳月芹繼任,她是省十三中學生,出身大地主家庭,但接受革命思想,背叛家庭,反對胞兄吳越林當萬寧縣國民黨總團董的罪行,偷走他的駁殼槍1支,光洋100元參加革命。不久,她加入中國共產黨,繼任縣婦女會主任,1930年7月,在六連嶺根據地銀村被敵人包圍,在戰鬥中壯烈犧牲;縣婦女會主任由楊樹興的胞妹楊樹瓊繼任,1932年她被捕押入萬寧縣國民黨監獄,堅貞不屈,從容就義;婦女會主任由陳大美繼任,這時瓊崖革命逐漸趨於第二次低潮時期。
樂萬縣民眾抗日救國會是隨著樂會和萬寧縣區、鄉兩級抗日民主政權的普遍建立,區、鄉、村三級人民抗日團體也先後建立和健全起來後,於1941年12月成立樂會萬寧聯合縣民眾抗日救國會(簡稱樂萬縣民救會),主任朱哲民,副主任陳伍。不久,朱哲民出發鯉跳村被敵捕叛變,縣民救會主任由何文漢繼任。
樂萬縣青年抗日救國會於1941年12月成立,主任是華僑回鄉服務團團員曾昭旭。同年12月,縣委同時成立樂萬縣婦女抗日救國會,主任先後由陳淑英、陳雅擔任。
1949年11月,瓊崖區黨委決定“瓊崖婦女學校”從瓊中縣番陽遷來六連嶺繼辦,學期4個月,學員來自全瓊各縣婦女幹部200多人,編為5個班,各班主任分別為鄭史、陳冰萍、王玉春、林影和顧益梅。校長張奮,教員符由炎、雲某(忘其名),殷勤軒負責團工作。學習課程主要是補習文化。由於學校治學嚴謹,教育有方,培養了一批“半邊天”人才。
堅持二十三年
(一)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1927年5月下旬,根據瓊崖地委的指示,萬寧縣肅清反革命委員會在六連嶺成立,主席為楊樹興,委員為謝育才、陳克邱、陳文榮、陳冀甫、魏宗周、劉興漢等,領導人民開展對敵人鬥爭。此時,萬寧全縣國民黨反動派、地主惡霸大舉向根據地進攻。他們恢復和建立地方反動民團武裝,向人民抽丁、抽糧、抽稅,進行殘酷的壓迫和剝削,製造白色恐怖,殺害共產黨人和革命家屬及革命民眾,拆毀革命同志的房屋和民房材料運去築炮樓(據點)。同時借“剿共”為名,日夜下鄉燒殺擄掠,姦淫婦女,無惡不作,人民損失慘重。瓊崖黨領導人民以紅色恐怖鎮壓白色恐怖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同年6月,中共廣東區委為加強瓊崖革命的領導,派區委特派員楊善集回瓊主持工作,他偕同夫人林一人和陳永芹、林樹芹等從海口經嘉積傍晚到達龍滾,由楊樹興接洽,並帶他們到六連嶺田頭村。此時,瓊崖地委書記王文明、常委馮平和符節在田頭村迎接。他們在該村十甲廟舉行臨時會議,決定在樂(會)、萬(寧)邊界的樂會縣第四區寶墩村李氏宗祠召開地委緊急會議。這次會議由楊善集傳達廣東區委關於“組織武裝,恢復農村工作,以紅色恐怖鎮壓白色恐怖”的精神。同時傳達黨中央的指示,決定將中共瓊崖地委改為中共瓊崖特委。選舉楊善集為特委書記,王文明、馮平、許俠夫、陳垂斌、羅文淹、楊樹興為委員。瓊崖特委駐在六連嶺加榮村。一天,萬寧第三區農會葉冬青、葉虎、李尚春等同志到加榮村向萬寧縣黨部委匯報敵情,縣部委書記歐赤和瓊崖特委書記楊善集等十幾人正在開會。楊善集身穿黑色布衣,頭戴帽,打赤腳,一身農民打扮。當他聽完和樂墟的國民黨萬三區署、海關卡、鹽務司的罪行後,決定當晚由葉冬青等三人當嚮導,親自帶領討逆軍駁殼班12人,兵分三路夜襲和樂墟。戰鬥打響後,殺死了偽區長、海關卡長、鹽務司主任等5人,勝利凱旋六連嶺。這次夜襲和樂墟,大長人民的志氣,大滅敵人的威風。此後,討逆軍駁殼班配合農軍化裝成農民,在各地襲擊反動派,並從反動派的手中奪取槍枝武裝自己,壯大隊伍,引起廣大革命民眾對敵人鬥爭情緒更加高漲,到處搜捕、圍攻地主反動民團,迫使許多地主豪紳逃往縣城躲避。和樂、後安等墟鎮好久沒有國民黨駐兵。
同年7月,根據瓊崖特委的指示,各縣的武裝力量統一改編為“瓊崖討逆革命軍”,成立司令部,馮平為總司令,陳永芹為總副司令,楊善集為黨代表。每縣設一路軍,共有11路軍,萬寧為第3路軍,陳翼甫為司令,謝育才為黨代表,第3路軍隨同萬寧縣黨部委駐在軍寮村。
1927年7月,中共萬寧縣委在六連嶺成立,縣委書記謝育才,常委楊樹興、陳文榮、熊俠、李鼎新、潘霖。同時成立共青團萬寧縣委,團委書記郭仁標,常委魏宗周、陳克邱、官天民、文德才(李啟新)。緊接著在六連嶺成立萬寧縣四個黨區委,萬一區委書記熊俠,後為劉興漢。萬一區委以六連嶺西南麓的水響、石協、銀村、扛嶺為根據地,常活動於周嶺、黃竹塘、望天塘等一帶村莊。萬二區委書記陳文榮,後為文華濃。萬二區委以六連嶺外圍的禮紀爭來嶺為根據地,常活動於白水塘、太陽等地區。萬三區委書記潘霖,後為吳邦康。萬三區委以六連嶺東南麓的蒸枝坎為根據地,常活動於和樂、港北、鹽墩等沿海一帶村莊。萬四區委書記陳克邱,後為葉冬青。萬四區委隨同萬寧縣委駐軍寮村,隨後移駐田頭、上城、加榮等村。為了做好籌糧籌款工作,保障革命隊伍的給養,還成立萬寧縣經濟委員會,主任為卓良熙,後為陳玉衡。經委隨同縣委在一處工作。此時,萬寧縣的縣、區、鄉農民自衛軍改編為赤衛隊,由縣委、區委直接指揮。全縣黨組織不斷發展和壯大,由建黨初期黨支部6個,黨員50多人,發展到黨支部40多個,黨員700多人。這對當時開展城鄉工作,擴大紅色區域,支持六連嶺根據地革命鬥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1927年9月23日,瓊崖特委為了拉開全瓊總暴動的戰幕,由楊善集、陳永芹率領萬寧、樂會兩路討逆革命軍和數百名革命民眾,由王文明同志率領瓊山、定安兩路討逆革命軍攻打嘉積外圍椰子寨據點之敵。戰事取得勝利時,旋即與嘉積國民黨援兵激戰。此役,楊善集、陳永芹兩領導壯烈犧牲,這是瓊崖黨和革命事業之重大損失。這時萬寧討逆軍和民眾由謝育才率領撤回萬四區軍寮村待命。10月中旬,駐六連嶺討逆革命軍,由特委委員、團特委書記、軍委委員黃昌煒率領,在公廟田伏擊敵人,黃昌煒同志先身士卒,光榮犧牲。11月中旬,萬三區大新鄉(樂來地區)王秀、文昌緒領導的赤衛隊和暴動民眾把罪大惡極的地主惡霸林尤茂、林書聖、趙生旋、趙生倫等槍斃,並沒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給農民,將地主的田契書約全部燒毀。此時,萬三區琉川村地主李鼎元民團配合國民黨軍隊向六連嶺南麓蘇區村莊進攻,大肆燒殺擄掠。王秀、文昌緒率領赤衛隊在老抽樹塘橋與敵激戰,因寡不敵眾,王秀、文昌緒兩人壯烈犧牲。
同年10月下旬,中共廣東省委派特派員楊殷來瓊指導工作。同時派徐成章回瓊加強軍事領導,並派劉明夏來瓊考察軍事工作。11月上旬,由王文明主持,在六連嶺北麓的樂四區召開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會議由楊殷傳達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和省委指示精神,討論通過《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決議案》和《新的軍事計畫》,決定擴大武裝暴動,建立鄉村蘇維埃,開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據地。會議改選、充實了特委機構,選舉王文明為特委書記。會議還決定將瓊崖討逆革命軍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總司令為馮平,黨代表為王文明,取消每縣一路軍的番號,分別成立東路、中路、西路三個指揮部。東路轄樂會、萬寧、陵水、崖縣,總指揮徐成章。東路軍成立第一、第二兩個營,第一營長郭天亭,第三營長謝育才,編為九個連,共800多人。東路工農革命軍為橫掃樂(會)、萬(寧)、陵(水)、崖(縣)四縣之敵,在六連嶺萬四區樂內舊村駐地召開授旗大會,把特委授予三面有鐮刀、斧頭標誌的戰旗,分別授予各連隊,誓師出發。徐成章率領大部隊並配合萬三區、萬四區赤衛隊,先後攻克和樂、後安敵據點,萬寧縣城之敵已無招架之力,聞風而逃。東路軍勝利南下,智取南橋銅嶺敵據點,神速地通過牛嶺向陵水縣進軍。11月解放陵水縣城,繼而攻克新村港、藤橋等據點之敵,肅清王鳴亞匪部。接著又攻下崖縣之榆林、三亞兩鎮,控制了瓊崖南部廣大地區,以六連嶺為中心革命根據地,從樂會、萬寧到陵水、崖縣連成一片。12月16日,陵水縣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蘇維埃政府。它是瓊崖第一個縣蘇維埃政權。在這革命高潮的影響下,萬寧縣剛剛涉足於工商界的謝永恩、謝文山、張藝苑、蔡永炳、黃龍瑞、陳應明、陳應忠、陳應邦等人,經過黨組織的思想發動工作,毅然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去。他們將1926年合股集資光洋3萬元,在萬城、和樂、後安墟鎮創辦四間商店的全部貨物,通過秘密渠道,轉運到六連嶺革命根據地,無私奉獻給革命事業。據統計布匹83擔,皮鞋、布鞋100擔,毛巾、氈帽、毛氈、日用雜貨和藥材等500擔。萬寧縣委派縣經委主任卓良熙經手接收這批物資,並在六連嶺的攀丹、石協、加榮、三品埔等處辦起消費合作社。商人帶貨參加革命是黨歷史上所罕見的。謝永恩成為一名堅強的共產黨員,1929年瓊崖革命低潮時,他碾轉到上海參加地下黨工作,任過周恩來同志的交通員。
1927年11月,根據瓊崖特委指示,全瓊各縣舉行武裝暴動。12月中旬,萬寧各鄉村的赤衛隊、暴動民眾再次同地主豪紳和反動民團作鬥爭,並取得暴動重大勝利。此時全縣除了少數敵人據點外,十分之七鄉村為紅色區域,黨員發展到800多人,同全瓊各地一樣趨於第一次土地革命高潮。
1927年12月23日,萬寧縣農民協會在六連嶺正式成立,主席楊樹興。首要任務是實行土地革命,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耕種。萬三區、萬四區農民在祿馬、龍堀坡、扶提、上城等地鬥地主、燒田契、分田地,並殺掉一批罪大惡極的惡霸。據統計這兩個區共沒收地主的田地2000多畝,按人口平均分給六連嶺周圍80多個村莊的貧苦農民。
在這土地革命高潮中,全縣區、鄉蘇維埃政府、婦女會、少鋒隊、兒童團等組織相繼成立,民眾運動如火如荼,到處遊行示威,高呼革命口號,張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國民黨反動派!”、“打倒地主土豪劣紳!”、“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蘇維埃政權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等標語。各鄉村的男女青年踴躍參軍參戰,村村建立瞭望台(站),組織放哨隊,檢查行人,村村還建立交通站,負責傳遞情報、函件、接待和護送過往的革命同志。萬寧縣委成立了“樂萬瓊劇團”,活躍蘇區人民的文化生活。鄉村辦起了識字班、文化室、並演出瓊劇等文娛活動,到處歡聲笑語,歌聲嘹亮。縣委駐地三品埔村還辦起消費合作社、縫紐廠、製鞋店、打鐵店等,開拓商貿市場,繁榮蘇區經濟,處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時的萬四區被譽為“小莫斯科”。
928年1月20日(農曆十二月廿八日),國民黨萬寧縣長何清雅,糾合全縣民團,由他和萬寧縣民團總團董吳越林率領,兵分兩路,從大塘嶺與和樂墟向鹽墩、港北、和樂(今樂群、發興)、濤一圖(寶興、英茂、英豪、英文、高龍、舊村)等一帶革命村莊進攻。革命民眾拿起鉤刀、鋤頭、木棍為武器,配合少數赤衛隊奮起還擊,幾次打退敵人,但由於武器粗劣,敵我力量懸殊,終於被反動派攻陷。此役,鹽墩、濤一圖、和樂、港北等村莊被敵人殺害的民眾有480多人,屍橫遍野,血染海波。還有被捕的50多人全部殺害,房屋全被燒毀,財產被劫盡。製造了震驚島內外的“鹽、濤、和、港一•二〇”慘案。
1928年1月29日(農曆正月初七日),根據瓊崖特委的指示,萬寧縣舉行總暴動,以懲辦頑敵,替“鹽、濤、和、港一•二〇”慘案死難同胞報仇。特委從陵水調回徐成章、陳冀甫帶領的工農革命軍配合謝育才、楊樹興率領的駐六連嶺的工農革命軍,攻打萬寧縣城之敵。縣委還發動全縣革命民眾幾萬人參戰。兩路軍計畫同時合擊,攻陷萬城。但因負責聯繫的交通員被敵人截獲,雙方失去聯繫。陵水工農革命軍在雞叫時分向萬城西門發起進攻,由於得不到萬寧工農革命軍從北門進攻的配合,城攻不下,但政治影響很深遠。
當時瓊崖特委和軍委的一些領導因受“左”傾盲動主義的影響,命令徐成章回師萬寧,繼續北上進攻海口。徐成章率部回到六連嶺樂內舊村駐地,同萬寧縣委聯繫,了解到樂會、萬寧邊界的分界墟駐有罪惡昭彰的陳烈卿民團,戰鬥力差,但不知道該墟在前夜國民黨為阻止工農革命軍北上,已派兩個連正規軍駐紮。徐總指揮決定拔掉這一據點,於1928年2月4日率領工農革命軍和赤衛隊及革命民眾向分界墟敵據點進攻。戰事正在順利發展之時,不幸徐成章身中流彈,生命垂危,工農革命軍被迫退卻。徐成章被抬回縣委駐地軍寮村,因傷勢過重,治療無效,光榮犧牲。
1928年2月底,中共廣東省委為了加強瓊崖軍事領導,派梁秉樞回瓊負責軍事工作,並指定任特委委員。這時,瓊崖特委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將瓊崖工農革命軍改編為瓊崖工農紅軍。馮平為總司令兼西路總指揮,符節為政治部主任。中路總指揮為譚明新,後為嚴鳳儀。東路總指揮為梁秉樞。東路紅軍除留一部分在六連嶺活動於萬寧、樂會外,紅軍主力開赴陵水,在萬寧沿途消滅了許多地方民團武裝,橫掃了禮紀匪首鐘奇秀的老窩——查尾山。
1928年3月中旬,國民黨第十師師長蔡廷鍇三個團和譚啟秀獨立團一個營共4000餘人抵瓊,X寸瓊崖革命根據地實行“圍剿”。4月下旬,國民黨三十團劉占雄部隊開往萬寧縣城駐紮,準備向六連嶺革命根據地進攻。同年上半年,為了加強根據地政權的建設,特委派韓托夫來萬寧籌備成立萬寧縣蘇維埃政府。6月6日,萬寧縣委在萬四區加榮村召開萬寧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萬寧縣蘇維埃政府。大會選舉楊樹興為主席,林茂亞為副主席,韓托夫為秘書。當晚縣委召開民眾大會,熱烈慶祝縣蘇政府成立,會後由“樂萬瓊劇團”演出革命歌劇、舞蹈和大型現代瓊劇《大義滅親》,博得觀眾的熱烈掌聲。
6月13日(農曆四月廿六日),駐萬寧國民黨三十團配合地方反動民團,一舉向六連嶺蘇區進犯,駐六連嶺的紅軍和縣、區、鄉赤衛隊為了鞏固革命根據地,保衛黨政機關和革命民眾的安全,多次同敵人激戰,但因敵強我弱,寡不敵眾,屢遭失利,總沒有打開勝利的局面。同年冬,根據特委的指示,駐六連嶺紅軍大部分同志開赴母瑞山開闢革命根據地,繼續堅持鬥爭;萬寧縣黨政機關轉移到萬寧縣城附近的太子墓、周嶺、望天塘、牛六坑、後塘仔等村莊隱蔽活動,另有部分身份暴露的同志轉到南洋或隱蔽農村,待機再發。六連嶺僅留下一小隊紅軍,由楊雄(禮紀人)領導堅持對敵鬥爭。這時文昌縣紅軍第四連約100人(傷病員者多)從該縣黑石港撤退,乘船開到萬寧縣南港登入,星夜走上六連嶺同駐守紅軍會合。但是敵人在六連嶺周圍已築起密密麻麻的據點,切斷紅軍和人民的聯繫,繼絕給養。同志們只得賴以野菜充飢,但他們以鋼鐵般的堅強意志,在六連嶺上堅持紅旗不倒,天天在同敵人周旋鬥爭。死亡的人越來越多,直到1929年夏,六連嶺上的紅軍由100多人剩下27人了。
1929年下半年國民黨蔡廷鍇部隊陸續離瓊。7月,萬寧縣委書記王德波派梁培英(縣委委員)尋找六連嶺上的紅軍,招集了僅存的楊雄、李居民、何國川、馮克勛、謝漢超、林子勇等27位同志開會,傳達縣委的指示精神,把他們整編為紅軍一排,梁培英為排長,楊雄為副排長,下編兩個班。為了恢復武裝鬥爭,打擊地方民團的氣焰,繳獲敵人的武器來裝備自己,擴大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8月,萬寧縣委決定紅軍一排化裝“國軍”,奇襲坡羅反動民團,取得了重大勝利。擊斃副團董一名,俘虜團兵28名,繳獲長短槍26支,光洋100多元。紅軍一排經過多半年的戰鬥,先後攻克仙河、東山、大茂、和樂、後安、祿馬、中興等敵據點,繳獲大量武器壯大自己的隊伍。1930年2月,六連嶺紅軍擴大到60多人。萬寧縣黨政軍民在六連嶺根據地又活躍起來了。這時,萬寧縣委根據特委的指示,決定重建紅四連。從此紅四連對敵作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威震全瓊,被譽為“鐵軍”。8月,東路紅軍力量不斷壯大,陵水、萬寧、樂會的紅軍和赤衛隊在六連嶺集中整編,成立紅軍第三團(其中女子軍一個連,後被譽為紅色娘子軍),團長王天俊、政委謝文川。9月,紅三團攻克萬城之敵,營救了被敵人監禁的共產黨人100多人。12月,紅軍在樂會第四區沙帽嶺伏擊敵聯防隊,樂會縣國民黨“剿共”總指揮陳貴苑及敵兵數十人被擊斃,繳獲武器彈藥一批。同年冬,國民黨軍隊向六連嶺石協村紅軍三團駐地進犯,雙方開展了激烈戰鬥,紅軍打退敵人進攻。此役,王天俊團長壯烈犧牲。紅三團由王德春繼任團長,繼續率部在樂萬陵崖作戰,以鞏固和擴大各地革命根據地。
1931年3月18日,瓊崖特委決定全瓊第三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六連嶺的萬四區加榮村召開。大會討論了當前的形勢和蘇維埃的任務,討論土地革命問題,工農武裝問題,通過了土地暫行法、勞動法令、肅反條例,選舉產生第三屆瓊崖蘇維埃政府,符明經為常務委員會委員長,王業熹、王玉甫、王永成、王健良、陳業祝、曾昌鑾、蒙漢強、楊關盛等為常務委員。瓊蘇政府駐在加榮村。從此六連嶺根據地又同萬寧、陵水、崖縣、樂會、定安、瓊東等蘇區聯成一片。此時,萬寧全縣建立8個區(含萬陵特別區)蘇維埃政府,58個鄉建立和健全蘇維埃政府。還恢復和建立工會、農會、婦會、互濟會、反帝大同盟、少鋒隊和兒童團等民眾組織。為了培養革命人才,特委決定由萬寧縣委在加榮村創辦一所軍事學校,在上城村創辦一所高級列寧學校,校長由特委委員楊樹興兼任,學習時間3個月,共培訓學員300多人。萬寧縣鄉村政權掌握在革命人民的手裡,國民黨的反動氣焰大大減殺,各革命鄉村又恢復了往日那樣生機蓬勃的景象。這時萬寧縣同全瓊各地一樣處於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
1932年春,瓊崖特委執行中央極左路線,派王志超、潘霖等來萬寧搞了“肅反”擴大化。他們製造冤、假、錯案,錯誤地把縣委書記王德波、縣蘇主席楊樹興、紅三團政委謝文川等黨員幹部25人,第一批打成“AB團”、“社會民主黨”分子,同在一天內全部殺害。接著捕殺區、鄉基層幹部和農村共產黨員數百人,有個黨支部被殺光,使革命損失慘重。事件發生後特委有了發覺,派特委委員曾昌鑾來萬寧調查處理。並將王志超、潘霖等調回特委。他們回到特委尚未叫其交代已低頭認罪,特委將他們懲辦了。所謂“AB團”、“社會民主黨”當時基本是不存在的。隨後特委又派黃魂來萬寧成立新縣委,並任書記。
這次“肅反”,使大批黨的優秀幹部和黨員遭殺害,剩下的寥寥無幾,黨的戰鬥力大大削弱,且引起革命隊伍內部和民眾中極大混亂,大傷革命元氣,給敵人可乘之隙。
1932年7月,廣東軍閥陳濟棠派警衛旅旅長陳漢光率兵3000多人抵瓊,向瓊崖蘇區和紅軍進行第二次反革命“圍剿”同年冬,陳漢光集中優勢兵力,向六連嶺革命根據地進攻,企圖消滅紅軍和黨政領導機關。此時,根據特委指示,六連嶺僅留下萬寧縣委、萬四區委和一小隊紅軍堅持鬥爭,身份暴露的同志到農村去隱蔽活動。在六連嶺的同志們生活處於極端困難時期,就有黃翠蓮(萬寧人,紅軍護理員)、陳蘭英(文昌人、萬寧縣團委幹部)、鄭玉英(瓊東人,萬寧縣婦女會幹部)、何月姬(樂會人,萬寧縣婦女會幹部)等四位女同志為了革命自願獻身,由地下黨介紹嫁給農村男子為妻,把禮聘金總計光洋200元全部獻給黨,解決堅持六連嶺鬥爭的同志度過難關。
1934年2月,在樂萬地區堅持鬥爭的特委委員王白倫,同堅持六連嶺鬥爭的萬寧縣委書記肖煥輝和樂會縣縣委書馮甲等取得聯繫,為了加強兩縣革命鬥爭的領導,成立中共樂會萬寧聯合縣委員會,縣委書記為馮甲。7月馮甲犧牲,特委派李黎明(黎民)繼任縣委書記。從1932年至1936年,是革命鬥爭最殘酷的時期,縣委書記李黎明等同志在六連嶺上常常被敵人圍搜,住址經常變動,沒有糧食,只得采野果、野菜充飢。六連嶺周圍的加榮、上城、田頭、和順、大群、北埔等村莊的地下黨員和革命民眾,冒著生命危險,以趕集、放牛、割草、打柴等為藉口接濟山上的革命同志,住在六連嶺外圍的福塘村黨支部地下黨員李俊瓊(女)也假借為山區親友辦喜事送“酒米擔”,矇騙國民黨哨兵的檢查,為革命同志送錢米,傳遞情報,多方支持六連嶺革命鬥爭。
(二)抗日戰爭時期
1939年2月10日,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海南島,海口、府城失陷,全瓊危急。在這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萬寧人民在中共瓊崖特委和樂萬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動員全縣人民行動起來,組織抗曰人民團體和抗日武裝力量,堅持以六連嶺為抗日根據地,並以北大、七甲、八甲等地區為抗日游擊根據地,高舉愛國主義的抗日旗枳,開展英勇頑強的抗日鬥爭。
1939年8月13日(農曆六月廿八日),日軍大隊人馬從陵水出動,不發一槍一彈,不費吹灰之力,占領了萬寧縣城。駐守萬寧縣城的國民黨官兵、像喪家之犬,慌忙地逃入山區。接著萬寧縣全部淪陷,16萬人民在日軍的法西斯血腥統治下,過著牛馬般的悲慘生活。這時,日軍廣招一批地富分子和地痞流氓無賴之徒為大小漢奸。他們認賊作父,為虎作倀,無惡不作,帶領日軍到處殺人放火,強姦婦女,在六連嶺內外周圍村莊製造數十起血案、慘案,殺害人民成千上萬。另方面,日軍天天強迫人民為他們修公路、架橋樑、築炮樓,隨軍上六連嶺砍山“剿共”,致使田園荒廢。在此民族危亡的日子裡,中國共產黨堅強地領導人民開展抗日鬥爭。
1940年春,瓊崖特委派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符載質、符明、蔡文輝、蔡河清、陳國軍、朱茂等六位戰士來六連嶺成立抗日短槍隊,在樂萬縣委的直接領導下,在人民的積極配合下,開展游擊戰,神出鬼沒地襲擊敵人,並從敵人的手中奪取武器裝備來壯大自己的隊伍。1941年5月,六連嶺成立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九中隊,全隊100多人。當隊伍成立的第二天,部隊趁日軍強迫人民修建山根後溝公路之機,化裝成“民工”,襲擊日軍監工隊,斃敵5人,繳獲輕機槍1挺,子彈400多發,在樂萬地區向日軍打響了第一槍。由於獨立總隊第九中隊運用毛主席的靈活機動的游擊戰爭戰略戰術,多次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隊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僅在半年內就發展到200多人,擴編為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特務大隊。1942年1月,特務大隊在和順村受編為瓊崖總隊三支隊,以六連嶺為根據地,開展瓊崖東區樂(會)、萬(寧)、陵(水)、保(亭)、崖(縣)的抗日鬥爭。
1941年6月,樂(會)、萬(寧)地區人民抗日鬥爭趨於高潮,瓊崖特委在六連嶺創辦“瓊崖抗日軍事政治幹部學校”,共辦兩期培訓學員400多人。瓊總參謀長李振亞兼任校長,他邊教學邊組織“學生軍”配合三支隊襲擊來犯之敵,使六連嶺根據地得到鞏固和擴大。1942年1月,瓊崖特委決定在六連嶺創辦瓊崖黨校,校長由特委組織部副部長楊少民兼任,學員來自全瓊各地黨員幹部,每期80人。1943年8月1日,日軍對六連嶺開始“蠶食”、“掃蕩”,第二期學員提前結業,奔赴各地參加反“蠶食”、反“掃蕩”鬥爭。同年10月,為了適應抗日鬥爭需要,成立六連嶺後方醫院,院長王紹華、政委陳煥文、醫師陳救良、韓建農等醫護人員10多人,以中草藥治病為主,為黨政軍民醫療服務。
1941年10月10日,瓊崖特委派陳乃石任樂萬縣委書記,成立萬寧縣抗日民主政府,陳克邱任縣長。樂會縣成立辦事處,萬寧縣三個區和16個鄉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各級政府執行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頒布的政府《施政綱領》、《暫行土地條例》等民主法令,執行“二五”減租政策,動員抗日地區民眾不上淪陷區墟集,不領順民證。白天放哨搞生產,晚上上山睡覺,實行堅壁清野。為了發展經濟,互通有無,在六連嶺的加榮、和順村等一帶的民眾每月定期集市。
1942年夏,樂萬縣委、瓊總三支隊根據瓊崖特委和總隊的指示,在六連嶺大磉村創辦軍械廠、廠長陳乾初,機械師尹高、陳乾道、林樹香、趙經學和工作人員共20多人,把大革命低潮時期在六連嶺和後塘仔埋藏的槍枝挖出來修理,同時製造了大批槍枝炮彈和地雷,截擊敵車,炸毀橋樑,摧毀碉堡,消滅日軍,作出重大的貢獻。與此同時,成立了造紙廠,廠長邢國柳,為部隊用紙保障了供給。
1943年秋,日軍十六特別警備隊出動日偽軍近1000人,開始向樂(會)、萬(寧)地區分期進行“蠶食”和“掃蕩”。敵人所到之處,施行見人就殺,見房就燒,見物就搶的“三光”政策,製造六連嶺根據地周圍“無人村”、“無屋村”。就在樂萬地區黨政軍民堅持抗日鬥爭,反“蠶食”、反“掃蕩”最艱苦、最殘酷的日子裡,瓊崖特委為了加強各地區抗日鬥爭的領導,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抗日游擊根據地和建立鞏固的山區根據地,決定成立瓊崖東、西、南三個軍政委員會,代表瓊崖特委、瓊府和總隊對各地實行黨政軍一元化領導,加強領導各地的抗日鬥爭。此時,莊田帶領羅文洪、王月波、梁文墀等13位領導來六連嶺成立瓊崖東區軍政委員會,主任莊田(特委常委、瓊總副隊長),副主任符哥洛(瓊總三支隊隊長),委員莫遜(三支隊政委)、王月波(樂萬縣委書記)、陳克邱(樂萬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張開泰(陵崖保辦事處主任)、羅文洪等。同時撤銷萬寧縣抗日民主政府和樂會縣辦事處,成立樂會萬寧聯合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陳克邱,副縣長梁文墀。從此加強領導樂(會)、萬(寧)、陵(水)、崖(縣)、保(亭)等縣人民抗日鬥爭。
在瓊崖東區軍政委員會的領導下,樂萬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瓊總三支隊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毛主席的“堅持內線鬥爭,積極開展外線鬥爭”的方針。在內線堅持游擊戰、地雷戰、伏擊戰,鞏固六連嶺抗日根據地的同時,積極開展外線鬥爭,襲擊薄弱之敵,發動敵占區民眾建立抗日民主政權,擴大東區游擊根據地,粉碎日軍封鎖、分割、全面圍剿和“蠶食”、“掃蕩”及“三光”政策的陰謀。這時三支隊,奇襲興隆、橋園敵據點和上磉、火燒龍日軍監工隊,夜襲馬容海和東澳海日軍貨輪,開展田頭、青田和全雞嶺伏擊戰,粉碎日、偽、頑互相勾結向六連嶺進攻的陰謀。與此同時,三支隊多次挺出外線作戰,攻打烏場、東澳敵據點,燒毀北坡嶺東公路橋,切斷敵人公路要道,進攻萬寧縣城和後安墟等軍事行動都取得節節勝利。尤其是1943年10月17日夜晚,樂萬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組織萬寧革命民眾幾千人開展破擊戰,從樂會縣九曲江至萬寧龍滾、和樂、萬城、興隆等80公里長的公路,將所有路面挖掉,並破壞橋樑、涵洞10多座,割掉電話線數千斤,砍斷電線桿數百根。這次破擊戰,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是抗日史上的一大創舉,使敵人像頭野牛般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接著總隊三支隊的二、三大隊從六連嶺南下陵水、保亭、崖縣開闢抗日新區,先後在陵水縣的萬陵墟、南橋墟、保亭縣的六弓、崖縣的六盤、朝南等地對敵進行突襲,拔掉據點,消滅了大量敵人,開闢了萬寧和陵水邊界的陵水縣第三區的南橋、田新、加新、烏石、楊梅、芒教等地區為抗日游擊根據地,建立了區、鄉抗日民主政權,動員了400多青年參軍參戰,爭取了烏石日偽維持會會長陳耀珍和香水日偽自衛團團長林樹義率部起義。由於獨立總隊挺出外線和開展內外夾擊敵人的戰略方針正確,軍事上的戰功,迫使日軍不得不從六連嶺周圍村莊撤回原公路幹線據點駐紮。從此日軍對六連嶺根據地的威脅解除了,而抗日根據地更加鞏固和擴大。革命軍民終於取得了反“蠶食”、反“掃蕩”、反“圍剿”的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全國人民堅持八年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以六連嶺為抗日根據地的黨政軍民,堅持了六年半的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取得輝煌的戰果。據不完全統計:同敵人作戰(含殺奸除敵)40多次,斃傷敵人500多人,繳獲各類大炮4門,輕重機槍20挺,長短槍530多支,彈藥和物資一大批。這些勝利果實,是黨政軍民團結奮鬥,前仆後繼,不怕犧牲,拋頭顱、灑鮮血,用生命去換取來的。另方面,在日軍血腥統治時期,萬寧人民損失慘重。如居住在靠近六連嶺周圍的80多個村莊人民,被日軍摧殘為“無屋村”、“無人村”,被殺害1000多人;居住在六連嶺外圍的龍滾山欽嶺、和樂西截村、東澳豐丁村、萬城月塘等20多個村也被日軍先後屠殺男女老少1000多人,這些村莊民房燒光,財物劫盡,加上日軍強征全縣人民修公路、架橋樑、築碉堡和強征民工到三亞石碌鐵礦當勞工,累死和殺害的也有1000多人;戰禍和天災,1944年萬寧遭受三次強颱風襲擊,糧食失收,日軍又不準農民生產自救,致使1944年全縣活活餓死4萬人。
(三)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了。萬寧人民同全國人民一樣滿以為從此可以恢復家園,休養生息,過著和平幸福的日子。但是代表中國封建地主、官僚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利益的國民黨反動派,卻逆潮流而行之。蔣介石從抗日大後方——峨眉山跑出來,掠奪了全國人民抗日勝利的果實,並不顧中國共產黨和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撕毀“雙十協定”,挑起內戰,把我國繼續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淵之中。1945年10月,蔣介石派出全副美械裝備的國民黨四十六軍兩萬多人抵瓊,並限於三個月內消滅瓊崖共產黨。他們一方面與日軍勾結加緊接收。一方面與共產黨搞假和談真內戰。他們進占沿海城鎮,接收數千名日軍武器之後,隨即步步進迫全瓊解放區。同年11月,中共中央、毛主席對瓊崖工作做了重要指示,指出:“瓊崖黨政軍民正面臨著一個大的殘酷的鬥爭”。“即使全國和平實現,瓊崖也仍然可能要作自衛戰。”“這鬥爭由於瓊崖孤懸海外,遠離主力,將表現其更為困難、複雜、艱苦。因此,瓊黨目前應如何利用時機加強與人民結合,足夠的準備好對付國民黨及其軍隊進攻的一切工作,是瓊黨當前不可忽視的緊急任務。”同月,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瓊崖特委連續發出《關於制止內戰,保障和平的指示》和《關於制止內戰的實際行動的指示》,指出:“瓊崖內戰危機正迫在眉睫,必須組織廣大民眾反對內戰運動;全瓊黨政軍民應立即行動起來,將所有的公路橋樑電線碉堡及一切有利反動派的組織機構、忠實走狗爪牙,予以無情的摧毀和肅清;對於無理開入我民主地區的國民黨軍隊,必須在有理有利的原則下,堅決給予致命的打擊。”這時全瓊黨政軍民立即行動起來,做好打贏自衛反擊戰的一切準備。
1946年1月,瓊崖特委為了進行自衛戰爭,加強黨政軍一元化領導,決定全瓊成立東、西、南、北和東定等五個黨的臨時委員會(簡稱臨委後改為地委),東區臨委在六連嶺成立,臨委書記陳乃石(瓊縱第三支隊政委)、副書記符哥洛(第三支隊長)、常委莫遜(第三支隊副政委)、祝菊芬(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王月波(樂萬縣委書記)、陳克邱(樂萬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等。從此臨委直接領導樂(會)、萬(寧)、陵(水)、保(亭)、崖(縣)人民開展自衛反擊戰爭。此時特委和獨立縱隊部決定,部隊以分散鬥爭對付敵人的集中進攻,將幾個主力支隊向平原沿海地區散開。就在此時,國民黨四十六軍以三個師的主力,加上瓊崖國民黨軍隊保六、保七團和地方武裝,採取大規模的分進合擊,分五路進攻瓊崖解放區,妄圖一舉把獨立縱隊主力與領導機關消滅。但獨立縱隊和領導機關已經轉移。三支隊奉命由瓊中、保亭向樂萬地區挺進,在外線打擊敵人。敵軍圍攻白(沙)、保(亭)、樂(東)地區撲空後,迅速回師樂(會)萬(寧)地區進攻六連嶺革命根據地,企圖擊破獨立縱隊。3月,國民黨四十六軍一八八師兩個團開抵樂萬地區,以“大軍包圍,殘酷掃蕩,周密搜尋,重點進攻,填補方格”的向六連嶺和外圍村莊瘋狂進攻,占領了大群、青田、北埔、上城、火燒龍、荔枝坎、攀丹、祿馬、北大等革命村莊。在六連嶺各通道設定崗哨,把六連嶺層層封鎖起來。接著強迫瓊東、樂會、萬寧三縣人民民眾,每人帶一個月一伙食隨軍砍山“剿共”都撲了空。4月10日,國民黨軍隊海竟強部,又強迫萬寧民眾隨軍掃蕩,把六連嶺林木砍掉,構成半月形空地,企圖一舉殲滅瓊縱部隊主力和黨政機關。此時,三支隊留下一個連,在李賢祥大隊長的率領下,配合樂萬縣永勝中隊作戰,分組活動,運用毛主席的游擊戰略戰術,採取分散出擊,保存實力,避實就虛,避強就弱,爭取主動的策略同敵人周旋,用麻雀戰、地雷戰、伏擊戰以殺傷、擾亂、疲憊和困惑敵人。如游擊小組三次在樂會紅磚嶺出擊,斃傷敵人30餘人,又用地雷、冷槍殺死敵監工隊,讓六連嶺砍山的民眾趁機逃跑。5月4日,三支隊李賢祥大隊長率領永勝中隊配合樂西特務連在祿馬檳榔園擺伏擊戰,殲敵兩個排,斃敵32人,傷12人,繳獲捷克輕機槍2挺,衝鋒鎗1支,六O炮1門,長短槍27支,彈藥一批。此役,粉碎了駐萬寧的國民黨軍頭子海竟強誇稱三個月內消滅六連嶺共產黨的狂妄計畫。於同月22日國民黨軍全部撤離六連嶺地區。
從1946年5月至12月,瓊縱三支隊堅持六連嶺內線鬥爭與挺出外線作戰,連戰告捷,戰果輝煌。5月14日,在人民民眾的協助下,瓊崖獨立縱隊在興隆六甲伏擊敵車,生擒了敵營長等官兵6人,並擊斃國民黨瓊崖專署參議員兼保亭縣長蔡篤慎等官兵8人,繳獲手提機槍2挺,駁殼槍3支。步槍12支,彈藥一批。同月23日,瓊崖獨立縱隊又在六甲石牙伏擊敵十九師五六團三營七連,殲敵一個班,繳獲輕機槍1挺,衝鋒鎗1支,步槍5支,彈藥一批。9月23日,駐六連嶺三支隊二大隊童光富隊長,帶領一個排的兵力,喬裝“四十六軍”小分隊智取馮家堡,殲敵28人,繳獲長短槍28支,彈藥一批。活捉大惡霸、萬寧縣國民黨原游擊大隊長吳振蕃(吳道南胞兄)上六連嶺。接著生擒原萬寧縣“剿共”總指揮,大惡霸鐘奇秀等人。12月4日,部隊又在興隆公路伏擊敵軍,殲敵10多人,繳獲輕機槍2挺,步槍11支。擊傷國民黨陵水縣長王定華等多人,軍事上取得節節勝利。
1946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國內戰場上反攻國民黨軍隊不斷取得重大勝利,國民黨反動派為了彌補前線兵力不足,急從瓊崖調走四十六軍到山東。此時,廣東國民黨當局派出4個保全總隊來瓊補充軍事力量,加上原在瓊兩個保全總隊和榆林要塞守備隊,共有兵力1。5萬人,委任廣東省第九戰區(瓊崖)行政督察專員蔡勁軍兼保全司令,指揮瓊崖國民黨軍隊繼續打內戰。他實施“分期分區,重點進攻,各個擊破,,的清剿計畫。並實行“十殺,,政策和“五家聯保”、“十家聯保,,的保、甲制,反覆清剿。當時瓊崖獨立縱隊堅決執行特委關於粉碎敵人“進剿”的方針策略,軍民配合,奮勇殺敵。活動在樂會、萬寧地區的第三支隊,從六連嶺出擊,一舉攻克萬寧的猿水、竹子倉、牛姆寨等敵據點和樂會的龍江敵據點。活動在白沙、儋縣的第四支隊在新溪田段公路伏擊敵保全二總隊一個加強營,殲敵全勝,獲得中央軍委的嘉獎。蔡勁軍的第一期用三個月消滅共產黨的計畫破產了。
1947年1月,蔡勁軍施行為期三個月的第二期“清剿”計畫。這次“清剿”側重於萬寧、定安和澄邁地區。敵人以保全六總隊配合地方武裝800餘人向六連嶺清剿,三支隊仍以少數部隊配合民兵,編成游擊小組和敵人周旋,敵人始終找不到獨立縱隊主力決戰,反而在軍民的地雷戰、麻雀戰的襲擊下,日喪10餘人,敵疲於奔命,終於在3月10日退卻到嘉積駐紮。三支隊則挺出外線的萬寧一、二區和陵水、保亭、崖縣等地襲擊薄弱之敵。3月14日,獨立縱隊在陵水烏石海濱伏擊國民黨陵水縣義勇隊第一中隊,殲敵20餘人,繳獲輕機槍1挺,步槍10餘支。獨立縱隊又再次攻克陵水縣南橋墟敵據點,殲滅偽自衛隊20餘人。11月10日,襲擊崖城梅村之敵,全殲守敵40餘人,繳獲輕機槍1挺,長短槍25支。軍事行動取得節節勝利。1947年5月,中共瓊崖特委召開第五次黨代表大會,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將瓊崖特委改為瓊崖區黨委,由馮白駒任書記,林李明、黃康任副書記。會議還決定將全瓊四個臨委改為地委。駐六連嶺的東區地委書記陳乃石,副書記符哥洛。陳乃石調動後,由陳青山繼任,陳青山調動,再由陳石繼任。6月,根據瓊崖區黨委指示,東區地委、樂萬縣委、縣民主政府從六連嶺加榮村遷移到六連嶺西麓的加槽鄉北大地區,樂萬縣委在這裡開展中平、思河(今瓊中縣)、南平(今屬保亭縣)等地工作,宣傳發動黎族同胞參加革命鬥爭,建立民主政權。從此,六連嶺革命根據地與五指山中心革命根據地連成一片。此時,區黨委決定樂會萬寧聯合縣委、縣民主政府分立。7月1日,陳克邱任中共萬寧縣委書記兼政府縣長。縣委常委林和平、何清和、謝志德、周訓堂等。8月21日,瓊崖臨時民主政府任命林和平為萬寧縣民主政府縣長(後改為縣人民政府),設立民政、財糧、軍事科。從1947年7月至1950年海南解放前夕,萬寧縣委領導變動較大。如1947年7月,陳克邱任縣委書記,同年8月,陳克邱調動,縣委書記由馮敬文繼任。1949年6月,馮敬文調動,縣委書記由方克繼任。同年11月,方克調動,縣委書記由符樹全繼任到海南解放。
1948年2月25日,為了適應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瓊崖民主政府決定成立北區、東區、西區、南區四個行署(1949年3月15日改為專員公署)。東區行署轄定安、瓊中、樂會、萬寧、保亭、陵水6縣,專員陳克邱,後為林詩耀、王赤光繼任。東區行署隨同東區地委和萬寧縣委、縣政府駐六連嶺西麓北大地區。1947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瓊崖獨立縱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司令員兼政委馮白駒,副司令員李振亞、吳克之,參謀長馬白山,政治部主任李明。縱隊下轄3個總隊,指戰員7000多人。1948年9月至1949年9月,瓊崖縱隊為了擴大解放區和革命武裝,發展革命勝利的大好形勢,配合大陸解放大軍渡海作戰解放海南島,連續向國民黨軍隊發起“秋攻”、“春攻”、“夏攻”三大軍事攻勢。1948年9月,瓊崖縱隊開始舉行秋季攻勢,從一總、三總、五總共抽調21箇中隊,由李振亞副司令員率領南下六連嶺,主攻方向是東線之敵,重點放在萬寧。先後攻克萬寧縣興隆,李宅塘、貢舉坡、禮紀、中興、祿馬、長安等據點守敵。共殲敵200多人,繳武器彈藥一大批。9月27日,縱隊進攻牛漏敵據點,戰鬥打響後,縱隊李振亞副司令員深入前沿陣地偵察,不幸身中流彈,光榮犧牲。
牛漏戰事後,瓊縱向萬寧北部推進,圍攻祿馬坡敵據點,駐和樂的國民黨軍隊開來增援,被瓊縱擊潰一個連,並追擊包圍部分敵人於馬六坑。這時國民黨萬寧縣長文湘乞援了過路的國民黨軍隊易團長援兵一千多人,開赴解圍,雙方激戰到當天黑夜,敵軍突圍,被瓊縱斃傷150多人,瓊縱也有較大傷亡。此役,瓊縱部隊指揮是陳武英。1949年2月25日,由吳克之副司令員率領3個總隊部分主力又舉行一次春季攻勢,襲擊瓊崖西線薄弱之敵,旋即轉戰東線攻克定安的南埠、萬寧的禮紀兩處守敵、殲敵40餘人,繳獲輕機槍1挺,長短槍40餘支,彈藥一批。春攻取得勝利後,1947年7月5日,瓊縱又發動一次夏季攻勢,由瓊縱副司令員吳克之、副政委黃康統一指揮,主攻方向是瓊崖東線之敵。五總隊先後攻克了萬寧龍滾、三品埔、坡羅、多扶、和樂、後安等碉堡,斃敵50多人,俘虜80多人,繳獲重機槍1挺,輕機槍2挺,長短槍140多支。之後,五總隊又奉命向瓊西南進軍,在六連嶺轉戰時又橫掃萬寧縣龍滾、坡羅、山根、多扶、和樂、後安、港北、龍頭灣、曲沖、大茂、馮家、東澳等14個敵據點,殲滅正規軍兩個連和一個自衛隊,繳獲輕、重機槍3挺,長短槍232支,彈藥一批。為迎接大陸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作戰解放海南掃清道路。1949年12月18日,毛澤東主席發出渡海作戰解放瓊崖的命令,指示:第四野戰軍“以四十三軍及四十軍準備攻瓊崖”。此時,瓊崖區黨委、瓊崖縱隊接到中央軍委關於接應野戰軍渡海登入的命令和華南分局的指示:“瓊崖應集中全部力量,進行迎接和支援大軍渡海作戰解放瓊崖之準備工作。”瓊崖區黨委立即發出《關於配合大軍渡海解放全瓊的緊急工作指示》,指出迅速組織全瓊各級支前委員會,由專員、縣長、區長、鄉長擔任各級支前委員會主任。在全瓊掀起“一元錢,一斗米”的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支前運動高潮。
萬寧縣委根據區黨委的指示精神,立即成立了萬寧縣支前委員會,由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縣長林和平為主任,縣委、縣政府部長、科長何清和、謝志德、陳平波、陳詩美、謝春亞、鄭星月、黃勁和一、二、三區區長為委員。同時全縣三個區和十六個鄉都成立了支前委員會,積極開展支前工作,充分發動民眾支援前線。據統計全縣在財力方面,籌集大米2795。45擔(註:一擔等於100斤),募捐光洋1082元,衣服2389套,布匹306丈,帽887頂,毛巾2700多條,掛包587個,布鞋和生活用品不計其數。還推銷公債光洋2700元。在人力方面,全縣動員支前人員1476人,其中男女青年參軍參戰的有300人,參加運輸隊和擔架隊的有1176人。還動員全縣人民準備做好迎接和慰勞解放軍工作。
1950年3月間,人民解放軍四十軍、四十三軍,共10萬人,在第四野戰軍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政委賴傳珠、副司令員洪學智的指揮下,分期分批潛渡瓊州海峽,在儋縣、臨高、澄邁、瓊山等縣沿海地區連續登入,得到馮白駒領導的瓊崖縱隊密切配合和接應,使解放大軍大規模的渡海作戰取得成功。同年4月16日,是人民解放軍大規模的渡海作戰,由十二兵團副司令員兼四十軍軍長韓先楚、副軍長解方和四十三軍副軍長龍書金等率領,在瓊崖縱隊參謀長符振中的協助下,共有25668名指戰員,分乘318艘帆船,分別從雷州半島海岸起渡,創造了木船打軍艦的奇蹟。第二天,他們分別在臨高的美夏、昌拱等沿海一帶登入,同接應的瓊崖縱隊在海濱勝利會師。一舉粉碎了薛岳(當時是國民黨海南防衛總司令)的“伯陵防線”。1950年4月23日,大軍解放海口。接著解放大軍在瓊崖縱隊的配合下,兵分東、中、西三路,飛兵南追逃敵。東路解放軍在瓊山縣樹德鄉殲滅了國民黨殘兵兩個營後解放了文昌縣城。並直插文昌清瀾港,截住了一批正在登艦逃往台灣的敵軍。中路追擊部隊解放了瓊東縣嘉積鎮後與東路軍會合,向樂會、萬寧、陵水、崖縣(今三亞市)挺進,猛追窮寇。
1950年4月27日(農曆庚寅年三月十一日),萬寧縣全部解放。萬寧縣委、縣人民政府從六連嶺遷入萬城主政。5月1日,海南島宣告全部解放。
六連嶺革命根據地,堅持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經歷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廣東省委特派員和瓊崖黨政軍領導人楊善集、王文明、陳垂斌、楊殷、李源、黃雍、馮平、楊樹興、陳欠芹、黃昌煒、符節、徐成章、劉明夏、林樹芹、王文宇、楊學哲、謝育才、官天民、熊俠、謝翰華、梁秉樞、王伯倫、莊田、李振亞、吳克之、黃康、陳青山等都先後來六連嶺根據地領導人民向國內外敵人開展艱苦卓絕的鬥爭,並作出偉大的貢獻。六連嶺根據地村莊的人民民眾,由於長期支持革命鬥爭,犧牲也很慘重。如全村的房屋被敵人燒光,農戶被敵殺絕,成為絕村的有大磉、多賢、公廟田等20多個村莊;全村的房屋被敵人燒光,大多數農戶被敵人殺絕的有和順、加榮、加索、大群、田頭、上城等30多個村莊,死難同胞計有3000多人。六連嶺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擴大,也是與萬寧各級黨組織及廣大革命民眾的支持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