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機械廠遺址

紅軍機械廠遺址位於萬寧市和樂鎮六連嶺大磉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軍機械廠遺址
  • 地址:萬寧市和樂鎮六連嶺大磉村
1942年夏,為了抗日的需要,中共瓊崖特委在六連嶺大磉村創辦軍械廠(後稱紅軍機械廠),為部隊製造和供應槍枝彈藥。六連嶺軍械廠是在一個軍械修理組的基礎上擴建起來的。中共樂萬縣委派陳乾初任廠黨支部書記兼廠長,挑選馮平、馮龍清、馮玉平、陳大清等10多人到軍械廠工作;王瓊道任子彈技師,林樹香任彈藥技師,加強了技術力量。不久,軍械廠從原來的10多人發展到100多人,軍械廠擴建後成立5個組:配藥組、子彈組、鍛造組、木工組和修理組。為了保密,軍械廠代號為“新民村”。
軍械廠在瓊崖抗日獨立總隊第三支隊長符哥洛、政委陳武英、副支隊長林和平的直接領導下,克服各種困難,支持抗日戰爭。當時主要用土法製造地雷、手榴彈、駁殼槍和荔枝炮,利用舊彈殼翻裝製作各種子彈。軍械廠需要大量的原料,第三支隊和萬寧縣抗日民主政府發動萬寧民眾蒐集並保障供給。沒有硝,當地民眾到六連嶺下的村莊挖鹼土煮硝,然後把硝和硫黃、木炭、椰殼灰等原料製成火藥,供給軍械廠製造手榴彈和地雷等。軍械廠從修理槍枝到生產手榴彈和地雷,甚至仿造長短槍,從簡單到複雜,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軍械廠製造出第一批手榴彈200多枚;槍枝技師伊高帶領馮平、李彬友等人,以“鐵杵磨成針”的精神,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終於仿造出第一支手槍;軍械廠生產的“硫酸雷”“觸電雷”,在截擊敵軍車、摧毀敵炮樓的戰鬥中發揮很大威力。軍械廠同軍政幹部學校一樣,成為六連嶺抗日革命根據地軍事建設的“雙壁”,在萬寧革命鬥爭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