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經皆史(清代章學誠史學理論的重要思想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六經皆史”是清代章學誠史學理論的重要思想之一。六部典籍非“聖人立言以垂教”之“經”,而都是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經皆史
  • 提出者章學誠
基本釋義,主要論點,歷史意義,

基本釋義

六經,指《詩》、《書》、《禮》、《樂》、《周易》、《春秋》。“六經皆史”是清代史論家章學誠的重要史學理論之一。關於經、史性質有別的爭論,宋代已開始。宋蘇洵認為,“經文簡約,以道法勝;文史詳盡,以事辭勝”,經、史自古有別,然明代王守仁、王世貞、李贄及清浙東學派前輩潘南山均以為經、史無異。李贄在《焚書·經史相為表里篇》中已提出“六經皆史”命題。章學誠針對時弊,重新提出這一命題,並真正賦予“六經皆史”以充實內容和系統理論。

主要論點

在《文史通義》中,章學誠指出:“古人不著書,古人未嘗離事而言理,《六經》皆先王之政典。”(內篇一《易教》)認為後世文字源於《六藝》,而“《六藝》非孔氏之書”,“非聖人有意作為文字以傳後世”,乃“三代盛時典章法度見於政教行事之實”(內篇一《經解》)。“《易》掌太卜,《書》藏外史,《禮》在宗伯,《樂》隸司樂,《詩》領於太師,《春秋》存乎國史”(內篇三《史釋》)。同時提出古代並無“經史之別”,“《六藝》皆掌之史官,不特《尚書》與《春秋》也”(《章氏遺書·論修史籍考要略》)。三代以前,《詩》、《書》六藝未嘗不以教人。他以為三代學術是“知有史而不知有經”。六經只是孔子對先王之“舊典”加以整理而已。六經之名起於孔門弟子。強調經之本意,並非尊稱,“當時諸子著書,往往自分經傳”,“蓋亦因時立義,自以其說相經緯爾,非有所擬而僭其名也;經固尊稱,其義亦取綜要,非如後世之嚴也”。儒者著書,“始嚴經名,不敢觸犯,則尊聖教而慎避嫌名,蓋猶三代以後非人主不得稱我為朕也”(內篇一《經解》),揭示了六經的淵源與稱經的來歷。章學誠還以《易》為例,闡明六經為史而非經。認為《易》以天道切於人事。《易》因時而制,致用糾偏,非因循不變,萬古恆常。由《易》推之其他,如《詩》、《書》、《禮》、《樂》、《春秋》,也都如此。章進一步指出,不僅周公之舊典,無一非史,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
對於章學誠所指“史”,學界存在不同理解,周予同、湯志鈞認為,此史指具有“史意”,能夠“經世的史”,“同我們理解為‘史料’的史,自有區別”(《章學誠“六經皆史”說初探》,載《中華文史論叢》第一輯)。倉修良著《章學誠〈文史通義〉》則指出:“章氏‘六經皆史,是針對著空談性命的宋學和專務考索的漢學兩種不良學風提出的。因此,‘六經皆史’的‘史’,既具有‘歷史資料’的‘史’的含義,用以矯正宋學空談義理的弊病,又具有‘經世致用’的‘史’的內容,以此反對乾嘉考據學派閉口不談義理的不正之風。”儘管存在分歧,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凡涉著作之林”,皆與史學有關,決不是經,所以說“子集諸家,其源皆出於史”(外篇三《報孫淵如書》)。章學誠本人也明確說過,其所說史學與唐宋以來的史纂、史考、史例、史選、史評是有區別的,不能混為一談。但他把史學範圍擴大了,因之被後世崇奉的六經,也只是史。

歷史意義

章學誠六經皆史的提出,在當時有重大意義。它不僅較深刻地闡明了六經的真相,推倒了六經的偶像,還其歷史本來面目;而且章以此作為其“經世”理論的支架,也為包括王守仁在內的涉及此意的前輩史學家所不及。同時,它對矯正宋學的空談、漢學的煩瑣考據、開學術之新風起了一定的作用,表現了章治學的求實、重實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