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書總要》作者為明代吳元滿,全書共五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書總要
- 卷數:五卷
- 編寫人:吳元滿
- 時代:明代
《六書總要》作者為明代吳元滿,全書共五卷
《六書總要》作者為明代吳元滿,全書共五卷古籍簡介《六書總要》·五卷(江蘇巡撫采進本),明吳元滿撰。四庫提要是書亦分數位、天文、地理、人倫、身體、飲食、衣服、宮室、器用、鳥獸、蟲魚、草木十二部,蓋承戴侗、楊桓之緒論,而變本...
書中吸收了前代字書﹑器物以及當時人的研究成果,成為《訂正六書通》的有益補充。《四庫總目提要》 :國朝閔齊伋撰。齊伋字寓五,烏程人。世所傳朱墨字版、五色字板謂之閔本者,多其所刻。是書成於順治辛丑,齊伋年八十二矣。大致仿《金石韻府》之例,以《洪武正韻》部分,編次《說文》,而以篆文別體之...
《六書總要》:從心、言,會意。《毛詩稽古編·卷六》:”胡取禾三百億兮“,”億“本作”悥“,滿也,又十萬之名也。百悥、千悥、萬悥皆同此字。字從言從心,𢡃字從言從中,快也;意加人為億,安也。三字皆於力切。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籀文𢡃字。詳𢡃字注。《六書總要》從心言,會意。《魏挍...
從心囧。囧者,窻牖麗廔闓明也。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古文:怸。《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息七切,音膝。詳盡也,諳究也。知也。又姓。《六書總要》:從心釆,會意。釆,古辨字。取明析之義。與采字不同。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匯集 中上古音 韻書集成 ...
《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為思。又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又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又《大雅》神之格思。又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又《魯頌》思樂泮水。又《諡法》謀慮不愆曰思。又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
又《六書統》與鑾同。鈴名。《總要》䜌,聲音諧也。從音絲,取連續義。小篆從言作䜌,借和鈴,加金別作鑾。《舉要》〈𦂺糹〉,與䜌同。又《廣韻》力卷切《集韻》龍眷切,𠀤音戀。《類篇》言不絕也。又《廣韻》何承天云:姓也。漢有䜌祕,為汝南郡太守。䜌字從音,作〈𦂺糹〉。又 。
第一章為《總說》,簡述了國小的意義及其範圍,文字、字音、字義的起源和歷代文字的數目。第二章為《六書》,首先簡述了六書的概況,後又分別介紹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的詳細情況。第三章為《文字之變遷》,簡述了歷史上漢字變遷的概況。第四章為《字型之正譌》,介紹了字型正誤的辨別方法。第五...
11群經總義類:石經經義之屬、傳說之屬、圖說之屬、別編之屬、類編之屬、沿革之屬、目錄之屬、文字音義之屬、音義、集字、附錄、羣經緯之屬 12國小類:說文之屬(二徐本、註解、音釋、六書、部目、總義、叢刻)、文字之屬(字典、正字、字型、訓蒙、字學、叢刻)、音韻之屬(韻書、音說、等韻、拼音、...
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明史.選舉志》:“生員專治一經,以禮、樂、射、御、書、數設科分教,務求實才,頑不率者黜之。”第二種 六藝即六經,謂《易》《書》《詩》《禮》《樂》《春秋》也。六經之名始見於《禮·經解》孔子之言,又見於...
【六書正譌】或省作萬,非。丈 【子集上】【一字部】 丈 【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長上聲。十尺曰丈。【前漢律曆志】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又【左傳昭三十二年】以令役於諸侯,屬役賦丈。【疏】屬聚下役,課賦尺丈。又【哀元年】廣丈高倍。...
書中以小篆為主體,把古文、籀文等不 同的形體,列為重文,根據“六書”的原則,解釋字義。本書從創稿至定稿歷時 22 年,是我國文字學上最早的一部系統完整、體例謹嚴的部首編排法的字書。我國第一部百科全書是明朝永樂年間(公元 1403-1408)由解縉總負責編纂的《永樂大典》 。全書共 22,877 卷,凡例和目錄 ...
《說文字原》一卷《六書正訛》五卷(大學士于敏中家藏本)四庫提要 謂《元史》稱其後歸鄱陽病卒為誤。考徐禎卿《翦勝野聞》先有此說。然宋濂修史在太祖時,使伯琦果與士誠之黨同誅,濂等不容不知。至《翦勝野聞》本出依託,不足為據。瑛所言殆傳聞失實也。是二書前有至正乙未國子監丞宇文公諒《總序》...
即五禮:吉、凶、軍、賓、嘉;六樂:雲門、大鹹、大韶、大夏、大濩、大武;五射: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五御(馭):鳴和鸞、逐水曲、過君表、舞交衢、 逐禽左;九數:方田、粟米、衷分、少廣、商均、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四書集注 全稱為...
會意字。早期的“集”字有多種寫法,商代甲骨文(圖1、2)和商代金文(圖3、5)都是鳥在樹上的象形,表示鳥停歇在樹上。簡體字形作一隻鳥(“隹”)在樹(“木”)上。古代隹、鳥難分,原本一字,後來才分化成兩個字。繁體字形作三隻鳥在樹上(三隹為雥,已演化為兼表音的聲旁,雥與集聲韻並同)。繁體字形經戰...
總(讀音:zōng或zǒng)是一個現代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該字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秦簡中。本義是是指聚合,繫結。後來引申為統括等含義。【參考資料:】文字源流 形聲字。總字最早見於戰國時期的秦簡。秦簡中的“總”字作圖一字形,馬王堆漢墓帛書從之,《說文解字》小篆作圖二字形,而楷化作“糹⿱...
鄭漁仲史識、史才皆邁尋常。《通志》全書卷帙繁,不必讀,二十略則其精神所聚,必須遊覽,其中與《通考》門類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書略》、《七音略》、《校讎略》等篇。《二十四史》《通鑑》、《通考》,已浩無涯涘更語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學者幾何不望而卻走?然而《二十四史...
群經總義類 一、石經經義之屬 二、傳說之屬 三、圖說之屬 四、別編之屬 五、類編之屬 六、沿革之屬 七、目錄之屬 八、文字音義之屬 (一)音義 (二)集字 附錄 群經緯之屬 國小類 一、說文之屬 (一)二徐本 (二)傳說 (三)音釋 (四)六書 (五)部目 (六)總義 二、文字之屬 (一)字典 (二)...
霜露落下的地方,凡有血氣生命的,沒有不尊重親近他們的,因此說能與天相配。只有天下最高的真誠,才能成為治理國家的典範,樹立天下的根本,認識到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這需要什麼依憑呢?仁愛之心那樣誠摯,像潭水那樣幽深,像天空那樣廣闊。如果不是真正聰明智慧、達到天德的人,還有誰能知道天下最高的真誠呢?
庒,拼音zhuāng,總筆畫數是7筆。〔古文〕《唐韻》《集韻》側羊切,音裝。草盛貌。《六書正譌》艸芽之壯也。又嚴也。《論語》臨之以莊則敬。又《韻會》盛飾也。又《左傳·襄二十八年》得慶父之木百車於莊。《注》莊,六軌之道。《爾雅·釋宮》六達謂之莊。又田舍也。《通鑑·史炤·釋文》唐置莊宅使...
《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𠀤音裁。《說文》:艸木之初也,從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為木,既伐為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從木省。別作材,非。又天、地、人為三才。《易·繫辭》:有天道...
六書:漢字的造字藝術 諺語:一句話哲理 歇後語:獨特的東方幽默 對聯:講究對仗的語言藝術 文學常識 詩歌 《詩經》:風雅的源頭 《楚辭》:中國文學史上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 小說 《三國演義》:七分歷史,三分想像 《紅樓夢》:中國古典小說之作 戲曲 《西廂記》: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經典文論 《文心雕...
六書學 說文學 許學 今文字學 近代文字學 字樣學 俗文字學 文字 表形文字 象形文字 圖畫文字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漢字 名 文 書 契 書契 漢字起源 結繩說 八卦說 史皇作圖說 倉頡作書說 起一成文說 手勢語言說 文字畫 漢字發展 孽乳 簡化 改易 變易 隸變 訛變 音韻學 訓詁學 語法學 修辭學 文體學 ...
又《集韻》子夜切,音借。《廣雅》鳴也。一曰嘆聲。亦與唶同。 《六書正譌》俗作唶,非。說文解字 【卷三】【言部】諎 大聲也。從言昔聲。讀若笮。唶,諎或從口。壯革切 說文解字注 (諎)大聲也。爾雅。行扈唶唶。釋文曰。唶、說文雲借字也。一雲大聲也。按說文人部無借字。據陸則此大聲也...
在字形上,金文中的“慎”字(圖①)是甲骨文中“尞”字(燎柴祭天敬慎)的省訛,春秋戰國時期古文字中的“慎”字(圖②、圖1、圖2)所像不明,有人認為是和《說文解字》古文(大篆)中的“慎”字(圖3)一樣,是由“火”和“日”組成的會意字,小篆中的“慎”字(圖③、圖4、圖5)則是由“心...
其數據主要采自《甲骨文編》《續甲骨文編》《殷墟文字類編》《鐘鼎字源》《重訂金文編》《說文古籀補》《說文古籀補補》《說文古籀三補》《說文》《石刻篆文編》《漢隸字源》《隸辨》《玉煙堂本急就草》《草訣歌》《草字彙》,以及《六書分類》《六書正訛》《楷法溯源》等。各字以通用正體為準,作該字...
2.六書:漢字的造字法 3.風骨與神韻:中國古代書法名家概覽 4.五行體格歌:梅花易數中的筆式分類 5.五行乾支辨:梅花易數中的五行乾支 6.辨別六神歌:梅花易數中的六神筆法 7.五行六神篇:梅花易數中的測字準則 8.甲子納音歌:梅花易數中’的六十甲子 9.神煞筆法訣:梅花易數中的偏旁部首 10.玄...
鄭漁仲史識、史才皆邁尋常。《通志》全書卷帙繁,不必讀,二十略則其精神所聚,必須遊覽,其中與《通考》門類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書略》、《七音略》、《校讎略》等篇。《二十四史》《通鑑》、《通考》,已浩無涯涘更語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學者幾何不望而卻走?然而《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