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䜌
- 拼音:luán
- 部首:言
- 字碼:470C
- 五筆:yxxy(98)xyxy(86)
- 倉頡:VFYRF
- 鄭碼:ZSAA
- 筆順:4111251554444554444
- 外文名:(ancient form) chaos; distraction; confusion, confused, continuous; uninterruptedto tie together, to manage
- 注音:ㄌㄨㄢˊ
- 總筆畫:19
- 部外筆畫:13
- 四角碼:22993
基本解釋,詳細解釋,字源,漢語大字典,中華字海,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基本解釋
◎䜌
拼音:luán,注音:ㄌㄨㄢˊ
1.雜亂;紛亂。
2.整治;整理。
3.連續不斷。
4.系。
5.姓。
詳細解釋
◎䜌
拼音:luán,注音:ㄌㄨㄢˊ
〈形容詞〉
䜌,亂也。——《玉篇·言部》
䜌,亂也。——《四聲篇海·言部》
〈動詞〉
(2)整治;整理。
䜌,治也。——《說文·言部》
(3)連續不斷。
䜌,不絕也。——《說文· 言部》
(4)系;連續;持續。
〈名詞〉
南䜌,縣名,在鉅鹿郡也。——《龍龕手鑒· 䜌部》
南䜌縣,在鉅鹿。——《廣韻·線韻》
南䜌縣,屬鉅鹿郡。——《前漢 · 地理志》
(6)姓。
字源
䜌,會意字。從言、絲。“䜌”與“𤔔(亂)”同源,甲骨文上下是兩隻手,中間的架子上纏著絲,即表示“雙手提起一團亂絲加以整理”之意。金文大同小異;由於整理之意不夠明顯了,或另加義符“絲”,以強調理絲,又另加義符“口”,表示口中不斷說亂。篆文承接金文,中間訛為“言”,成了言亂如絲了。隸變後楷書寫作“䜌”,作偏旁時簡作“亦”。凡從“䜌()”取義的字皆與絲的柔曲、糾連、紛亂等義有關。本義:紛亂,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