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星火計畫

公益星火計畫

“公益星火”計畫-暨中國慈善公益人才培育計畫,是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主辦,由桃源居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定向資助的公益人才培養計畫,並於2012年在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正式開始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益星火計畫
  • 主辦:深圳市創新企業責任促進中心
  • 執行: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
簡介,意義闡述,

簡介

公益星火計畫旨在解決當今中國慈善公益人才面對的普遍性問題,並協助參與的機構獲得資源體系的支持和發展,通過中國一二三部門的融合與跨界平台的分享與實踐式合作,致力於培養跨界的複合型實戰型的公益領袖,引領有效公益的時代精神,促進新時期社會建設。

意義闡述

社會創新(Social Innovations),是一種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的創造性行動。簡而言之,便是為社會問題找到創新性的解決方案。社會創新是伴隨著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s)而興起的一種社會活動,但它不僅是民間組織、社會企業的行為,還可以是政府及商業機構的創新活動。建設一個創新型的國家,不僅需要創新型的政府和創新型的企業,同樣需要創新型的社會。
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當前中國政府、企業、民間、媒體和社會各界都已經開始日益重視並密切關注社會領域的改革創新,在華跨國企業已經越來越多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推動社會創新的探索。英特爾公司早在1999年就確定推動社會創新是英特爾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目標之一。英特爾設立的“投資中國技術基金”總額已達7億美金,用於提升中國企業的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英特爾表示,社會創新實踐就是與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合作,致力於使用創新技術推動教育創新、公益創新、環境創新、中小企業創新,最終實現企業社會進步和和諧發展。
目前中國各級政府對社會創新的制度環境越來越寬鬆,提倡對社會組織的鼓勵、服務和培育。民間在社會創新方面也越來越活躍,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並取得明顯的成就。社會創新將逐漸成為政府、企業和民間合作的重要平台。從全球來看,社會創新正在成為一種全球現象,社會創新的領域不斷拓寬,各種新興的組織形式作為社會創新的有生力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在社會創新領域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為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為落實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社會組織改革發展的意見》,針對中國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瓶頸問題,在民政部社會福利與慈善事業促進司、深圳市委統戰部、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及其他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與指導下,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主辦、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研究院執行、桃源居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定向資助的“公益星火——中國慈善公益人才培育計畫”,就是一個很好的“官企社學”協同合作的社會創新案例。
“公益星火”計畫邀請到香港理工大學阮曾媛琪副校長與桃源居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李愛君董事長共同作為課程榮譽主席、香港理工大學陳錦棠博士(理大套用社會科學系首席講師,社會服務管理碩士課程主任)和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史柏年教授(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研究生處處長、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秘書長、教育部公共管理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作為課程總顧問。經過策劃、組織、選拔、面試等環節,在全國報名的400名優秀報名者中選拔了43名精英學子進入“公益星火計畫”深造培養,於2012年11月30日在港理深圳研究院舉行了開學典禮,學員由企業、基金會、公益組織、媒體四部分組成,有來自招商局、騰訊、TCL、凡客誠品等知名企業社責官;也有來自壹基金、華潤、香江、桃源居等著名基金會負責人;還有來自免費午餐、獅子會等國內知名公益組織負責人;更有來自南都、中國青年報、南方日報等影響力媒體骨幹,形成一個小型的公益生態系統。公益星火計畫以“專業理論+案例實踐+實地參訪+沙龍論壇”的新型培養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員的參與熱情,來自不同背景和經驗的學員們在這個平台上除了共同進行理論學習,還將在一年的學習期間,通過小組合作方式,組成項目團隊,實踐創新的公益項目。公益星火計畫”不僅輸出複合型的公益人才精英,還輸出戰略型公益項目的複合型人才的創新培養模式,得到業界廣泛的讚許和期待。它為促進中國傳統慈善模式向戰略慈善與有效公益轉型進行價值倡導、人才輸出和項目示範,為和諧社會建設提供創新有效、務實可行的方法論,為進一步的理論研究提供了極具針對性的案例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