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59年為後周顯德六年(959).後周命樞密使王朴至河陰檢查黃河堤壩,於汴口立水閘。又命韓通、吳廷祚發徐、宿、宋、單等州數萬民夫浚汴水,由韓令坤自大梁(今河南開封)導汴水東入蔡水,以通陳州(今河南淮陽)、潁(今安徽阜陽)漕運之路;又徵發滑、毫二州丁夫,由袁彥督辦浚五丈渠,東流定陶(今山東),梁山泊入濟水,以通青(今山東益都)、鄆(今山東東平西北)漕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959年
- 別稱:後周顯德六年
- 朝代:後周
- 歷史紀事:周浚漕河、周世宗恤民等
歷史紀事
後周顯德六年(959)二月,後周命樞密使王朴至河陰檢查黃河堤壩,於汴口立水閘。又命韓通、吳廷祚發徐、宿、宋、單等州數萬民夫浚汴水,由韓令坤自大梁(今河南開封)導汴水東入蔡水,以通陳州(今河南淮陽)、潁(今安徽阜陽)漕運之路;又徵發滑、毫二州丁夫,由袁彥督辦浚五丈渠,東流定陶(今山東),梁山泊入濟水,以通青(今山東益都)、鄆(今山東東平西北)漕運。
後周顯德六年(959)二月,後周開封奏,舊有田稅十萬O二千餘頃,今核准有餘田四萬二千多頃,敕減三萬八千多頃。往諸州的行苗使還,所奏余田,均照開封府例減。當年淮南大兵過後,大飢,周世宗命貸米給淮南饑民。
後周顯德六年(959)、遼應歷九年三月,周世宗以契丹未逐,決意北伐,以吳延祚、張美權留守東京(今河南開封),下令諸將各領馬步諸軍及水師赴滄州(今河北滄縣東南),韓通為陸路都部署,趙匡胤為水路都部署。
後周顯德六年(959)六月十九,周世宗柴榮病卒。二十日,宣遺詔,以子柴宗訓即皇帝位,年僅六歲,是為周恭帝。柴宗訓(953——973),顯德六年六月封梁王。顯德七年正月,趙匡胤陳橋兵變中黃袍加身,柴宗訓退位,宋封其為鄭王。宋開寶六年卒,謚恭帝。
南唐鑄大錢
後周顯德六年(959)七月,南唐因連年與北周戰於淮上,又割地輸幣,府藏空竭,物價騰貴,從禮部侍郎鐘謨之請鑄大錢“永通泉貨”以一當十,又錢當二錢“唐國通寶”。至十月,廢永通錢。
南唐建南都
南唐自割江北十四州入後周,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與後周只隔一條長江,而洪州(今江西南昌)居金陵上游,據南江要會之地,議遷都。後周顯德六年(959)十一月,南唐改洪州為南昌府,建南都於南昌。
南唐地處江淮之間,遼則遠屬塞北,兩國中隔中原地區,王朝更迭頻繁,但南唐與遼一直互通友好。開元年間,契丹曾數度遣使至南唐,獻馬、羊等。
文化紀事
後周顯德六年(959)正月,後周樞密使王朴詳定雅樂十二律旋相為宮之法,並造律準。因唐末以後,樂廢缺,以至鐘磐相懸,樂工不能奏。王朴通曉音律,詳定之,進上,周詔尚書省百官詳議,均以為可,於是行王朴所定之律。
後周顯德六年(959)三月,後周樞密使王朴卒。王朴(915——959),字文伯,山東東平(今東平西北)人。
雜譚逸事
後周顯德五年(958)十一月,南唐貶太傅宋齊丘及樞密副使陳覺、李徵左,不久賜陳、李二人死。宋齊丘自放歸九華山,被幽於私第。顯德六年正月,宋齊丘因不堪其辱,自縊死,年七十三,謚醜繆。宋齊丘(887——959),字子嵩,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唐元老、謀主。初以謀見用於吳徐溫養子徐知誥,其明賞罰、禮賢能、寬征賦等議多為徐知誥所納,但其為人深為徐溫所惡,以至十年為殿直軍判官。徐溫卒,始擢為右司員外郎,累遷右諫議、兵部侍郎,居中用事,及為相,以資望淺難以服眾,告歸九華山。徐知誥強征之。南唐代吳,宋齊丘非但未能以謀主首倡其議,反以言阻之,初受冷落,僅為司徒,後為丞相同平章事。宋齊丘曾建議離間後晉與契丹關係。因其親吏貪污,稱疾求罷省事,許之,復召還。升元六年(962)以怨望出為鎮南節度使。李璟即位,召拜中書令,與陳覺、魏岑等相附結,保大元年(943)罷為鎮海節度使,宋齊丘求歸九華山,賜號九華先生,封青陽公。四年復為太傅兼中書令,封衛國公,與馮延己兄弟、陳覺、李徵左、魏岑、查文徽等為一黨,孫晟、韓熙載、常夢弼、江文蔚、李德明為一黨,黨爭不已。五年復罷為鎮南節度。後周伐唐,任為太傅。後周失江北之失後,眾將欲扼險要擊,宋齊丘卻縱其歸以為德,致使失壽州,最終失淮南。
南唐清源節度使(治泉州,領漳州)留從效據泉漳,實自據一方。南唐交泰元年(958)、後周顯德五年,後周割南唐江北十四州之地,南唐復稱藩於周。閏七月,留從效遣牙將蔡仲斌穿商人服裝,將絹表藏於衣帶之中,間道稱藩於後周。至後周顯德六年六月,留從效又遣使入貢於後周,並請於東京(今河南開封)依藩鎮之例設進奏院。周世宗以南唐新附,清源久屬南唐,不可改圖等為由,不許。
後周顯德六年(959)十月十一日,東京(今河南開封)相國寺僧澄楚卒。澄楚(889——959),俗姓宗,十歲出家,師從相國寺智明。研習新章律部,澄楚擊難酬答,露牙伸爪,時號“律虎”。王公大人從其者眾。後晉高祖石敬瑭召其入宮,賜紫袈裟,號“真法”。皇家妃子公主有出家者,由澄楚剃度,命其為新章律宗主,一生度僧尼八千多人。
南漢自中宗劉晟時期,宦官女寵當道。後主劉鋹即位後,朝政皆出自宦官。劉鋹擢藩府舊僚鐘允章為尚書右丞、參政事,頗倚重。鐘允章請誅亂法者以正綱紀,劉鋹不能從,卻為宦官所惡。南漢大寶三年(959)十一月,宦官內侍監許彥真、李托、玉清官使龔澄樞等人乘祀圜丘之際,誅殺鐘允章及二子。劉鋹非但不能治,反以龔澄樞為左龍虎觀軍容使、內太師,軍國之事均取決於龔澄樞。當時南漢國中凡有才能或狀元、僧道可與談論者,均先下蠶室閹割,然後才得進用,也有自宮求進,或免死而宮者,國中有宦官近二萬人,顯要用事之人,大抵皆宦官。宦者稱士人為門外人,不得參於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