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鑑古知今第一書·資治通鑑

中華鑑古知今第一書·資治通鑑

《中華鑑古知今第一書·資治通鑑》內容簡介:《資治通鑑》記述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共一千三百多年的王朝興跌史,內容翔實,敘述生動。《中華鑑古知今第一書·資治通鑑》節選了其中諸多耳熟能詳的篇目,文白對照,對經典著做了很好的詮釋。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鑑古知今第一書•資治通鑑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128頁
  • 開本:64
  •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作者:司馬光
  • 出版日期:2012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30398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中華鑑古知今第一書·資治通鑑》編輯推薦:經典:閱讀中不能忽視之“重”!在一切作品中,經典的分量是最重的。經典意味著時間的淘瀝、文明的傳承、智慧的結晶。舉凡文學、歷史、藝術……只要經典,必有最廣泛的觀眾。因此,古今中外各個領域的經典作品,便有了最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號召力。《輕閱讀-人文手卷》書系所選書目,均是經典領域中千錘百鍊的經典之作,在吸引讀者方面有天然說服力。
淺閱讀:閱讀中不能忽略之“輕”!在各種信息不斷泛濫、生活節奏日益緊張的今天,人們汲取知識的方式越來越碎片化,閱讀普遍呈現出一種“輕淺”特徵,人們對厚重的大部頭經典圖書越來越敬而遠之。如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們對經典的敬懼感,增加此類圖書的親和力,便可有效促進銷售。《輕閱讀-人文手卷》緊扣“輕”字,全力塑建經典閱讀“輕模式”,便是這一理念的實踐。
書名:書名的重要性毋庸贅言。“輕閱讀”在信息傳遞上一語中的、直指人心,兼具與眾不同的小資情調;“人文手卷”之“手卷”概念來自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種典型形制:捲軸長卷。後經衍伸,凡篇幅精簡、長短適度、形制入手隨形的圖書形式均可稱為“手卷”。“人文手卷”藉手卷二字,傳遞形制輕巧之意,頗具歷史文化內涵,與“輕閱讀”相得益彰。
視覺:在消費時,“好看”往往指形式,而不是內容。人們偏愛一切美的事物,被形式引誘導致的消費遠遠大於內容。美女如此,香車如此,華服如此,豪宅如此,圖書也如此。基於此,《輕閱讀》在“好看”上力求盡美盡善:
封面設計:前所未有的驚艷。大膽突破經典慣有之典雅、厚重形象,在色彩、紋飾上均以繁花似錦、光鮮亮麗為第一要義,輔以水晶塑膠書封,絕對搶眼、驚艷。
內文設計:攝人心魄的妖艷。業界頂級設計師親自操刀,逐一精雕細琢,彩色印刷,頁頁不同,本本不同,每部書的翻閱都變是一次醉人的視覺旅行。
厚度:百餘頁,157g銅版,薄不至於單薄,厚不至於笨拙,“輕”得恰到好處!
價格嘛,非賓士寶馬,非QQ奧拓,大致屬於smart或者mini cooper。

作者簡介

作者:(宋)司馬光 等

圖書目錄

第壹篇 戰國爭雄 \ 三家分晉\2·懷王信讒\9
第貳篇 天下一統 \ 荊軻刺秦王\14·初並天下\17·嬴政之死\21
第叄篇 楚漢相爭 \ 項莊舞劍\26·西楚霸王\31·垓下悲歌\35
第肆篇 大漢天下 \ 呂后亂政\40·七國之亂\43·武帝雄才\48·王莽篡權\51·光武中興\56
第伍篇 三國鼎立 \ 官渡之戰\62·赤壁鏖戰\69·三國歸晉\74
第陸篇 南北對峙 \ 淝水之戰\78·高祖伐齊\82
第柒篇 隋唐盛世 \ 攻克長安\90·玄武之變\93·玄宗掌權\98·安史之亂\103
第捌篇 五代十國 \ 後唐克梁\108·後周初立\112

文摘

三家分晉
威烈王二十三年
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何謂禮?紀綱是也。何謂分?君、臣是也。何謂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受制於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莫敢不奔走而服役者,豈非以禮為之紀綱哉!
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
威烈王姬午正式分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國君。
臣司馬光說:我知道天子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何為禮教?就是禮紀朝綱。何為地位?就是君臣有別。何為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四海之廣,億民之眾,都受制於天子一人。即使是才能超群、智慧絕倫的人,也不敢不為天子奔走服役,這就是以禮作為禮紀朝綱的作用啊!
是故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上之使下,猶心腹之運手足,根本之制支葉;下之事上,猶手足之衛心腹,支葉之庇本根。然後能上下相保而國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職莫大於禮也。
所以,天子統率三公,三公督率諸侯國君,諸侯國君節制卿、大夫官員,卿、大夫官員又統治士人百姓。權貴支配賤民,賤民服從權貴。上層指揮下層,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動,樹根和樹幹支配枝葉;下層服侍上層,就好像人的四肢衛護心腹,枝葉遮護樹根和樹幹。這樣才能上下層互相保護,從而使國家長治久安。所以說:天子的職責沒有比維護禮制更重要的了。
夫禮,辨貴賤,序親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別之,然後上下粲然有倫,此禮之大經也。名器既亡,則禮安得獨在哉!
所謂禮教,在於分辨貴賤,排列親疏,裁決萬物,處理日常事物。沒有一定的名位,就不能顯揚;沒有標誌性的器物,就不能樹立相應的形象。只有用名位來分別稱呼,用器物來分別標誌,然後上下才能井然有序,這就是禮教的根本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沒有了,禮教又怎么能單獨存在呢?
昔仲叔於奚有功於衛,辭邑而請繁纓,孔子以為不如多與之邑。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政亡則國家從之。
當年仲叔於奚(春秋衛大夫)為衛國立了大功,他謝絕了衛王賞賜的封地,請求允許他享用貴族才有的馬飾。孔子認為不如多賞賜他一些封地。只有名位和器物不能隨意授予他人,這是君王的職權象徵。處理政事不堅持原則,國家也會走向危亡。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雲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谿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臣司馬光認為:智瑤的滅亡,在於他的才勝過德。

序言

前言:《資治通鑑》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成就最高的編年體通史,其篇章浩瀚,共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萬字,記述了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總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王朝興衰史。此書由司馬光等歷時十九年編纂而成。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學識淵博,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他感慨歷代史籍浩繁,學者難以遍覽,故選取重要的歷史事件按年代順序編寫,最初成書八卷;後又在多方協助下,查證考據,增加篇幅,精煉語言,修改潤色,最終定稿。
在編寫結構上,《資治通鑑》以年月為經,史實為緯,依年代順序通貫敘述史實,給人以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在內容上,《資治通鑑》以論述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學術思想和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編者運用敏銳的觀察力和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面,成功地再現了眾多歷史人物。全書文字簡明扼要,生動流暢,質樸精練,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資治通鑑》成書以後,被宋神宗賜名為《資治通鑑》,意為『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吸收歷代王朝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作為封建統治者治理國家的借鑑。同時,《資治通鑑》還被奉為『第一必讀治國教材』,歷代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各界要人乃至普通百姓競相抄錄,點評批註者更是不勝枚舉。今天,它依然對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是經商管理、為官從政者的案頭必備之典籍。
本書的編者節選了《資治通鑑》原著的部分精華,採用原文與譯文對照排列的方式,以期更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