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98年,唐昭宗李曄乾寧五年,戊午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898年
- 歷史紀事:昭宗下詔罪己息兵
- 文化紀事:惟勁禪師著《五字頌》
- 雜譚逸事:錢鏐取蘇州
歷史紀事
乾寧五年(898)正月,因鎮國軍節度使韓建催請,昭宗於是下詔罪己兵,復李茂貞姓名官爵,罷諸道討鳳翔兵。茂貞、韓建皆致書李克用,乞修和好,同獎王室,且言車駕出幸累年,願乞丁匠助修宮室,迎上回長安,克用許之。
朱全忠兼三鎮節度使
乾寧五年(898)三月,朱全忠遣韋震入奏,求兼天平節度使,朝廷不許,震力爭。唐昭宗不得已,以朱全忠為宣武、宣義、天平三鎮節度使。全忠以韋震為天平留後;以李振為天平節度副使,己仍據宣武(汴)。
劉仁恭並盧龍、義昌兩鎮
盧龍節度使劉仁恭與義昌節度使盧彥威爭鹽利,乾寧五年(898)三月,仁恭遣其子守文將兵襲滄州(今河北滄州東南),彥威棄城逃汴。仁恭遂取滄、景(今河北東光)、德(今山東陵縣)三州,以守文為義昌軍留後。仁恭既並兩鎮,兵勢益盛,有併吞河朔之志。為守文請沼命,朝廷不許,仁恭悖稱旌旗我自有之,無須朝廷承認、又與朱全忠修好,以抗李克用。
朱全忠攻占洺、邢、磁三州
乾寧五年(898)四月,朱全忠與劉仁恭修好,會魏博兵擊李克用,在鉅鹿(今河北)敗河東兵萬餘人,逐至青山口
馬殷取衡陽
永乾寧五年(898)三月,詔以馬殷為武安軍(駐長沙)留後。時湖南管內七州,馬殷所據僅潭(今湖南長沙)、邵(今湖南邵陽)二州。五月,馬殷遣將攻衡州(今湖南衡陽),斬城守。又進圍永州(今湖南零陵),六月陷城,殷以李唐為永州刺史。於是,馬殷據有湖南四州。昭宗還都,改元光化昭宗自乾寧三年(896)七月離都流徙,已兩年在外。乾寧五年(898)八月二十日,昭宗自華州(今陝西華縣)返都,二十四日至長安。二十六日,赦天下,改元,以乾寧五年為光化元年。
文化紀事
昭宗光化年間(898——901),惟勁禪師入南嶽衡山,住報慈東藏,藏中有鏡燈一座,乃賢首大師所制。惟勁睹之,頓喻廣大法界重重無盡之義,乃著《五字頌》,閱覽者悟理事相融。後復著《續寶林傳》四卷,記貞元(785——805)後禪門繼踵源流。
玄偉禪師編《聖胄集》
光化元年(898),華岳玄偉禪師編次貞元(785——805)以來禪宗宗師機緣,名《聖胄集》。
雜譚逸事
錢鏐部將顧全武攻蘇州,城中食盡。光化元年(898)九月十七日,淮南所署蘇州刺史台濛棄城走,援兵亦遁。顧全武克蘇州,又攻崑山(今江蘇),守將秦裴力竭而降。閏十月,錢鏐以曹圭為蘇州制置使。
魏博羅弘信死,子紹威嗣
光化元年(898)九月,詔魏博節度使羅宏信守侍中。其月,羅弘信卒,軍中推其子羅紹威知留後。十一月,詔以羅紹威為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字德孚,魏州貴鄉(今河北大名北)人,善騎射,文德元年(888)被魏博牙兵推為留後,遷節度使,加使相,鎮魏博凡十年。死年六十三,贈太師,追封北平王,謚曰壯肅。
李罕之竊據澤、潞
光化元年(898)十二月,李克用所署昭義節度使薛志勤卒,李罕之引兵入據潞州(今山西長治),附於朱全忠,李克用遣李嗣昭將兵討伐,先取澤州(今山西晉城),收罕之家屬送晉陽(今太原)。翌年正月,朱全忠表李罕之為昭義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