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784年
- 農曆年:甲子
- 歷史紀年:興元元年
- 歷史紀事:宋毫節度使劉洽收復汴州
公元784年,甲子,興元元年。德宗在奉天下詔罪已,宣布除朱泚外,赦李希烈、田悅、王武俊、李納、朱滔之罪,並停間架、除陌之類。田悅、王武俊、李納見赦令,取消...
公元前784年是公元前8世紀80年代,丁巳年,年號周宣王靜四十四年。...... 公元前784年是公元前8世紀80年代,丁巳年,年號周宣王靜四十四年。中文名 公元前784年...
784年,中國紀年,唐德宗神武聖文皇帝興元元年,乾支紀年為甲子鼠年。...... 784年通鑑記載 編輯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四興元元年(甲子,公元七八四年)春,正月,癸酉朔...
李冶(約730~784年),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唐朝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
興元是唐德宗年號 ,公元 784年,乾支 甲子...... 興元是唐德宗年號 ,公元 784年,乾支 甲子 中文名 興元 時代 唐德宗年號 時間 784年-784年 時長 1年...
明年,即公元784年正月一日,朱泚改國號為“漢”,改元“天皇”。天皇年號自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正月開始,至同年六月朱泚兵敗被殺終,共使用了六個月。...
曾用年號:建中 公元780—783年、興元 公元784年、貞元 公元785—805年;廟號:德宗;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安葬地:崇陵。參考資料 1. 原文出處 ...
《茶山詩》是唐代詩人袁高的於興元甲子年,784年春天創作。此詩通過對唐德宗時湖州貢茶之事的描述,反映了因統治集團的奢侈腐化和地方官的貪婪殘暴而導致勞動人民的...
執馬球桿男侍圖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這幅畫繪製於唐安公主墓中。唐安公主(公元762年—公元784年),唐德宗李适的女兒。公元784年,唐安公主隨父親躲避兵變逃亡...
據史書記載,唐安公主是唐德宗皇帝李适的大女兒。公元784年,唐安公主隨父親躲避兵變經儻水河逃亡到洋縣後不久,便不堪艱險暴病而亡,年僅23歲。其死後,便葬於今...
李冶,又名李季蘭(公元713年 ---公元784年),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
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94年(延曆十三年,也有許多國際上的和日本本土的權威歷史學家認為應是784年天皇降旨宣布遷都的時候為平安朝的初始時間)桓武...
孔巢父:唐朝冀州(今河北冀縣)人,字弱翁,孔如珪次子,孔岑父之弟,孔子三十七世孫。生年不詳,卒於唐德宗興元元年(784年)。少時與李白、韓準、張叔明、陶沔...
公元783(建中四年)十月,涇原兵奉前盧龍節度使朱泚為主,大舉造反,德宗被迫出奔奉天,轉走梁州,直到公元784年(興元元年)七月,才得以重返長安。此後,長安又屢遭...
公元781年桓武天皇(公元781年—公元806年在位)即位。為了推進改革,他在打倒僧道鏡而取得統治實權的藤原種繼(公元738年一公元785年)支持下,於公元784年遷都山背...
引法照大師 (公元約747-821)唐代高僧,中國佛教淨土宗第四代祖師。 法照大師的俗世事跡,史料中不見記載。按照大師於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嶽衡山三祖承遠...
朱泚數次遣兵來犯,皆被擊退,朝廷因而提升李元諒為華州刺史兼鎮國軍節度使,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李元諒與兵馬副元帥李晟打敗朱泚,收復長安。唐德宗還京,李元...
唐朝在無法應付的情勢下,於公元784年命令安西、北庭二大都護府全線撤回內地。但駐守西域的唐朝各族軍民,不甘心投降退讓,違旨不從朝渝,又繼續抗戰多年。吐蕃鐵騎...
奈良,公元710年至784年日本遷都長岡京之前70餘年間的都城所在地。平城京在日本歷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平城京代替了原來的藤原京,日本歷史也由此進入了奈良時代。...
公元781年桓武天皇(公元781年—公元808年在位)即位。為了推進改革,他在打倒僧道鏡而取得統治實權的藤原種繼(公元738年一公元785年)支持下,於公元784年遷都山背...
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納趙贊議,開始徵收茶稅,但由於民怨,於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終止。復於貞元九年(公元793年)準張滂所奏重課。 公元8世紀後(約公元...
人類對珊瑚(Coral)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來自地中海的紅珊瑚當時在日本被稱為Kowatari(“波斯舶來品”), 在奈良時代(公元710-784年)經由絲綢之路被引入日本。在中世紀...
初唐時北嶽被稱為 "北嶽府君",中唐起五嶽始加封號:天寶六年(公元784年),唐玄宗李隆基下詔封"北嶽神為安天王";宋真宗於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加封北嶽安...
古奈良的歷史遺蹟(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199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奈良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在那個時期,日本...
重要者有武周天授元年(公元690年)金鄉縣主與其夫於隱合葬墓,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蘇思勗墓,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唐安公主墓,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執失奉節墓,...
日本大量吸收借鑑中國文化,在政治、經濟、文化、技術諸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都城宮室建設和建築方面表現尤為明顯,其中更以建都奈良時期(公元710~784年)最突出...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又更名太州,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再復名華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州治今華州鎮,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縣治移今高塘鎮鄭村;乾寧四年(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