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年,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開元十二年,乾支紀年為甲子鼠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724年
- 時間: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 歷史大事:以杜暹為安西副大都護
- 歷史大事:南宮說測日晷與極星
公元724年一般指本詞條
724年,唐玄宗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開元十二年,乾支紀年為甲子鼠年。
公元前724年,周平王四十七年,魯惠公四十五年,晉國曲沃莊伯殺國君晉孝侯,晉大夫擁立孝侯子郄(qie),是為鄂侯。曲沃莊伯勢力強於國君。...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十月,皇后便過世了,玄宗詔令以一品禮將她葬於無相寺。 [7] 後宮的人們對她相當思慕,玄宗自己也對此事感到相當後悔。寶應元年(762年)唐代...
次年改為麗正修書院;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移至明福門外,名麗正書院;開元十三年,改稱集賢殿書院。 [1] 中文名 麗正書院 出現時間 開元六年(公元718年...
公元724年陳行范在珠江支流西江南岸三羅地區建立的僚人政權,後被唐朝鎮壓滅亡。...... 公元724年陳行范在珠江支流西江南岸三羅地區建立的僚人政權,後被唐朝鎮壓滅...
蒲津渡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為唐至明朝的遺址。蒲津渡是歷史上的著名古渡口。考古發掘的蒲津渡遺址是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鐵索連舟...
公元724年,唐玄宗命太史監南宮說在黃河南北平地測量日晷及極星。這是有史以來最大、最準確的一次日晷測量。結果測得開封浚儀岳台(今開封西北)夏至晷長1.5微強...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司馬承禎奉召入京師,旋命於王屋山置陽台觀以居之,曾於此處著《修真秘旨》十二篇行於世。至開元二十三年卒,享年八十九,葬於王屋山...
各品諸小傳以時代為次序,全書最後有《總評》一篇,創稿於開元甲子(公元724年),脫稿於丁卯(公元727年)。諸傳徵引繁博,資料豐富,自謂“不虛美,不隱惡,近乎馬遷(...
上郡,古代郡名。據傳最早為戰國時期魏文侯所置(即公元前446-公元前396年間)。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獻上郡15縣於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膚施縣...
豬龍年公元723年離拉薩幾天旅程的地方陽木鼠年早春公元724年拉薩 布達拉宮陽木鼠年五月初公元724年拉薩 布達拉宮陽土龍年夏天公元728年...
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建縣,公元724年改名信豐,取“人信物豐”含義據信豐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偉介紹,信豐縣春秋時屬吳,戰國時屬楚,秦時屬九江郡,漢時屬...
公元724年(唐玄宗開元十二年)進士。與王維友善,其詩多借狀景繪物宣揚隱逸生活。明人輯有《祖詠集》。 [6] 參考資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
早在中國唐代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張遂(公元683~727年)的主持下,南宮說於河南省滑縣、浚儀(今開封)、扶溝、上蔡問,直接丈量子午線弧長,並用圭表測定這幾...
李琚1,本名思順,太宗李世民曾孫,蔣王李惲孫,父休道為李惲第三子。琚,神龍初封嗣趙王,加銀青光祿大夫。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改封中山郡王,右領軍將軍。...
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由僧一行等人主持的子午線測量,南至範圍達南海及南海諸島。 [1] 兩宋時,隨著航海實踐的增多,南海諸島又有新稱,並趨於細化。如《宋...
南齊武帝永明元年(公元483年),劃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縣部分地置齊基縣(治所在今青城山鎮五里村)。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廢齊基郡,改齊基...
中國唐代天文學家。生卒年不詳。活動於公元八世紀。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復位後﹐南宮說當時擔任太史丞﹐奏請改革《麟德歷》﹐奉詔和其他歷官一起編制《...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至明代古渡與故城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黃河之濱。蒲津渡是著名古渡口,魯昭公元年(前541年)建浮橋。考古發掘的古渡口遺址...
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是唐至明代古渡與故城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約13公里處黃河之濱·蒲津渡是歷史上的著名古渡口,河橋始建於春秋時期魯昭公元年(前541年)...
永濟黃河蒲津渡唐代遺址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西部的黃河之濱,蒲州古城西側。蒲津橋始建於公元前541年(魯昭公元年〉,”是黃河上的第一座浮橋”。據記載,唐玄宗...
這首詩作於開元十一年(723)前後,是作者參加司勛劉郎中別業的宴會後而寫的。...公元724年進士,少與王維為詩友。不偶時俗,貧病交侵,後移家歸汝墳間別業,...
球形的大地的最有力的證明是在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著名的科學家一行(公元683一727年)的主持下,南宮說等人實地側量了子午線的長度。結論是:“大率五百二...
蒲津橋始建於公元前541年(魯昭公元年〉,“是黃河上的第一座浮橋"。據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在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對蒲津橋作了加固和修建。兩岸各鑄鐵牛四尊,...
建置多在廢興,直到武則天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分宕渠縣東部設大竹縣。屬蓬州。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24年),改州為郡。蓬州改稱鹹安郡 。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
蒲津橋始建於公元前 741年(魯昭公元年),“是黃河上的第一座浮橋”。據《蒲州府志》、《永濟縣誌》記載,唐玄宗李隆基在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對蒲津橋作了...
黃鞠,字玄浦,生於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天和四年(公元569已丑年)農曆十月十四子時。黃鞠公系書香門第,孝友世家,具雄才博學,忠於職守,為官清正,諍言不謏,為民...
開元十二年七月,王皇后巫蠱事發,玄宗親自追查,果然搜獲物品。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七月二十一日,廢皇后為庶人,王守一左遷柳州司馬,行至藍田驛,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