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古代史

大竹古代史介紹了古代居民、縣名及縣城、古代經濟及文化教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竹古代史
  • 屬於:古代史
  • 地方:大竹
  • 類型:土著民族
古代居民,縣名及縣城,古代經濟,文化教育,

古代居民

根據史書記載,宗族古代川東北一帶的土著民族。他們逐步繁衍半大,在大約四。五千年前建立起了原始部落式的“宗人國”。宗族人性喜歌舞,勁勇善射。因作戰時用木板作盾牌,又稱板盾族。當時,宗族人口較少,大多居住在山上以狩獵為生。大竹為宗人國領地。宗族人是大竹縣最早的居民。巴人入川,相傳遠古時期,武落鐘離山岑以湖北省長陽縣境內)居住著巴氏樊氏,審氏,相氏鄭氏五個氏族。他們聯合組成一個部落。為爭當部落廩君。他們相約在石穴中比賽擲劍,勝者為長。比賽結果,巴氏務相取得勝利,被大家擁為稟君。巴氏稟君的勢力逐步發展,後來他率五個氏族,順著夷水(今湖北清江)乘船至鹽陽(今湖北恩施),奪得鹽陽女部落的鹽場,並進入四川東部。從此巴人就在這裡定居並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川東地區最大的部落。當時,大竹、渠縣等地是巴人較為集中的地方
隸屬變化大約四五午年前,大竹為宗子國,屬原始部落社會。夏時,大竹屬梁州。商時,大竹改屬雍州。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紀)。巴人入川占領了川東大片寺地,並不斷向西 擴張。逐步在川東族中建立起統治地位。商朝末年,周武王討伐殷付獲勝,巴人作“先鋒隊”有功。武王論功行賞,把川東一帶封給宗族姬姓子孫,稱為“巴子國”。大竹縣地當時在範圍內。公元前316年,巴國為秦軍所滅公元前314年,秦國在原巴國、蜀國領地設定巴、蜀、漢三郡,下轄了1個縣。大竹縣地屬巴郡下的宕渠縣。其事至南齊時,建置多有變更。但大竹縣城多屬宕渠縣。南晉至西魏時期,建置非常混亂。武帝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分宕渠縣和鄰山縣。禽山縣縣城設在金城(今大竹縣四合場)。西魏時,不少豪門旺族假借“勤王”名義自行設定官署。廢帝時,改鄰州為鄰山郡,下設鄰山、鄰水二縣。大竹屬鄰山縣。縣城仍在金城。隋文帝統一全國後,為了結束東晉以繼“地無百里,數縣並置,或戶不滿千,二郡分領“的局面,以九州劃分全國。四川全屬梁州 ,州轄數縣。根據《舊唐志》鄰山縣為州所轄,隋朝未年,鄰山縣被撤銷後,大竹縣地一部份劃入流江縣,一部份劃入鄰水縣。李淵建立唐朝後改郡為州,行政區劃仍實行郡(州)縣二級。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廢宕渠郡。設渠州,下轄六縣。大竹縣地其時屬流江、鄰水二縣。同年,又分鄰水,墊江增設鄰山,鹽泉二縣,四縣同屬鄰州。鄰山縣縣誌在金城。鹽泉縣縣城在今大竹縣童家鄉境內。司年增設萬州,下轄 四縣,其中太平縣縣城在今大竹縣石橋鋪鎮境內。在這經衙的十多年間。建置多在廢興,直到武則天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分宕渠縣東部設大竹縣。屬蓬州。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24年),改州為郡。蓬州改稱鹹安郡 。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又以改郡為州 ,大竹併入鄰山縣改渠州 ,縣城移至今渠縣來鳳鄉境內。不久,又分鄰山縣建置大竹縣。敬宗寶曆元年(公元825年),大竹縣和鄰水縣同時併入鄰山縣,縣城在金城。不久再分鄰山縣建大竹縣。 公元907年,王建占據蜀地,建前蜀政權,行政區劃沒襲唐代建置。公元925年,李存晶平定前蜀,大竹縣歸屬後唐政權。公元934年以後,四川先後被孟知祥、孟昶占據,大竹歸入後蜀政權。在前蜀至後蜀的58年間,大竹縣與鄰山縣並設。到宋代,大竹縣一度被併入鄰山縣,一度被併入流江縣。直到公元1133年,復置大竹縣。至此以後,歷代均設大竹縣。先後隸屬順慶府(今南充市),廣安州(今廣安縣)。

縣名及縣城

大竹縣縣名的由來,根據乾隆、道光等縣誌所載:“竹地多竹,故以大竹名縣”。初建大竹縣時,縣城在今渠縣岩峰鄉的燕家場附近。公元1283年。移縣城到木門鎮(今竹陽鎮附近),明成化初砌石築城。木門鎮因縣城東門外有二小崗“地雖相連,而土色各別。上有兩木生,交合如關”而得各。當時的木門鎮牆高一丈五,圍城一周,長2。4里。明末清初,張獻忠所率起義軍兩次破城、毀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8年),重修縣城。清康熙五十二年,修東西南北四門城樓。城牆上每一丈五尺遠修城垛一個,共有城垛620個,清嘉慶二年(公元1797年),開挖護城河,寬一丈五尺,深七尺,長七百餘丈。城牆以內有街道二十一條。自此,近代大竹城的格局基本形成。
古代大竹縣域,今日大竹縣域,原為南梁時建置的鄰山縣縣地。唐朝初建 大竹時的縣域在宕渠縣東部(今渠縣北部),北接宕渠縣,南連流江縣(今 渠縣),西鄰成安縣(今營山東部),東靠流江及通川縣(今達縣)。一直到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鄰山、鄰水兩縣合併建大竹縣,縣城遷到木門鎮。原大竹縣縣域劃歸流江縣。 明憲宗成代元年(公元1465年),分大竹縣南部建鄰水縣。其時大竹縣的縣域已基本形成今日縣域情況。

古代經濟

古代大竹經濟以農業為主。三山兩槽,山多田少,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經濟作物以麻為大宗產品。隨著的逐步發展,手工作也隨這發展起來。農業,遠古時代的大竹,人煙稀少,經濟很不發達。居民大多住在三山 兩 槽的塞堡里。以原始的刀耕火種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豆類和其它雜糧。明朝時,楚人(湖北人)入川,帶來了新的耕作方式和一些新式的生產工具。帶動了大竹農業的發展,竹地土質肥活,宜種麻。農業經濟作物以麻為大宗。早在三千多年前,大竹已是麻主產區。唐代大詩人杜在《夔州十絕句》中寫道:“蜀麻吳鹽自古通,萬槲之舟行若風”,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了一千二百多年前,包括大竹廣柑在內的川東麻輸出盛況。手工業古代大竹的手工業以績麻織布為主。其次,栽桑養蠶,手工絲織、造紙、煉鐵、採煤、土陶等也有一定的規模。大竹婦女絕大多數都從事手工績麻、木機織布和人工漂染。麻布分細布、粗布,麻布因透氣好,宜夏天穿用又叫夏布。根據《華陽國志》記載,早在公元前1026年,即巴子國時代大竹的黃潤(細麻布)和蠶絲等已為貢品,可當時大竹的巢絲。織布等手工業已發展到較高的水不平。隨著績麻織布手工業的進一步發展,細麻布逐步外銷陝西、湖北、福建、廣東等地,每年換回白銀數十萬兩 。
大竹多竹,為造紙業的發展提供了充跳的原料。古代大竹造紙業主要產品有黃紙和火紙,產品遠銷上海、漢口等地。產銷量在30萬箱左右。大竹山多,鐵礦豐富。特別是中山藏量最大。大竹所產鐵礦主要有天青礦、雞血礦、羅盤礦等,以天青礦品質最優。這為大竹煉 鐵業的發展提 供了得天獨厚的得天獨厚決條件。清乾隆五十二年,城東重建太清宮(俗稱老君廟),用生鐵鑄造老君靈官塑像兩尊和青牛一座。現在太清宮已不復存,兩尊鐵塑像也不知去向只有鐵鑄青牛保存完好,陳列在縣文化館內。雖日風吹雨淋日曬夜露,但鐵不生犭,不變瑚。可見當時大竹煉鐵工藝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大竹煤炭資源豐富,而且質量好。很早以前。大竹人民就開始採掘,但開採的方式極為落後,油燈引路,手工開掘,礦工的安全沒有保障,經常發生礦井垮塌傷人事件。土陶產品主要有碗、壇、磚、瓦、等 ,工藝簡單粗糙。

文化教育

古代大竹文教以傳禮儀,辦學宮為開端,提倡孔孟之道,明洪武初老(公元1368年),立縣學,興科舉。到了清代,大竹文教有了一定的發展。建學宮,興科舉, 著生產力的發展,大竹的文化教育事業得以興辦.明朝初年,大竹縣第二任知縣劉永成,為人剛直果敢,有一定的學識上任後,籌建了儒學署.學宮,開辦了義學,推行科舉,推動了大竹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儒學署設於大竹縣城南門聖廟,即今縣圖書館內.學宮又各文昌宮,文昌(即今大竹中學高中部),始建於元朝初年.明朝末年在戰亂中被毀,清朝康熙九年重建清朝乾隆三十八年擴建,改各振文書院.振文書院是供大竹的童生.秀才,舉人攻讀的場所.主持人稱"山長",負責全院全權事務.老師稱為"教習".對學習成績優異者,給予"膏火"(即獎金)以資鼓勵.清朝嘉慶二十五年(公元老(1820年),知縣蔡以修捐資購置田產,以租額作為"膏火"費用. 義學是縣以下鄉鎮設定 的義學.清朝順治九年(公元1685年),詔令天下,鄉置義學.每區選擇 有學識的人充當鄉學老師,到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大竹縣有義學35館.歷代封建王朝興學的目的在於為維護其統治服務.教學的內容多為"四書"."五經",尊崇封建之類,是為統治階級 的子孫們開的,貧民子弟很難就讀。古代大竹名勝主要是一些廟.塔,坊等.清朝, 大竹有廟400多座,有牌坊不計其數. 這些廟,牌突出了封建文化的特色,同時,也表現出大竹人民高超的建築,繪畫水平。古代大竹的文化遺產清朝振文書院內有魁星閣,(又各奎星閣),藏有各種經書和二十四史,總計一萬餘冊,留傳後代則大竹從民寶貴財富。古代大竹編撰有兩部縣誌。一部是清朝乾隆五十二年,在知縣陳士林倡導下編撰的;大竹縣誌,一部是道光二年在知縣蔡以修倡導下重修的大竹縣誌。這兩部縣誌,較全面地記載了古代大竹的發展變化,是研究大竹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