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64年

公元664年

公元664年,唐高宗麟德元年中國尚處於封建社會的繁盛階段,國富力強,影響著世界,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一些國家紛紛效仿唐朝做法,尤以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為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664年
  • 所處朝代:唐朝
  • 社會階段:封建社會的繁盛階段
  • 國際影響力:對世界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 在位皇帝:唐高宗
歷史事件,國內,國外,逝世,雜譚逸事,

歷史事件

國內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圓寂,埋葬在西安東郊滻河東岸的白鹿原上,唐總章二年(669年)遷葬在興教寺內,並修建墓塔,興教寺塔就是玄奘德墓塔。
公元664年十二月,西台侍郎上官儀謀廢皇后失敗下獄,殺上官儀等,賜私自交通上官儀的廢太子忠死。此後,高宗視朝,武后垂簾於後,中外稱之為“二聖”。同年,武后生太平公主。時年武則天41歲。
麟德元年至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張勝築永定衛城,歷706年(公元664年至公元1370年),為衰敗期。
玄奘(公元600一664年),中國佛教史上著名的翻譯家洛陽緱氏(今河南偃師縣南部)人,俗家姓陳,生於隋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他的兄長是出家人,法名長捷。玄奘幼年時代,即隋其兄住洛陽淨土寺。
武后垂簾聽政
武則天被立為後以後,漸作威福,高宗每受其制,欲廢之,命宰相上官儀草詔。武后聞之,遽至高宗處自訴,詔草猶在,高宗羞縮不忍,乃曰:“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武后乃使許敬宗誣奏上官儀與廢太子忠謀反。麟德元年(六六四)十二月十三日,上官儀被下獄處死,其子庭芝亦被殺,籍沒全家,賜廢太子忠死,株連流貶者甚眾。自是,高宗每視事、武后皆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

國外

坦威塔馬尼在公元664年至公元657年擔任庫施國王,這一時期的庫施王國達到了極盛期,成為古代世界的一大強國。墓室不大,門廳與主室間有一個拱門相通,四壁與天花板繪滿圖畫與圖案,2600多年後依然色彩鮮艷,可與埃及盧克索帝王谷墓室中的壁畫媲美。

逝世

中國第一位美女宰相上官婉兒, 生於公元664年 卒於公元710年。她是唐高宗時宰相上官儀的孫女。上官儀被武后所殺,上官婉兒天生聰秀,過目成誦,文採過人,下筆千言。茹萍武則天里扮演的上官婉兒才情並貌,很符合歷史記載中的上官婉兒。玄奘
玄奘(五九六至六六四)通稱三藏法師,唐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翻譯家,佛教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俗姓陳,名諱,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貞觀元年(627。一說貞觀三年六二九),從長安出發赴天竺遊學。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回到長安,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隨即開始翻譯工作,共譯出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並撰有《大唐西域記》一書,成為一部寶貴的歷史文獻。玄奘生前,本欲再翻《大寶積經》,以病未成。高宗聞其罹病,遣御醫急赴,未至已卒。高宗為之廢朝數日。前後五下敕書經營喪事。斂以金棺銀槨。葬日,長安及各州五百里內送者百餘萬人,以繪采三千匹,結成涅盤、與以載柩。是日宿於墓所者三萬餘人。後劉軻復為撰碑,稱“自大教東流,翻譯之盛未有如法師者”。

雜譚逸事

貞觀四年(六三零),唐滅突厥後,遷突厥三百帳於雲中城(今山西大同),以阿史德氏為之長。至是(六六三),部落漸眾,阿史德氏詣闕,請依胡法立親王為可汗以統之。高宗召見阿史德氏,謂曰:“今之可汗,古之單于也。”因此之故,麟德元年(六六四)正月十六,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大都護府,以殷王旭輪為單于大都護,遙領之。
郇公孝協被賜死
麟德元年(六六四)四月,魏州刺史、郇公孝協坐贓,賜死。司宗卿王博七奏孝協父叔良於高祖時擊突厥,中流矢死,乃死於王事,孝協無兄弟,恐其絕嗣。高宗曰:“畫一之法,不可以親疏異制,苟害百姓,雖皇太子亦所不赦。孝協有一子,何憂乏祀乎!”孝協自盡於家中。
劉仁軌上書言百濟戍兵疲憊
麟德元年(六六四)冬十月六日,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上書,備言百濟戍兵疲憊,征役勞苦,獎賞無信,西歸無期。恐師眾疲老,立效無日。高宗深納其言,遣右威衛將軍劉仁願率兵渡海以代舊兵,並敕仁軌俱還。劉仁軌恐夷人新服,眾心未定,乃上表自請留鎮百濟,高宗從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