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78年

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四年;魯莊公十六年;秦武公二十年;陳宣公十五年;蔡哀侯十七年;鄭厲公二十三年;宋桓公四年;楚文王十二年;齊桓公八年;晉武公三十八年;燕莊公十三年;衛惠公二十二年;曹莊公二十四年;杞共公三年。

公元前678年,周僖王4年,鄭厲公(後)2年,夏,宋人、齊人、衛人伐鄭。秋,荊伐鄭。冬十二月,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滑伯、滕子同盟於幽。—《春秋·莊公十六年》。夏,諸侯伐鄭,宋故也。鄭伯自櫟入,緩告於楚。秋,楚伐鄭,及櫟,為不禮故也。鄭伯治于于雍糾之亂者。九月,殺公子閼,刖強鉏。公父定叔出奔衛。三年而復之,曰:“不可使共叔無後於鄭。”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君子謂:“強鉏不能衛其足。”冬十月,同盟於幽,鄭成也。—《左傳·莊公十六年》。諸侯伐我。—《十二諸侯年表》。
公元前678年,周僖王姬胡齊收晉曲沃武公姬稱賄賂,乃正式封其為晉國君主。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卒,用活人殉葬,死者凡六十六人,弟德公嗣位。秦德公即位以後,發展生產,並將國都遷至今天的陝西省鳳翔縣,自此後數百年秦穩定地以此為都。此時,秦人祭祀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開始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今陝西境內的鄜縣祭祀天地。秦德公命人占卜遷都雍城是否吉利,結果是後代子孫可以以此地為依託向東發展,直至飲馬黃河。
公元前678年,邾國曹克卒,弟曹瑣嗣位。邾國(又名邾婁國、小鄒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曹姓。
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羋熊貲攻鄧(湖北襄樊),鄧國亡。鄧國 (前1264年——前678年) 曼姓國。春秋時期,鄧與鄭、楚等國保持有婚姻往來。《春秋》桓公七年載,鄧侯千里迢迢到魯國訪問。魯桓公九年鄧與楚、巴二國發生糾紛,引發楚巴聯軍伐鄧,結果鄧師大敗。魯莊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經過鄧國,受到了祈侯的招待,鄧國大夫提出藉機殺掉雄心勃勃的楚文王,鄧侯不聽。第二年,楚文伐鄧。魯莊公十六年(前678年),楚再次伐鄧,將其滅亡。
公元前678年,鄭侵宋國邊界, 齊、宋、衛,聯軍攻鄭。鄭國,別名奠國,國君為姬姓,位伯爵。春秋戰國時期重要諸侯國。
公元前678年,鄭厲公姬突追究前697年被逐事件,殺祭仲之黨公子閼,斷公子強鉏雙足。
公元前678年冬,齊、宋、陳、衛、鄭、 許、滑(河南偃師)、滕,八國君主會盟於幽邑(河南蘭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