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周安王二十六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376年
- 性質:時間
- 歷史年號:周安王二十六年
- 歷史大事:周安王去世
乙巳。周安王二十六年。
公元前376年:韓哀侯、趙敬侯、魏武侯聯合滅了晉國,瓜分了晉國的全部土地,把晉當時的國君晉靖公廢為百姓,晉完全為韓、趙、魏三家所取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
三家分晉,指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范、中行氏...
戰國三鳥簋 存在時代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 出土地點 北京順義龍灣出土 性質 文化遺物 戰國三鳥簋高13.5厘米 徑10.4厘米青銅簋從春秋時期便迅速退出歷...
柏拉圖(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也是整個西方文化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圖和老師蘇格拉底,學生...
這些機械的製造者墨子,生於約公元前468,卒於公元前376年,名翟,《墨子》一書中多稱“子墨子”,是春秋戰國之際小邾國(先後曾為宋、邾、魯、齊等國的附庸)人...
戰國三犀鼎屬於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的文物,高22.4厘米,徑23厘米。... 戰國三犀鼎屬於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的文物,高22.4厘米,徑23厘米。
晉國(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諸侯國,周初被周天子封為侯爵,姬姓晉氏,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 尺寸 高22.4厘米 徑23厘米 北京通州出土此鼎的高附耳、細長鼎足,均為燕國銅鼎的特徵。鼎蓋上的高浮雕寫實裝飾則是典型...
一、公元前376年,平民保民官李錫尼和綏克斯提出三條法案:1平民所負債務一律停止付息,已付債息一律作為償還本金計算,剩餘部分3年還清;...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 高 15厘米 口徑 13.6厘米 戰國虎紋鼎鼎蓋及腹部均飾有寫實的騰躍狀虎紋,畫面生動活潑。寫實紋飾流行於戰國時期,體現了...
趙敬侯(?-公元前375年),嬴姓,趙氏,名章,趙烈侯之子,趙武侯之侄,戰國時期趙國國君,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75年在位。公元前386年,將都城從中牟(今河南鶴壁)...
周烈王(前401—前369年),姓姬,名喜,為周安王之子。前376年到前369年在位,又稱周夷烈王。公元前369年,姬喜病死。姬喜死後的諡號為烈王。...
高爾吉亞(Gorgias,約公元前483~前375)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和修辭學家,著名的智者。他是西西里島雷昂底恩城人,約生於公元前490年或稍後。早年隨恩培多克勒學習...
基本信息鳩杖杖首飾 首都博物館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 高12厘米 長18.3厘米文物介紹鳩鳥在古代是吉祥、長壽的化身,因此古代政府給70歲以上的有...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 高 13.5厘米 徑 10.4厘米 青銅簋從春秋時期便迅速退出歷史舞台,至戰國時期已頗為罕見。這種銅簋也是燕國特有的造型...
戰國鳩杖杖首飾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鳩鳥在古代是吉祥、長壽的化身,因此古代政府給70歲以上的有功德老人頒發鳩杖以示獎慰。此杖首飾便是鳩杖的杖首...
中山桓公(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53年),姬姓,名恆,戰國時期中山國國君,中山國第三任君主。公元前408年以前,中山武公病逝,桓公即位。桓公自幼喜愛徹夜狂飲,常以...
故絳是春秋時期的晉國曾經的都城,由於年代久遠待考,故絳在今天山西省新絳縣。從公元前11世紀中葉唐叔虞被封諸侯改唐為晉,到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
靜公二年(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國瓜分了晉國公室僅有的土地,廢靜公為庶人。並將晉靜公和晉國公室遷到屯留。晉國徹底滅亡。前349年,已經逃到洛陽的晉...
十二歲:公元前378年,周安王二十四年,孟子在鄒。十三歲:公元前377年,周安王二十五年,孟子在鄒。十四歲:公元前376年,周安王二十六年。韓滅鄭。諸咎殺其君...
周安王姬驕(?—前376年),姬姓,名驕,華夏族,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後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處不明。在位時封齊國大夫田和為齊侯,是謂“田氏代齊”。...
戰國早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376年)北京順義南彩出土高15厘米 口徑13.6厘米詞條標籤: 美術 圖集 虎紋鼎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
曾經創造了輝煌春秋歷史的晉國,在公元前376年被韓、趙、魏瓜分。兩千年過去了,人們眼中的晉國,早已面目全非,留下許多無法分不清是真是假的傳說,如《說苑》、《...
具體而言,新田文化應該是指早期晉國都城“謀去故絳”遷至新田之後,至晉國被趙、韓、魏三卿所肢解晉國徹底滅亡這一時期(公元前585~公元前376),共209年間所發生在...
後於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地,晉遂亡。魏原來也屬晉,所以魏惠王自稱晉國。19〔叟(sǒu)〕古時對老年人的敬稱。20〔及寡人之身〕到了我身上。及,...
公元前376年,韓、趙、魏廢除晉國的最後國君——晉靜公,最終完成三家分晉的歷程。三家分晉是以新舊勢力鬥爭為表現形式的晉國社會變革的結果,是中國古代歷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