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

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

1938年1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徂徠山大寺發動了武裝起義。起義部隊命名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洪濤任支隊司令,趙傑任副司令,黎玉任政治委員,林浩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第二兩個中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
  • 支隊司令:洪濤
  • 副司令:趙傑
  • 政治委員:黎玉
基本信息欄,歷史,成員,事件,中央指導,

基本信息欄

中文隊名:
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
支隊司令:
洪濤
副司令:
趙傑
政治委員:
黎玉
政治部主任:
林浩

歷史

1938年1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徂徠山大寺發動了武裝起義。起義部隊命名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泰安、萊蕪、新泰、泗水、寧陽等縣抗日武裝相繼奔赴徂徠山,第四支隊迅速擴大。部隊組建後,立即同敵人展開了英勇鬥爭。

成員

洪濤任支隊司令,趙傑任副司令,黎玉任政治委員,林浩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一、第二兩個中隊。

事件

1938年1月26日,第四支隊在徂徠山南的寺嶺莊成功伏擊一股日軍,繼又將俘獲的原國民黨新泰縣長朱奎聲處決,從而極大地打擊了日軍和漢奸的氣焰。
台兒莊會戰期間,第四支隊積極配合,在新泰西北的四槐樹莊炸毀敵大小汽車2輛,斃敵大佐以下40餘名,我軍無一傷亡。在鬥爭中,第四支隊不斷壯大,迅速擴編為7箇中隊。
同年2月底省委決定第四支隊在新泰縣劉杜村分兩路活動:洪濤、林浩帶領第一、三、四中隊編成的第一大隊,向淄川、博山、長山一帶發展;黎玉、趙傑等帶領第二、五、七中隊編成的第二大隊南向蒙山、費縣、沂水一帶發展。此後兩路部隊得到進一步擴大,到4月下旬發展到4000餘人。
1938年4月28日,第二大隊奇襲萊蕪城,活捉頑固縣長譚遠村,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接著,兩路部隊在萊蕪城勝利會師,並改番號為“山東人民抗日聯軍獨立第一師”,下轄3個團。此後不久,部隊又返回徂徠山一帶活動。
1938年5月,中央為加強對山東領導,派以郭洪濤為首的50多名幹部,攜電台兩部,輾轉到達徂徠山區。根據中央關於山東“基幹部隊可恢復八路軍游擊部隊番號”的指示,於6月初撤銷“獨立師”番號,恢復“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的番號,並由廖容標繼病逝的洪濤任支隊司令。
7月,林浩率省委和四支隊機關及部分部隊東去岸堤、坦埠一帶開闢沂蒙山區根據地;郭洪濤率第二、三兩個團南下滕縣東部支援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反擊國民黨土頑勢力的鬥爭;第一團仍留在泰山區活動。不久,第四支隊各路部隊在岸堤一帶會師,集中力量創建以沂蒙山區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中央指導

中共中央對魯中地區的抗日鬥爭非常重視,1938年1月,中央在給省委的指示信中指出:
“省委工作的中心應當放在魯中區,開始依靠新泰、萊蕪、泰安、鄒縣的工作基礎,努力向東發展,尤以莒縣、蒙陰等廣大地區為重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