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曉村,原名景慕達,山東省章丘縣宅科村人。193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濟南鄉師地下黨支部書記、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一團政治委員、省委秘書長兼青年部部長、魯東南特委書記、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二支隊政委員、清河特委書記、清河地委書記、清河區軍政委員書記、清河區黨委書記、清河軍區政委、渤海區黨委書記、渤海軍區政委、中共中央華東局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曉村
- 出生地:山東省章丘縣宅科村
- 出生日期:1917年10月
- 逝世日期:1994年8月9日
- 職業: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
- 原名:景慕達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景曉村(1917.10~1994.8.9),男,原名景慕達,山東省章丘縣宅科村人。中共歷史人物。
1933年夏,景曉村在縣立第三國小畢業,以優異成績考入山東省立第一鄉村師範學校(簡稱濟南鄉師)。與同學編輯出版《求生》和《齊魯先修》,積極參加學生進步活動。
1935年10月,在鄉師地下黨支部書記趙健民的介紹下,景曉村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12月9日,參加北平“一二九”學生救國運動。
1936年5月,任中共濟南鄉師地下黨支部書記。
1937年7月7日,任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
1938年1月任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一團政治委員。同年5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東省委改稱為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景曉村任省委秘書長兼青年部部長。
1938年8月,建立魯東南特委,景曉村任特委書記,同時任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二支隊政治委員。
1939年3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調景曉村到清河地區任清河特委書記。同年9月上旬,根據山東分局的指示,中共清河特委改稱中共清河地委,景曉村任地委書記。12月,宣布成立清河區軍政委員會,景曉村任書記,統一領導全區的黨政軍工作。
1940年5月5日,清河區參議會召開,景曉村當選為參議長。同年10月,中共清河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博興純化鎮召開。撤銷中共清河地委,成立中共清河區黨委,景曉村任書記。11月,清河軍區成立,景曉村任政治委員。
1944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將冀魯邊區與清河區合併,建立渤海區。景曉村任渤海區黨委書記、渤海軍區政治委員。
1948年6月,景曉村調離渤海區,被分配到中共中央華東局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員。
1950年2月,調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
1951年8月,任華東工業部副部長。
1952年11月,任國務院第一機械工業部第四局局長。
1956年6月,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助理。
1958年7月,任第二重型機器廠籌備組組長、黨委書記、廠長。
1963年初,景曉村調離第二重型機器廠,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
1965年5月至1968年8月,任國家一機部技術司司長。
1979年3月,任農業機械部常務副部長、黨組成員。
1982年6月,景曉村退居第二線,任機械工業部老幹部工作委員會主任。景曉村是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
1994年8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事跡
1935年12月9日,震動全國的北平一二九學生救國運動爆發了。訊息傳到濟南,廣大學生立即回響。景曉村參加組織和領導了濟南的這次學生運動,成立了鄉師學生救國會,組織學生準備罷課和遊行示威,但活動被山東省國民黨政府主席韓復榘鎮壓下去了。
1936年5月,景曉村任中共濟南鄉師地下黨支部書記。他率領鄉師黨員和進步同學,利用多種形式,在學生中宣傳黨的抗日救國主張,組織學生開展抗日救國活動。暑假期間,受中共山東省委的委派,景曉村以省委組織員的身份到博興、壽光、益都、臨朐等地巡視工作,幫助恢復、建立黨的組織。同年秋天,任省委巡視員。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景曉村從濟南鄉師畢業後,從事地下革命工作,任中共山東省委秘書長。北平、天津相繼失守後,大批平津學生撤到山東,一些共產黨員、民先隊員和進步人士要求在山東參加抗戰。景曉村根據省委的指示,組織撤到山東的學生成立了平津流亡學生會和民先山東省隊部。與此同時,景曉村還根據省委的指示,在濟南、泰安接待了大批被釋放出獄的同志,對他們進行安置慰問,向他們介紹抗日鬥爭形勢,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組織他們到各地區參加抗日游擊隊的發動工作。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在泰安縣徂徠山組織發動了徂徠山武裝起義,將起義部隊命名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景曉村任政治部副主任兼第一團政治委員,負責部隊黨組織的建設工作。同年5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山東省委改建為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景曉村任省委秘書長,兼青年部部長。1938年8月,中共山東省委決定建立魯東南特委,景曉村任特委書記,同時任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二支隊政治委員。特委建立後,景曉村和司令員劉涌等特委一班人,率第二支隊由莒縣、沂水地區,向諸城、日照等地發展,曾數次重創頑軍劉黑七部,不久就統一了魯東南地區黨的領導,擴大了抗日力量,提高了戰鬥力,開闢了濱海北部抗日游擊根據地。
1939年3月,中共中央山東分局調景曉村任清河特委書記。同年6月6日拂曉,日偽軍3000餘人將三支隊駐地牛王莊團團包圍,三支隊司令員馬耀南在突圍時壯烈犧牲。馬耀南的犧牲和多次戰鬥的失利,使景曉村及三支隊副司令員楊國夫一致認為,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必須改變鬥爭策略。為此,景曉村在向山東分局、八路軍山東縱隊的建議中指出:三支隊在膠濟路南的部隊,迅速返迴路北,與路北部隊和特委機關會合,趁青紗帳季節,集中力量,發動民眾,積極開展平原游擊戰爭,創建平原根據地。他的建議得到了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徐向前、政治委員朱瑞的同意。
1939年9月上旬,根據中共山東分局的指示,中共清河特委改稱中共清河地委,景曉村任地委書記。12月,宣布成立清河區軍政委員會,景曉村任書記,統一領導全區黨政軍工作。
1940年5月5日,清河區參議會召開,景曉村當選為參議長。同年10月,中共清河區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博興純化鎮召開。會議根據山東分局的指示,撤銷中共清河地委,成立中共清河區黨委,景曉村任書記。11月,清河軍區成立,楊國夫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治委員。?
1941年,日本侵略軍在其占領區內推行以戰養戰的政策,頻繁地“掃蕩”和“蠶食”清河區抗日根據地。國民黨頑固派也不斷地向我軍進攻。面對嚴峻的形勢,清河區黨委和清河軍區,領導根據地軍民對敵人的“掃蕩”、“清剿”、“蠶食”給予堅決的回擊。按照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確立的方針,建立了清河平原抗日根據地,進而開闢和建立了墾區抗日根據地,打通了清河區與冀魯邊區的聯繫,建立起可靠的抗日後方。
1944年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將冀魯邊區與清河區合併,建立渤海區。景曉村任渤海區黨委書記、渤海軍區政治委員。1944年7、8月間,渤海軍區部隊在景曉村、楊國夫的指揮下,對日偽軍發起了夏、秋季攻勢作戰,策應壽光縣的“滅共建國軍”第八團王道部2600餘人反正起義,攻克利津縣城。不久又發起全區的秋季攻勢,先後攻克樂陵、臨邑、南皮(屬河北省)三座縣城和霑化、青城的大部分地區,共殲滅日軍和漢奸5000餘人,創造了渤海區抗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戰果,並鞏固和擴大了渤海區與膠東區、魯中區的聯繫。
1945年對日大反攻,景曉村與楊國夫率領渤海軍區部隊,作為山東軍區的第四路大軍,對津浦路滄州至濟南段及膠濟路西段之敵展開進攻,解放了渤海區腹地全部縣城,從東北方向逼近濟南市。渤海區發展成為西起津浦鐵路,東到渤海之濱,北至天津,南至膠濟鐵路,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縣城41座,人口1100多萬的解放區。
抗日戰爭大反攻中,景曉村與渤海軍區司令員袁也烈、副政治委員周貫五指揮部隊在德州地區消滅拒不投降的日偽軍。解放戰爭中,領導渤海區軍民反擊國民黨反動派對解放區的大舉進犯,參與組建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開展了剿匪反特、減租減息、土地改革和大生產等民眾運動,加強了解放區建設,使渤海區成為支援解放戰爭的鞏固的後方基地。?
1947年10月,在渤海區召開的土地會議上,景曉村遭到饒漱石、康生的誣陷和打擊,先後被撤銷了中共渤海區黨委書記、渤海軍區政治委員和十縱隊政委等職務,長期受到不公正對待。1948年6月,景曉村調離渤海區,被分配到中共中央華東局政策研究室任研究員。1950年2月,調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兼政策研究室主任。1951年8月,任華東工業部副部長。1952年1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機械工業部第四局局長。1956年6月,任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助理。期間,景曉村參與了機械行業建國初期和“一五”期間大規模的恢復發展工作。
1958年7月,景曉村任第二重型機器廠籌備組組長、廠黨委書記兼廠長。1960年4月至6月,由於景曉村堅持實事求是,講真話,對1958年的“大躍進”和浮誇風等“左”的做法持異議,又被錯誤地戴上右傾的帽子,再一次遭到打擊。1963年初,景曉村調離第二重型機器廠,回北京到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65年5月至1968年8月,景曉村任國家一機部技術司司長。
“文化大革命”中,景曉村被強加以“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等罪名,關進“牛棚”進行隔離審查。他從“牛棚”獲釋後,又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1972年8月,景曉村由“五七”幹校調回一機部任重型通用局局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景曉村得到徹底平反。1979年3月,景曉村任農業機械部常務副部長、黨組成員,為推動農機工業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1982年6月,景曉村退居第二線,任機械工業部老幹部工作委員會主任,是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在此期間,他受機械部黨組委託,歷經十年,完成了《當代中國的機械工業》、《當代中國的農業機械工業》等系列史書的編輯任務,為機械、農機行業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還積極參與了山東黨史、軍史資料的編纂工作,為黨和人民搶救和保留下來一批珍貴的史料。
1994年8月9日,景曉村因病在北京去世,終年77歲。他在病危彌留之際,囑託夫人王夢林和子女:喪事按中央規定,一切從簡;將夫婦二人一生積蓄的一半,捐獻給家鄉興辦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