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門海堤

八尺門海堤

八尺門海堤,公元1960年建築,把東山島與大陸相連而成半島。八尺門,位於福建省東山縣(東山島)北端,與雲霄縣陳岱隔海相望,是東山島通往大陸的咽喉,歷代兵家必爭之要隘。這裡原系一座古老的渡口,寬580米,深19米,海面狹長,水深流急,海底暗礁密布,兩岸均屬黃土小丘陵地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尺門海堤
  • 外文名:Eight foot door seawall
八尺門的由來,海堤建設,建設緣由,相關工程,

八尺門的由來

唐總章年間(公元669年),陳元光率兵開拓閩南,使東山島日益興盛。人們為感謝開漳聖王功德,將渡口稱為“陳平渡”。
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政府為斷絕東山島人民與抗清將領鄭成功的聯繫,在渡口築8尺高的界牆炮台,駐兵把守,陳平渡遂改名“八尺門”。

海堤建設

1954年前,東山島與大陸交通就靠八尺門老渡口,人力擺渡。1953年7月16日,東山保衛戰中,東山軍民在八尺門全殲國民黨傘兵,取得聞名全國的八尺門大捷。當時由於渡口的落後,使國民黨部隊得以逃脫。
1954年11月,雲霄常山至東山城關公路通車,八尺門建了一對碼頭(1956年增建一對),機輪方舟渡車。但由於渡運能力有限,難以滿足工農業生產日益發展的要求,必須在八尺門建造海堤或大橋,這是東山人民千百年的願望。
1960年,省政府決定建設八尺門海堤。由福建省水電廳設計院負責設計。八尺門海峽狹窄,海底地質是殼砂及雜色硬粘土與岩石層混合體,有些礁灘外露,水深流急,海潮朝夕漲落,建橋施工困難大,造價高。建海堤則基礎地質條件好,可以充分利用東山海邊岩石多、粗砂多、運輸船隻多,可以發動民眾,工程進展快,投資省。因此,確定了建海堤方案,並選定堤位在渡口東邊,北端離碼頭40米,南端離碼頭90米,南偏西31°31′。
八尺門海堤
海堤全長620米,堤高最深達16.6米(長僅10米),堤寬13.6米。在最低水位以下,堤東邊塊石圍埝,外加15米寬塊石壓載;堤西片石圍埝,坡腳外粗砂壓載寬6米,堤中靠東填築砂土;低水位以上,堤東邊拋砌塊石,頂寬3.5米,靠西面夯填土壤。兩邊砌條石和塊石護坡到頂,堤面鋪泥結碎石路面。兩邊砌1.05米高的條石胸牆。
1973年,八尺門海堤上又築57座向東渠渡槽墩,引淡水入島。這兩項宏偉工程,使風光如畫的東山島,更加美麗妖嬈。

建設緣由

東山島地處福建東南海域,四面環海,滔滔的海水無情地阻隔海島與大陸的連線,交通很不方便。這裡居住的人們只能坐著渡船到大陸,俗話說:“跑船騎馬三分命”。海上不時發生船翻人亡、船翻貨沉的事件,釀成了一場又一場的人間悲劇。
多少年來,滔滔的海水擊碎島上人們的一個個甜美的夢,人們無奈地面對波濤怒吼的大海,自嘆投胎島上三分命,乞丐還有斷頭路。苦島人盼望在這裡修築長堤連線大陸,讓孤島變成半島,給生活帶來方便。然而,一年復一年,夢還是那個夢。
1959年夏天,已擔任縣委書記的南下幹部谷文昌同志,到後林大隊指導工作,看到島上的居民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候渡船接送,看到搖櫓前進的漁船在風浪中顛簸的一幕幕情景。他陷入沉思:“不修築一條直通大陸的長堤,是很難發展海島經濟的。”他指著大海,對身邊的幹部、民眾說:“我們一定要號召全島人民征服大海,在海上築起一條海堤,讓咱們東山島與大陸連線,大家往來自如,促進海島經濟發展。”聽到谷文昌書記這番話,民眾高興地喊起來:“咱們世世代代的願望要實現了,今後大家不用為渡船的事犯愁。”
谷文昌同志谷文昌同志
這時,一隻渡船靠岸了,谷文昌書記走上前去,扶住一位要下船的老人,愧疚地對老人說:“我沒有當好縣委書記,連累大家整天只能靠渡船往來。大伯,相信共產黨會讓咱們有好的渡海道路走!” 又有幾個游泳渡海的小伙子走上海岸,谷書記抱住渾身濕漉漉的小伙子,說:“孩子,你們受苦了。”望著渡海的人群,谷書記凝神地站著。
回到縣委,谷文昌書記立即與縣委、縣政府領導討論,縣領導當即作決定:修築海上長堤,以促進海島經濟,擴大對外聯繫,解除民眾舟楫之苦。
隨後谷文昌書記親自帶領技術人員到八尺門勘測,下水測量水位,親自與技術人員設計海上長堤。那時,海島經濟不發達,修築一條長堤談何容易?有人開始打退堂鼓,私下找谷書記,要他放棄這個計畫,等將來經濟搞上來,再修築長堤。谷文昌書記堅決地說:“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我們要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當官不為民著想,革命要幹啥。”他親自擬寫請示報告。這報告很快得到上級領導的批准和支持。
1959年12月,八尺門長堤動工了。谷文昌書記親自擔任建堤領導小組組長,他帶著浩浩蕩蕩的築堤大軍開始向自古被島上人們稱為“天塹”的大海開戰。海潮湍急,大家倒下的沙石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谷文昌書記指著大海,大聲地喊道:“大海,你要多少沙石東山人民給,共產黨給!”話一說完,他用勁向大海投進一塊鎮海石。岸上的幹部、民眾也紛紛向大海投進一車車沙石,一塊塊石頭,一袋袋沙石……制住了海水的衝擊,鼓起全島人民填海築堤的決心。在築堤工地上,他同農民一起肩挑重重的沙石,與民眾一道扛石板;在築堤工地上,谷書記還是推獨輪車的好把式。
為了築堤,谷書記經常吃宿在簡陋的工棚里,與施工技術人員研究築堤方案。為了築堤,谷書記好幾次累倒了,可他還是堅持住在工地,指揮大家填海築堤。難怪老人們回憶當年築堤的壯舉,無不感慨地說:沒有當年穀書記築堤的決心,就沒有今天八尺門海堤。
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谷文昌帶領的築堤大軍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制服了大海,築起一條長569米,堤面寬7米的海面上長堤,結束了出入八尺門靠渡船的歷史,圓了一代又一代孤島變半島的夢,促進海島的經濟繁榮。

相關工程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實施八尺門打通工程”被寫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目前,正進行前期調查和研究,確定海堤貫通工程的最佳實施方案。我市已委託江蘇南京水利設計院開展數模試驗,為科學實施八尺門海域貫通工程及合理開發合作東山灣、詔安灣海域資源提供決策依據。另一方面,海洋行政主管部門還積極進行海洋環境監測,確保各項環保措施的有效實施。 據悉,八尺門海堤始建於1959年12月,於1961年6月建成,曾是出入島的重要通道。目前,海堤已被封路,失去了交通功能。由於堤下無涵洞,東山灣和詔安灣的海水不能互通。加上近年來網箱養殖發展、投餌量增多和人們生產生活廢棄物的排放,使得八尺門海域海水日趨富營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