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渠,大型水利工程,由福建省雲霄、東山兩縣共建。1970年9月17日破土動工,1973年3月12日竣工通水。工程包括引水渠、滾水壩、渡槽、倒虹吸、隧洞、排水閘、溢洪堰等大中小型建築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向東渠
- 動工時間:1970年9月17日
- 竣工時間:1973年3月12日
- 主建方:福建省雲霄、東山兩縣
河渠簡介,河渠組成,
河渠簡介
向東渠,大型水利工程,由福建省雲霄、東山兩縣共建。1970年9月17日破土動工,1973年3月12日竣工通水。
河渠組成
向東渠(雲霄)
1970年春旱嚴重時,雲霄擬於馬鋪峰頭攔溪築壩,引水灌田。
5月,縣革委會主任李文慶到東山縣參加龍溪地區抗旱現場會議,目睹東山嚴重旱情,在地區領導人協調下,決定與東山縣共建向東渠,改變原設計方案,將壩址上移,使到達陳岱八尺門的水位高程提高到18米,以送水東山。
8月28日,縣成立向東渠工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由李文慶任領導小組組長,武裝部副部長宋修亭任指揮。
9月3日,以公社、農場為單位成立民工團並召開縣、公社、大隊、生產隊四級幹部3000多人誓師大會。
9月17日破土動工,上場民工及工人、幹部、學校師生計4萬餘人。指揮部施工組由省、地區下放的工程師和縣水電系統工程技術人員王梓才、陳維勤、吳禹門、張意平、林振樞、楊福成等以及工人、農民技術員計50多人組成。
1973年3月12日竣工通水。
工程總投資1074.4萬元,其中省水電廳撥款460萬元,地區水電局撥款105.5萬元,縣財政撥款105.75萬元,社隊自籌和勞力折價403.15萬元。完成工程量438.25萬立方米(其中石方74.86萬立方米),使用勞力622.93萬工日(其中技工263.8萬工日)。
工程包括引水渠、滾水壩、渡槽、倒虹吸、隧洞、排水閘、溢洪堰等大中小型建築物。引水渠起自馬鋪下墩滾水壩和下河水尾村滾水壩,經馬鋪、下河、城關、莆美、常山、陳岱等鄉、鎮、場,跨八尺門渡槽進入東山縣,總長69.7公里(其中由雲霄縣完成42.7公里)。渠底寬3米,過水深2.6米,流量8立方米/秒;進水支渠長10.48公里(其中石字支渠5.33公里,下墩支渠3.02公里,水尾支渠2.13公里)。下墩滾水壩長50米,水尾滾水壩長30米。水尾隧洞長330米,流量4立方米/秒;土地嶺隧洞長160米,流量13立方米/秒。上窖倒虹吸,總長637米(其中穿過南溪河床200米),雙管道,總流量12立方米/秒。渡槽有雙溪渡槽,長150米,流量14.5立方米/秒;車頭渡槽長120米,流量14.5立方米/秒;石牌渡槽長200米,流量14立方米/秒;後坑洞渡槽長85米,流量14立方米/秒;大埔渡槽長255米,流量12立方米/秒。世坂渡槽分為世坂、小瓦埔、大湖3段,總長840米,最大高度31米,流量12立方米/秒;風吹嶺渡槽長195米,流量12立方米/秒;寶樹渡槽長55米,流量12立方米/秒;杜塘渡槽長75米,流量11.5立方米/秒;赤嶺渡槽長30米,流量5立方米/秒;八尺門渡槽長1080米,流量5立方米/秒。計11座,總長3085米,槽孔跨度最大20米,最小6米,槽墩平均高度18米,拱下最大淨高29米。還有小型排水閘12個,溢洪堰10個,石拱渡槽3個,排水涵洞、公路涵洞74個。
向東渠(東山)
1971年9月,成立向東渠引水工程指揮部,組織幹部和民工共1萬多人,與雲霄人民共建向東渠。向東渠是峰頭水庫(庫容1.77億立方米)的主幹渠,從烏山南麓到東海濱,跨海峽,貫兩縣,全長85.81公里。東山負責從雲霄杜塘水庫至東山紅旗水庫的35.7公里主渠工程,和打通雲霄土地嶺及水尾嶺2條共長499米隧洞,並在水尾砌築1座長30米的連拱攔河壩。1972年2月底,完成主幹渠挖填土方,即投入各類建築物施工。其中包括5立方米/秒流量的石拱渡槽3784米、八尺門跨海鋼絲網混凝土渡槽560米、墩57支(墩高21米);石砌圓形暗涵3座,總長770多米;單、雙邊砌石渠51段,總長4700多米;另有大小型配套建築物206座。全線於1973年3月13日正式通水。《福建日報》1973年5月28日以“劈山跨海造長河”為題,《人民日報》1974年3月13日以“不盡江水滾滾來”為題,報導雲霄東山兩縣人民團結協作,共建向東渠的業績。
1973年4月,開始建設支渠(3~1立方米/秒流量),經過3年多努力,完成杏陳、城關、前樓3條支渠和陳城支渠從分水閘至官路尾段,共通水35.55公里。其中較大型建築物有坑內U型薄殼砼渡槽180米;康美、後林、建宅3座鋼絲網渡槽,共長1418米;頂西鉿渡槽376米;縣農械廠、下湖、古港、錢崗、前佘、坑北、徑里等地段的7座石拱渡槽共6218米、8座石砌暗涵共長1418米;其他中小型配套建築物285處。全程完成土石177.03萬立方米,投入勞力405.83萬工(日),國家投資476.71萬元。
1973~1986年的14年間,向東渠引水6950萬立方米,年均引水496.4萬立方米。
在向東渠建設中,地形複雜,建築物多,加上高空大流量,施工難度大。在缺乏機械設備的條件下,技術人員、工人創造性地使用單桿吊、丁字吊、30米高的A字型龍門吊和木絞車等吊裝工具。特別是改革滿堂式拱架為三絞桁式木拱架,比原來設計節省木材70%,節省鋼材50%;改革實心墩為矩形空心槽墩,比原設計節省石料40%。其特點是上輕下巧,施工方便,為興建凌空渡漕和大型拱橋闖出新路。許多水利專家稱讚八尺門跨海渡槽為輕型、薄壁、高空大流量的新型渡槽。1978年9月,“渡槽木拱技術”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和省科技成果獎。1979年被有關部門編成《石拱渡槽的拱式木拱架》專著出版。同年,該工程副指揮何榮玉被國家水利電力部授予“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並被省人民政府評為“勞動模範”。
向東渠的建成,增闢水資源,為發展東山經濟創造良好條件。但因資金缺,陳城支渠半途停建,杏陳、城關、前樓支渠配套尚不完整。主幹渠未能正常引水,大雨引大水,小雨引小水,無雨無水引。因而,設計灌溉面積5.2萬畝,但實際只灌1.2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