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溝

八卦溝

八卦溝系泉州老城區排水系統,是唐代以來泉州府的子城、羅城遺留的濠溝、池塘,經過宋元時期逐漸連線而成排水渠道,大小溝渠遍布市區,明萬曆《泉州府志》云:“羅城、子城內外濠溝,如人之一身,血脈流灌,通則俱通,滯則俱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卦溝
  • 類型:泉州老城區排水系統
  • 時間:唐代
  • 記載:《泉州府志》
八卦溝,地理位置,泉洲橋,祖師橋,清真橋,井巷橋,疊芳橋,通津橋,鵲鳥橋,通橋,興橋,

八卦溝

八卦溝系泉州老城區排水系統,是唐代以來泉州府的子城、羅城遺留的濠溝、池塘,經過宋元時期逐漸連線而成排水渠道,大小溝渠遍布市區,明萬曆《泉州府志》云:“羅城、子城內外濠溝,如人之一身,血脈流灌,通則俱通,滯則俱滯。”其大動脈即八卦溝大濠,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築的重要史跡。 明萬曆《泉州府志》云:“唐文宗太和中(827—835),刺史趙棨於郡城東南開天水淮以肥沃南洋之田”,時有城內濠溝5條,和城外護城濠相通。外濠廣深丈余,且把東南的排水引用於肥田,取得城內排水和城外肥田雙重效益。唐哀宗天佑三年(906),王審知營建泉州子城,在城內開排水溝,全長8253尺,分主溝11條、支溝5條,以及許多分溝,構成明溝暗渠交錯的排水網,奠定了以後城內排水系統的基礎。
八卦溝
以後隨著城區的拓展,歷代迭有擴建和疏浚,尤其是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御史張敏主持的一次大規模疏浚,按古代伏羲八卦與方位相配學說,為東離、西坎、南乾、北坤、東南兌、西北艮、東北震、西南巽,將城內排水溝系統,按方位分別用相應的八卦瓶放置,故民間亦稱其為八卦溝。後世曾在惠民藥局東鄰人家溝旁,掘到一個大瓷瓶,鑄有巽字。這些歷經千百年營建和疏浚的內外大小溝渠構成的排水系統,雖有的已經湮塞,但相當部分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泉州壕溝的特點:
一是規模宏大。主溝、支溝總長達9500米。八卦溝大濠兩岸,皆疊砌筏形堰岸。這種筏形堰岸如同筏形橋墩,是宋代建築特點,能承載、負重,雖年代久遠仍不變形不坍塌。不論主溝、支溝,都有足夠大的截面積,滿足容納和過水之需。
二是布局合理。泉州城廂地勢北高南低,形成“金交椅”形,整個排水系統就是按地勢劃分為金交椅背外的東北區和西北區,金交椅內的城內中心區,金交椅前的南區。
城內中心區集流面積最大,共有譙樓內溝、東溝、南街右溝、西溝、水尾流溝等五大支溝,規模最大,走向也比較複雜,總體雖是自北而南,但亦有轉折相連。四區因受地勢影響,互不通聯,但各支溝都有出水口,匯入外城濠,最終導入晉江出海,形成一套完整的排水系統。
三是溝池配合。古代泉州,還在城內外配置一些池塘,有的是原來低洼停水的天然池塘,有的是人工開鑿的,以容納輔助排泄。
清乾隆《泉州府志》載,當時城內較大的池塘有11處。城內中心有百源川池及以之相連的放生池;稍東有鳳池;肅清門外南有唐天寶六年(747)設的放生池,周達4里;南宋慶元六年(1200)太守劉穎募工浚東湖時辟的放生池;還有鎮西池、洗馬池、何厝池、杜厝池、蔡厝池、蕃佛寺池等。較大的寺廟內也都鑿池,如開元寺、承天寺、府學、明倫堂等。其他中小池塘不下二、三十個。這些大小池塘,平日可以容納雨水,又可供澆菜、洗滌之用;大雨滿溢,則通過明溝暗渠導入八卦溝支溝,或出水關排入外濠。
四是利用環城的護城濠。護城濠原與城垣配合,是戰時的防禦工事。五代泉州羅城辟七城門,都各開水關與護城濠相通。城內各區八卦溝的主溝、支溝泄出的水,亦因地勢不同導引,經各城門的水關注入外城濠。這樣,護城濠通過接納城內的排水,發揮水利工程作用,一舉兩得。

地理位置

八卦溝排水系統位於鯉城區,是唐代以來泉州府的子城、羅城遺留的濠溝、池塘,經過宋 元時期逐漸連線而成排水渠道,遍布市區。是研究古代泉州城池建築的重要史跡。經歷次疏浚引金雞北渠水沖灌,與百源川池形成市區主要排水系統。百源川池在今工人文化宮西,面積13畝余,與銅佛古寺緊鄰。池通塗門外護城河,取百川溯源之意。池內八角攢尖亭一座,系拆明倫堂附近尊經閣(俗稱魁星樓)頂層移建於此。放生池原為光孝寺池,在泉州城內中部東側的雨澇、排泄起了一定的作用。 西北角有銅佛寺,寺內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鑄的銅佛數尊,造型莊嚴,神態逼真。華僑大廈和工人文化宮在池的東西兩側,池中有亭榭、曲橋。

泉洲橋

泉州城原有七個城門,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塗門、水門、新門有七個水關,現已破壞,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郡守契玉立南拓羅城以就翼城。原南護城河成為城內濠溝,於是在溝上陸續建起一些石橋,以便往來。原有橋二十四座,現僅剩八座。

祖師橋

在祖師巷,巷北有祖師宮。橋南北向橫跨於濠溝上,有七條花崗岩石板,兩岸疊澀出檐以支撐橋樑。橋長6.65米,寬2.93米。兩側有石欄桿,橋南西側有石階可下,階長2.5米。旁有一橋碑,系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六月立,碑文有:“泉州府晉江縣為橋溝已經擴清,勒石以志,”。橋南通塗門街,北通後城巷。

清真橋

在塗門街清淨寺後,跨濠溝上,始建於宋代,原為石橋,1995年舊城改造時改為水泥橋。現橋雙側為花崗岩石欄桿,橋欄堵上刻有“清真橋”。

井巷橋

在井巷,南通新門街,北連金魚巷。橋鋪石板五條,全長5米,寬2.84米。雙側築有扶欄,欄高0.60米,寬0.40米。橋板厚35厘米。現橋面抹蓋水泥。

疊芳橋

在疊芳巷,南通新門街,北連金魚巷。橋有七條花崗岩石板,長5.9米,寬3.05米。遂就石板上鋪蓋薄水泥。北岸東側有石階可下濠溝。

通津橋

在新華路濠溝西側第一條巷,南通新門街,北通傅厝山。現濠溝之南。有石板六條,長4.4米,寬3.25米,石板厚0.57米。橋南西側民居壁上有石碑一塊,高1.22米,寬0.60米;碑座高0.40米,寬0.73米,碑面塗蓋白灰,內容不詳。

鵲鳥橋

水門(南薰門)水關內,橋原為石板橋,東西向,八十年代改為水泥橋。現橋長、寬各5米。橋南緊傍原水關閘門,橋南面濠溝因兩岸民房填岩浸溝,僅寬3米,北側濠溝依舊,寬達6米。

通橋

在馬坂巷水仙宮南側,僑緊挨著宮。原為石板橋,現 在石板上鋪抹水泥。橋長4米,寬3米。

興橋

在馬板巷西側,原為7條石板,後再增寬4條,橋長4.5米,寬6米。以上三橋之東,乃原宋元市舶司、市舶司倉庫舊址,明中期後,司與倉俱廢,遂於此地通晉江的濠溝上興建這三座石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