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訪談錄

八十年代訪談錄

《八十年代訪談錄》是2006年5月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查建英。本書是一本有關八十年代的訪談記錄,記載了當時訪談的時間、地點以及詳細的談話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八十年代訪談錄
  • 作者查建英
  • ISBN: 9780195484038
  • 頁數:453 頁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2006年5月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編輯點評,作者介紹,牛津版序,媒體推薦,

內容介紹

這是一本圍繞“八十年代”情境及問題意識的對話錄,主持者選取的談話對象多為八十年代引領潮流的風雲人物:北島阿城劉索拉李陀陳丹青栗憲庭陳平原甘陽崔健林旭東田壯壯,分別屬於詩歌、小說、音樂、美術、電影、哲學及文學研究等領域。對話抽取相關領域裡在今天仍有討論價值的當年熱點內容作為話題.試圖重現這個在中國二十世紀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年代的場景和氛圍,並且在回顧八十年代社會思想面貌的同時也對其進行反思。
20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脆弱卻頗具特質、令人心動的年代。談話者以個人的身份和角度,從各自從事的工作出發,既回憶反省過去的那個時代,也評論分析現在,並且眺望臆想未來。書中雖然記錄了許多珍貴的往事,卻沒有變成一個“懷舊項目”,大多數談話者沒有簡單地將80年代浪漫化,儘管他們那時年輕氣盛、出道成名。這些回憶者的態度不是一味懷舊或頌揚,而是儘可能坦率、客觀地對自我和時代的局限,對不少當年轟動一時的現象、事件、人物及文化動因進行深入剖析、批評和反省。

編輯點評

站在2006年,我們親歷著城市的欣欣向榮,社會的與時俱進。而身邊大多人的情緒標籤都注滿了壓力、浮躁、世故、焦慮。在這個理想愛好與實際利益掛鈎的年代,百廢待興的“八十年代”作為激情、浪漫、理想主義的代名詞,成了一代知識分子的青春之夢。“八十年代”的文化回潮其實並不是始於今年,但一直都囿於零散。這本《八十年代訪談錄》,作者查建英作為“八十年代”的親歷者和那個年代文化復興的在場者,邀請了包括北島、阿城、陳丹青、崔健、劉索拉在內的當年文化領域的風雲人物深入對話。俯瞰今昔,既有對那個時代的深深迷戀,也有冷靜貶僻的自省和反思。書中對那個充滿理想氣質和批判精神年代的追憶與致敬,開啟了幾代人意識深處的集體反思,照見了今日社會人文精神體徵的匱乏與脆弱。縱然“知識精英們”只提供了“八十年代”整體情境的冰山一角,“八十年代”的回望還需要許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的介入,縱然任何回憶和追想都阻擋不了時代一往無前的腳步,八十年代已成絕響,這本書告訴我們,記錄和反思依然意義非常。

作者介紹

查建英(筆名:扎西多):北京人,曾就讀於北京大學、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一九八七年回國,九十年代返美國。二00三年獲美國古根漢姆寫作基金,再回中國。曾為《萬象》、《讀書》、《紐約客》、《紐約時報》等撰稿。已出版非小說類英文著作《China Pop》,雜文集《說東道西》,小說集《叢林下的冰河》等。其中《Chhia Pop》被美國Village Voice Literay Supplement雜誌評選為“一九九五年度二十五本最佳書籍之一”。

牛津版序

查建英
此書自五月在大陸出版之後,坊間讀者反響之熱烈,以及在知識界、文化圈引發的種種討論議論,大大超出了我當初的預料。一股“八十年代懷舊風”悄然颳起,那個被這本書中所有過來人冷靜乃至苛刻地反省著的火辣辣的青春年代,乎在歲月流逝之中正在更多人的心目中定格為一個文化符號,它代表著一個理想、激情、真誠、希望的浪漫年代。這符號當然是簡單的、片面的、有些美化的,明知如此,我卻仍然心懷感動。那段歷史的確值得我們反省、批判、甄別,但更值得我們記念與珍惜。
眾所周知,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個人表達空間也有種種拓展,但由於政治體制改革遲遲未動,遊戲規則中的禁忌也就依然存在,作者、編輯、新聞記者、出版人長期自律,下筆、審稿不免謹小慎微。即如《八十年代》訪談錄在三聯書店的編審過程中,有些部分不得不加以刪節、刪改,其中劉奮鬥一章因刪節幅度過大、導致劉奮鬥最終決定撤稿。於是原有的十二篇訪談,內地版只收入了十一篇,確實令人遺憾。
在內地版尚未付梓之前,林道群即已表示了出版此書繁體字版的意向。現蒙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厚愛,能讓未經刪節的足本問世,使書中諸位朋友的精彩談話得以在此恢復原貌,我很高興也很感安慰。
在牛津方面協助下,香港版還補充了更多圖片,增加了附錄和人名索引。感謝林道群,感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二○○六年六月十五日北京芳草地

媒體推薦

中國青年報:追憶八十年代文化啟蒙 《八十年代訪談錄》
20年的間隔和緩衝,足夠讓人們站得更高、看得更清晰:雖然不能還原80年代,但20年的時間,人們獲得的信息量以及視野、閱歷都在大大拓展,這有利於從不同的角度去回顧歷史 。
阿城、北島、陳丹青、崔健、劉索拉、田壯壯……這一連串名字和“四月影會”、“無名畫會”、“第五代導演”等文化現象,共同代表著20世紀80年代文化藝術的回歸與覺醒。20餘年後的今天,那個以“文化熱”著稱的年代又被熱鬧地提起,三聯書店於5月推出著名旅美女作家查建英主編的《八十年代·訪談錄》。該書對11位成名於上世紀80年代的作家、藝術家、學者和批評家進行深度訪談,試圖立體地還原和反思那個在中國20世紀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年代。
“遲到的青春期”
查建英心中的上世紀80年代是當代中國一個短暫、脆弱卻令人心動的浪漫年代。“我1981年到1987年間赴美讀書,雖然在80年代中只有四年時間‘在場’,但正因為我體驗過上世紀70年代的封閉,那段時間每每通過書信知道國內有搖滾樂了,或者很多人看薩特等等,便覺得十分激動,更感覺這‘遲到的青春期’彌足珍貴。我近年常常在飯桌旁、朋友間聽到有關那個年代種種人與事的即興回憶。比如大家回憶李陀,他是1939年出生,在80年代卻經常把‘他們那些中年人……’這樣的話掛在嘴邊,現在覺得好笑--他那時可不就是箇中年人!但這實際上反映了那個年代,大家在精神饑渴之後,發現所有的事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鮮,這些東西不停地衝擊著我們的腦子,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從未有過的年輕!我發現大家並沒有淡忘那段歷史。”
“我不找80年代,80年代找到我頭上來了”,查建英對80年代的感情由來已久,但真正展開這一大型深度訪談卻是受洪晃啟發。正如李陀所說,80年代問題複雜又重要,甚至可以開一門“80年代學”的課程。查建英選擇了從“文化熱”這一角度切入:“開始我只打算找幾個人聊聊,寫一篇關於80年代的文章,但我很快發現這些80年代人經過十幾年沉澱、積累、雲遊世界,人人一腦袋見識。我無法丟掉這么多珍貴的材料,隨便給讀者端上一盤速成的雜碎。於是,索性增加訪談人數,拓寬角度,集結成書。”
該書的責編吳彬則表示:“查建英和很多人一樣,有‘80年代情結’。畢竟那個時期是不可複製的,那是很多人學術、藝術生命上的黃金時期。而查建英缺失了一部分80年代的記憶,這在她是一種遺憾,但可能更是一種衝擊,使她更想去了解、挖掘、還原那個年代。”
意外收穫:“弄潮兒背後的故事
查建英曾經的小說《到美國去!到美國去!》和《叢林下的冰河》開了留學生文學的先河,她也用筆名扎西多長期為《萬象》、《讀書》、《紐約客》、《紐約時報》等撰稿。這種特殊的學術背景和個人經歷,使她有自信“不看這些被訪對象以前的訪問”,在採訪前她對被訪人能談到什麼程度已有一個大體的預期。談話雙方知識水平的對等,使其演繹成為一場場智慧的激盪。
查建英最認同阿城在訪談中的觀點:“他講的知識結構與群體焦慮這兩個問題,我覺得講到百年來中國文化問題的根上去了。”陳丹青對當年的反思也相當深刻:“80年代的可憐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多慘,還說什麼文藝復興!那是癱瘓病人下床給扶著走走,以為蹦迪啊!”
選取訪談錄的形式,是因為查建英覺得這樣便於保持一定的隨意性以及被訪者的個人風格,而且活潑好讀。訪談也有意外收穫,那就是這些“文化熱”弄潮兒背后豐富的經歷。1984年阿城忽然成名,他寄給陳丹青一份雜誌,他的《棋王》、《孩子王》都發表在上面。他直接把雜誌寄給在美國的陳丹青,為了省郵費,把其餘書頁都撕掉。陳丹青則記憶猶新:“不久我去美國了,一大早阿城到校門口送我,他要上班,不能和大家一起去機場……那時連擁抱都不會,就那么扶著骼膊流眼淚。”
新周刊·2006新銳榜年度圖書:八十年代訪談錄
那個時代和它的精神遺產還沉睡在一代人的記憶深處,查建英成了第一個掘寶人,淘出了新的精神食糧。這本書還原了1980年代充滿激情與理想主義的啟蒙氣質,充當了文化懷舊風尚的導火索,也為物質豐盛精神失范的今天提供了照妖鏡
新京報閱讀周刊·華語圖書傳媒年選:《八十年代訪談錄》“致敬詞”
追尋八十年代,是今年看似突兀的一個文化回流熱潮,卻無疑有著耐人尋味的當下社會體徵。查建英是這股熱潮的“點石”者,她的《八十年代:訪談錄》是一本圍繞八十年代情境及問題意識的訪談錄,談話者以個人的角度出發,既回憶反省過去的那個時代,也評論分析現在。談話對象多為八十年代引領潮流的風雲人物:阿城、李陀、陳丹青、栗憲庭等,他們身份遍及詩歌、小說、音樂、美術、電影、哲學及文學研究等領域。他們都是八十年代的在場者,他們在那個年代裡特立獨行地展開了精神遠行和心靈漂泊。
這本書試圖重現那個年代的場景和氛圍,雖然強調反省和審視,但終歸掩飾不住內心中的那份迷戀和懷念;雖然強調浪漫和詩意,但終歸還是脆弱而短暫;雖然強調文化和啟蒙,但終歸還是“精英們”的八十年代,雖然……雖然,我們依然要向那個年代致敬,向這本書和書中出場的人致敬。
中華讀書報·2006年中華讀書報年度圖書之10佳
我們用到的“八十年代”一詞,絕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它意味著一個歷史階段,意味著一種社會、文化情態(就像我們不斷回望的五四時期一樣)。那個時代叱吒風雲的人物在今天仍有莫大影響力,而在“八十年代”氛圍滋養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已成當代中國很多領域的中堅力量,正因此,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訪談錄》受到廣泛關注,甚至引發了一股回顧和反思“八十年代”的熱潮,並不奇怪。查建英選擇的訪談對象包括阿城、北島、陳丹青、甘陽、田壯壯等八十年代引領潮流的風雲人物,訪談進行得較為深入,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八十年代的獨特氣質和氛圍,站在今天的“高度”所作的某些反思也頗具意味。當然,正如查建英所說,“八十年代中國遠非一場以北京為中心、以知識精英為骨幹的‘文化熱’所能涵括”,全面地展現那個獨特歷史階段的“光榮與夢想”,尚需傾聽其他層面、其他人群發出的聲音,但無疑,本書開了一好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