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分
- 外文名:Eight points
- 定義:愛新覺羅家庭內對分配待遇的規定
- 另意:古漢體
書法術語,說法,含義,
書法術語
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又稱楷隸,指東漢中期出現的新體隸書。字形方正,有規整的波勢、挑法,橫划起筆頓抑,終端上揚,所謂“蠶頭”、“燕尾”。這種書體莊嚴典雅(見圖)。漢靈帝熹平四年(175)蔡邕書寫 7種經書,刻石立於太學,成為東漢晚期的標準書體。隸書從此向真書過渡,漢字的方塊形象,也就由八分書奠定了基礎。八分的名稱始見於魏,歷代說解紛紜。《古文苑》所錄聞人牟準《魏敬侯碑陰文》明確記述魏文帝《受禪表》是衛覬著文並用八分書寫的。這塊表石現存許昌,書體與洛陽出土的蔡邕書《熹平石經》殘石上的書體相同。關於這種書體的形成年代,蔡邕《勸學篇》說:“上谷王次仲初變古形”,六朝書家有“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國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靈帝時,王次仲飾隸為八分”等說法。
說法
所謂“初變古形”和“以古書方廣, 少波勢”所指的是什麼?現在有了甲骨文、金文和秦漢簡牘等考古資料,可以看出漢字在演變的過程中,字的形體是從豎長到扁寬又到方正的,筆勢是從無波和大波又到規整的波勢的。甲骨文、金文、篆書,秦隸和早期的漢隸都屬豎長型,西漢中期隸書發展成扁寬型,東漢中期才出現了方塊字的形象。從甲骨文到秦隸都沒有波勢,西漢中期以後,波勢在扁寬的形體中逐漸發展到放縱的地步,東漢中期才開始收斂成適度的工整波勢。唐代人看不到出土的古文字,不能理解“初變古形”和“古書方廣,少波勢”里的“古”是指中期的漢隸,"方廣"就是扁寬,“少波勢”是說沒有像八分書那樣規範的波勢。唐代張懷瓘《書斷》把“古”和“少波勢”當做指篆籀之無波,而且糾纏關於王次仲是秦始皇時的仙人的傳說,竟作出“八分已減小篆之半,隸又減八分之半,……故知隸不能生八分矣”,以及“楷隸初制,大范幾同,故後人惑之,學者務之。蓋其歲深,漸若八字分散, 又名八分”等說法,又把漢末到東晉的一些真書列入八分的妙品或能品。 一千多年間關於八分的誤解,《書斷》實開其端。 宋代周越《古今法書苑》又有所謂蔡文姬說“臣父造八分,割程隸八分取二分,割李篆二分取八分”的話。這句話是從什麼地方抄錄的,不得而知,卻更增加了混亂。唐宋至今,有從八字的字形、從分字的字義等方面所作的說解,以及八分是指字的大小的尺度說,都屬傅會。“字方八分”當是說字的高度有小篆的八分而成方形。八分成為正式書體的年代,有《熹平石經》為證,王次仲始作楷法的年代,從有年號的漢簡看,當在東漢中期。由於王次仲作楷法,使這種書體的傳授有章法可循,所以後世以稱八分為楷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