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優363

兩優363

“兩優363”全部米質指標達部頒優質米標準,是我省第一個通過國家審定的雜交水稻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優363
  • 品種審定編號:國審稻2003060
  • 品種名稱:兩優363
  • 選育單位:貴州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簡介,兩優363的產量和生育期表現,特徵、特性,栽培要點,

品種簡介

品種來源:360S×明恢63
省級審定情況:2000年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船榜罪:該品種屬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在長江流域作雙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平均115.3天,比對照汕優64遲熟1.6天。株高94.5厘米,株型適中,分櫱力強,穗型較小。每畝有效穗數23.2萬穗,穗長22.2厘米,每穗總粒數95粒,結實率75.6%,千粒重28.1克。抗性:葉瘟6級,穗瘟9級,穗瘟損失率32.1%,白葉枯病5級,褐飛虱5級。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熱芝米率51.5%,長寬比3.3,堊白米率19.5%,堊白度2.9%,膠稠度79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4.1%。
產量表現:2001年參加南方稻區晚秈早熟高產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98.9公斤,比對照汕優64增產1.45%(不蜜肯說拜顯著);2002年參加晚秈早熟優質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48.4公斤,比對照汕優64增產1.93%(顯著)。2002年參加晚秈早熟優質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94.8公斤,比對照汕優64增產3.76%。
栽培技術要點:1、適時播種: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種,每畝播種10~12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畝栽1.5萬穴左右,畝基本苗8~10萬株;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多用農家肥,注意氮、磷、鉀搭配;4、防治病蟲:注意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褐飛虱等病蟲的危害。
國家品審會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國家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該品種高感稻瘟多主察諒病,中感白葉枯病和褐飛虱。外觀品質較好,加工品質和蒸煮品質中等。適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雙季稻稻瘟病輕發區作晚稻種植。
袁隆平譽其為高檔優質米
國家雜交水稻中心育種專家一致認為口感好、清香,甩射譽“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高度評價“可列為高檔優質米”,現已成為我省優質米基地的主推品種。“黔兩優58”、“兩優211”等品種具有優質、耐寒、高產、穩產等特性,為我省水稻安全生產提供了技術保障。

兩優363的產量和生育期表現

1998年兩優363在貴陽產量試驗( 3次重複,隨機區組排列), 試驗結果:每畝產量518.0公斤,比對照汕優64增產10.6%,增產顯著:比對照汕優63減產1.9%,差異不顯著。生育期158天,比汕優64晚熟2天,比汕優63早熟10天。1999年兩優363參加貴州省雜稻早熟組區域試驗,在凱里、德江、遵義、貴定、貴陽、興義和安順7個試點畝產分別為545.2、 505.8、498.3、646.0、438.5、459.5和394.5公斤,平束笑詢均畝產498.3公斤,比對照汕優晚3低2.6%;平均生育期150.4天,比對照晚4.3天。2000兩優363續試,在凱里、德江、遵義、貴定、貴陽、興義、黔西和安順8個試點畝產分別為207.5、400.0、525.8、512.5、366.5、570.0、490.0和499.5公斤,平均畝產量446.5公斤,比對照汕優晚3低1.1%;生育期148.9天比對照汕優晚3遲熟1.0天。兩年平均產量472.4公斤,比對照汕優晚3低1.8%,生育期149.7天,比對照汕優晚3遲熟2.7天。兩優363生產試驗,在平塘、 安順和黔西3個試點乾谷畝產分別為 444.8、476.6和571.0公斤,分別比對照汕優晚3增產20.6%、17.4%和11.1 %,各試點平均畝產479.2公斤,比對照增產15.8%。2000年4月,在海南三亞進行的國家"863"計畫兩系雜交稻新組合試驗中,大區(0.2畝)示範畝產580.0公斤,比對照汕優63僅低2.7%;小區(面積0.02畝,三次重複)比較畝產593.4公斤,比對照汕優63也僅低2.7%,生育期比對照汕優63早熟1~2天。種植香型優質稻" 兩優363"的商品價值高,效益好。

特徵、特性

該雜稻組合在一定栽培條件下,株高90厘米左右,有效穗每畝20萬左右,每穗實粒數90粒左右,結實率75%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穀粒稈黃色、無芒。生育期在不同海拔地區一般130~160天,平均150天左右,比對照汕優晚3晚熟3~4天。兩優363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驗,12 個檢驗項目中,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2.7%)、粒長( 7.0毫米 )、長寬比(3.2)、鹼消值(4.1級)、膠稠度(82毫米)、 蛋白質含量(8.3%)7項指標達到國邀祖和家秈稻優質米一級標準:糙米率(79.6%)、堊白度(3.2%)、透明度(2級)3項達到國家秈稻優質米二級標準;直鏈澱粉含量(15.0%)低於國家秈稻優質米一級標準(17%~22%),僅堊白粒率(14%)1項略高於國家秈稻優質米二級標準(﹤10%)。2000年11月17日,貴州省種子總站組織有關專家進行食味品質鑑定,兩優363名列參加鑑定新組合的首位,綜合評分26.3分(總分30分,對照汕優63為18分),食味較優良。

栽培要點

該組合植株高度適中, 株葉形好,分櫱較強, 產量較高。栽培要點同汕優晚3等早熟雜交稻,農戶較易掌握。在我省900米以上的中高海拔秈稻地區種植,4月上、中旬播種,9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秈地區,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種,避免抽穗楊花期低溫陰雨。採取兩段育秧,每畝用種量1 公斤左右。該組合分櫱較強,根據不同地區和肥力條件,每畝栽培1.2~ 1.8萬窩,每窩2~3棵秧苗,每畝基本苗栽3~5萬棵。施足底肥,尤其多施農家肥,注意氮、 磷、鉀和微肥的搭配,早施追肥,後期儘量少施氮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雙季稻地區可作晚稻利用。
2000年貴州審定,編號:黔品審225號
品種來源:該組合由貴州省農科院水稻所組配而成。母本360S由貴州省農科院水稻所選育並經中國水稻所人工氣候箱鑑定,其育性符合國家“863”兩系不育系要求,父本明恢63由福建省三明市農科所選育,屬於優質兩系雜交稻中秈中熟組合。
產量表現:1999~2000年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472.4kg,產量與對照汕優晚3相當;2000年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2 kg,比對照汕優晚3增產15.8%。
特徵特性:生育期150天,比汕優晚3遲熟3~4天,株高90cm,有效穗20萬/畝,穗實粒數90粒,結實率75%,千粒重28g,分櫱力強,株葉型較好,易感惡苗病,外觀米質好,食味品質優,食味品質經專家鑑定綜合評分為26.5分(對照汕優63為18分)。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精米率、蛋白質等8項指標達國家一級米標準,透明度、糙米率、堊白度3項指標達國家二級米標準。
栽培要點:適時播種,採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培育壯秧,在省內中稻區在4月上旬播種,8月中下旬齊穗比較適宜;合理密植,根據不同地區和肥力條件,畝栽1.2~1.8萬穴左右,每穴插2~3苗,畝基本苗3~5萬;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後期施肥以P、K為主;及時防治惡苗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地區:可在我省海拔900~1200米的中高海拔水稻適宜地區種植。

特徵、特性

該雜稻組合在一定栽培條件下,株高90厘米左右,有效穗每畝20萬左右,每穗實粒數90粒左右,結實率75%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穀粒稈黃色、無芒。生育期在不同海拔地區一般130~160天,平均150天左右,比對照汕優晚3晚熟3~4天。兩優363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驗,12 個檢驗項目中,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2.7%)、粒長( 7.0毫米 )、長寬比(3.2)、鹼消值(4.1級)、膠稠度(82毫米)、 蛋白質含量(8.3%)7項指標達到國家秈稻優質米一級標準:糙米率(79.6%)、堊白度(3.2%)、透明度(2級)3項達到國家秈稻優質米二級標準;直鏈澱粉含量(15.0%)低於國家秈稻優質米一級標準(17%~22%),僅堊白粒率(14%)1項略高於國家秈稻優質米二級標準(﹤10%)。2000年11月17日,貴州省種子總站組織有關專家進行食味品質鑑定,兩優363名列參加鑑定新組合的首位,綜合評分26.3分(總分30分,對照汕優63為18分),食味較優良。

栽培要點

該組合植株高度適中, 株葉形好,分櫱較強, 產量較高。栽培要點同汕優晚3等早熟雜交稻,農戶較易掌握。在我省900米以上的中高海拔秈稻地區種植,4月上、中旬播種,9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秈地區,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種,避免抽穗楊花期低溫陰雨。採取兩段育秧,每畝用種量1 公斤左右。該組合分櫱較強,根據不同地區和肥力條件,每畝栽培1.2~ 1.8萬窩,每窩2~3棵秧苗,每畝基本苗栽3~5萬棵。施足底肥,尤其多施農家肥,注意氮、 磷、鉀和微肥的搭配,早施追肥,後期儘量少施氮肥,及時防治病蟲害。雙季稻地區可作晚稻利用。
2000年貴州審定,編號:黔品審225號
品種來源:該組合由貴州省農科院水稻所組配而成。母本360S由貴州省農科院水稻所選育並經中國水稻所人工氣候箱鑑定,其育性符合國家“863”兩系不育系要求,父本明恢63由福建省三明市農科所選育,屬於優質兩系雜交稻中秈中熟組合。
產量表現:1999~2000年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472.4kg,產量與對照汕優晚3相當;2000年進行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9.2 kg,比對照汕優晚3增產15.8%。
特徵特性:生育期150天,比汕優晚3遲熟3~4天,株高90cm,有效穗20萬/畝,穗實粒數90粒,結實率75%,千粒重28g,分櫱力強,株葉型較好,易感惡苗病,外觀米質好,食味品質優,食味品質經專家鑑定綜合評分為26.5分(對照汕優63為18分)。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精米率、蛋白質等8項指標達國家一級米標準,透明度、糙米率、堊白度3項指標達國家二級米標準。
栽培要點:適時播種,採用旱育秧或兩段育秧培育壯秧,在省內中稻區在4月上旬播種,8月中下旬齊穗比較適宜;合理密植,根據不同地區和肥力條件,畝栽1.2~1.8萬穴左右,每穴插2~3苗,畝基本苗3~5萬;施足基肥,早施分櫱肥,後期施肥以P、K為主;及時防治惡苗病等病蟲害。
適宜種植地區:可在我省海拔900~1200米的中高海拔水稻適宜地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