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葉枯病主要發生於葉片及葉鞘上。初起在葉緣產生半透明黃色小斑,以後沿葉緣一側或兩側或沿中脈發展成波紋狀的黃綠或灰綠色病斑;病部與健部分界線明顯;數日後病斑轉為灰白色,並向內捲曲,遠望一片枯槁色,故稱白葉枯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葉枯病
- 主要危害作物:水稻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及葉鞘
- 病原類型:真細菌
白葉枯病主要發生於葉片及葉鞘上。初起在葉緣產生半透明黃色小斑,以後沿葉緣一側或兩側或沿中脈發展成波紋狀的黃綠或灰綠色病斑;病部與健部分界線明顯;數日後病斑轉為灰白色,並向內捲曲,遠望一片枯槁色,故稱白葉枯病。
白葉枯病主要發生於葉片及葉鞘上。初起在葉緣產生半透明黃色小斑,以後沿葉緣一側或兩側或沿中脈發展成波紋狀的黃綠或灰綠色病斑;病部與健部分界線明顯;數日後...
水稻白葉枯病編輯 鎖定 水稻病害之一,病株葉尖及邊緣初生黃綠色斑點,後沿葉脈發展成蒼白色、黃褐色長條斑,最後變灰白色而枯死。病株易倒伏,稻穗不實率增加。...
稻白葉枯病編輯 鎖定 1884年首先在日本福岡縣發現,1938年歐洲稻區曾有報導,20世紀50年代在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60年代在非洲的馬爾加什、馬里、尼日和塞內加爾,70...
葉枯唑是一種農藥,主要用來防治植物細菌性病害,對水稻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柑桔潰瘍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內吸殺菌劑。具有良好治療和預防作用。對細菌病害有...
水稻的病蟲害比較繁多,其中白葉枯病是一種,對水稻生產是一大障礙,對水稻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導致水稻產量降低,品質下降。因此要防治水稻白葉枯病,還是冬防適時,...
《水稻白葉枯病抗性的遺傳及改良》是200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章琦。該書講述了水稻品種白葉枯病抗性及其遺傳改良研究。...
水稻白葉枯病菌小種劃分方法,申請於2005年6月9日,於2005年11月16日公開。...... 利用已知抗病基因的6個近等基因系材料對水稻白葉枯病菌的小種進行劃 分和鑒...
水稻葉尖枯病又稱水稻葉尖白枯病。主要為害葉片,病害開始發生在葉尖或葉緣,然後沿葉緣或中部向下擴展,形成條斑。病斑初墨綠色,漸變灰褐色,最後枯白。病健交界...
主要用來防治植物細菌性病害,對水稻白葉枯病和細菌性條斑病、柑桔潰瘍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內吸殺菌劑。具有良好治療和預防作用。對細菌病害有較好的防效。抗...
適於防治水稻白葉枯、細菌性條斑以及柑橘潰瘍病。葉枯寧使用方法 編輯 1、水稻白葉枯病的防治 適於早、中、晚稻的白葉枯病秧田和本田。秧田4-5葉施藥。本田...
葉枯病主要危害葉片,幼葉症狀不明顯,成長葉片葉面出現黃化區,出現畸形水浸狀褪綠斑,逐漸擴大呈近圓形或多角形褐斑,直徑1-2毫米,周圍有褪綠色暈圈,病葉背面在...
西瓜葉枯病編輯 鎖定 主要危害葉片,亦可危害莖蔓和果實,幼苗子葉受害;多在葉緣發生,初為水漬狀小點,後擴大成褐色水漬狀,圓形或半圓形斑,在高濕條件下,可危害...
在挖掘利用中國水稻地方品種抗病資源中,朱立宏和助手在20世紀80年代首次揭示太湖流域晚粳稻地方品種資源中存在著對白葉枯病的主基因抗性,篩選出大綠種、風景稻、小愛...
抗菌肽基因已經供給國內10多家研究單位,進行抗水稻白葉枯病、馬鈴薯軟腐病、花生和番茄的青枯病、大白菜軟腐病、柑桔細菌性潰瘍病、桑樹和桉樹青枯病、櫻桃根腫病...
這類病害中包括生產上許多重要病害,如小麥三種鏽病、白粉病、稻瘟病、稻白葉枯病、玉米大、小斑病、馬鈴薯晚疫病、花生鏽病、甜菜褐斑病、菸草赤星病、黃瓜霜霉...
陳貞,1921年10月25日出生於福建省福安縣,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 ,湖南農大植病教研室的奠基人之一。從事植物病理學教育和科研工作,在水稻品種對白葉枯病和...
白香占為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比優優122遲熟3天。豐產性與對照種相當,晚造米質鑑定為國標、省標優質3級,有香味,抗稻瘟病,高抗白葉枯病(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