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 是一個由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路和數據基礎設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
- 外文名: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 (GBIF)
- 類型: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路和數據基礎設施
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 是一個由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路和數據基礎設施。
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 是一個由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路和數據基礎設施。簡介GBIF的任務是通過網際網路為全球範圍內有關生物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1年,由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平台(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簡稱GBIF)成立。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服務網路平台(GBIF)是全球數據量最大和影響最大的生物多樣性信息...
它還向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GBIF)和網路生命大百科(EOL)等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信息機構提供核心的物種名錄數據。物種2000項目的具體目標是:針對當前已知生物物種,提供一個具有一致性、經認可且可成為實際使用工具的名錄索引。最近,...
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在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鳥類、兩棲動物、哺乳動物和蝴蝶4 大子網路。其中,鳥類網路設立380 個觀測樣區,包括2516 條樣線和1830 個樣點(其中繁殖期鳥類樣點322 個、越冬鳥類樣點1508 個);兩棲動物...
但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還需擴大,除了收集記錄外,還應包括生態學的觀測。GEO入口網站的生物多樣性網關,給用戶提供了他們需要了解的便捷的數據和工具,這將是作業系統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2008年5月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注意...
全球網路生命大百科—中國區域中心(EOL-China Regional Center,簡稱EOL-China)由全球網路生命大百科(EOL)與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合作建設,力求運用網路技術通過豐富的多媒體形式展示中國所有生物物種的生物多樣性信息。它秉承EOL“...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2022年12月19日凌晨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簡稱“框架”),為今後直至2030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擘畫新藍圖。2023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
國際生物多樣性與健康大數據聯盟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成立的組織,旨在開發生物多樣性及健康大數據整合、套用和共享平台,推動和促進聯盟內的生物多樣性及健康大數據共享,建立涵蓋多種數據和知識庫的世界級生物多樣性及健康大數據...
中國生物多樣性信息系統的專家系統是為解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管理的具體問題而建立的決策諮詢系統,它們包括:瀕危物種保護專家系統;自然保護區規劃專家系統;生物多樣性資源持續利用專家系統;專家系統開發環境和工具。組織結構 中國生物多樣...
“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是當前《生物多樣性公約》談判的焦點議題之一。“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成為指導2020年之後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新綱領性檔案,指導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各國行動,促進2050願景的實現。對其開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高級顧問沙伊指出,生物多樣性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生態系統,對經濟發展、消除貧困、水土保持和污染控制都有幫助。他說,全球生物多樣性每年產生的價值約在3萬億美元左右,而整體的生態系統每年經濟效益則...
外來入侵物種也是全球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嚴重威脅之一。自1980年代以來,外來入侵物種累計增加了40%,導致特有物種和生態系統功能的下降。而在一些島嶼上,外來入侵物種則對當地生物多樣性造成重大影響。人類活動 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和人員流動...
GGBN成立於2011年,主要目標是高質量收集儲存DNA和生物多樣性組織樣本,並利用國際網路為全球生物多樣性資源庫提供一合作平台,一有信譽並且可透明地獲得基因組樣本的通路,從而服務於生物多樣性組員的研究、發展和保存。發展歷史 2011年,...
物種多樣性的分布特點是,在全球範圍內,就物種多樣性而言,物種多樣性由熱帶向極地減少。南極半島的海岸上僅生長著兩種開花植物:青草以及一種與康乃馨有親緣關係的植物漆姑草。而熱帶地區的亞馬孫雨林地區,物種數目較多。另外,分布於熱帶...
白皮書指出,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全球性挑戰,各國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合作,廣泛協商、凝聚共識,為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智慧,與國際社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白皮書...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台(IPBES)作為獨立的政府間機制,回應各國政府和國際公約的請求,開展全球和區域等尺度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評估,涉及包括《生物多樣性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濕地公約》...
闡明全球變化對我國典型森林生態系統的影響,揭示我國不同區域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作用及回響;闡明我國典型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變化的規律,探討高效保護物種生物多樣性的途徑和措施,為自然保護區的建立進行科學的規劃定位;將該研究網路...
中國是世界重要的畜禽遺傳資源中心和馴化起源中心,948 個畜禽地方品種、培育品種、引入品種被《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收錄。二、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現狀與全球生物多樣性受威脅因素一致,中國生物多樣性也受到自然生境喪失與破壞、自然資源...
包含了該BDM項目的全部研究內容和成果,作者衷心希望通過該書的出版,能夠進一步向決策管理部門、科研教育領域和廣大公眾展示項目研究成果,促進項目研究成果更廣泛地推廣套用,以提高我國生物多樣性數據管理水平和加強國家在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
1995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NNEP)發表的關於全球生物多樣性的巨著《全球生物多樣性評估》(GBA)給出了一個較簡單的定義:“生物多樣性是生物和它們組成的系統的總體多樣性和變異性”。用句通俗的話說:生物多樣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
《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5》(GBO-5), 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發布的提供了關於自然狀態的權威概述,並針對於2010年設定,在2020年截止日期前需要實現的20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所取得的進展發布最終成績報告單。報告還提供了所汲取的...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19日通過“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這個框架是人類尋求建立健康且繁榮的全球生態系統、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共識,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教科文組織和人與生物圈計畫將在支持實施...
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網路(Sino BON),是在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Chinese Forest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Network,CForBio)基礎上,拓展建設的生物多樣性觀測的網路。2004 年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組織相關單位建設中國...
1.3 數據格式 5.1.4 數據收集和管理策略 5.1.5 管理者的職責 5.1.6 標準和指南 5.2 信息系統的規劃 ……第6章 國際流行的技術和解決方案 第7章 中國生物多樣性信息管理的艱難探索 第8章 全球主要的生物多樣性信息資源 ...
speciesdiversityindex套用數理統計方法求得表示生物群落的種類和個數量的數值,用以評價環境質量。20世紀50年代,為了進行環境質量的生物學評價,始研究生物群落,並運用信息理論的多樣性指數進行析。多樣性是群落的主要特徵。在清潔的條件下...
GBIF(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機制)是一個由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路和數據基礎設施,旨在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關於地球上所有類型生命的數據的開放訪問。GBIF參與國和組織網路通過哥本哈根秘書處進行協調,通過參與節點開展工作,為世界各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