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開始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China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China BON)。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
- 外文名:China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China BON
2011年,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開始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China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China BON)。
2011年,生態環境部(原環境保護部)開始建設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China Biodiversity Observation Network,China BON)。建設設計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在31 個省(自治區...
該網路是我國森林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變化的監測基地,也是世界熱帶森林研究中心(CTFS)監測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路不僅是我國開展與森林資源、生態環境及物種保護有關的綜合性科學問題和保護政策實施的研究實驗平台,...
在這樣的背景下,2001年,由中國生物多樣性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平台(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簡稱GBIF)成立。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服務網路平台(GBIF)是全球數據量最大和影響最大的生物多樣性信息...
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路(Global Biodiv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GBIF) 是一個由世界各國政府資助的國際網路和數據基礎設施。簡介 GBIF的任務是通過網際網路為全球範圍內有關生物多樣性的科學數據提供免費的開放性訪問。其數據由世界各地的許多...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球生物多樣性資料庫(Geobiodiversity Database,GBDB)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基於地層剖面的古生物學和地層學的綜合資料庫。2020年以來,南京古生物所大數據中心團隊對GBDB數據進行了整體...
整合生態系統網路的觀測和研究方面的人力資源,開展生態系統變化、生態系統水循環、生命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生物多樣性保育、資源高效利用與管理等重大生態問題的綜合研究;培訓和培養生態學科青年科學家和專業性的觀測技術隊伍。
加大生態系統和重點生物類群監測設備研製和設施建設力度,加快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航空遙感技術套用,探索人工智慧套用,推動生物多樣性監測現代化。依託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台,有效銜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套用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
著力構建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協調推進紅樹林、海草床和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蹟、自然景觀及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稀缺藥用植物、重要農業野生植物和極小種群保護,提升生態系統的...
5. 生態系統安全與生物多樣性。隨著人口和技術開發能力的增長,人類對自然生態系統特別是一些脆弱生態系統的破壞越來越嚴重,使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遭到極大的破壞。同時隨著我國的國際貿易和經濟文化交流事業的發展,外來物種的侵入將會不斷...
同時,基於10年觀測數據詳細介紹了全國及7個動物地理區中鳥類多樣性的時空格局、珍稀瀕危鳥類物種狀況、典型生境鳥類群落特徵及受威脅與保護現狀;基於長期的鳥類多樣性觀測實踐,總結經驗,為更好地實施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建設提出了建議。圖...
該研究網路由16個農田生態系統試驗站、11個森林生態系統試驗站、3個草地生態系統試驗站、3個沙漠生態系統試驗站、2個沼澤生態系統試驗站、3個湖泊生態系統試驗站、3個海洋生態系統試驗站、1個城市生態站,以及水分、土壤、大氣、生物、...
20浮游生物 20.1監測點布設 20.2定量採樣法 20.3定性採樣法 21土壤動物 21.1監測點布設 21.2採樣調查法 22昆蟲 22.1樣地設定 22.2氏陷阱法 22.3窗誘法 22.4燈誘法 22.5馬氏網法 22.6敲擊震落法 22.7網篩法 22.8...
在網路建設方面,積極推進衛星遙感、航空遙感、地面監測的協同,在全國範圍實現衛星遙感2米級季度監測,重點區域實現亞米級監測;航空遙感作為衛星監測的補充,開展現場核實和參數驗證;地面監測以開展遙感驗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監測為主,...
《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標準》是2020年06月1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 周晉峰 馬勇 楊曉紅 王豁 陸慧 唐玲 張永飛 馮雯雯 張思遠 王靜 張娜。起草單位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適用範圍 本標準適用於不同區域、面積...
濟南市在自然保護地規劃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實現了數量從無到有、規模從小到大、功能從單一到綜合的發展歷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自然保護區為主,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其他保護地為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濟南市現有自然保護地33處...
4.4 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 4.4.1 研究意義 4.4.2 研究方法 4.4.3 研究結果 4.5 森林淨化大氣效應 4.5.1 研究意義 4.5.2 研究方法 4.5.3 研究結果、5 討論與結論 5.1 廣東森林生態定位觀測網路 5.2 觀測研究與服務...
2.生態質量監測網路完善以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圍繞生態質量監管需求,依託國家生態質量監測網路和全國生物多樣性觀測網路,系統規劃,充分整合現有監測基礎,將生物多樣性納入陸地和海洋生態質量監測,合理布局監測站點,分類指導、分期實施,...
浙江錢江源森林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浙江錢江源森林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發展歷史 2021年10月,被科技部批准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秦嶺區域生物多樣性評估及保護網路構建與最佳化 《秦嶺區域生物多樣性評估及保護網路構建與最佳化》是2019年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