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溫室氣體監測計畫是指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准通過的計畫。
當地時間2023年3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准通過新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溫室氣體監測計畫
- 發布單位: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
全球溫室氣體監測計畫是指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准通過的計畫。
當地時間2023年3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准通過新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計畫。
全球溫室氣體監測計畫是指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准通過的計畫。當地時間2023年3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准通過新的全球溫室氣體監測基礎設施計畫。發布信息當地時間2023年3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批准通過...
2023年11月15日,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公報》。12月1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2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此次發布的中國溫室氣體公報,是中國氣象局服務於雙碳戰略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決策服務產品之一,這是中國連續第12年發布中國的溫室氣體監測情況。重要事件 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頂級...
國際能源局(IEA)報告到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將比現在增加57%。這將使地球表面溫度提高3℃,如果中國或印度繼續堅持發展以煤為主要能源,溫度則要上升6℃。因溫度上升已引起阿爾卑斯山脈地區的冰川積雪和冰層覆蓋快速下降,使北極海上冰層範圍減少,引起西伯利亞和加拿大永久凍土解凍。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
發起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計畫、WMO空間計畫和最不已開發國家計畫(LDC)(歸屬技術合作計畫)2002 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南非約翰內斯堡)2001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三次評估報告 2000 世界氣象組織五十周年慶典 1999 WMO新總部大樓在日內瓦落成 1997 京都會議確定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時間表 婦女參與氣象水文國際...
目前,用於監測二氧化碳濃度分布的地面觀測點數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勻。呼吸號衛星投入工作後,科研人員就能把來自太空的全球監測數據與地面數據和模型結合,從而精確監測二氧化碳濃度分布。截至2008年10月,全世界範圍內只有282個溫室氣體地面觀測點,並且大多位於美國、歐洲等地。在這次發射中還搭載了7顆小型衛星,創下日產火箭...
瓦里關大氣本底基準觀象台由中國政府和全球環境基金聯合投資建設,並由中國氣象局負責運行管理。以溫室氣體和大氣臭氧監測為主的綜合大氣本底基準監測;與加拿大大氣環境局、美國海洋大氣局氣候監測診斷實驗室及澳大利亞氣象局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合作關係;廣泛地參與了國內及國際上的一些大氣科學研究計畫。 該站監測表明,青藏...
全球環境基金 全球環境基金的歷史 全球環境基金成立於1991年10月,最初是世界銀行的一項支持全球環境保護和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10億美元試點項目。全球環境基金的任務是為彌補將一個具有國家效益的項目轉變為具有全球環境效益的項目過程中產生的“增量”或附加成本提供新的和額外贈款和優惠資助。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聯合國...
衛星遙感碳核算系統和中國碳衛星全球高精度碳產品是一項科學研究。研究簡介 中國碳衛星TanSat,是我國首顆、國際第三顆溫室氣體監測衛星。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團隊,自主研發了碳反演數據分析系統IAPCAS。反演獲取了TanSat全球XCO2數據,精度達國際先進水平,被列入歐空局第三方衛星計畫;研究我國碳通量時空格局,揭示...
氣候行動需要建立數據與人工智慧賦能的國際合作平台,促進全球協作。應推進全球氣候變化數據平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監測平台、全球實時碳交易數據平台、全球實時能源交易數據平台等的形成和使用。政府、學術界、產業界、用戶、氣候變化與人工智慧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應深度協作確保人工智慧積極貢獻於氣候行動及全球目標的...
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製造商之一,英利將引領光伏行業向“低碳生產”轉型,為世界提供更加綠色的可再生能源。英利將攜手WWF,計畫於2015 年推出光伏行業的綠色生產標準,推動光伏行業降低能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預計到2020 年,全球50% 的光伏產品製造商將實施該綠色生產標準。其他成員 John...
全球大氣本底監測站必須嚴格按世界氣象組織有關大氣本底監測的規範和標準,在全球基準大氣本底條件下開展包括溫室氣體、大氣臭氧、氣溶膠、太陽輻射、氣象和邊界層氣象、降水化學等多個方面的觀測。大氣本底的系統觀測資料,是世界氣象組織全球大氣監測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未來大氣成分的變化起著早期預警、監視作用,將...
科技、農業、林業和海洋等部門也已制定了應對氣候變化部門行動計畫。(四)加強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通過國家科技計畫不斷增加對氣候變化科技研發投入,開展了全球環境監測、未來氣候變化趨勢情景預測、氣候變化評估、溫室氣體減排政策分析等多項重大課題研究,加大了對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核能、循環經濟等重大...
建立了專業地基高光譜遙感觀測實驗室,作為歐盟(FP7)國際合作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和日本航天局(JAXA)全球第一顆溫室氣體觀測衛星中方地面套用和驗證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利用研究成果積極推動了我國風雲氣象衛星、863重大項目碳衛星、國家高分專項高光譜觀測衛星以及國家空間基礎設施大氣環境觀測衛星上溫室氣體載荷立項研製。
2016年,中國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與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學共建上海碳數據與碳評估研究中心,承擔碳衛星的數據開發、碳排放天地一體化監測及低碳發展戰略研究。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19年9月,全院共有各類人員1015人,全職人員949人,兼職66人。全職專業技術...
為有效掌握全球二氧化碳分布情況,中國“十二五”國家863計畫設定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與套用示範”重大項目(簡稱“碳衛星”)。由於碳衛星技術難度極高,世界上僅有兩顆衛星從太空監視地球溫室氣體排放:2009年,日本發射了世界首顆溫室氣體觀測衛星(GOSAT)。同年,美國的碳衛星(OCO-1)首次發射失敗,後於...
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提出GHG全球溫室氣體效應排放盤查,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承諾,“中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並繼續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強節能、提高能效工作,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下降。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
加強溫室氣體濃度監測與動態跟蹤研究。建立氣候變化監測發布制度。加強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增強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科技支撐能力。(二十三)強化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加強氣候資源普查和規劃利用工作,建立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普查、區劃、監測和信息統一發布制度,研究加快相關監測網建設。開展風電和光伏...
加強溫室氣體濃度監測與動態跟蹤研究。建立氣候變化監測發布制度。加強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增強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科技支撐能力。(二十三)強化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加強氣候資源普查和規劃利用工作,建立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普查、區劃、監測和信息統一發布制度,研究加快相關監測網建設。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
加強氣候觀測系統建設,開發全球氣候變化監測預測預警技術、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和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等,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和履行國際公約的能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戰略和方案研究,為制定政策和對外談判提供支撐。加強氣候變化科技領域的人才培養,建立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六、健全體制機制 完善產業政策、財稅政策、...
理解大氣中溫室氣體行為的能力。 105、氣候科學與氣候服務:加強在延伸期預報、乾旱監測展望、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監測、熱帶大氣季節內振盪展望及季風監測等氣候科學與氣候服務領域的合作研究。雙方決定加強在全球氣候服務框架下的雙邊氣候服務合作。 106、空間天氣業務預報和服務:加強在空間天氣監測計畫、預報和服務方...
強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領域計量溯源性要求。深化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及套用示範創新,在關鍵領域形成“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全鏈條整體技術解決方案。(二十六)加強計量國際交流合作。深度參與國際計量發展戰略和規劃制定,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計量規則和規範制修訂。加強與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計量交流合作,...
獲得了中國農田為含碳溫室氣體的“弱匯”的重要結論;研製了中國隨機天氣模型—逐日天氣發生器,發展了具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農業區域影響評價模型”;建立了支持氣候變化影響研究的資料庫系統;編制了“農林水三部門回響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政策和行動計畫知識庫”軟體;開展了對海平面上升最敏感的脆弱區防護對策的成本—效益...
深化與相關綠色技術交易平台合作,拓寬全球技術杭州套用渠道。推動“雙碳”技術在杭路演,積極承辦全國性“雙碳”成果交易展會、技術創新大賽等活動。(四)夯實“雙碳”科技人才根基。40.依託國家、省、市人才計畫,著力招引、培育高層次“雙碳”人才。深化“三定三評”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最佳化升級“杭幫彩”人才服務機制...
不同於跟蹤某一單位或設施的排放的傳統污染控制方法,GHG協定仿效財務核算標準,並根據一家企業所擁有的不同排放源或設施,認定其排放責任。鑒於溫室氣體的全球性,這種方法認為,每家企業的碳足跡可能來自於該企業可直接或間接控制的諸多活動,包括移動排放源和電力使用,以及發電和重工業生產等活動。GHG協定建立了一套...
[129] 馮筠,高峰,曲建升.Nasa地球科學事業(ese)計畫中的科學問題[J].地球科學進展 [130] 曲建升,孫成權.全球變化研究中的科學政治化傾向[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131] 曲建升,孫成權.溫室氣體減排:過去,現在與未來——俄羅斯批准《京都議定書》使國際氣候行動出現新轉折[J].地球科學進展 [132] 曲建升,孫...
BSI(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開設1天或2天得培訓課程。課程內容涉及溫室氣體(GHG)排放的檢測、報告、審定、核查和交易方面的內容,還介紹全球各種排放交易體系的情況。2. 研討會及現場交流會 基於企業的意在增強能力建設和政策影響方面的研討班,是分享在排放報告、核查和交易方面最佳實踐技術的良好機會。3. ...
提出“零碳城市”的概念是因為富含碳元素的溫室氣體的過量排放已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零碳城市”是由組成城市功能的各個系統的節能化、環保化實現的,即通過“零碳交通”、“零碳建築”、“零碳能源”、“零碳家庭”而最終造就“零碳城市”。零碳生活 零碳政府——政府機關是城市的耗能大戶。北京市提出節能降耗...
重點開發海洋生態與環境監測技術和設備,加強海洋生態與環境保護技術研究,發展近海海域生態與環境保護、修復及海上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技術,開發高精度海洋動態環境數值預報技術。(16)全球環境變化監測與對策 重點研究開發大尺度環境變化準確監測技術,主要行業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與處置利用技術,生物固碳技術及...
溫室氣體增加引起的全球變暖和平流層臭氧減少是全球面臨的兩個環境科學問題,而城市污染和區域環境惡化是我國政府和科學界面臨的最大環境挑戰。大氣分中心多年來一直根據國家需求,追蹤國際研究熱點開展實驗觀測和理論研究。發展歷史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是研究大氣運動和大氣中各種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
這個觀測網所獲得的資料,通過全球通信網路,可及時提供各國氣象業務單位使用(見氣象情報傳輸)。此外,還有國際臭氧監測網、氣候監測站等。②專題觀測網。根據特定的研究課題,只在一定時期內開展觀測工作的觀測系統。例如20世紀70年代實施的全球大氣研究計畫第一次全球試驗(FGGE)、日本的暴雨試驗和美國的強風暴試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