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1923年8月,弓仲韜弓鳳洲、弓成山三人組建了中共安平縣台城特支,弓仲韜任書記,受中共北京區委直接領導。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支部設在弓仲韜家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 成立時間:1923年8月
  • 支部書記:弓仲韜
  • 支部地點:弓仲韜家裡
支部的建立,紀念館,

支部的建立

1923年弓仲韜奉中共北京區委指示,秘密回到了原籍安平縣開展革命工作。為了讓農民兄弟能更好地接受革命思想,弓仲韜挑燈夜戰三個晝夜,編寫了通俗易懂的“平民千字文”, 賣掉了自家的二十幾畝地,辦起了“平民夜校”,以教農民識字為掩護,宣傳馬列主義,開展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活動。在“平民夜校”的基礎上,弓仲韜又建起了一個專門為農民辦事的民眾組織---農會。同會員來往中,弓仲韜密切聯繫民眾,培養和發現積極分子,於1923年8月吸收思想進步、嚮往革命的弓鳳洲、弓成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弓鳳洲也叫弓慶成,是經弓仲韜介紹發展的第一個黨員,也是中共第一個農民黨員。特支建立初期,弓鳳洲擔任弓仲韜的交通員,協助弓仲韜傳遞信件,開展革命工作,並負責與天津黨組織負責人薄一波同志聯絡。經過幾個月艱苦細緻的工作,建立農村黨組織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經李大釗同志批准,1923年8月,弓仲韜、弓鳳洲、弓成山三人組建了中共安平縣台城特支,弓仲韜任書記,受中共北京區委直接領導。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支部設在弓仲韜家裡。
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1923年8月的一個晚上,台城村“平民夜校”里,弓仲韜和兩名新黨員圍坐在桅燈周圍,由弓仲韜主持召開台城村共產黨員會議。“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負責人李大釗同志和北京區委的指示”,弓仲韜壓低了聲音說,“再結合我們台城村革命鬥爭的實際情況,有必要建立黨支部,以便更好地推進黨的各項工作,組織起廣大民眾,向軍閥和列強開戰!”
“咱聽黨的,黨咋說咱咋辦!”弓鳳洲快人快語。“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咱不能老是一片散沙,確實應該有一個堅強有力的組織了。”弓成山說話有板有眼。“既然如此,我們認真討論一下黨支部組成的事吧!關於名稱,因中共順直(河北當時名稱)省委和安平縣委尚未成立,我們直接受中共北京區委領導,所以稱台城特別黨支部。”弓仲韜說。
三人經過充分醞釀之後,一致同意推選弓仲韜為特別黨支部書記,擔負宣傳黨的政策、組織民眾、開展對敵鬥爭等領導工作,弓鳳洲和弓成山起好協助作用據考證,台城特支是全國創建最早的農村黨支部。中共安平台城特別支部的誕生,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開端,這一革命火種的誕生,對以後幾年甚至幾十年中國農村,尤其是北方農村黨的建設,團結和帶領農民民眾抗擊外來侵略,反抗封建壓迫和剝削,實現農民的徹底解放等,產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響。

紀念館

2002年,安平縣興建了“兩個第一”紀念館(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河北省第一個縣委),並先後兩次對館內展覽進行改陳,使之成為了回顧黨的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被確定為省級廉政教育基地和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0年,安平縣又對“兩個第一”紀念館實施了新一輪改造提升工程,通過深挖史料、增加實物、精心建設、藝術表現、創新提升,努力唱響這一政治品牌、紅色品牌。新紀念館建有主展館、革命主題廣場、大型雕塑及必要附屬設施。館內共蒐集老一輩革命家的照片、信件、書籍、自傳材料、原始檔案、影視資料、生活用品等珍貴文物1793件,整理文字資料23萬字,運用聲、光、電、多媒體和場景復原等現代化手段進行展陳,力求增強直觀、形象、生動的教育效果。
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的建立,在中國革命史和中國建黨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是安平人民寶貴的紅色資源和精神財富。該館在愛國主義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教育及紅色旅遊開發等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安平縣從2009年開始,對原有紀念館進行擴建,力爭把新紀念館建成一個對廣大黨員幹部、各界民眾和青少年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並在2011年籌備舉行大型紀念活動,向黨的90歲生日獻禮。
擴建項目分為兩期,一期為主展館和館前部分,二期為故居和紀念館周邊環境治理,總投資1500萬元。2009年7月1日,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舉辦了奠基儀式,基建工作和文物蒐集整理工作同時展開。縣委從宣傳部、組織部、紀委、黨史辦等部門抽調精幹人員組成工作小組,歷時七個多月,先後到北京、天津、哈爾濱、銀川、廣州、石家莊等13個省的89市縣,走訪了400多名黨史專家、老幹部及其家屬,查閱檔案資料、歷史書籍3000多份,蒐集到照片、信件、書籍、生活用品、自傳材料、原始檔案、影視資料等總計1793件,整理出文字資料23萬字,有不少內容是鮮為人知的。
2009年底建築工程完工,2010年9月底內部展陳和庭院綠化美化工作全部完工,完成投資1000萬元。新的紀念館占地面積共6160平米,主展館面積890平米,展覽面積607平米,同時布設革命主題廣場、綠化景區和必要的附屬設施。主展館外觀設計由黨徽圖案引申而來,展覽區域劃分為五個展區,分別為“火種覺醒”(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成長鬥爭”(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砥柱抗戰”(抗日戰爭時期)、“燎原解放”(解放戰爭時期)、“執政發展”(建設改革發展時期),展線長度為210米,是舊展館的4倍,展出圖片資料600多幅,實物200多件。室內展陳增設了電子播放系統、電子沙盤系統、電子查詢系統、電子留言系統,大量使用聲、光、電、多媒體、場景復原等現代展陳手段,既提高了教育效果,又增強了互動功能。革命主題廣場以安平地圖為輪廓,把安平縣城(冀中根據地的中心)、台城(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任莊(李錫九家鄉)、敬思村(安平縣第一次黨代會召開地)、報子營(李杏閣家鄉)等發生過重大事件或產生過重要人物的地點進行標識和簡要說明,讓參觀者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安平縣為民族的解放做出的貢獻之大和付出的犧牲之多,同時這些地點也象徵安平大地上的星星之火。院落東南角為綠化景觀,以起伏的綠地象徵安平大地的無限生機。在綠地中央,設定以黨旗和火焰為基礎圖案的紅砂岩雕塑《燎原》,與革命主題廣場的“星星之火”相呼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