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制政府是“議會制政府”的別稱。一些國家中內閣(政府),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的一種政府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內閣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或政黨聯盟組織。通常由總理(或首相、總理大臣等)和閣員組成。總理為內閣首腦,在內閣中居中心地位,起決定作用。閣員由總理提名,實際上只對他負責。總理主持內閣會議,決定內閣職權範圍內的一切大事。內閣設若干幹部,部的管轄範圍和數目視各國不同情況而定。
內閣制政府是“議會制政府”的別稱。一些國家中內閣(政府),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的一種政府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內閣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或政黨聯盟組織。通常由總理(或首相、總理大臣等)和閣員組成。總理為內閣首腦,在內閣中居中心地位,起決定作用。閣員由總理提名,實際上只對他負責。總理主持內閣會議,決定內閣職權範圍內的一切大事。內閣設若干幹部,部的管轄範圍和數目視各國不同情況而定。
內閣制政府是“議會制政府”的別稱。一些國家中內閣(政府),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的一種政府體制。在這種體制下,內閣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議會中多數黨領袖或政黨聯盟組織。通常由總理(或首相、總理大臣等)和閣員組成。總理為內...
嚴格來說,『內閣制』(parliamentalism)應稱之為『國會制』或『議會內閣制』。議會內閣制是以議會(國會)為權力核心,行政系統受議會的節制,行政權與立法權合一,政府(內閣)則對議會負責。而且不同於總統制的制衡(check and ...
西方的內閣制的內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產生的。內閣首相通常由在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或政黨聯盟的領袖擔任。首相從政見基本相同的議員中挑選閣員人選,提請國家元首任命,組織內閣。 首相(或總理)是內閣政府首腦,主持內閣會議,總攬政務,擁有提...
內閣總攬國家政務,首腦有權任命所有政府高級官員,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對內、對外的一切重大方針與政策。由於內閣制政府以向議會負責為特徵,所以也稱為為責任內閣制或議會內閣制。議會內閣制這類政體的國家有德國、義大利、希臘、印度、...
明代宗朱祁鈺的景泰年間,王文以左都御史進吏部尚書後進入內閣,自此之後,誥敕房、制敕房俱設中書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內閣權力更大。雖有明英宗朱祁鎮的正統末年的反覆,可到成化年、弘治之際,內閣在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政府...
內閣實際職權自清至乾隆間的遞變,正如《清史稿·大學士年表·序》所說,“清大學士,沿明舊名,例稱政府,實則國初有議政處以掣其柄。雍正以後,承旨寄信有軍機處,內閣宰輔,名存而已”。清末時期 宣統二年(1910年)九月,各省...
負責制定和執行國家對內、對外的一切重大方針與政策。實行國家 由於內閣制政府是以向議會負責為特徵,故亦稱之為責任內閣制或議會內閣制。屬於這類政體的國家有英國、日本、義大利、德國、希臘、印度、新加坡等國家。
英國內閣,政治術語,是一個包括多個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門的官方體制。多數成員是高級的政府大臣,他們大多被冠以政府部門“大臣”的稱號。內閣的正式成員根據慣例必須是議會議員,下院開會時,坐在前排議席,也被稱為“前座議員”。當地...
責任內閣制,是資本主義國家由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並向議會負責的一種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由於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全權負責的特徵,故又稱議會內閣制。責任內閣制以議會(國會)為權力核心,行政系統受議會的節制,行政權與立法權合一,...
不過,從法理上說,美國總統是美國的中央政府、行政部門,而內閣不過是總統的輔助結構和下屬,沒有憲法上的獨立地位和法人代表權。拜登內閣 2021年1月20日,約瑟夫·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並組建了新一屆內閣。總統: 約瑟夫·拜登(Joseph ...
19世紀中期,英國政府實行殖民地自治政策,同意加拿大建立責任內閣制政府。1848年加拿大省舉行議會選舉,殖民地總督埃爾金伯爵J.布魯斯責成議會中獲得多數席位的改革派領袖組織政府,在加拿大首次建立責任內閣制政府。在殖民地其他各省中,新斯科舍...
是可知英法兩國內閣制之完全,得之於政治方面者多,而得之於法律方面者少,此固不必薄法律而尚政治也。英之憲政,一切基於習慣,此不獨在國務員而有然。而法蘭西在千八百七十年以前,憲法最稱美備,起草者每欲以此組織一理想之政府...
日本首相(內閣總理大臣)是內閣的首長和日本政府首腦,在內閣中設定內閣官房,是直接輔佐首相的機關,內閣官房設內閣官房長官一名,由首相任命,內閣官房長官統轄內閣官房事務。歷史沿革 帝國時期 日本的內閣是明治維新以後,在太政官制的...
2.1內閣制國家 這是一種內閣總攬國家行政權力並對議會負責的政體形式,與總統制相對。由於內閣制政府具有對議會全權負責的特徵,故又稱責任內閣制、議會內閣制,是當前西方國家最普遍的政府組織形式。內閣制的內閣是以議會為基礎產生的。
阿根廷內閣,阿根廷國家的政府組成部分。阿根廷內閣,阿根廷實行總統內閣制。聯邦憲法規定,內閣由各部部長和總統府國務秘書組成,輔助總統行使職權,執行總統的命令及法律。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對總統負責。內閣實權不大,也不經常開會。一般...
澳大利亞工黨獲得眾議院77席的多數席位,獨立組建政府內閣。陸克文政府前貿易部長理察·馬爾斯出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臨時外交部長黃英賢出任參議院政府領袖兼外交部長,吉姆·查默斯出任國庫部長等。此外,內閣增設“共和國事務助理部長”,...
2022年7月4日,法國宣布新政府內閣成員名單。發展歷史 2022年7月4日,法國總統府發布的新聞公報說,新政府內閣成員名單由總理博爾內提議。除總理外,新內閣成員共有41人,包括16名部長、15名部長級代表、10名國務秘書,其中21人為女性...
三 清末內閣制之評析 第二章 共和初建時內閣制的確立 第一節 民初內閣制之認識 一 責任內閣制及其內容之理解 二 政黨與內閣之關係 三 內閣制之條件 四 內閣之責任 五 內閣制之利弊 第二節 從總統制到內閣制 一 《臨時政府組織...
部長是指(特指中央政府)國務院部門的首長,在政府首腦之下負責特定範疇工作,如國防、環境、財政、司法、教育等,擔負起政府運作的重責大任。在實行內閣制的國家地區,部長是內閣的構成成員,故又被稱為閣員或閣臣。如國家體制為君主...
還有的政府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的總統為行政首腦,他直接干預由內閣總理及各部部長組成的政府,議會有權監督、撤換政府,如法國。分類方式 按照世界各國政府組織形式,中央政府可以劃分為五種類型:內閣制政府,也稱議會制政府,以英國...
英國行政機構是英國實行的以立憲君主為國家元首的議會內閣制的行政組織體系。它是英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 構成英國行政機構包括:政府、內閣及其直屬機構、政府各部、樞密院和地方行政機構。政府包括:①首相。首相按傳統兼任財政部...
日本政治制度,戰後日本其政體是議會制,具體而言屬於議會中的議會君主制(也稱君主立憲制)。日本的政府是議會內閣制的代議民主制,實行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權分立原則,由國會,內閣,法院行使相應權力,國家主權屬於國民,天皇作為國家...
1924年後,與工黨輪流執政,1941年邱吉爾成立了戰時內閣。 1945年7月大選前,除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由工黨兩度短期執政外,保守黨一直處於執政黨地位或作為聯合政府的最大政黨。 但在1945年以後到1979年,除了1951~1964年和1970~...
(2)政府不對總統負責而對議會負責,議會可以譴責政府,當議會通過譴責案即不信任投票案或否決政府的施政綱領或總政策聲明時,總理必須向國家元首提出政府總辭職。從這一點看,這種政府具有內閣制的特點。(3)總統掌握實際統治權,成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府行政機構進一步增加,尤其是總理直屬的一些機構,如計畫總署、原子能局、國立行政學院等。第五共和國時期,實行總統制與內閣制相結合的半總統制,政局穩定,但中央行政機構變化頻繁。最初10年,一度增設過解決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