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內閣

英國內閣

英國內閣,政治術語,是一個包括多個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門的官方體制。多數成員是高級的政府大臣,他們大多被冠以政府部門 “大臣”的稱號。內閣的正式成員根據慣例必須是議會議員,下院開會時,坐在前排議席,也被稱為“前座議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國內閣
  • 外文名:Cabinet of the United Kingdom
  • 釋義:由首相任命的政府部門的官方體制
  • 成員:高級政府大臣
  • 帶領者:英國首相
  • 開會時間:一般是星期四早上
  • 代表人物:艾美絲勳爵、凱瑟琳·阿什頓
內閣組成,內閣會議,與議會的關係,小密室的演變,特雷莎·梅內閣成員,相關事件,

內閣組成

雖然內閣經常由被稱為同輩中年紀最長者(first among equals)的英國首相帶領。 英國首相使用被受權的皇室特權內的任命權(powers of patronage)任命和革除內閣大臣。 如此,首相在提拔任何內閣大臣時也需要英國君主的正式同意;君主同意都只是象徵式,近期亦從無拒絕過。 內閣大臣互換職位是內閣改組。首相的團結程度視乎當時政治氣候和個人作風而定。 首相或經內閣常任秘書長分派內閣會議議程。 在英國憲製程序上,內閣是英國樞密院屬下委員會;因此各大臣擁有閣下(The Right Honourable)稱號。
在近代歷史中,內閣大臣幾乎都是由下議院議員,以及少數幾位上議院議員所組成。而現今的內閣大臣幾乎均由下議院議員擔任,只有一個凱瑟琳·阿什頓男爵夫人(Baroness Ashton)是上議院領袖;再上次為2003年時艾美絲勳爵擔任英國國際發展大臣;和Lord Young在1980年代曾擔任為教育大臣及貿易工業大臣。
近期,英國首相批准非國會議員定期出席內閣會議,例如1997至2003年期間的唐寧街10號通訊主管阿拉斯泰爾·坎貝爾(Alastair Campbell)。

內閣會議

內閣在定期會召開內閣會議,通常是每一星期的星期四早上,理論上在內閣會議上討論政府重要政策以及做出決定。會議時間的長短是取決與首相的風格以及整個政治的情況,在現今的狀況,內閣會議的時間大概在30分鐘就結束。
內閣有多個重點、跨部門,政策下級永久或短暫委員會。 除國務大臣之外,國務次官經常並且是這些委員會的成員。政府事務的交易通過內閣和委員會的會議由一個小秘書處執行在內閣辦公室之內。 實踐上, 和越來越近年來, 充分的內閣的每周會議傾向於與資訊交換和關於每日政治問題的概論更有關; 與主要決定被採取由各內閣委員會或在不拘形式的小組, 經常bi 側面在首相和一位單獨大臣之間。 許多首相有所謂實際上"kitchen cabinet" 包括他們自己信任也許是內閣大臣的顧問但經常是被信任的私人秘書在他們自己的職員。在最近政府(一般從柴契爾夫人)和特別是由於托尼・布萊爾。據報導,許多或甚而所有主要決定說被做出在內閣會議之前。這個建議由前國務大臣提出了譬如商雅麗。並且 [ 克里斯・史密斯] 在媒介和清楚提出了在[ 男管家回顧], "sofa government" Blair's 樣式的地方;被責備了。

與議會的關係

內閣向議會問責存在了兩樣關鍵性憲政習俗:集體內閣責任、和個人部長責任;它們起源於議會主導原則的國會內,執政黨議員成為內閣大臣事實。 集體內閣責任意指全內閣需要承擔全體決策的後果;當議會通過不信任動議時,全內閣各位大臣均需辭職(回為普通國會議員)。 邏輯上,數位有分歧的內閣大臣,例如2003年反對向伊拉克發動戰爭態度的郭偉邦,會預期請辭。
個人部長責任意指各位內閣大臣需要承擔屬下部門決策的後果。 由於政府公務員隊伍的匿名及固定性,政府部門任何嚴重疏忽即時令有關大臣請辭。 或許出人意外地,由於平民派傳媒對政府部門失職不是大新聞,及對?

小密室的演變

光榮革命之前,國王有一個最高的諮詢機構---樞密院,由國王指定的貴族擔任樞密大臣。光榮革命後,威廉三世經常召集幾位重要的樞密大臣在一個小密室中商討國家大事,英文密室一詞便逐漸用以指稱內閣。內閣逐漸取代樞密院,成為國王直轄的最高的行政機關。漢諾瓦王朝時期,喬治一世以外國人的身份入主英國,因其對英國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有人說是因為他不懂英語,無法在內閣會議上同閣員們討論問題、交換意見,其實這是以訛傳訛。因為當時英國內閣會議和歐洲宮廷通用的語言是法語和中古拉丁語)。因此,喬治一世不願參加內閣會議,甚至把出席內閣會議當成了負擔。久而久之,國王不出席內閣會議便成了慣例。在這種情況下,便需要有一個人來主持內閣會議。1721年下院多數黨領袖沃波爾財政大臣,經常主持內閣會議,居內閣大臣之首,成了實際上的首相,開創了多數黨領袖任首相併組建內閣的先例。這樣,議會的行政權大增,內閣要對議會負責,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並逐漸形成這樣的慣例:一旦內閣受到下院的反對,首相就要辭職向議會謝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選,由新選出的下院決定內閣的去留。18世紀中葉,責任內閣制形成並得以完善,議會取得了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控制權,國王統而不治,只是最高權力的象徵。君主立憲制的英國成為典型的資產階級代議制國家。

特雷莎·梅內閣成員

2017年6月8日,英國保守党進行了首相大選,特雷莎·梅(Theresa May)成為首相,並對內閣進行改組。現任內閣主要成員為:
首相兼第一財政大臣、文官大臣:特雷莎·梅(Theresa May)
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
內政大臣:薩義德·賈維德(Sajid Javid)
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Jeremy Hunt)
大法官兼司法大臣:戴維·高克(David Gauke)
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Gavin Williamson)
就業與養老金大臣:埃斯特·麥克威(Esther Mcvey)
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Matthew Hancock)
樞密院議長兼下議院領袖:安德烈婭·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
國際發展大臣:佩妮·莫當特(Penny Mordaunt)
教育大臣:達米安·海因茲(Damian Hinds)
掌璽大臣兼上議院領袖:埃文斯女男爵(Baroness Evans of Bowes Park)
交通大臣:克里斯·格雷林(Chris Grayling)
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凱倫·布拉德利(Karen Bradley)
環境、食品和鄉村事務大臣:麥可·戈夫(Michael Gove)
社區和地方政府事務大臣:詹姆斯·布羅肯希爾(James Brokenshire)
威爾斯事務大臣:阿倫·凱恩斯(Alun Cairns)
內閣辦公室大臣兼蘭卡斯特公爵郡大臣:戴維·利丁頓(David Lidington)
數位化、文化、媒體和體育大臣:傑里米·賴特(Jeremy Wright)
蘇格蘭事務大臣:戴維·芒德爾(David Mundell)
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大臣:格雷格·克拉克(Greg Clark)
“脫歐”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
國際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Liam Fox)

相關事件

2018年7月6日,英國政府內閣同意將與歐盟建立一個新的“自由貿易區”,並支持設立“聯合關稅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