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鏡下上頜竇手術

內鏡下上頜竇手術,是一種外科手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鏡下上頜竇手術
  • ICD編碼:22.202
別名,分類,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

別名

鼻內窺鏡下上頜竇手術;鼻內鏡下上頜竇手術;上頜竇鼻內鏡手術;上頜竇內鏡手術

分類

耳鼻喉科/鼻和鼻竇手術/內鏡下鼻腔、鼻竇手術

適應症

內鏡下上頜竇手術適用於:
1.慢性復發性上頜竇炎久治不愈。
2.真菌性上頜竇炎。
4.上頜竇息肉。
5.上頜竇異物。

術前準備

1.確定診斷和手術適應證,排除禁忌證。
2.仔細閱片,確定手術方案。
3.常規術前檢查(血常規、血小板、肝腎功能、出凝血功能、心電圖和胸片)。
4.術前簽字。
5.術前1~3d用抗生素。
6.術前1d剪鼻毛。
7.術前30min肌注止血藥。
8.全麻按全麻常規。

麻醉和體位

表面麻醉或局部麻醉。

手術步驟

1.切除鉤突,見篩竇手術
2.找到上頜竇自然口並擴大。上頜竇口定位很重要,有時在內鏡下也難直接見到竇口。①上頜竇開口在篩泡與鉤突之間,切除鉤突後可在內鏡直視下,用彎刮匙或彎吸引器頭沿下鼻甲附著處仔細探查,如果有膿性分泌物溢出,或出現小氣泡,通常提示是上頜竇自然開口的位置。②竇口自然口可能被附近息肉、肉芽或黏性分泌物等遮蓋,清理後可見竇口。上頜竇自然開口不易辨認的原因如下:A.病變黏膜遮蓋或封閉上頜竇自然開口;B.鉤突殘部向下掩蓋上頜竇開口;C.上頜竇自然開口瘢痕狹窄。徹底切除鉤突尾部骨質是找到和擴大上頜竇自然口的關鍵。③若上頜竇自然開口難以辨認,可以用5mm上頜竇套管穿刺針經尖牙窩刺入上頜竇,插入內鏡,在明視下經中鼻道探查自然開口,有利於減少眼眶併發症。用彎吸引器頭或探針插入上頜竇內後可用剪刀和反張咬鉗分別向前、後咬除上頜竇內壁和膜部,進而咬除自然口的下壁。擴大上頜竇自然口至1.5cm×1.5cm,保持自然口的上壁黏膜完好是防止自然口術後狹窄的重要措施。如果見到上頜竇副口,應當將副口與自然開口連通。不要環形擴大上頜竇開口,以免術後環形狹窄。向前擴大上頜竇開口時,注意不要損傷鼻淚管。鼻淚管的骨壁堅硬,容易識別。
3.清除上頜竇內病灶。在30°或70°內鏡觀察下,通過擴大的上頜竇自然開口,吸出膿性或黏稠分泌物,黏膜病變多不重,應保留黏膜。竇腔內酐酪樣物和真菌團塊應徹底清除,否則術後仍有流膿。囊腫應完整摘除,以防復發。嚴重息肉樣變的黏膜可用吸引器吸除,無法吸除的部分說明水腫不明顯,可保留。帶蒂的息肉,可用刮匙。良性腫瘤切除術中如腫瘤侵犯上頜竇,套用刮匙刮除竇腔黏膜。若有必要,還可以用上頜竇套管穿刺針經尖牙窩刺入上頜竇,插入內鏡或手術器械,經尖牙窩和中鼻道聯合進路清理上頜竇病變。

術中注意要點

手術中注意勿傷及位於竇上方的眶壁,前方勿傷及淚道,後方勿傷及蝶齶管,下方勿傷及下鼻甲。

術後處理

1.手術後酌情填塞中鼻道,填塞材料有膨漲海綿、可吸收止血菱、明膠海綿和油紗條。
2.24~48h後取出填塞物。
3.酌情套用抗生素。
4.術後1~2d清理鼻腔1次。
5.取出鼻腔填塞物後用呋喃西林麻黃麻黃鹼滴鼻液滴鼻5~6次/d,共5~7d。
6.每日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
7.術後酌情套用激素(全身或局部)。
8.口服稀化黏素300mg,3次/d。
9.術後至少隨訪半年,遇有小息肉再生或瘢痕形成,應及時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