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達賚湖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達賚湖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滿洲里市和扎賚諾爾區境內,屬於野生動物類型、濕地生態系統類型、草原生態系統類型的綜合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740000公頃,主要由呼倫湖(達賚湖)、新達賚湖、貝爾湖(中國部分)、烏蘭諾爾、烏爾遜河、克魯倫河入湖口、湖漫灘、河流兩岸濕地,以及草原、沙地等多樣的生態系統組成。

呼倫湖又名達賚湖,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湖、第四大淡水湖、亞洲中部乾旱地區最大淡水湖,湖面最大面積233900公頃,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湖中水生生物資源極其豐富。湖泊、河流、葦塘、沼澤濕地、草甸和草原等構成了保護區複雜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呼倫湖濕地是我國東部內陸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同時也是東北亞—澳洲遷徙水禽停歇的驛站。

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際重要濕地,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 氣候: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740000公頃 
  • 類型:野生動物類型,濕地生態系統類型,草原生態系統類型 
  • 保護對象: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河流、濕地及草原生態系統 
  • 管理單位: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批准時間:1992年10月 
  • 批准文號:國函〔1992〕166號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區域範圍,保護目標,綜述,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管理措施,保護管理工作體系,科研監測工作體系,宣傳教育工作體系,對外合作,開發利用,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85年,內蒙古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編制的《內蒙古草地類自然保護區規劃》將達賚湖保護區列入到擬建自然保護區規劃之中,1986年該規劃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實施;
保護區功能區劃圖保護區功能區劃圖
1986年7月,經新巴爾虎右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達賚湖珍禽濕地及草原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
1990年12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4年3月,經中、蒙、俄三國政府商定,由中國“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蒙古國“蒙古達烏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俄羅斯聯邦“達烏爾斯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同組成“CMR——達烏爾國際自然保護區”;
1994年5月,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美國俄勒岡州瑪洛爾國家野生動物庇護地結成姊妹保護區;
1996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從約4000平方公里擴大到約7400平方公里;
2002年1月,經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批准,列入《拉姆薩爾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2002年11月,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
2015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內蒙古達賚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更名為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呼倫貝爾市西部。南與蒙古國隔貝爾湖相望,西距中、蒙邊境57千米,北距俄羅斯15千米,處於中、蒙、俄三國交界地區。保護區橫跨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滿洲里市和扎賚諾爾區4個行政區,與呼倫貝爾市首府海拉爾區相距164千米,北端與我國最大的陸路口岸滿洲里市相距41千米,西距新巴爾虎右旗阿拉坦額莫勒鎮14千米,東距新巴爾虎左旗阿木古郎鎮50千米,地理坐標為:北緯47°45′50″~49°20′20″;東經116°50′10″~118°10′10″。海拔545—785米,總面積740000公頃。是以保護珍稀鳥類及其賴以生存的湖泊、河流、濕地及草原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型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氣候條件

保護區位於歐亞草原東端,地處大陸內陸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溫度在-1.3℃~ 0.4℃之間,極端最高氣溫40.1℃,極端最低氣溫-42.7℃; 10℃有效積溫2336 ~2675℃;無霜期110 ~160天;年均降水量為247 ~319mm,年均蒸發量為1636mm。

地形地貌

保護區地處大興安嶺西麓、蒙古高原東側,海拔545—785米,地貌由湖盆底地、濱湖平原和沖積平原、河漫灘、沙地、低山丘陵及高平原等六種類型組成。

水文

呼倫湖水系是額爾古納河水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包括呼倫湖、貝爾湖、克魯倫河、烏爾遜河、哈拉哈河、達蘭鄂羅木河(新開河)、海拉爾河(人工連線)、烏蘭諾爾。其中長度10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條,20~100千米的有13條,20千米以下的有64條。全流域大小河流共80條,河流總長度為2374.9千米,總流域面積(國內部分)3721400公頃。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呼倫湖是呼倫貝爾高平原上的吞吐湖泊,位居全國第五大湖,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的不規則斜長方形,湖長93千米,平均湖寬32千米,最大湖寬41千米。湖西側接近陡崖處坡度較大,北、東、南三面較平緩,最深處在湖盆偏西的中心位置。高水位時湖水順新開河、達蘭鄂羅木河注入額爾古納河外流入鄂霍次克海,為淡水湖;低水位時則成為內陸湖,湖水微鹹(或半鹹水)。呼倫湖補水主要來源於烏爾遜河、克魯倫河、自然降水、湖周徑流和地下水的自然流入,其水位及面積變化主要取決於補水量的多寡。由於湖泊面積大、水深淺,蒸發消耗較多。歷史上呼倫湖的最高水位為2000年的545.33米,湖面最大面積233900公頃,最大水深8米,平均水深5.7米,蓄水量138.5億立方米。2000年以來,受周邊地區降水量持續下降的影響,呼倫湖主要補給河流烏爾遜河、克魯倫河來水量銳減。2000年至2012年兩河來水合計為40.5億立方米,年均3.1億立方米,僅為多年平均值的1/4,入湖水量只有蒸發量的1/6~1/7,致使湖泊水位持續下降。2000年至2012年,呼倫湖水位從544.4米下降至540米,水域面積從近2200平方公里減小到1750平方公里,蓄水量從140億立方米降低至45億立方米。2009年“引河濟湖”工程投入運行後,水位下降的趨勢得以遏制,但直到2013年湖區水位仍低於多年平均水位。
由於克魯倫河和烏爾遜河平均每年攜帶25萬噸左右泥沙入湖,加上大風搬運、風浪引起湖岸坍塌,目前呼倫湖底約有50厘米厚的泥沙淤積。
貝爾湖是中蒙兩國共有淡水湖,呈橢圓形,長40千米,寬20千米,面積60878公頃。西北部4026公頃為我國所有,均在保護區內。一般深度9米左右,湖心最深處可達50米以上。
新達賚湖是由呼倫湖高水位決口而成,面積可達14700公頃,位於甘珠花東北約9千米處,西距呼倫湖5千米。隨著呼倫湖水位的下降,新達賚湖2001年與呼倫湖斷流,到2006年全部乾涸。
烏蘭諾爾位於呼倫湖南80千米處,是由烏爾遜河支流匯聚而成的水面。水大時東西長15~17千米,南北長2~5千米,面積達3200公頃,枯水期成為沼澤。1996年乾枯,1997年經生態工程治理後恢復原貌。
克魯倫河位於呼倫湖西南部,發源於蒙古人民共和國肯特山南麓,呈東北走向,自西向東注入呼倫湖。河流全長1264千米,寬40~90米左右。在我國境內長206.44千米,保護區內不足20千米。
烏爾遜河發源於貝爾湖,北流注入呼倫湖,南北連線呼倫湖和貝爾湖兩大湖,東西連線新巴爾虎左、右兩大草原,全長223.28千米,流域面積10528.27平方千米。河寬隨水量的多寡變化,豐水期河寬一般在60~70米,水深2~3米。
哈拉哈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南部吉里革先山西麓的達爾濱湖。從東南流向西北,流至額布都格卡倫附近分為兩支,一支往西北經沙爾勒金河(已乾涸)流入烏爾遜河,另一支向南注入貝爾湖。
沙爾勒金河哈拉哈河流入貝爾湖之前41.19千米處分出的一條支流,長52千米,在烏爾遜河由貝爾湖流出24.07千米匯入烏爾遜河。沙爾勒金河將哈拉哈河與烏爾遜河直接連通起來,構成一個三角地區,中蒙邊界線即由此三角地區通過。沙爾勒金河流域面積36325公頃,其中我國流域面積有31150公頃,蒙古國有5175公頃。
達蘭鄂羅木河位於呼倫湖的東北部,全長25千米。18世紀中葉以前,是呼倫湖水從湖東北部注入額爾古納河的古道,是當時達賚湖的唯一出口,後因地殼影響,呼倫湖面縮小,湖水不能外泄注入額爾古納河,而三河匯合處的海拉爾河水大時,一部分水通過達蘭鄂羅木河倒流入呼倫湖。50年代後期,海拉爾河處於洪水期間,注入呼倫湖的流量相當大。1958年湖水上漲到海拔543.41米,開始通過達蘭鄂羅木河重新流向額爾古納河。1965年,湖水上漲1.67米,嚴重惡化了扎賚諾爾煤礦礦井的水文、地質條件,對礦區生產和牧區生產生活構成嚴重威脅。為保護扎賚諾爾煤礦安全,截斷了達蘭鄂羅木河與呼倫湖的水力聯繫,修建了人工運河“新開河”使湖水改道,以制止湖水上漲,並在新開河上設有泄水閘和擋洪閘,自此達蘭鄂羅木河成為一條調節呼倫湖水位的吞吐性河流。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開河連線達蘭鄂羅木河兩端故道的人工河。南起呼倫湖東部沙子山附近,從東側繞過扎賚諾爾礦區和車站,穿越濱州鐵路,西北至黑山頭腳下,匯入達蘭鄂羅木河下游舊河道,全長16.4千米。新開河底寬以鐵路為界,道南15米,道北22米。在呼倫湖東部沙子山附近的新開河上,建了泄水進口閘,控制湖水漲落;在距濱州鐵路線南部的新開河上,設有出口擋洪閘,以防止海拉爾河在高水位時倒流入湖。
“引河濟湖”人工河道連線呼倫湖和海拉爾河的“引河濟湖”工程於2009年投入運行,對遏制呼倫湖水位下降的趨勢起到了關鍵作用。
呼倫湖水系還有一些時令河、湖,分布在呼倫湖周圍。
時令湖分兩種,一種是與呼倫湖通連的大湖泡,水質較好。有新達賚湖、松哈托湖、阿楞多爾莫湖、烏都魯泡、吉布奇魚圈湖;另一種不與呼倫湖通連,但水面隨呼倫湖水位變化而變化,一般面積較小,鹽鹼度較高,在呼倫湖西岸分布較多。
呼倫湖周圍的時令河在降雨量較大的季節匯流入湖,主要有以下幾條:呼倫溝、水泉溝、大沙圈小河、西山溝、老四號溝。

區域範圍

保護區北起小河口向西南沿湖西岸到東廟;向南經蘭旗廟、寶格德烏拉、貝爾蘇木至貝爾湖西,沿國界到巴彥塔拉;向北沿烏爾遜河至烏爾遜隊(北),向東北至新達賚湖(新開湖)東烏拉,向西北經磋崗牧場二隊到小河口。
呼倫湖呼倫湖
保護區由達賚湖水域、貝爾湖(中國部分)、烏爾遜河、克魯倫河入湖口、烏蘭諾爾、新達賚湖及其附近草原組成。保護區劃分為五個核心區及其相應的緩衝區,即烏蘭諾爾核心區、嘎拉達白辛核心區、雙山子核心區、烏爾遜河核心區和貝爾湖核心區,其餘部分為實驗區。核心區面積為76803公頃,占總面積的10.38%;緩衝區面積為38930公頃,占總面積的5.26%;實驗區面積為624267公頃,占總面積的84.36%。其中最為著名是位於烏爾遜河中段的烏蘭諾爾核心區,面積7500公頃,濕地內蘆葦叢生,是天然的鳥類和魚類的棲息繁殖地,每年都有大量的鳥類在此棲息。

保護目標

綜述

保護該區域內的生態系統。即湖泊、濕地和典型草原等,並使其結構功能得以正常發揮。特定的地理位置使呼倫湖保護區成為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也是亞洲水禽的重要棲息繁殖地。
保護該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一是保護物種多樣性,486種高等植物,30種魚類,4種兩棲爬行動物,333種鳥類和35種哺乳類,其中64種動物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物種紅皮書。二是生態系統多樣性:擁有典型草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沙生植被、灌叢化草甸等生態景觀類型。三是遺傳多樣性:保護區物種豐富,有些物種種群數量均很大,如:雁鴨類、鷗類、鷺類、鷸類、雀形目鳥類。

植物資源

呼倫湖自然保護區植物種類比較簡單,初步統計,共有維管束植物58科、181屬、311種(包括亞種變種和變型)。其中蕨類植物1科1屬2種,裸子植物1科1屬1種,雙子葉植物43科134屬240種,單子葉植物13科47屬68種,植物區系以草本成分為主體,還有部分中生草甸成分和少量的沼澤成分,線分別敘述如下:
達烏里——蒙古種
這一組區系是歐亞草原區亞洲中部亞區的基本成分,在達賚湖地區代表植物如下:貝加爾針茅Stipabaicalensis和大針茅Stipagrandis本地區植物區系的基本建群種,尤其是大針茅在湖區東東北和西北數量較多。根莖型禾草羊草Leymuschinense也是作用極為突出的達烏里——蒙古草原種,在湖區的一些地方組成優勢草原群系。黃芪屬的草木犀狀黃芪Astragalusmolilotoides、斜莖黃芪A.adsurgens、白花黃芪A.galactites和新巴黃芪A.hsinbaticus,棘豆屬的多葉棘豆Oxytropismyriophylla、山棘豆O.hailarensis,錦雞兒屬的小葉錦雞兒Caraganamicrophlla,蔥屬的砂蔥Alliumbidontatum、白頭蔥A.leucocephalum,蓼科的細葉蓼Polygonumangustifolium,石竹科的叉歧繁縷Stellariadichotoma、麥瓶草Silenejenisseensis,毛茛科的棉團鐵線蓮Clematishexapotala,罌粟科的野罌粟Papavernudiccaule,十字花科的線葉花旗竿Dentostemunintogrifolius,景天科的瓦松Orostachysfimbriatus、鈍葉瓦松O.malachophyllus,薔薇科三出委陵菜Potentillabetonicaefolia、輪葉委陵菜P.verticilalaris、芸香科的北芸香(草芸香)Haplophyllumdauricum,傘形科的錐葉柴胡Bupleurumbicaule,白花丹科的二色補血草Limoniumbicolor,唇形科的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玄參科的達烏里芯巴Cymbariadahurica,川續斷科的窄葉藍盆花Scabiosacomosa,桔梗科的長柱沙參Adenophorastenanthina,菊科的火絨草Leontopodiumleontopodioides、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禾本科的額爾古納早熟禾Poaargunensis,百合科的興安天冬Asparagusdahuricus,鳶尾科的射干鳶尾Irisdichotoma,囊花鳶尾I.ventricosa等都屬於本區植物。
泛北極植物種
屬泛北極植物種的地理分布環境比較複雜,主要分布在草甸、沼澤和淺水中。在達賚湖沿岸分布的主要種有浮萍科的浮萍,杉葉藻科的杉葉藻,狸藻科的狸藻,小兒仙草科的狐尾藻,柳葉菜科的沼生柳葉菜,虎耳草科的梅花草;在湖區草甸植被中還有高大中生雜類草地榆,禾本科的無芒雀麥,芒草,薔薇科的鵝絨委陵菜,報春花科的海乳草等;在泛北極成分中草原植物種的典型代表是禾本科的恰草,菊科的冷蒿、紫花冷蒿,北點地梅,茜草科的篷子菜,禾本科的畫眉草是草原中常見的一年生植物。
古北極植物種
古北極植物種在達賚湖沿岸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中許多種是草甸的重要成分,水生植物、沼澤植物比較多,還有一些草原中旱生植物。
屬古北極草甸種的植物主要有拂子茅,假葦拂子茅,黃花苜蓿,天藍苜蓿,鼠掌老鸛草,旋花草,箭頭唐松草,多型蒜芥(壽蒜芥);屬古北極草甸草原種的有野火球;水生、沼生的古北極植物代表種有水蔥,五針金魚藻,莕菜(蓮葉荇菜),還有北獨行菜,扁蓄,長刺酸模,等。
東古北極種
東古北極種在達賚湖沿岸主要包括草甸植被和草原中旱生與旱生植被的一些種。主要代表植物有:並頭黃芩,山野豌豆,短芒大麥草,平車前,披針葉黃華,冰草,腳苔草(日蔭菅),防風,扁蓿豆,細葉白頭翁,阿爾泰狗哇花,多裂葉荊芥,地薔薇,瓦松,鈍背草,大籽蒿,迷果芹,角茴香,麻葉蕁麻等。
古地中海植物種
古地中海植物種主要包括古地中海乾旱、半乾旱區分布的一些植物種。在達賚湖沿岸的主要種有:白刺,枇杷柴(紅砂),細枝鹽爪爪,鹽爪爪,木地膚,芨芨草,角果鹼蓬等。
亞洲中部植物種
亞洲中部植物種主要以旱生的植物種為代表。在達賚湖沿岸(西部和西南部)草原中占有主導地位的禾本科針茅屬植物有二種,一種是克氏針茅、另一種是戈壁針茅,此外,蔥類植物中的鹼韭(多跟蔥),多分布於達賚湖西南沿岸的鹼化低地上,有時可形成優勢群落。還有狹葉錦雞兒,櫛葉蒿,在湖岸沙丘上還有沙蓬(沙米),的分布,還有一些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冠芒草等都屬於亞洲中部成分。
黑海——哈薩克斯坦——蒙古植物種
本區系主要包含著一些旱生植物,草甸植物種類。其代表中主要有:乾旱草原中的草原小禾草糙隱子草,由它組成的乾草原底層的禾草層片,還有分布於達賚湖以南沙質草原的沙生冰草,,麻花頭,,細葉鳶尾,等乾草原植物種。在草甸和鹽化草甸植被中,常見種有鹽生酸模,草地風毛菊等。在礫石質或沙質草原上的代表種有變蒿,星毛委陵菜,銀灰旋花,燥原薺等。
東亞種
東亞種在達賚湖沿岸分布種類較少。委陵菜,還有旱生半灌木萬年蒿等。
世界分布種
除以上區系成分之外,在達賚湖地區還有南北兩半球濕潤與乾旱植物地理區廣泛分布的世界分布種,主要是一些沼澤成分、水生植物和居民點雜草。在達賚湖沿岸分布的主要種有:水燭(狹葉香蒲),蘆葦,海韭菜,線葉眼子菜,穿葉眼子菜,狗尾草,反枝莧(莧菜),藜,田旋花等 。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動物資源

保護區內包括丹頂鶴大鴇等世界級瀕危物種的鳥303種,蒙古高原特有種黃羊等獸類13科35種,魚6科30種。其中,被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名錄的就有55種,我國分布的8種鶴,6種是該保護區的候鳥和旅鳥。保護區為澳洲——東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也是亞洲水禽的重要繁殖地。保護區三湖(呼倫湖、貝爾湖、烏蘭諾爾湖)和三河(克魯倫河、烏爾遜河、達蘭鄂羅木河)為供魚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有機水系,形成了一個漁業生產的整體。烏爾遜河中游的烏蘭泡水生植物豐富,為鯉魚、鯽魚的主要產卵地。
天鵝天鵝
呼倫湖附近有鳥類17目38科190種及2亞種,其中古北種155種,廣布種35種,沒有東洋種侵入。遷徙鳥172種,其中夏候鳥98種,旅鳥69種。雀形目鳥79種,水禽7目13科72種(其中雁形目21種,鶴4種,鷗8種),猛禽24種。國家保護鳥類35種,其中一類4種(黑鸛、白鶴、丹頂鶴等),二類8種(白琵鷺、大天鵝、小杓鷸、雕等)、三類23種(猛禽、灰鶴、大鴇及蓑羽鶴等)。該區有一定數量的大天鵝繁殖種群,及目前我國發現數量最大的蓑羽鶴繁殖種群。在後來的調查中又發現包括大鴇、金雕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在內的鳥類3科51種,其中鶴1種。呼倫湖區總計鳥類17目41科241種,占中國鳥類總數的1/5。
呼倫湖中已記錄到4目6科26種魚,包括粲條、紅鰭鰉、蒙古紅鰉、哲羅魚鯉魚東北雅羅魚鯽魚狗魚麥穗魚鯰魚、唇鯛、花鯛等。呼倫湖區哺乳類已記錄到6目13科35種,包括沙狐艾鼬狗獾草兔、達烏利黃鼠、黃鼬三趾跳鼠小毛足鼠黃羊。已發現爬行類2種(麗斑麻晰與白條錦蛇),兩棲類2種(中華林蛙與花背蟾蜍)。

管理措施

保護管理工作體系

社區管理。構建和諧社區關係,以建立社區夥伴關係為目標,走訪民眾全面了解轄區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深入調研社區矛盾解決措施,開展扶貧結對活動。在轄區建立了居民檔案,設立義務管護員,讓公眾積極參與保護,提高他們的自然保護意識,理解並支持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現場管理。主要以核心區、緩衝區的嚴格保護和鳥類棲息繁殖地、魚類洄游通道、產卵地等重點生境和敏感區域的管理為重點。各站以巡護管理、民眾舉報案件和突發事件的處理來實施現場管理工作。
行政執法。十年來,保護區管理局共處理各類違法案件400多起,沒收、銷毀違法工具3000餘件,有效遏制了保護區內的違法行為,保護了自然資源。通過行政執法培訓,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科研監測工作體系

保護區主要以鳥類、草原和濕地植被監測工作為主,其內容和手段逐漸完善細化。1995年以來,選定了濕地、植被監測樣方17處,永久監測點50處,建立了8處具有代表性的植被永久性生態監測樣地。各管護站均有1名專職科研人員,配有各式望遠鏡、汽車、機車、GPS及通訊設備。他們負責對其轄區內敏感地區的鳥類進行常年監測。通過參加鳥類監測、GIS、植被監測等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日常監測水平。固定了以春、夏、秋三季為主的保護區及周邊地區鳥類資源,經多年的監測,保護區記錄鳥類由原來的241種增加至333種,共發現新記錄92種。
科研成果不斷在各類刊物上發表。此外收集了與達賚湖自然保護區相關的學術文章共51篇,編製成達賚湖自然保護區科學論文集兩冊。保護區已完成了濕地、動植物資源的綜合考察,並編制出版了《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報告》。
不斷拓展對外科研合作渠道,與中央民族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國際鶴類基金會、呼倫貝爾市氣象局、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等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並通過合作開展了中加內蒙古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社區發展項目、黑龍江流域水資源管理研究項目、犬科動物生境研究、呼倫湖地區氣候變化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額爾古納河流域生物多樣性監測項目、兩爬類動物監測項目、鶴類監測項目等。

宣傳教育工作體系

製作高質量的傳宣資料,設立警示牌、宣傳牌,充分利用廣大媒體、網路,宣傳和報導自然保護區的重大事件和發展情況。呼倫貝爾日報社、呼倫貝爾電視台、新巴爾虎右旗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多次對保護區進行了專訪,了解了達烏爾國際保護區的合作情況、自然保護區各項工作情況及面臨的主要問題等,錄製了節目,並分別循環播出。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濕地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生物多樣性日”、“地球日”等紀念日,以散發宣傳單等形式開展公共宣傳活動,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宣傳力度。十年來共發放各類宣傳資料2萬餘份,在保護區重點區域、主要路口、保護區外界設立警示宣傳標牌100餘個,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對自然保護區周邊民眾的宣傳教育,採取通俗易懂的宣傳教育方式,使周邊民眾充分認識到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當地經濟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係,提高參與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的自覺性;通過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周邊民眾的法制觀念,達到依法管理,以法治區的目的。
對中小學生採取新奇多樣,有創新、有特色的宣傳教育方式,通過參加野外活動、夏令營等形式,提高他們的興趣,以科普宣傳教育為主,豐富中小學生的自然保護知識,增強青少年熱愛家鄉、熱愛自然、熱愛自然保護區、熱愛野生動物的觀念。針對不同的人群採取不同宣傳教育方式,保護區每年都組織對社區牧民及社會各界人士進行宣傳,使他們了解保護區,支持保護區。成功舉辦了兩屆“達賚湖杯”學生知識競賽活動和一屆“6.5”世界環境日“達賚湖杯”演講比賽活動。平均每年對學生的宣教量可達800人次,對社區牧民的宣教量可達500人次。積極參加了“尋找中國最美濕地”的評選活動,達賚湖濕地被評為“中國生態保護最佳濕地”。

對外合作

中蒙俄CMR—達烏爾國際自然保護區的成立,開創了世界上三個國家共同建立國際自然保護區的先河,並為自然保護事業的多國合作樹立了典範。三方成員一直在科學考察、學術交流、宣傳教育等方面進行積極合作,取得了極大的成功。2006年和2007年呼倫湖自然保護區分別在中國成功舉辦了三國國際兒童繪畫展和夏令營活動。參加活動的師生達500餘人次,今年9月,應邀參加了俄羅斯達烏爾斯克自然保護區成立20周年的慶典活動。20年來,國際自然保護區共召開了5次聯合委員會會議,保護區三方成功合作進行考察和宣傳教育等活動60餘次。
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多年來,保護區還與多個國際組織合作。如:國際鶴類基金會、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GEF項目、加拿大農業發展項目等。通過項目的實施,加強了自然保護區的能力建設,拓展了資金來源渠道,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也得到了鍛鍊和提高。
為了加強與國內外保護區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保護區先後分別與美國瑪洛爾國家野生動物庇護地、江蘇大豐糜鹿自然保護區、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建立了姊妹保護區的關係,與加拿大黑贊馬國家公園結成了姊妹保護區。2007年,達賚湖生物圈保護區還與國內其他9個知名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共同成立了“中國東部候鳥遷徙網路姊妹保護區網路”,並每年召開學術交流會議,促進共同展。
此外,為順應經濟新常態、加快呼倫湖綜合治理工作進程,保護區管理局積極開展對外合作項目: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合作共建保護區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與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內蒙古和信園蒙草抗旱綠化股份有限公司在草地生態修復、沙化修復等領域開展項目合作。這三家在合作的重點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和雄厚的實力,與其成功合作是保護區管理局在加快推進呼倫湖綜合治理工作中取得的又一項重要成果,對進一步提升保護區科研監測能力,加快保護區生態旅遊開發進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開發利用

內蒙古自治區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條例將保護區範圍規定為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區境內的區域,對保護區內從事規劃、保護、建設、利用、管理等活動進行了規定和限制。
條例分為總則,規劃與保護,利用與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五個部分,將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為保存完好的天然狀態的生態系統以及珍稀、瀕危動植物的集中分布地,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進入;核心區外圍為緩衝區,只準進入從事教學科研觀測活動,禁止開展旅遊和生產經營活動;緩衝區外圍為實驗區,可以進行科學實驗,教學實習、參觀考察、旅遊以及馴化、繁殖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適當的生產經營活動。
遊艇遊艇

生態價值

內蒙古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大面積草原,是我國保存下來的最為典型、最為完整的中溫型草原生態系統。它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典型草原動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徵,具有古老的區系發生與群落髮生歷史。保護區還具有廣闊的水域、濕地。區內的呼倫湖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內陸湖泊,是眾多鳥類棲息、繁殖的樂園,是東北亞鳥類遷徙的重要集散地,是進行鳥類生態學研究、湖泊生態系統演變規律研究的理想場所。同時,保護區還是豐富的天然物種資源基因庫,是拯救和保護物種的儲存庫,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