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內畫鼻煙壺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的工藝品種,自清
嘉慶年間內畫鼻煙壺製作以來,歷經近二百年,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殿堂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歷史流派
內畫鼻煙壺,發祥於京城,為當時皇宮貴族、達官貴人所擁有。清末民初時期“京城四大內畫名家”之一的
葉仲三,被稱為現代“京”、“冀”兩派內畫的創始人。建國後,北京成立工藝美術研究所,內畫工藝有了明確的師承關係。目前國內主要有 “京派”、“
冀派”、“魯派”及“粵派”四大流派。
京派
當今內畫鼻煙壺四派均起源於北京,其中京派的歷史最為久遠。北京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王朝的皇都,也是內畫鼻煙壺的發祥地,百業興旺、人才鹹集,經濟文化的發達,蘊育出內畫鼻煙壺藝術有著必然性,內畫畫工們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蘊,逐漸地形成詩書畫印並茂的京派藝術風格。 京派內畫以周樂元、
馬少宣、
葉仲三為代表。
葉派內畫創始人葉仲三大師,生於光緒元年1875年,卒於1945年。堂號“杏林堂葉”。他與內畫高手周樂園,馬少宣,
丁二仲被稱為“京派
內畫四大名家”。
葉仲三的作品來源主要是晚清和民國初年社會上所流行的一些畫冊,如《古今名人畫譜》、《飛影閣》等。人物題材的畫主要取自《三國志》、《聊齋》、《紅樓夢》等書中的插圖,色彩鮮艷而有情節。他創作的題材廣泛,花鳥、山水、人物、草蟲、博古等無所不能。他畫的聊齋故事活靈活現,紅樓人物栩栩如生,被稱為“內畫人物一絕”。
葉仲三在1945年離世後,他的長子蓁禎、次子蓁禧、三子蓁祺,以及葉蓁祺之女
葉淑英,繼承並發展了
葉派內畫藝術。葉淑英大師是當今葉派內畫唯一一位嫡傳人。
愛好內畫鼻煙壺的收藏家,恐怕沒人不知道葉澍英的名字。她有這樣高的知名度,不但因為她是京城葉派內畫鼻祖葉仲三的孫女,葉莑祺的女兒。而且還因為她是迄今還在從事內畫鼻煙壺工作的,唯一的葉家後人,葉派內畫唯一嫡傳人。
葉澍英生於1939年12月4日,排行老三。她從小受父親葉莑祺和伯父
葉曉峰的影響,酷愛繪畫,1957年9月2日,她在政府有關部門動員下離學,當時她剛讀完初一,便隨父親一直在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從事內畫工作。
葉澍英早期內畫以人物與荷塘金魚等葉派作品為主,後來的題材便以花鳥為主。此外也畫草蟲等其他題材。她的花鳥畫技法和風格與
古月軒中同一題材極其相似,這與她畫葉派古月軒有密切關係。在她近40年的藝術生涯中,曾傳授眾多外姓弟子,
冀派創始人
王習三就出自葉派門下,可見她為
內畫事業的發揚光大做出了極為卓越的貢獻。
此後
葉派內畫又先後吸收王習三,
劉守本,丁桂玲等為外姓弟子,王習三還在河北衡水創立了
冀派內畫,為發展葉派內畫做出了很大貢獻。
魯派
魯派畫工雲集地在山東
博山,魯派因著山東博山籍的內畫藝術師畢九榮在清光緒十六年(1890)從北京回到博山後發展起來。魯派最有特色的是能夠利用瓷器上用的釉彩在鼻煙盒的內壁上作畫,然後,烘燒形成內畫鼻煙壺的瓷釉畫,即使盛水畫面也毫不受損。 魯派內畫的代表人物是畢九榮,當今的
內畫藝術名家為
李克昌先生。
冀派是當代的形成,雖然形成的較晚,然而,現在冀派內畫鼻煙壺及其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是最多的。冀派內畫的藝術特點是精皴細染、造型準確、風格典雅,以國畫色和油畫色綜合表現手法摹擬多個畫種的畫面效果,尤其是在肖像題材方面的創作上非常突出。冀派使用的
內畫工具為
王習三首創的金屬桿鉤筆。
冀派內畫畫工雲集地為
衡水,
饒陽縣是衡水內畫鼻煙壺從業人員最多的地方。 冀派的開山鼻祖為王習三先生。
粵派
粵派以艷麗的色彩和裝飾風格著稱於世,他也是一個年輕的派系。粵派在廣東汕頭。 代表人物為
吳松齡。
內畫風格
京派
內畫在承襲了葉氏內畫風格的基礎上,也融合了其他各內畫流派的藝術風格和現代繪畫的藝術手法,形成了全新的現代京派內畫藝術。其主要特點是選料精細、材質精美、結構嚴謹,筆法細膩;富有派別特徵、畫意生動、用色古樸、清新淡雅,給人以高雅獨特的藝術享受;造型富有古風古韻,多以傳統題材、歷史故事為主,內容豐富多彩。
京派內畫鼻煙壺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精巧美觀的藝術神韻被海內外譽為“鬼斧神工”般的藝術珍品。內畫鼻煙壺,反映了菸草文化的一個方面,對研究菸草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它以中國畫為基礎,承襲了國畫的精髓,拓展了國畫的創作空間;內畫鼻煙壺小巧別致,做工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
由於市場結構調整以及工藝美術品市場不景氣等多方面的原因,京派內畫同整個工藝美術品行業處於低谷狀態。很多從業者被迫改行,而年輕人又不願意再涉足其間,造成工藝美術行業中老人留不住、新人進不來的惡性循環。京派
內畫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境況。
冀派內畫
人物介紹
王習三,原名王端成,生於1938年,河北
阜城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冀派內畫創始人,
一級美術師,九三學社衡水市委名譽主委。1958年入北京工藝美術研究所拜師學習內畫鼻煙壺藝術。1958年至1966年在北京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學藝後調北京工藝美術廠搞
內畫創作,現任衡水市
內畫藝術院院長。他的作品意境深遠,
氣韻生動,渾厚質樸,線描富於變化,設色協調雅致,布局嚴謹得當,款式高雅工秀。他畫的鼻煙壺不僅技巧精湛,而且表現題材十分廣泛:山水、人物花卉、蟲草等應有盡有,擴大了
內畫壺的取材領域。無論是人物花鳥,還是山水風景,他都精益求精,力求準確、逼真,形神兼備,氣魄宏大,達到真、善、美的統一。
王習三在工藝美術上不斷創新,產品由內畫壺一種,增加了外畫壺和內、外畫壺兩種,繪畫題材由山水、人物、蟲鳥、花草,擴大到長城、
山海關、故宮、
頤和園、正定大佛寺、
趙州橋等名勝古蹟。作品銷往五大洲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收藏家們競相爭購的珍品。
榮譽
1979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家稱號。1982年被授予河北省勞動模範稱號。1985年獲中國第五屆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獎”。
2007年5月,在首次聘任河北省政府參事和文史研究館館員的大會上,
王習三被聘任為
河北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成為衡水市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王習三,第七、八、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因在方寸小壺內作畫而揚名海內外。日前,國家正式確定他為首批“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一生與內畫為伴,王習三樂在其中,步入古稀之年的他仍在繼續內畫“事業”。
無論是愛好、工作、還是退休生活,
王習三的“中心”只有兩個字——“內畫”。步入古稀之年的王習三,身材魁梧,氣質非凡,雖然已白髮如霜,但依然同他的藝術作品一般充滿活力。
名家一丁
人物簡介
一丁,原名
聶磊,字瑞之,號桃城居士,妙壺齋主人, 1974年生。現為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
中國內畫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河北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自幼秉承家學,在父親指導下習文練字,打下了紮實的傳統書畫功底。曾多次到
西安碑林和孔廟碑林觀摩臨習,書藝大進。其內畫最初曾得到
王習三等大師指點,後拜在京城
葉派內畫鼻祖
葉仲三嫡孫葉澍英大師門下。其壺內書法在內畫史上是繼清代
馬少宣之後崛起的又一位實力派書家,“真、草、隸、篆”無一不精,他的內書小楷《千字文》每個字大小只有一毫米左右,難度極大,被稱為“內書之最”,
一丁被同行和收藏界譽為 “中國當代內書第一人”,並牢牢占據著當代內畫大師的一席之地和內書領域的領軍地位。其主要作品有《心經》《蘭亭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朱子家訓》《道德經》等。
成長經歷
內畫在海內外被譽為“鬼斧神工”、“中國一絕”,是
中國傳統藝術中的一朵奇葩,
內畫的創作更是需要高超的技藝它區別於外畫的是:首先作畫順序相反,內壁反著書畫,外壁才能是正順序; 其次
壺口小限制書畫的操作,內壁繪畫時不容易看到筆的位置。所以內畫不但要有紮實的外畫基礎,還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才能完成一件好的作品。正是因為內畫創作的不易,故而當一件精品呈現出時,才俞顯珍貴。當在晶瑩剔透的水晶鼻煙壺裡,看到
一丁(
聶磊)清雅流動,圓潤古樸的書法作品,是那么的富有神韻,宛若新鮮的生命汁液在瑩潤的壺壁上流淌,感動之情便油然而生。審視愈久,愈感覺他的書法中有著“清風出袖”、“攬月入懷”的生命意蘊,實在令人難以置信如此高超的藝術竟出自一個儒雅書生之手,後生可畏,誠哉斯言!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始於商代,成熟於東周,兩晉和隋唐時書家輩出,達到巔峰。宋、元、明書法繼以晉唐法度,不斷創新。清代書家,崇尚
北碑之學,也熔凝出新的風格。
一丁能在毫釐之大的壺內作書,又能夠做到筆法不苟,點畫清晰,還能在
結體、布局方面別出心裁,獨樹一幟,而
卓然自成一家實屬當代書法藝術之奇蹟。 中國畫講究詩、書、畫、印,四位一體才能算一件完整的作品,對一個中國畫家來說,不懂書法意味著藝術前途是黑暗的。自決定從事內畫藝術之初,就立志要把內書藝術進一步發揚光大,開闢出一片屬於自己的藝術新天地。
自幼酷愛書法的
一丁(
聶磊),從小便隨父親練習書法,他的父親在當地就是一位很有名氣的書家,在家父嚴格 的教導下開始從
歐陽詢的代表作《
九成宮醴泉銘》練起,逐漸延伸到
永字八法,歐陽詢36法,
黃自元92法。他在臨摹學習過程中,不避寒暑,心摹手追,日日臨池,堅持不懈,不敢有半點馬虎,努力體悟楷書的精微與奧妙,從中領會
歐體楷書筆法結構的真諦。即使在吃飯和上廁所間隙也不忘練懸腕懸肘,平時吃飯時把拿筷子都當做練習的機會。在此期間,他遍學歐陽詢的《
化度寺碑》《皇甫君碑》以及《
夢奠帖》、《
卜商帖》、《張翰帖》等。
在長期的練習中,體悟到:書法以用筆為上,形者次之。楷書貴在靜中求動,點畫向背,縱橫有象。如果說金文天真爛漫,渾然天成,還有之取法乎自然具象得話,那么,楷書更是取法乎自然得抽象和規範。為此,在學書之餘,他的師法對象也不僅限於
歐陽詢一家,而是廣集諸家。他還學
王羲之的《蘭亭序》,以得其空靈飄逸,高情遠韻。學
虞世南的《
孔子廟堂碑》,以得其高古的廟堂之氣,學
褚遂良的《
雁塔聖教序》以得其秀勁靈動,醇厚自然之風。
在進行內書創作時,對寫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進行認真揣摩,努力掌握運筆的奧妙,力求運筆要圓潤、挺拔,而避諱狀如運算元。在下筆時努力用好中鋒,起筆處或尖而收筆處則圓。一丁(
聶磊)考慮到內畫鼻煙壺的造型,在創作中認識到,
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筆畫就會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 尤其是整篇字,要
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一行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鍊,神采飛揚同時,他又深知,字外功的重要。他從學習哲學、古詩詞、散文、音律、舞蹈等各個方面全方位照觀書法,以揣摩和體會其中所蘊涵的人格魅力和思想才情。為此,他的一筆一畫中深見其書法富有技巧和修養,看似信手寫來,輕鬆優雅,實則是學養豐錘鍊所得。
成就和榮譽
經過近十年的艱苦磨礪,終於將中國歐體字的間架結構惟妙惟肖的書於壺中,結構整齊而不板滯,緊密而不侷促,用筆看似橫平豎直,然略有傾斜,起、收筆乾淨利落,撇、捺圓潤飽滿。字字求生動,行行有活字。如虎踞龍盤之態,如蒼鷹將展未展,如鳥之傖忙回首,剛健秀美,完全把內書藝術在鼻煙壺裡完全體現了出來,把這種高難度,高技巧的藝術發揮到了極限,繼清代
內畫名家
馬少宣之後把內書藝術推向了又一個高峰。
一丁(
聶磊)書寫的內書《千字文》大小僅有2毫米,難度之大,至今仍無人能企及,堪稱內書之最,是現 存內書作品中的稀世珍品。其他內書作品有《蘭亭序》,《心經》,《
岳陽樓記》,《百家姓》,《千字文》等,曾被稱讚為“鬼斧神工,內書奇人”。其中內書小楷《千字文》獲2007年“習三杯”內畫大獎賽銀獎其草書《
芙蓉樓送辛漸》獲“草聖杯”全國書畫大賽金獎,作品被載入其他作品還被載入《中國書畫藏典》、《國際書法家全集》、《中國藝術家精品大典》等典集。並刊入《中華熱土》、《
人民畫報》等報刊。其傳略收入《
世界名人錄》、《
世界人物辭海》、《
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等。本人被授予“二十一世紀中國知名書畫藝術家”、“當代中國華人書畫藝術家”、“百名作品最具有收藏價值藝術家”、“中國當代書壇畫苑中堅人物”等榮譽稱號。在海內外收藏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受到眾多收藏家和藝術愛好者的廣泛關注。
社會評價
江山代有人才出。
內畫如今被列入國家首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榮獲聯和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歷史賦予內畫這一偉大的民族藝術既要繼承而又必須發展的使命,有繼承才有發展,發展了就是最好的繼承。
一丁(
聶磊)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志存高遠,功苦同鑄、德藝雙修,不斷進行著內書藝術的探索!相信屬於他的內書藝術
天地會更加廣闊。
活動年表
1996年作品在首屆“北京旅遊書畫大賽”榮獲一等獎
1997年作品被載入《中國書畫藏典》
1998年作品被載入《中國書畫家全集》
2001年被河北省輕工業廳評為河北民間工藝美術家
2003年作品被載入《中國藝術家精品大典》
2004年作品在首屆“中國畫·畫家鄉”
全國書畫大賽榮獲二等獎
2007年草書《
芙蓉樓送辛漸》獲“草聖杯”全國書畫大賽金獎,並被組委會永久收藏。
2007書法作品被載入《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家代表作典庫》
2007年內書小楷《千字文》獲“習三杯”內畫大獎賽銀獎。
2007年書法作品被“普陽杯·和諧中國”全國書畫大賽組委會永久收藏
2008年被授予“中國當代書壇畫苑中堅人物”等榮譽稱號
2009年被授予“百名作品最具有收藏價值藝術家”
2010年內書《心經》獲“習三杯”內畫大獎賽銅獎。
2010年15件作品被載入《中國內畫鼻煙壺》
2011年20件作品參展 “上海內畫鼻煙壺精品展”
2011年6件作品入選《冀派內畫圖典》
2012年由河北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2年作品《般若心經》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
2012年作品《百家姓》榮獲國家級“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銀獎
2012年作品參加衡湖秋月*冀派內畫藝術精品展
2012年作品《蘭亭序》榮獲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銅獎
2012年作品《
陋室銘》榮獲首屆上海“中福杯”中國鼻煙壺名家精品展銅獎
2012年作品《千字文》榮獲第十五屆北京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金獎
內畫名家
人物介紹
姜文昌,1971年生於河北衡水市,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河北省
內畫大師。自幼酷愛繪畫藝術,勤學內畫二十餘載,受到
冀派內畫泰斗
王習三及弟子
王春光先生的精心指導。多年來甘於寂寞與淡泊,把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傾獻於方寸之內,還廣泛涉及文學、 美學、 哲學等,不斷豐富作品內涵,逐漸形成融古代與現代為一體的藝術風格。內畫題材廣泛,內畫題材廣泛,工寫兼備,所繪山水、人物、花鳥、動物、魚蟲無不精妙。作品既具有深厚的筆墨功力又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被行家及藏家所稱道。多次受邀赴新加坡及港台地區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深受國內外藏家青睞,多件作品被收藏。逐漸成為國內外收藏家注目的內畫藝術家。
榮譽
1998年,參加陝西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
1999年,創辦內畫工作室,並帶出內畫弟子多名,其中部分弟子已獲得中國內畫家的稱號。
2003年,在西安創辦內畫藝術研究中心,多年致力於
內畫藝術的推廣和傳播。部分優秀作品被收藏並收錄於國內外出版的《中國鼻煙壺新貌》、《中國內畫精選》等書籍。
2005年,赴香港、馬來西亞進行藝術交流活動。
2006年,赴台灣舉辦個人畫展,其作品深得海內外收藏家的喜愛和青睞。
2011年,加入河北省社會團體,受邀任衡水市殘聯藝術學校客座講師。
2012年,在文化藝術領域取得突出成就,部分優秀作品被中國國際集郵網聯合國家電信和郵政等發起的--“科學發展,再創輝煌,共迎十八大勝利召開”慶祝活動專題系列郵票卡紀念收藏冊所收錄,並製作成有“國家名片”之譽的郵票和電話卡正式發行.
著名作品
內畫藝術大師
雨農作品<<涼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此圖是一唐詩意畫作品,主題人物只占畫面一角,卻寓繁於蔬,意境悠遠,筆墨細緻剛勁而又淋漓奔放。畫面主角是一威武戰將,一手持著寒光閃閃的
龍泉劍,一手握著玲瓏剔透的
夜光杯,對著香氣馥郁的葡萄酒,伴著激越的琵琶聲盡情暢飲。把勇士醉臥沙場的曠達豪放,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姿雄風都表現的神完意足。人物衣紋的運筆如行雲流水,筆觸有力的提按轉折表現著戰將的剛健威猛。畫面背景用清淡而灑脫的筆墨描繪,與主題人物細緻剛勁的表現形成強烈對比,時而潑墨淋漓,時而枯索飛白,極具抽象之美。
起源
鼻煙壺最初在我國滿、蒙、藏等少數
遊牧民族中使用,主要有銅、銀、瓷質幾種。明朝以後,煙壺著鼻煙一起傳入內地。後來,煙壺的品種逐漸增多,到清乾隆時期,玉石、翡翠、晶石、寶石、瑪瑙、陶瓷、銅銀、竹木雕刻、套料、內畫等煙壺品種都已出現。加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之不僅為實用品,而且也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內畫鼻煙壺材質有瑪瑙、晶石、琥珀和料的幾種。繪畫前,先用鐵砂球和金鋼砂將煙壺內壁均勻磨砂,然後根據壺的形狀設計繪畫出各種題材的作品。
名家
清嘉慶以後,內畫鼻煙壺的工藝水平已達到很高程度。著名人物有清
鹹豐時的
周樂元,清末民初時的
葉仲三,民國時期的
馬少宣等。中國衡水
習三內畫藝術院內畫藝術大師
王習三在繼承葉派的基礎上,博採眾長,經過長期苦煉,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構思新奇,意境高雅,設色古香,勾勒清晰,
氣韻生動的藝術特色。他的獨特風格受到國際上的高度讚譽,被稱之為“
冀派”
出自於中國衡水
習三內畫藝術院的內畫鼻煙壺,以其小巧玲瓏的造型,豐富多彩的材質,精美絕倫的工藝,匠心獨具的裝潢,被國際上譽為集中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創建於1988年的中國衡水習三內畫藝術院,擁有18位在海內外頗有影響的內畫師。他們以自己獨特的畫風和精湛的技藝成為
冀派內畫的僥僥者,受到各國收藏家的好評。其作品中以各國元首畫像最為著名,多次被國家作為高尚禮品贈送給來訪的美、英、巴西等國元首。
照相法
最近幾年,內畫鼻煙壺中出現了用照像法製作素描稿的作品。市場上多數內畫鼻煙壺是這種產品在勢如波涌的鼻煙壺大潮中,如何鑑別這種鼻煙壺是鼻煙壺收藏家面臨的新課題,也是藝人對鼻煙壺收藏家認真負責的一項責任。
基本原理
內畫鼻煙壺所用的照相感光法基本原理如下:
材料:重鉻酸鉀、明膠、著色劑(通常是
墨汁)充分混合製成製劑
1.將放大的畫面素描稿拍照,製作出黑白底片;
2.用明膠,重鉻酸鉀,著色劑混合成製劑,均勻的塗布在在鼻煙壺的內壁;
3.將素描稿的底片固定在準備好的鼻煙壺上,然後用強光照射,其時,經光
線照射的部分重鉻酸鉀和明膠起反映,將含有著色劑的顏料固化在鼻煙壺壁上;
4.用水清洗掉沒有固化的多餘的製劑,留下來的是有顏色的素描稿;
5.藝人在素描稿上繪製著色直至完成作品。
適用鼻煙壺範圍:人物畫,肖像畫,部分山水畫,書法
鑑別要點
1.由於鼻煙壺是立體結構,光線透過底片的時候邊緣線條會出現模糊現象;2.線條深淺一致,沒有過渡,僵硬死板,乾枯少韻味,沒有手工繪畫的線條
富有變化。用高倍放大鏡看照像法能明顯的看出顆粒狀,但有的藝人將底稿照的很淺淡,再用手工描畫一遍,這樣的手工和照相結合的畫面要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才可見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