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本

劉守本

劉守本,當代京派內畫藝術的代表。16歲進入北京工藝美術廠,1960年跟著第一代鼻煙壺匠師葉仲三的兒子葉曉峰、葉奉祺學藝。全面繼承了葉家內畫傳統技藝,並從傳統中總結經驗,創立了更完善的技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術風格。是京派內畫壺代表性傳承人。1993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守本
  • 外文名:Liu Shouben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43年
  • 職業:畫家
  • 信仰:未知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主要作品,成就榮譽,內畫藝術傳承人,鼻煙壺起源煉丹小藥瓶,內畫人才很少,很多珍貴內畫壺被毀,巴黎獻藝,內畫鼻煙壺工藝流程,京派內畫鼻煙壺 第四代傳人,

人物簡介

1960年師從清末民初著名葉派內畫藝人葉仲三之子葉曉峰葉奉祺二位藝人學藝。
他全面繼承了葉派內畫的傳統技藝,並從傳統中總結經驗,創立了更完善的技法,形成自己獨特的技術風格。在京城文化的吸引和薰陶之下,劉守本先生的內畫鼻煙壺也呈現出濃郁的京味。
劉守本

主要作品

近年來他創作了許多反映皇室生活的作品如《乾隆花園》、《乾隆皇帝賞壺圖》、《百壽圖》、《浴馬圖》、《乾隆皇帝戎裝像》等。在表現北京古老風情上他也是運用自如。其中表現舊時旗人和京城平民生活情趣的作品有《籠中趣》、《品茶圖》、《魚翁八式圖》、《燈前教子》、《踏雪尋梅》等,京味十足,意趣悠然。由於題材廣泛,畫工精細,人物形象生動,設色古樸,雅俗共賞。

成就榮譽

1987年他創作的內畫作品《長安燈會》獲中國輕工部工藝美術百花獎。1992年其作品在亞洲手工業理事會年會上獲得特別獎。劉守本現為北京工藝美術大師,國際中國鼻煙壺協會榮譽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1993年11月1日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京派內畫鼻煙壺大師劉守本百子圖BONHAMS拍賣品
劉守本
劉守本大師2001年百子圖作品於2011年邦瀚斯拍賣成交港幣33,750
28 Nov 2011 15:00 CST Hong Kong Fine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Back to auction 19621
An inside-painted glass 'hundred boys' snuff bottleLiu Shouben, dated 2001
Clear and transparent, the interior of the bodypainted with a continuous landscape scene of boys engaging in leisurelyactivities of admiring paintings, calligraphy, playing music and practicingmartial arts, signed Liu Shouben with one seal of the artist.
7.2cm high.
Sold for HK$ 33,750 inc. premium
Footnotes
·劉守本,2001年作玻璃內畫百子圖鼻煙壺
Liu Shouben was born in 1943 and is a major figurein contemporary inside-painted snuff bottles. He took an apprenticeship undertwo of Ye Zhongsan's sons, Ye Xiaofeng and Ye Fengqi. Although classicallytrained in the style of the Ye family, he has developed his own unique styleover the years.
(十二金釵由台北網友珍藏)
劉守本 作 锺馗嫁妹劉守本 作 锺馗嫁妹
劉守本
劉守本
劉守本

內畫藝術傳承人

在新京派內畫壺代表性傳承人劉守本的家裡,陳列著雕漆、景泰藍、玉雕等各式手工藝品,“生在天子腳下、皇城根旁很自豪,我們從事的是打著京城文化烙印的事業,老北京題材給了我很大的創作空間。”內畫壺是北京土生土長的手工藝品種,劉守本坦言,內畫鼻煙壺創作技巧很容易,重要的是手藝人的修養和美術基礎。作為葉派內畫第三代傳人,劉守本卻說自己年輕時繪畫基礎不好,常常仿老,到50歲才形成自己的風格。壺嘴只有豆粒大小,小小的鼻煙壺以方寸之地呈現偌大畫面,其製作工藝在民間甚至有“鬼畫壺”的說法,稱繪畫者化身為狐仙,到鼻煙壺內部去作畫。劉守本卻說,內畫壺並沒什麼神秘,技巧也不算高超。能為名人、政府首腦畫肖像,是很多行內人熱衷談起的話題,劉守本卻不以為意。他不標榜吹噓,也不故弄玄虛,只把自己的成就歸結於老北京文化的滋養。
京派內畫壺代表性傳承人劉守本京派內畫壺代表性傳承人劉守本

鼻煙壺起源煉丹小藥瓶

吸鼻煙的習俗,源自菸草發明者印第安人。義大利人大約在14世紀選用上好的菸葉、摻入薄荷、冰片等藥材碾成粉,密封入窖,歷經數年生產出商業化的鼻煙。
明朝末期,鼻煙從歐洲傳入中國,到了清代順治年間,有人用原來煉丹使的小瓶子裝鼻煙,之後慢慢發展出了專門的鼻煙壺。到了雍正、乾隆時期,皇帝在鼻煙里摻進名貴的藥片,賞賜給底下的人,這東西就在京城一帶流行起來,有“飯可以不吃,鼻煙不能不聞”的說法。清朝嘉慶年間,一位南方的年輕畫家叫甘桓,將小鋼珠、石英砂和少量的水灌入鼻煙壺內,來回搖動,將壺內壁磨砂,再以彎鉤竹筆在內壁作畫,現發現甘桓最早的壺作於1816年。“造辦處”和“御窯廠”製造出大量的御用內畫壺。據故宮文獻記載,在查抄清代大貪官和珅的家時,就抄出各類鼻煙壺1400多件。
我國曆朝歷代都有代表性的藝術品,要說最能體現清朝時代特徵的手工藝品,非鼻煙壺莫屬,也是當年八旗子弟手中競相炫耀把玩的袖珍器具。

內畫人才很少

我1943年生於北京,16歲進入北京工藝美術廠,先是做了兩年琺瑯,1960年跟著第一代鼻煙壺匠師葉仲三的兒子葉曉峰葉奉祺學藝。葉派內畫特點主要集中在傳統人物上,葉曉峰在繼承葉派內畫上比較全面,葉奉祺的主要成就在繪製古月軒(始於清代康熙年間,以琺瑯彩在玻璃胎上施以彩繪,經高溫燒制而成)。我以畫傳統人物為主,兼工動物、山水等。
在作品的人文性和個性化方面,能夠稱得上頂級的還是處在清末民初的第一代內畫人,也就是我師傅的師傅葉仲三以及周樂元馬少宣丁二仲等人。在他們之前,沒有藝人能在鼻煙壺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與此前品評鼻煙壺的材質和造型不同,那時人們欣賞內畫和欣賞書畫作品一樣,要看是誰書畫的、內容題材……
我學藝時,內畫鼻煙壺屬於國家的保留行業,京城畫內畫的一共只有6人,賣到國外非常受歡迎,怎么畫都有人買。

很多珍貴內畫壺被毀

那個時代,人們沒有保護意識,一些畫質模糊不清的舊壺,直接塗了舊畫,再面上新畫,沒有考慮到它們的藝術性。這些舊壺,很多出自周樂元馬少宣等名家之手,現在再想看看前輩的作品都很難了。
而國外卻非常重視內畫壺文化,外國人收藏的中國古董,第一是瓷器,第二就是鼻煙壺。他們專門在1968年成立了國際中國鼻煙壺協會,總部在紐約,每年都辦年會。我參加過兩次,曾在英國一位收藏家喬治·布洛赫家裡看到,金字塔狀的櫥窗里陳列著千餘件鼻煙壺,有玉壺、玻璃壺、象牙壺、銅壺、瓷壺甚至石壺,才發現原來在書里看到的那些好壺都在他們家。這人前年去世,好多東西都拍賣了。

巴黎獻藝

內畫鼻煙壺只是鼻煙壺的一種,一般用半透明料器製造,也有高級的用水晶、瑪瑙、翡翠等,雖說用玻璃也可以內畫,但好的水晶畫出來的煙壺更潤且發亮。
它的工藝是用一根前端帶鉤纏狼毫的長筆,蘸上墨或顏料伸到口徑很小的鼻煙壺內壁作畫。在鏡體上作畫不像宣紙,一潑墨就不能塗,內畫整個過程中若出現錯誤,可以用棉花蘸水塗改。對外人而言,有一種神秘性,筆怎么能伸到豆粒大小的瓶里畫出乾坤呢?這是一種技藝,久而久之熟能生巧。內畫鼻煙壺創作沒什麼神秘之處,入門很容易,技巧也不算很高超,重要的是手藝人的修養和美術基礎。
雖說沒什麼高超的技巧,但內畫對人的眼力和心力要求很高。上世紀90年代,我們去巴黎參加活動,由當時北京市第一副市長帶隊,那時巴黎是一個大區,我們贈送給他們區長的肖像壺是在北京就畫好的,背面空白。帶隊領導說,“開幕式那天我寫幾個字,你把它寫在壺背面。”
當天在表演場地,北京市副市長和巴黎區長入場後,我拿出鼻煙壺,巴黎區長看見上面是自己,很高興。當時北京市副市長題了幾個字,我正要寫,發現壞了,場地里光線不夠,筆伸進去根本看不清,兩位領導站旁邊,我就已經很緊張了,又有很多記者圍著拍照,我流了一腦門子汗。於是,我偷偷對副市長說:“我拿回去再好好寫寫行嗎?”市長拿過來看了一眼說,“寫得很好嘛。”當場裝盒送給巴黎區長。後來一想,他不懂中文,寫成什麼樣他也看不出來。

內畫鼻煙壺工藝流程

1.選料:必須選用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質,經過磨製或熔煉吹制而成的。
2.制胎:用鑽石粉磨具先在壺口中心打豎眼,再向四周逐步擴展,直到內膛與外型的薄厚一致、平整均勻為止。用細金剛砂打磨壺體,把金剛砂、小鐵球和水裝進壺內,用手或機械來回搖動,直至內壁勻細適度為止。
3.壺內書畫:根據壺型設計圖案,用勾筆直接蘸上墨色在壺內勾好線條,西洋畫則用淡赭色起稿。著色時應手法利落,一氣呵成,避免厚薄不勻或漫浸外溢。
4.配蓋和裝盒。

京派內畫鼻煙壺 第四代傳人

鐵華1979年從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守本先生學習內畫技藝。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內畫藝術的創作,研究,創新和發展。多次參加了國內外的藝術展和文化交流活動。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鼻煙壺專業委員會會員。1976年在北京工藝美術廠學習國畫,系統掌握了素描及中國畫人物, 山水,花鳥,動物畫技法。
曾受邀到希臘,德國,荷蘭海牙,比利時,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國進行文化交流和展演。作品獲得澳大利亞埃利森藝術節一等獎。獲得德國阿道夫藝術美術獎等,作品為收藏家所傾倒。主要代表作有《百子圖》《瑤池赴會》《三英戰呂布》《百魚圖》《赤壁游》等,其作品有很強的文學性。擴大了鑑賞者收藏家的思考及想像的空間,令藝術品位達到更高層次,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韓國政府為表彰其為中韓文化交流作出的貢獻特頒發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