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骨中的一塊短骨。楔骨共3塊其序數自拇趾側數起,由內向外分別稱為第1、2、3楔骨,向前分別與第1、2、3跖骨底相關節。第1楔骨即為內側楔骨,第3楔骨為外側楔骨,第2楔骨為中間楔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側楔骨
- 塊數:楔骨共3塊
足骨中的一塊短骨。楔骨共3塊其序數自拇趾側數起,由內向外分別稱為第1、2、3楔骨,向前分別與第1、2、3跖骨底相關節。第1楔骨即為內側楔骨,第3楔骨為外側楔骨,第2楔骨為中間楔骨。
足骨中的一塊短骨。楔骨共3塊其序數自拇趾側數起,由內向外分別稱為第1、2、3楔骨,向前分別與第1、2、3跖骨底相關節。第1楔骨即為內側楔骨,第3楔骨為...
足骨中的一塊短骨。跗骨屬於短骨,共7塊,可分為三列:近側列有上方的距骨和下方的跟骨;遠側列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和骰骨;近側...
◎楔骨 字源字形 楔骨屬於短骨,每足總計3塊 分別為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 其位置如圖所示 足骨 楔古籍解釋 編輯 楔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
跗骨(tarsal bones) 組成足的後半部的短骨,共有7塊,即跟骨(cal-caneus)、距骨(talus)、足舟骨(navicular bone)、骰骨(cuboid bone)和3塊楔骨(cuneiform bones...
(4)骰骨:呈方形,居跟骨與第4、5跖骨底之間,內側緣與舟骨和第3楔骨都有重疊。(5)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外側楔骨:居足舟骨和第1、2、3跖骨底之間,其中內側...
又分為內側縱弓和外側縱弓兩部。足弓內側縱弓 在足的內側緣,由跟骨、距骨、舟骨、3塊楔骨和內側第1~3跖骨構成,弓背的最高點為距骨頭。於直立姿勢時,在...
下肢骨62塊 下肢帶骨2塊 髖骨2 自由下肢骨60塊 股骨2 髕骨2 脛骨2 腓骨2 跗骨7×2 距骨2 跟骨2 足舟骨2 內側楔骨2 中間楔骨2 外側楔骨2 骰骨2 ...
踝骨: 跟骨(2) | 距骨(2) | 足舟骨(2) | 內側楔骨(2) | 中間楔骨(2) | 外側楔骨(2) | 骰骨(2) 足背骨: 跖骨(5 × 2) 趾骨: 近節趾骨(5...
足骨分為跗、跖、趾骨。跗骨:7塊,分別叫做距骨、跟骨、足舟骨、骰骨和楔骨 [2] 。跗骨位於足的後半部,內側是距骨,它與脛腓骨構成踝關節。 [2] ...
起於跟骨結節。止於分4個肌腱。止於第三~五趾中節趾骨底。拇短屈肌(flexor hallucis brevis)位於足底內側前端。起於內側楔骨底、脛骨後肌腱及跖長韌帶。止於...
足舟骨呈舟狀,位於距骨頭和3塊楔骨之間。前面凸,與3塊楔骨相關節,後面凹,與距骨頭相關節。外側面有一不恆定的小關節面,有時與骰骨相關節。...
1.於內側楔骨表面做2~3cm長的縱行背內側切口。找到脛前肌腱,並於中部將其縱行劈開。自止點將肌腱外側半剝離,儘量保留其長度,在切口內向近側儘可能地劈開肌腱。...
三、帶血管蒂內側楔骨瓣 四、帶血管蒂跟骨瓣 五、帶血管蒂足舟骨瓣 六、帶血管蒂跖骨瓣 第七章 四肢創傷骨移植技術 第一節 粉碎性骨折 第二節 骨...
正常情況下,脛後肌腱經過舟狀骨內端下面,止於第二、三兩個內側楔骨底面與二三跖骨底面。有副舟骨時,脛後肌腱走行於副舟骨內面的上面,且比較固定的止於副...
跖骨(metatarsus, metatarsal bones):又作“蹠(zhí)骨”。屬於長骨,共5塊,由內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5跖骨。跖骨近側為底,中部為體,遠側端為頭。...
脛骨前肌:系小腿前群肌之一。與趾長伸肌、長伸肌共同起自脛、腓骨上端與骨間膜,下行經小腿橫韌帶和十字韌帶的深方,止於第1楔骨和第1跖骨底。此肌可以使足...
【解剖】起自腓骨外側面,肌腱通過腓骨肌上、下支持帶深面,經外踝後方轉向前,繞至足底,斜行向足內側,止於內側楔骨和第一跖骨底的肌肉。作用為使足外翻和屈踝關...
將跖骨位置矯正後,用克氏針固定第1跖骨至內側楔骨、第5跖骨至骰骨,縫合切口。術後用長腿石膏固定前足於外展25°~30°位。術後2周腫脹消退後更換石膏,注意...
後列包括位於前上方的距骨和後下方的跟骨;中列為位於距骨前方、偏內側的足舟骨;前列由內側至外側,依次為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和外側楔骨,以及位於跟骨前方的骰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