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金牛(中藥)

入地金牛(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入地金牛,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兩面針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Fagara nitidum Roxb.]的根或枝葉。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具有祛風通絡,勝濕止痛,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疝痛,咽喉腫痛,胃疼,蛔劂腹痛,牙痛,瘡癰瘰癧,燙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入地金牛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芸香目
  • :芸香科
  • :花椒屬
  • :兩面針
  • 採收時間:全年均可
  • 毒性:小毒(《廣西本草選編》)
  • 貯藏: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蔓椒、豕椒、豬椒、彘椒、豨椒、狗椒、金椒、金牛公、兩邊針、山椒、上山虎、花椒刺、胡椒竻、出山虎、入山虎、馬藥、下山虎、金牛母、雙背針、光葉花椒、鳥不踏、貓公刺、山胡椒、葉下穿針、崖椒、鳥踏刺、雙面針、黃根、鱟殼刺、藤椒

入藥部位

根或枝葉。

性味

味辛、苦,微溫。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祛風通絡,勝濕止痛,消腫解毒。

主治

用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疝痛,咽喉腫痛,胃疼,蛔厥腹痛,牙痛,瘡癰瘰癧,燙傷。

相關配伍

1、治喉閉,水飲不入:(入地金牛根)擂爛,用黃糖煮,做成彈子。含化。(《本草求原》)
2、治風濕關節痛:兩面針根15g,肖梵天花根30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跌打損傷:兩面針鮮根30g,鮮硃砂根15g,豬腳1隻。酌加酒水燉服。(《福建藥物志》)
5、治燙傷:先用兩面針煎水洗,洗後用兩面針乾根研粉,撒布患處。。(《廣西實用中草藥新編》)
6、治對口瘡:(兩面針)鮮根皮配紅糖少許,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7、治毒蛇咬傷:(兩面針)鮮根30g,水煎服;另用鮮根磨酒外敷。(《福建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4.5-9g;研末,1.5-3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含漱;或鮮品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用量過大會出現頭暈、眼花、腹痛、嘔吐等中毒症狀。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切片,曬乾或鮮用。

炮製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稍潤,切片,乾燥。

形態特徵

常綠木質藤本,高1-2m。幼枝、葉軸背面和小葉兩面中脈上都有鉤狀皮刺。奇數羽狀複葉互生;葉柄較著生在葉軸最下端的小葉片短;小葉柄長1-4mm;小葉3-11,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4-11cm,寬2.5-6cm,先端鈍或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近全緣或有疏離的圓鋸齒,無毛,革質而有光澤。傘房狀圓錐花序,腋生,長2-8cm;花柄長1-2mm;萼片4,寬卵形,長不及1mm;花瓣4,卵狀長圓形,長約2mm;雄花的雄蕊4,藥隔先端有短的突尖體,退化心皮先端常為4叉裂;雌花的退化雄蕊極短小,心皮4。成熟心皮1-4,紫紅色,乾時表面皺褶。蓇葖果成熟時紫紅色,有粗大腺點。種子卵圓形,直徑5-6mm,黑色光亮。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丘陵灌木叢中、路旁等向陽地。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

藥材性狀

根圓柱形,稍彎曲,直徑0.7-5cm或更粗,表面深黃棕色至淺棕色,具粗縱皺紋,有時具橫向裂隙,皮孔突起,類圓形,鮮黃色或黃褐色。橫斷面栓皮薄,皮部淺棕色,有稍具光澤的深黃色斑點;木部灰黃色,可見同心性環紋及密集的小孔。商品多切成不規則的塊片或段,厚1-4mm。質堅硬,氣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以根皮厚、味濃者為佳。

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
2、鎮靜作用;
3、誘發僵住症作用;
4、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強心作用;
5、解痙作用;
6、抗癌作用;
7、抗菌作用;
8、抗炎作用。

相關論述

1、《本經》:“主風寒濕痹,歷節疼,除四肢厥氣,膝痛。”
2、《食療本草》:“主賊風攣急。”
3、《本經逢原》:“通經脈,去風毒、濕痹。”
4、《嶺南採藥錄》:“理跌打及蛇傷。患牙痛,煎水含漱。”
5、《本草求原》:“治急喉痰閉危篤。”
6、《湖南藥物志》:“祛風活絡,散瘀止痛,解毒消腫。”
7、《廣西本草選編》:“行氣,主治腰肌勞損,寒疝腹痛。”
8、《綱目》:“《爾雅》云:椒、榝醜梂,謂其子叢生也。陶氏所謂樛子,當做梂子,諸椒之通稱,非獨蔓椒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