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光葉花椒
- 拉丁學名:Zanthoxylum nitidum
- 別稱:兩面針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薔薇亞綱
- 目:無患子目
- 科:芸香科
- 亞科:芸香亞科
- 屬:花椒屬
- 種:光葉花椒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幼齡植株為直立的灌木,成齡植株攀援於它樹上的木質藤本。老莖有翼狀蜿蜒而上的木栓層,莖枝及葉軸均有彎鉤銳刺,粗大莖幹上部的皮刺其基部呈長橢圓形枕狀凸起,位於中央的針刺短且纖細。葉有小葉(3) 5-11片,萌生枝或苗期的葉其小葉片長可達16-27厘米,寬5-9厘米;小葉對生,成長葉硬革質,闊卵形或近圓形,或狹長橢圓形,長3-12厘米,寬1.5-6厘米,頂部長或短尾狀,頂端有明顯凹口,凹口處有油點,邊緣有疏淺裂齒,齒縫處有油點,有時全緣;側脈及支脈在兩面乾後均明顯且常微凸起,中脈在葉面稍凸起或平坦;小葉柄長2-5毫米,稀近於無柄。花序腋生。花4基數;萼片上部紫綠色,寬約1毫米;花瓣淡黃綠色,卵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約3毫米;雄蕊長5-6毫米,花葯在授粉期為闊橢圓形至近圓球形,退化雌蕊半球形,墊狀,頂部4淺裂;雌花的花瓣較寬,無退化雄蕊或為極細小的鱗片狀體;子房圓球形,花柱粗而短,柱頭頭狀。果梗長2-5毫米,稀較長或較短;果皮紅褐色,單個分果瓣徑5.5-7毫米,頂端有短芒尖;種子圓珠狀,腹面稍平坦,橫徑5-6毫米。花期3-5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見於海拔800米以下的溫熱地方,山地、丘陵、平地的疏林、灌叢中、荒山草坡的有刺灌叢中較常見。
分布範圍
產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及雲南。
2011年9月在山東南部微山島發現野生光葉花椒。該植物系候鳥傳播種子繁殖,實生幼苗在無人管理的情況下,安全渡過了2到3個寒冬,自然長成1米多的小灌木,也使山東成為該植物間斷分布的最北界。
主要價值
英文名 : Shiny-leaved Prickly Ash 。
習 性: 為木質藤本植物;葉軸、莖、枝及葉脈兩面均生有銳刺。奇數羽狀複葉;對生,小葉二至四對;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無毛稍具光澤,頂端短尾狀;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或呈微鋸齒狀。花單生;腋出,聚繖花序呈圓錐狀,蓇葖果近似球狀,成熟時紫紅色,並有粗大腺點,成熟時自動開裂,內藏黑色的種子,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兩面針;根、莖皮、莖幹、葉均可入藥,主要功效有:消腫解毒、傷止痛、舒經活血、袪風消炎。
兩面針別名:光葉花椒、入地金牛、雙面刺、鳥踏刺、滿面針、土花椒、胡椒勒、大葉椒勒、上山虎、崖椒、蔓椒、黃根等等 。
本種提示
模式標本的原採集地在廣州市郊,1812年被引種至印度加爾各答植物園,次年自該植株採下標本,後由Roxburgh首先發表。
有三個類型:與模式標本一致的一類見於福建西南部、廣東及廣西東南部北緯約24°以南地區。它的植株各部無毛,枝及葉軸有刺甚多,葉有小葉3-7片,小葉革質,通常全緣,兩面中脈常有銳刺,乾後葉面有光澤;分果瓣徑達7毫米。第二類見於廣西、雲南和貴州南部,它的嫩枝、花序軸及花梗均被短柔毛,枝及葉有稀疏短刺或無刺,小葉片較大,紙質或稍厚,全緣,乾後暗黑色;分果瓣徑5.5-6.5毫米。第三類的嫩枝、葉軸腹面及花序軸均被短柔毛,小葉紙質,葉緣有淺裂齒,乾后蒼綠或淡棕色;分果瓣徑5-6毫米,此類多見於廣西西南部及海南。上述三個類型之間,在地理分布上彼此滲透。
主根粗壯,支根多,根外皮泥黃色,內皮硫黃色,鬆軟,味甚苦,麻舌。
根、莖、葉、果皮均用作草藥,通常用根。根性涼,果性溫。有活血、散瘀、鎮痛、消腫等功效。民間用於跌打扭傷藥,亦作驅蛔蟲藥。局部套用時,對神經末梢有麻醉作用,對胃痛或關節肌肉痛有緩解作用。根的水提液和酒精浸析液對溶血性鏈球菌和黃金色葡萄球菌均有顯著抑制作用。根的提取液用作針劑注射,對坐骨神經痛也有明顯療效。因含有麻醉成分,可與其他藥物配伍,用作黏膜麻醉劑。有認為它含有一木脂類lignan化合物C20H18O6有較好的解痙鎮痛作用。做動物試驗時,前者以直接作用於腸平滑肌,其鎮痛作用則直達中樞。但也有認為與其所含生物鹼有關。
本品有小毒,有服用後中毒死亡事件。中毒後引致腹痛、嘔吐、頭暈、小腸及脾臟收縮等症狀。
根皮和莖皮含生物鹼:nitidine, oxynitidine, dihydronitidine, hydroxynitidine, skim-mianine, 6-ethoxychelerythrine, α-allocryptopine, N-demethoxychelerythrine等。又含黃酮類化合物vitexin、diosmin及香豆素、胺基酸等。鮮葉含單萜類揮髮油:limonene, furfuraldehy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