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耳袋狸(兔耳袋狸屬動物)

兔耳袋狸(兔耳袋狸屬動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兔耳袋狸(學名:Macrotis lagotis):是兔耳袋狸屬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小的有袋動物。體長55厘米,尾長23厘米;體重0.8-2.5千克。體形纖細。耳長超大似兔而得名。吻長,粉紅色,無毛而粗壯。細長的後腿像袋鼠。皮毛柔軟且很長。背部呈灰藍色,腹部為白色。長尾是灰色和黑色,尾尖白色。

棲息於乾旱、炎熱的地區,包括沙漠、沙丘和草原。夜間活動,不善結群。白天呆在地下洞穴中。隱於乾旱草原的灌叢或草叢中。食性雜,既食昆蟲及其幼蟲,也食草籽、果實和真菌類。每年3-5月份繁殖,每次產仔1-3隻。分布於澳大利亞西北部和中部,是當地最奇特的有袋類動物之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文化,紀念銀幣,玩具禮品,

形態特徵

兔耳袋狸體長55厘米,尾長23厘米;體重0.8-2.5千克。是世界上最小的有袋動物。雌雄異形,雄性的體重是雌性的兩倍(雄性0.8-2.5千克,雌性體重是0.6-1.1千克)。隨著體型的增大,雄性也有了更大的額頭和更長的犬齒。體形纖細。具超大的無毛耳朵,耳長似兔而得名。吻鼻長,粉紅色,無毛而粗壯,富有活力。具有滑稽的外觀,細長的後腿像一隻袋鼠。前足有3趾,趾端粗長的爪適於挖土。
絲質的皮毛柔軟且很長。背部呈灰藍色,帶有微妙的棕褐色標記;腹部為白色或奶油色。長尾靠近身體部分藍灰色,其餘為黑色,40%的尾尖是純白色。 兔耳袋狸奔跑的過程中,尾巴像一個僵硬的旗桿被攜帶著,並且有一束細長的毛髮摺疊在裸露的尾尖上。
當動物在穴居時,育兒袋會向後方開放,以避免土壤進入。前肢強壯,由三個爪位和兩個無爪的趾組成。後肢纖細,與袋鼠相似,跳來跳去。兔耳袋狸用它們的腿在沙漠裡馳騁。它們的舌頭又長又粘又細,很容易捕到白蟻。

棲息環境

棲息在乾旱、炎熱的地區,包括沙漠、沙丘和草原。有三種主要的植被類型,通常與兔耳袋狸棲息地有關。這些是在山丘和高地上常見的長草叢草原,以及在沙丘和沙質平原上發現的腐殖質草原。更多的兔耳袋狸是分布在岩石和粘土的土壤環境中。

生活習性

兔耳袋狸不善結群,過著孤獨的生活。儘管有些兔耳袋狸會結伴而行(通常是兩辦雌性)。兔耳袋狸習半潛式生活,在2米深的地方挖出一些螺旋狀的洞,長度可達3米。這些洞穴可能有多個出口,如果一個洞穴被捕食者入侵,就可以從其他出口逃跑,這一點尤為重要。這些洞口隱於乾旱草原的灌叢或草叢中,可以作為保護,免受掠食者以及惡劣的太陽和其他環境條件的影響。它們也可以作為一個安全的地方,在成年兔耳袋狸外出覓食的時候藏匿幼仔。
兔耳袋狸白天呆在地下洞穴中,夜間活動。太陽落山時,兔耳袋狸會離開洞穴尋找交配的機會。也會在夜間周期性地返回自己的洞穴休息或受到捕食者的威脅。但它們之間除了交配之外,沒有多少社會聯繫。雄性兔耳袋狸似乎擁有一個線性的社會等級,這種等級由洞穴外的氣味標記表明動物處於的統治地位。
兔耳袋狸的視力不好,主要依靠聽覺和嗅覺來感知環境。它們有敏銳的嗅覺,用來嗅出埋在地下的食物,也能感知到其他個體的氣味標記。它們巨大的耳朵,能聽到昆蟲和捕食者的聲音。然而,聽覺似乎比嗅覺重要得多。兔耳袋狸的耳朵也被用來幫助調節體溫。雄性之間的交流通常通過氣味標記發生。雄性在洞穴的入口處摩擦泌尿生殖區域來標記洞穴的外部。雄性也可以在它們與雌性交配的地方標記洞穴。氣味標記與主導地位直接相關,占統治地位的雄性傾向於避免進入占其他已經被占主導地位的雄性標記過的洞穴。
兔耳袋狸不喝水,它們從食物中獲取水分。食物包括種子和草籽。特別是那些植物的根、果實、真菌類、塊莖和鱗莖,也吃幼蟲、白蟻、螞蟻、蜘蛛、水果、真菌、蜥蜴、偶爾也吃卵、蝸牛或小型哺乳動物。昆蟲在植物中所占的比例取決於棲息地和季節。兔耳袋狸嗅覺敏銳,有很好的聽力,它們會將巨大的耳朵貼在地面上,能夠聽到白蟻和其他昆蟲在地下掘洞。然後,用自己鋒利的爪子和強壯的前肢來挖出昆蟲、鱗莖和其他被掩埋的食物。由於兔耳袋狸有柔軟的皮毛,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的身體免受白蟻叮咬,它們在挖地道通往白蟻室時,會用細長的舌頭搭在自己身上。不幸的是,這種進食方法也會導致大量的土壤和沙子的消耗。

分布範圍

在20世紀初,在整個澳大利亞南部分布很普遍。曾經有6個亞種。截止2012普查核實,僅存一個物種,種群數量稀少。分布於在西澳大利亞和北領地之間的邊界地區,以及昆士蘭西南部。
兔耳袋狸分布圖兔耳袋狸分布圖

繁殖方式

兔耳袋狸具一夫多妻制的交配製度,其中最主要的雄性會與最主要的雌性和其他雌性交配,而較低的雄性會與同等或低於它們的雌性交配。雄性通過接近和跟隨雌性來發起性互動。緊隨其後的雄性在雌性的臉、肩膀、側腹、尾巴下面嗅嗅雌性,以及舔舔雌性的泌尿生殖口。雌性也可以嗅雄性。雌性可能會積極地拒絕排名較低的雄性的交配。交配似乎發生在地下,最長的交配記錄在18個小時左右。由於兔耳袋狸的數量減少和半自由的夜間生活方式,幾乎沒有記錄到在野外交配。
兔耳袋狸全年均可交配繁殖,但主要集中於3-5月,是否繁殖取決於環境條件。在乾旱的環境中,雌性可能會推遲交配,直到合適的條件來支持哺乳和獨立的營養需求。當環境條件適宜時,雌性兔耳袋狸每年最多可產生4隻幼崽,一般產1-3隻。雌兔耳袋狸在5個月大的時候達到性成熟(或體重560克時),而雄性則需要8個月的時間(或體重800克時)才能達到成熟。雌性發情周期持續大約21天。兔耳袋狸是所有哺乳動物中妊娠期最短的之一,只有14-17天。在懷孕後,幼小的後代爬進母親的育兒袋,將自己附著在乳頭上,並在育兒袋裡停留75天的時間,它們繼續以非常快的速度生長,在它們離開育兒袋的時候達到200克。一旦幼崽從母親的口袋裡出來,它們就不進去了,這期間雌兔耳袋狸已經交配並有了新生兒。這些出袋的幼仔被母親藏在她的洞穴里,在接下來的兩周里,她定期回來給她的孩子們餵奶。兩周后,年輕的兔耳袋狸離開了洞穴,必須自己照顧自己,可獨立生活。

亞種分化

兔耳袋狸(6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及年代
1
兔耳袋狸新南威爾斯亞種
Macrotis lagotis cambrica
Troughton, 1932
2
兔耳袋狸阿德萊德亞種
Macrotis lagotis grandis
Troughton, 1932
3
兔耳袋狸西澳亞種
Macrotis lagotis interjecta
Troughton, 1932
4
兔耳袋狸指名亞種
Macrotis lagotis lagotis
Reid, 1837
5
兔耳袋狸黑足亞種
Macrotis lagotis nigripes
Jones, 1923
6
兔耳袋狸北領地亞種
Macrotis lagotis sagitta
Thomas, 1905

種群現狀

數量稀少,僅見於澳大利亞乾旱地區的孤立片狀草叢中。因其毛皮具有商業價值,曾被大量捕殺。兔耳袋狸在過去的千百年中一直過著安定的生活,直到歐洲人涉足澳洲後它們才遭了滅頂之災,狐狸、貓、野豬等外來食肉動物的引入,使得原本鮮有天敵的兔耳袋狸家族日漸消亡,另外過度捕獵以及畜牧業對其棲息地的破壞,更使得兔耳袋狸的生存前景雪上加霜。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相關文化

紀念銀幣

澳大利亞自2010年起推出澳洲叢林動物幼崽彩色紀念銀幣項目。2011年新年伊始,澳大利亞推出該系列的第四枚——兔耳袋狸紀念銀幣。該幣為澳大利亞法定貨幣,由珀斯造幣廠鑄造。
正面圖案:中央為伊莉莎白女王肖像,幣緣分別刊國名、發行年號、面額、材質、成色等信息。
背面圖案: 中央為一隻蹲坐在草叢中回頭張望的兔耳袋狸,其身體為彩色,形態俏皮可愛;背景為叢林和當地特有的昆蟲圖案。右上緣刊“Australian Bilby”(澳大利亞兔耳袋狸)字樣。

玩具禮品

據澳大利亞新快網2013年7月23日援引澳大利亞新聞有限公司網站報導,作為澳大利亞臣民的致禮,英國王室的新寶寶將會舒服地依偎在一個柔軟可愛的兔耳袋狸玩具旁,且將有一個動物園場館將以他的名義命名。
兔耳袋狸玩具是由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親自挑選,以慶賀威廉王子及凱特王妃的首個孩子。悉尼塔龍加動物園更將以王室寶寶的名字來命名園內的一個場館。
陸克文表示,英國王室向塔龍加動物園撥款1萬澳元(約合5.68萬元人民幣),資助保護兔耳袋狸研究計畫。兔耳袋狸是澳大利亞一種珍貴但受到生存威脅的有袋動物。政府對能獲得王室支持感到榮幸。
陸克文希望所有澳大利亞人都能分享王室寶寶誕生的喜悅,而澳大利亞名人也紛紛向英國王室表示祝賀。澳大利亞總督白萊絲(Quentin Bryce)表示,王室寶寶的誕生是一個值得慶賀和珍惜的喜事。忠實的君主主義者及反對黨領袖艾伯特(Tony Abbott)則表示,王室寶寶的出生是威廉王子及凱特王妃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刻。
塔龍加動物園則表示,很榮幸能夠為英國王室送上賀禮。這份禮物無疑是對澳大利亞野生動物獨特性的認可。
在昆士蘭州,與王室寶寶同一天誕生的嬰兒將獲得一個方形獎章,而布里斯班的故事橋(Story Bridge)將在夜間亮起藍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