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獸亞綱

後獸亞綱

哺乳綱的一個亞綱。又稱有袋亞綱。在進化上為界於卵生的單孔類和高等的有胎盤類之間的哺乳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後獸亞綱
  • 拉丁學名:Metather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後獸亞綱
  • 分布區域:澳洲、美洲
特點,分類,分類介紹,袋鼠目,袋鼬目,負鼠目,鼩負鼠目,袋狸目,智利負鼠目,袋鼴目,分布,舉例,

特點

其特點是:胎生,但大多數無真正的胎盤,母獸具特殊的育兒袋。發育不完全的幼仔生下後在育兒袋內繼續完成發育。乳腺具乳頭,乳頭就開口在育兒袋內。大腦半球體積小,無溝回,也沒有胼胝體。體溫接近於恆溫,在33~35℃之間波動。雌性具子宮、雙陰道。與此相應,雄性陰莖的末端也分兩叉,交配時每一分叉進入一個陰道。雄性體外具陰囊。牙齒為異型齒,門齒數目較多且多變化。骨骼已接近於有胎盤哺乳類:不具頸肋,具13塊帶有肋骨的胸椎,通常是7塊腰椎。肩帶中烏喙骨和前烏喙骨、間鎖骨均已退化,肩胛骨增大且具肩胛岡。腰帶上具上恥骨(袋骨),用以支持育兒袋。本亞綱主要分布於澳洲及其附近的島嶼上,少數種類分布在南美和中美,僅一種分布在北美。現存的只有一個目,即有袋目。進化地位介於單孔類(原獸亞綱)和胎盤類 (真獸亞綱)之間。
後獸亞綱後獸亞綱

分類

根據門齒數目的多少可分為3個亞目:多門齒亞目新袋鼠亞目雙門齒亞目
(一)多門齒亞目 包括大多數的有袋目動物,分布在澳洲、南美和北美,有陸棲的、樹棲的和水棲的種類。大都為食蟲和食肉的類型。其特徵是:上頜每側有4—5枚門齒,下頜每側有3—4枚門齒,犬齒強大,臼齒具尖銳的突起。例如負鼠科的負鼠,袋鼬科的袋鼬等。
(二)新袋鼠亞目 種類和數量均不多,分布在南美,棲于山地森林中,營夜間生活,以蟲為食。已知的有2屬,即新袋鼠和Orolestes。
(三)雙門齒亞目 分布在澳洲,營陸棲或樹棲生活,大多是大型食草的類型。特徵是:上頜門齒每側有1—3枚,下頜每側有1枚,犬齒形小或退化,臼齒具鈍的疣狀突,適於研磨草料。後肢的第二趾與第三趾癒合,稱並趾。重要的科有:袋貂科、大袋鼠科。後一科的典型代表為:大袋鼠灰袋鼠袋熊袋貂及已滅絕的袋狼袋獅雙門齒獸

分類介紹

袋鼠目

有10科,分布於大洋洲。上頜門齒每側有1~3枚,下頜每側有1枚,犬齒形小或退化,臼齒具鈍的疣狀突,適於研磨草料。後肢的第二趾與第三趾癒合,稱並趾。營陸棲或樹棲生活,大多是大型食草的類型。包括樹袋熊科、袋熊科、袋貂科、鼠袋鼠科、袋鼠科、侏袋貂科、環尾袋貂科、袋鼯科、長吻袋貂科和樹頂袋貂科。

袋鼬目

包括袋狼科Thylacinidae、袋食蟻獸科Myrmccobiidae和袋鼬科Dasyuridae3科。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多門齒。其中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曾廣布於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和塔斯馬尼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有袋類,由於人類捕殺,於1933年滅絕。

負鼠目

有1科2亞科15屬62種,包括棉毛負鼠亞科和負鼠亞科。主要分布於南美洲。多門齒型,具長吻和很發達的矢狀脊。育兒袋發育不完全或無或只有簡單皮褶。多書生有長而稀疏體毛,尾具抓握功能,前足拇指對生,適於攀爬。壽命短,繁殖率高,數量大,妊娠期一般不足2周,新生兒體重約0.1克。

鼩負鼠目

僅鼩負鼠科(新袋鼠科)Caenolestoidae,共2屬5種,分布於南美洲。體小,外形似鼩鼱,具長吻,眼小,後肢比前肢長,成獸體重約40克,體長約15厘米,尾生密毛,約15厘米。無育兒袋。棲於高海拔森林的稠密植被或南美洲西部草原地帶,多為夜行性,食蟲或雜食。

袋狸目

有2科8屬21種,包括袋狸科Peramelidae和兔耳袋狸科Peroryctidae。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多門齒,後肢第二、三趾癒合。

智利負鼠目

僅1種,即秘魯鼩負鼠Lestoros inca。分布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夜行性。

袋鼴目

僅1科1屬2種:袋鼴Notoryctes typhlops和托氏袋鼴Notoryctes caurinus。分布於澳大利亞西部。體形如鼴,成體體長14厘米,尾長2~3厘米,體重約60克。高度適應地下生活,眼隱於皮下,無晶體,直徑僅1毫米;耳無耳殼。前肢強而有力,三,四趾的爪特長,有如鏟子的功能,其它趾縮小;後足中間有三趾有長爪;第一趾小而有甲,第五趾留有痕跡。雌獸在生殖季節有很發達的育兒袋,分隔為二,每邊各有一乳頭。棲息於灌叢荒漠地帶和沙質窪地,主食甲蟲幼蟲和卵。掘土方式於食蟲目鼴鼠有明顯區別,在地下遊走,身後不會留下永久性洞道。均為瀕危動物。

分布

本亞綱動物主要分布於澳洲及其附近的島嶼上,少數種類分布在南美和中美,僅一種分布在北美。現存的只有一個目,即有袋目(Marsupialia)。有袋目的分布特別值得注意,化石材料證明,在新生代初期它們是廣泛分布於全球的,後由於澳洲和其他大陸隔離,其他大陸上發展起來的高等有胎盤類未能侵入,這些有袋類由於沒有競爭者就大量發展起來,並且適應各種不同條件而輻射發展了和大陸上有胎盤類趨同的眾多種類。例如以肉為食的袋狼、袋獾;草食的袋鼠;食蟲的袋鼴等。典型代表為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ns),體型為袋鼠類中最大者,長達2米以上,前肢短小,後肢強大,適於跳躍,一步可跳5~6米。每胎產一仔,剛生下的幼仔發育不完全,只有2.5~3厘米長,大小像一個核桃,在母獸育兒袋內繼續發育。經過7~8個月即可離開育兒袋獨立生活。

舉例

大袋鼠體型相當大,長達2m以上,為袋鼠類中體型最大者。頭、頸均小,前肢短小,不為行走用,僅用於攝食,後肢強大,適於跳躍,一步可跳出5—6m遠。前肢具5指,後肢具4趾,第一趾退化,第二、三趾細小,癒合成並趾,第四、五趾發達,特別是第四趾甚為強大。尾長大,基部甚粗壯,休息時以尾和後肢支持身體;跳躍時用尾作為平衡器。雌獸有育兒袋。妊娠期約39天,每胎產一仔。剛生下來的幼仔發育不完全,身體裸露,只有2.5—3cm長,大小象一個核桃,在母獸育兒袋內繼續發育。幼仔還不能吸吮乳汁,只能用口緊緊地住乳頭,依靠母獸乳腺特殊肌肉的收縮,將乳汁射入幼仔口中。經過7—8個月即可離開育兒袋獨立生活。生活在澳洲草原上,以樹葉及牧草等植物為食,在農業地區對農作物帶來一定危害。
後獸亞綱後獸亞綱
有袋目的分布是值得特別注意的,它們現代的種類僅分布於澳洲和南美,還有少數在北美,而化石材料證明在新生代初期它們是廣泛分布於全球的。解釋這個事實必須從地理上的隔離來探索。澳洲在白堊紀已經和其它大陸隔離,後來在其它大陸上發展起來的高級真獸類由於地理隔離而不能傳到澳洲,這些原始的有袋類由於沒有競爭者就大量發展起來,並且適應各種不同條件而輻射發展為和大陸上真獸類趨同的眾多種類:例如食蟲的袋鼴和鼴鼠趨同;食肉的袋狼、袋獾和狼、獾趨同;許多小型的有袋類和嚙齒類趨同等。至於其它大陸上原來廣泛??了。南美洲早在第三紀的初期便與其它的大陸分離,在分離以前進入該處的有胎盤類中沒有食肉種類,因此有袋類得以保存並發展。第三紀末南美洲又重新以介於兩大陸之間的地峽與北美洲相連,移人南美的有胎盤類在生存競爭中在一定程度上排擠了有袋類,但象負鼠這些體小、樹棲的原始有袋類,仍能繼續生存下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