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 1812年,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 出生在
埃森 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克虜伯
帝國 的奠基人也叫阿爾弗雷德·克虜伯(1812—1886),他生產的大炮曾使
俾斯麥 在19世紀中葉先後戰勝了
奧地利 和法國,阿爾弗利德的母親伯莎就是他的孫女。伯莎的婚事是
德皇威廉二世 親自安排的,他要外交官
古斯塔夫 迎娶伯莎,並且在姓氏上加了“克虜伯”,以便經營這個顯赫家族的事業,防止它落入政敵之手。
克虜伯 家族一直是
德意志 軍國主義 的柱石,受到國家最高當局的垂青。恪守時間、遵從紀律、執行命令是這個家族的傳統。以用餐時間為例,早餐是7時15分,7時16分到的人就會發現餐廳關了門,別人已開始用餐。另外,即使在大冬天,
古斯塔夫·克虜伯 也不肯撥旺壁爐,有意把辦公室搞得寒氣襲人,以免變得無精打采.阿爾弗利德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自小他就受到父母的格外栽培,有權跟父母一塊用餐。
德國在一戰中的失敗是他經歷的第一次人生痛苦∶德皇告別
埃森 ,
協約國 來拆工廠,父親被宣布為戰犯(未遭
監禁 ),
魏瑪共和國 成立,工人起義並占領埃森,法國人占領魯爾區。童年時代這些精神上的侮辱成了他日後死心塌地效忠於
希特勒 的原因。
戰後,克虜伯家族仍然一心發展家業。他們設立新公司,建立新工廠,買進新煤礦。產品主要銷往蘇聯。不久,在德國
參謀部 的要求下,克虜伯家族秘密參加了德國的重新武裝,1926年製造出第一批
裝甲車 ,兩年後恢復生產大炮。
這時,
阿爾弗雷德·克虜伯 已經成年,作為長子,他擁有家族繼承人的一切權利。在胡格爾別墅中,他獨自住著一層,身邊有5個僕人。他在大學攻讀物理和化學,並且在
德勒斯登 銀行見習過。
1930年,他加入德國
納粹黨 ,第二年成為
黨衛軍 成員。他把希特勒看作洗雪1918年恥辱、復興德國的主要人物。1936年10月1日,29歲的克虜伯被正式任命為負責重整軍備的副經理。1939年他接替父親執掌克虜伯帝國的大權,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的時代開始了。
隨後5年中,他盡心盡力地扮演著
第三帝國 軍械師的角色。 戰爭爆發之初,他在胡格爾別墅附近又建了一棟小樓,周圍布有
鐵絲網 ,有武裝哨兵把守。 每天上午9時整,他乘車到達這裡,工作到深夜。辦公室掛著希特勒的肖像,下面寫著“同
元首 在一起,直到勝利!”他獨自一人在裡面工作,晚上一邊喝
威士忌 ,一邊抽
駱駝牌香菸 。陪伴他的只有僕人,沒有朋友。如果不在這裡工作,他就週遊德國侵占的法國、烏克蘭、波蘭、荷蘭、
南斯拉夫 等地。他贊成沒收被占領國家的
工礦企業 ,因此又控制了許多礦山、高爐。到1943年,克虜伯帝國直接或間接僱傭的人員已達20萬,為
德國 軍隊製造大炮、裝甲車、坦克、
潛艇 和各種
輕武器 。
戰爭開始後,克虜伯工廠的德國工人上了前線,代替他們的是來自歐洲各國的戰俘,其中蘇軍戰俘就達1.5萬。從1943年起,克虜伯又開始大量使用遭流放的
猶太人 ,在
集中營 附近建造工廠,戰爭結束時,“克虜伯奴隸”多達10萬人。這些人的處境悲慘,在埃森,他們是在
鋼鞭 的抽打下去上班的,即使有盟軍飛機來轟炸,他們也不能離開工廠.在後來的
紐倫堡 審訊中,克虜伯對此供認不諱,他還大言不慚地對審問他的人說∶“在克虜伯家族的巨大遺產中,這間囚室是屬於我的那一份兒。”
他於1948年被判處12年監禁,罪名是“反人道、掠奪被占領地區和陰謀反對和平”,他的工廠則交由英軍接管。
冷戰開始後,美國和英國想重新武裝德國,“使之成為新的
利劍 ”,克虜伯因此又成為這種新的“現實政治”的受益者。1951年1月31日,克虜伯跟60位囚犯一塊被釋放。他在監獄中待了不足4年。
他一回到埃森就重整家業。1952年10月,他跟占領當局簽訂協定,解決了克虜伯公司的命運問題。他的所有重工業、礦山和鋼鐵生產企業都轉讓給一個公司,由它負責出售;克虜伯則保留在造船、卡車製造和
機車 製造部門的股權;作為對其出讓產權的補償,克虜伯獲得補償金2.5億
法郎 。
不出10年,克虜伯帝國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他的雇員已多達11萬,年營業額達到15億美元,躋身歐洲十大企業之列,經營範圍包括造船、成套設備、橋樑建築、化工、紡織、塑膠、水處理、煉油和
核反應堆 。
發展歷史 位於德國埃森的克虜伯公司最初不過是個小小的鐵匠鋪,幹些打鐵之類不起眼的小買賣,傳到老克虜伯手裡時,只有三間茅草屋而已,後來老克虜伯創造出了“罐鋼”,又用這種性能極好的鋼造出了優良的後膛鋼炮,克虜伯至此才名揚四海,
李鴻章 對於這個從三間茅草屋起家的德國人佩服有加,稱其為“有大本領人”,屢屢喜歡跟洋務企業的總辦幫辦們擺擺龍門陣,講講克虜伯發家史,言下之意就是希望他們也能變成中國的克虜伯。
爆發於十九世紀的
普法戰爭 ,奠定了
普魯士 在歐洲的強國地位,也為普魯士建立統一的德國鋪平了道路。因為這場戰爭,克虜伯工廠里僱工人數激增,工廠規模成倍擴展,廠房裡加班加點趕造大炮軍火,伴隨著前線轟隆隆的炮聲,老克虜伯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一向對法國人看法不是很好的
李鴻章 ,目睹了普魯士大軍用克虜伯火炮大敗法國鬼子後,更是對德國青眼有加,從那以後,中國陸軍開始學習德國,軍火採購的中心也逐漸移向了德國,到後來甚至海軍艦船也改為向德國訂造。
庚子之役後,李鴻章週遊世界,特地到克虜伯公司進行實地參觀,見到了當作廠史陳列館保留著的三間茅草屋。這位憑著開花大炮起家的近代中國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和那位德國“有大本領”人會晤時是個什麼情景,今天的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了,此時的李鴻章是否還會想起他在
洋務運動 初起時的萬丈豪情,以及對中國的克虜伯們的殷切希望?
在歐洲早已成名的KRUPP大炮開始一尊接著一尊地飄揚過海運到中國,成為了中國國防的骨幹中堅,
中法戰爭 、
中日戰爭 、庚子之役等中國近代的重要戰爭中隨處可見克虜伯大炮的身影。及至到了民國建立,已經在中國的國防戰線上服役了幾十年的克虜伯大炮老當益壯,依然活躍在軍閥大戰、抗日戰爭中,八一三淞滬大戰中,
吳淞炮台 上的國軍士兵就是操著克虜伯老炮在抗擊日軍,克虜伯大炮質量之好可見一斑。
著名產品 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的名聲在歐洲幾乎是盡人皆知的,而在中國的名聲尤大。鋼鐵大炮伴隨著KRUPP這個外來詞進入中國後,沿襲以往對火炮命名的方法,中國人給了這種火炮一個特殊的的名字——
克虜伯 ,字面上看起來級別要高於以往的XX大將軍。對於這個詞翻譯之妙,實在可以在中國翻譯史上大書一筆。
克虜伯在中國的出名主要當然不是它妙之又妙的譯名,而是那一尊尊鋼鐵後膛大炮。曾幾何時,克虜伯大炮幾乎就是中國海防的代名詞。
克虜伯大炮 虎式坦克 虎式坦克於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開發過程幾經周折。到1941年亨舍爾和其它三家競爭對手(保時捷,MAN,和戴姆勒·賓士) 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mm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蘇聯T-34型坦克的誕生宣告了這些設計的過時。據亨舍爾一位設計師 埃爾溫·阿德勒講:“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現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於是,定製標準立刻提高,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一款88mm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
阿道夫·希特勒 的生日上亮相。由於研發時間有限,原先較輕的底盤設計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因而該車可靠程度、穩定性相對降低了。不像
豹式坦克 ,虎式坦克絲毫沒有借鑑
T-34坦克 的設計經驗:斜坡式裝甲在防穿透方面的優勢。但採用厚重、製造質量優良的直面裝甲,實戰中表現亦是毫不遜色。
它的主要缺點是油耗過大補給困難,在後勤運輸線遭到
前蘇聯 紅軍的毀滅性打擊以及嚴酷的作戰環境面前,許多“虎”式重型坦克早已變成一堆廢鐵。同時,坦克的重量緊密壓在懸吊系統上,導致後期維修困難,再耐用的懸吊系統也不堪如此使用。此外,它的生產成本非常高,對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了 49,234輛美國M4
謝爾曼 式坦克和50,000 輛蘇聯T-34系列坦克,德國僅生產了1,355輛的虎I 坦克和 500輛的虎II坦克,數量的懸殊比較也直接導致了虎式坦克的優越性能無法對戰局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虎式坦克的設計在時間、原材料和建造費用(德國馬克)都非常昂貴,虎I坦克的成本相當於當時Ⅳ號坦克的兩倍和Ⅲ號突擊炮的四倍,相當於T-34坦克的三倍和IS-2坦克的兩倍。
豹式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軍所裝備的坦克(如PzKpfwII,III,IV),其戰術性能偏重於越野能力,火力和防護不足,在蘇德戰場上與蘇軍T-34中型坦克交戰時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德國不得不迅速研製和生產能與T-34匹敵的新型坦克。
豹式坦克(Panzerkampfwagen V
Panther ,又稱五號坦克,一般稱為“黑豹”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納粹德國 陸軍裝備的一款坦克。1943年中期至1945年的歐洲戰場服役。取代
三號坦克 和四號坦克,並與一些重型坦克一同作戰。豹式無疑是為了對抗蘇聯
T-34坦克 而製造出來的,因為T-34坦克性能遠超於當時德國所擁有的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在1944年之前它被標識為五號坦克豹式,並被陸軍部編號為Sd. Kfz. 171。在1944年2月27日,希特勒下令它改稱豹式坦克。服役直至戰爭結束,亦被認定為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出色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