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歷史背景,研製歷程,列裝入役,技術特點,總體布局,防護系統,火炮系統,動力系統,性能數據,衍生型號,T-34/76系列,T-34/57,T-34M,OT-34,PT-34,T-43,T-34/85,T-34/85M,T-34/100,服役動態,初期作戰,德軍改裝,二戰後期,戰後運用,修復參戰,外國裝備,總體評價,存在缺陷,歷史留名,
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艱難起步
20世紀初期,蘇聯剛剛成立時,根本沒有完整的重工業體系,更談不上坦克製造。國內工業企業至多只能偶爾完成一些修理工作。但是,在外國干涉下風雨飄搖的紅色政權又迫切需要裝備戰鬥車輛來加強紅軍的戰鬥力。1924年5月6日,蘇聯國防工業中央管理局在莫斯科成立,這是蘇聯國家坦克製造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
蘇聯早期製造的T-12坦克 蘇聯關於正式研製和生產坦克的官方檔案最早出自1927年12月1日動員委員會的決議,當時國防工業中央管理局在1928年1月7日發布了第1159/128號檔案,檔案規定“……應當立即考慮在哈爾科夫地區建立坦克和拖拉機生產線……”
1928年秋天,哈爾科夫機車廠贏得了一輛BT系列快速坦克的原型車(1-12-32項目)的製造任務。這輛快速坦克原型車就是T-12坦克。T-12坦克是一種雙炮塔坦克——主炮塔上方有1個小型的機槍塔,可獨立旋轉。主炮塔裝有1門45毫米火炮,火炮兩側的球狀機槍座上各安裝1挺7.62毫米機槍。哈爾科夫機車廠在製造T-12坦克之前只生產過拖拉機,所有生產坦克必需的特種製造設備他們都沒有,工人們也沒有製造坦克的經驗,但儘管條件艱苦且缺乏經驗,T-12原型車的製造工作仍然進展很快。1929年底,T-12坦克原型車下線,1930年1月開始工廠測試。
T-12坦克 蘇聯早期的坦克研製,為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批量製造坦克奠定了基礎。
早期試製
T-34中型坦克是蘇聯30年代末在T-32坦克基礎上改進發展的一代中型坦克,最早的型號裝有M1938/39(L-11)76.2毫米短管坦克炮,1940年9月開始在哈爾科夫坦克廠生產。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坦克又有許多改進,最重要的改進是用85毫米坦克炮替換了76.2毫米坦克炮,稱為T-34/85坦克,於1943年在3個坦克廠開始生產。後期蘇聯還利用用T-34底盤製造反坦克殲擊車,如著名的SU-85、SU-100和SU-122。
蘇聯早期研製的T-32坦克 30年代的蘇聯有兩個坦克生產基地,一個位於列寧格勒,是由基洛夫工廠和紅十月工廠等組成的生產基地,負責生產T-28、T-35和T-26等坦克。另一個是哈爾科夫機械廠,負責生產BT系列快速坦克。蘇軍提出設計新坦克,指標為在近距離內抵禦37毫米火炮的直射,在中遠距離內要抵禦75毫米火炮斜射。列寧格勒方面提出的3個方案都是簡單的增強裝甲,之後也就發展出了KV系列重型坦克。而哈爾科夫工廠新到任的
米哈伊爾·伊里奇·科什金 在帶領的年輕團隊考慮的是通過防彈外形,用傾斜裝甲來增加坦克的防護能力。
T-34坦克結構剖視線圖 1938年5月4日,在蘇聯最高國防會議上,科什金將A-32(又稱T-32)坦克的設計提交了上去,受到包括
史達林 在內的領導認可。科什金隨即表示A-32坦克可以作為通用坦克,集成BT系列坦克的高速、T-28的火力和T-26的小巧於一身,通用坦克的出現可以節約部隊的成本。從1939年開始,A-32做了很多實驗,最終於9月在庫賓卡獲得了一致好評。
在國防委員會對哈爾科夫工廠設計出的A-20不是太滿意的情況下,科什金又提出用新型的BD-2柴油發動機安裝在新的坦克上,在速度更快的前提下兼顧裝甲防護。而BD-2發動機功率高達540馬力,是後來著名的V-2坦克發動機的前身,同時懸掛部分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使A-32達到每小時70千米的速度,也有著每秒40度的轉向能力。最後,再加上L-10U型76.2毫米火炮,火力也很出色。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史達林表示對新坦克進一步提高防護就可以投入量產,在裝甲加強、火炮換為L-11型76毫米火炮的A-32坦克,擁有了一個更響亮的名字——T-34中型坦克,以紀念蘇聯1934年發布的大規模發展裝甲部隊的法令。
研製歷程 測試定型
哈爾科夫工廠按照國防委員會的要求,對T-34坦克採用比A-32坦克更厚的裝甲以及更加強力的火炮和更加可靠的傳動裝置。1940年1月,工廠生產出兩輛T-34坦克的原型車。科什金為了測試這款坦克,親自率領2輛T-34坦克進行哈爾科夫-莫斯科-斯摩棱斯克-基輔-哈爾科夫的長途行駛試驗,給在莫斯科觀摩試驗的史達林留下深刻印象。由於積勞成疾,科什金因患肺炎於1940年9月26日病逝,最終沒有看到絕筆之作T-34的精彩表現。其助手
莫洛佐夫 接替了他的工作,最終完成了研製。
T-34坦克紀念碑 隨後,這兩輛原型車又被送到
蘇芬戰爭 的前線。但在這兩輛原型車抵達之前戰事就已經結束。不過設計組還是在芬蘭,通過用T-34原型車火炮轟擊已為蘇軍所占領的碉堡來展示T-34坦克武器系統的威力。隨後,T-34坦克的原型車又在明斯克、基輔、哈爾科夫接受了進一步的測試。T-34具備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相對較高可靠性和易於大批量生產特點。終於T-34坦克1940年6月完成生產圖紙,隨即大批量生產。儘管有些車輛的轉向系統需要用鐵錘敲打才可以轉向,但總體性能不錯。
T-34坦克紀念碑 T-34按照火炮口徑,主要分為T-34/76型和T-34/85型兩大系列,其中T-34/76又分為1940年型、1941/1942年型和1943年型。
列裝入役 1942年的T-34按炮塔不同,主要分為採用簡易炮塔和新式六角形炮塔兩種,後者又分為鑄造型和焊接型,各廠製造方式也有不同。兩種炮塔均採用F34型火炮,簡易炮塔型一般被稱為1941/1942年型,六角炮塔型在1943年成為統一生產制式,後來被稱為1943年型。各類T-34在1942年總產量達12553輛。
T-34坦克內部剖視圖 進入1943年,蘇聯坦克面對德國層出不窮的新型坦克,性能方面已處於劣勢。蘇聯一方面研製更新型的坦克,另一方面在T-34、T-70和KV坦克底盤基礎上研發新型的自行火炮和坦克殲擊車,作為對抗德國新型坦克的手段。
在1943年,T-34的各生產工廠統一了生產標準,以六角形炮塔型為標準,採用統一的履帶、附加油箱等部件,在1943年夏季裝備了新的車長觀察塔。六角形炮塔型因此稱為1943年型,也成為T-34/76的最終型號。當年,T-34/76產量超過1.58萬輛,創下年產量的最高峰。
183廠產42年型T-34/76,早期“螺母”炮塔
進入1944年,T-34/85的正式生產型亮相,以53倍口徑的ZIS-S-53取代了早期型的D-5T。
T-34坦克生產工廠 與T-34/76相比,T-34/85採用了3人制的大炮塔,增加了炮長位置,使T-34車長從兼任炮長的重擔下解放出來,從而大幅提高了T-34的作戰能力。
T-34/85雖然在火力、防護上相對於德軍坦克並沒有多少優勢,但改進3人制炮塔並普遍配備無線電後,比早期型號更有利於發揮坦克乘員的個人能力。再加上均衡的火力、裝甲和機動性能,T-34/85的實戰發揮能力有很大提高。
在1944年8月11日爆發的奧格萊德村戰鬥中,第53近衛坦克旅的奧什金中尉,駕駛T-34/85,以出色的機動戰術,在200米距離上一連擊毀三輛最新投入戰場的“虎王”坦克。
T-34坦克在工廠製造中 1944年,T-34/85共生產了10449輛,另外還生產了3500輛T-34/76,總數比1943年都下降,而同年的德國中型坦克產量卻提高到約6900輛,蘇德雙方的產量差距達到最小,蘇聯坦克還改善了以往的主要缺陷,從而能夠充分發揮數量上的優勢。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T-34坦克車體是焊接製成的,共分3部分,駕駛員和機電員位於車體前部,戰鬥艙上車體中部,車體後部裝有發動機和傳動裝置。
T-34解剖圖 炮塔為鑄造結構,位於車體中部上方。T-34/85炮塔里有3名乘員,車長在左邊,炮長在車長前下方,裝填手在右邊。炮塔頂部後邊有兩個帶圓頂蓋的通風口。T-34/76採用空間狹小的雙人炮塔,一般為炮手兼任車長,其他也有裝填手,甚至駕駛兼任車長的情況,大大降低了戰鬥效率。後期隨著T-34/85坦克無線通訊設備的改善(同時增加一名無線電通訊員),這個弱點才逐步改觀。
防護系統 T-34坦克無論在裝甲、火力還是動力方面都堪稱均衡。車身裝甲厚度都是45毫米,和德國的III、IV號坦克相當,但正面裝甲有32度的斜角,側面也有49度。炮塔是鑄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裝甲厚度60毫米,側面也是45毫米,車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斜面裝甲有兩點好處,首先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即"跳彈"),威力大減;其次,根據美國穿甲彈公式,傾斜角度一定,穿甲彈穿透力與口徑大小成正比。因此被德軍75毫米炮射擊時,T-34坦克45毫米厚32度斜角的正面裝甲,防護能力相當於130毫米,而49度斜角的側面裝甲也相當於100毫米。這樣的正面裝甲,直接導致1941年德國坦克裝備的任何火炮在500米距離上都無法擊穿,只有德國的88炮能阻擋。
T-34裝甲防護剖視圖 火炮系統 當歐洲各國的坦克炮還停留在37~50毫米的水平,只有法國B1和德國IV號裝備了75毫米短管炮時,T-34坦克就裝備了一門76毫米L/30.5 L-11坦克炮,到1941年又換裝了76毫米F-34型L/42加農炮。F-34型加農炮使用普通穿甲彈時,500米距離上可穿透69毫米均質鋼板,1000米距離上可穿透61毫米鋼板,當時的德國坦克沒有任何一款型號能夠抵擋這樣猛烈的火力。F-34加農炮還可發射高爆和破片彈攻擊軟目標,因此具備支援步兵進攻的能力。一輛T-34坦克通常備彈77發,包括19發穿甲彈,53發高爆彈,和5發破甲彈。1943年改進型T-34的容彈量增至108發。
動力系統 蘇聯設計師莫羅佐夫特地為T-34研製了著名的12缸39升V-2柴油發動機,功率500馬力,使其公路最高時速達到55千米/小時。V-2柴油機的體積為1.87立方米,整個馬達部分體積為4.4立方米,其發動機輔助設備和散熱器布置較為緊湊。V-2柴油發動機的另一個優點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460升,車身兩邊各掛一個容量39升的後備油箱,行程可達540公里。相比之下,德國IV號坦克只有160公里的最大行程,而虎式坦克跑100公里就得加油。另外柴油揮發性差,故常溫下不能被普通火焰點燃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T-34的克里斯蒂懸掛示意圖 同時柴油機動力強勁,柴油機轉速均低於汽油機,出力遠強於汽油機,現代重型車輛基本都採用柴油機。T-34主機雖然功率為500馬力,但是轉速低達1800轉/分鐘,而德國虎式搭載的邁巴赫230-P30汽油機空有700馬力,轉速卻高達3000轉/分鐘。所以T-34具備高達2653牛·米的強大扭矩以及輪周功率,而德國的虎式只有區區2228牛·米而已。500馬力柴油機動力遠勝700馬力汽油機。
112廠產1942年型T-34/76 T-34坦克使用美國專利的克里斯蒂懸掛。克里斯蒂懸掛是一種擁有大直徑負重輪,使用螺旋彈簧的獨立式懸掛裝置。這種懸掛均是由前後兩個互相連線的圓柱形螺旋彈簧構成。位於前方的為可調式水平螺旋彈簧,後方的則是垂直螺旋彈簧,這種設計有更長的避震行程,可承受劇烈的上下顛簸,強化越野性能。T-34的履帶將近50公分寬,而德國坦克的履帶通常只有30公分寬。以上優點使T-34具有超強的越野機動能力,這是蘇軍裝甲部隊大縱深攻擊戰術的硬體基礎。在冰天雪地的東線戰場,T-34的寬履帶使其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馳騁,被德軍稱為“雪地之王”。
183廠產1940年型T-34/76 性能數據 T-34坦克試驗車型參考數據:
型號
A-20(實驗車型)
A-32(試驗車型)
T-34
T-34
T-34-57
T-43(試驗車型)
T-34-85
開發時期
1939.3
1940.3
1941.2
1941.4
1942.5
1943.12
同時代車型
2號、3號、4號F2以及之前的車體
4號F、虎
4號G、虎王
車重
18
19
25.6
26
34
32.2
車體正面裝甲
20毫米/60度
45毫米/60度
75毫米/60度
45毫米/60度
炮塔正面裝甲
25毫米弧形
45毫米弧形
52毫米弧形
90毫米球形
引擎型號
12缸V型水冷四衝程柴油發動機V-2-34
引擎功率
500馬力
最大功率轉速
1800轉
最大功率扭矩
2652.5牛·米
最大速度
75千米/小時
45千米/小時
51千米/小時
45千米/小時
越野行程
?
201千米
240千米
?
帶副油箱行程
----------------
370千米
?
400千米
火炮型號
20K 反坦克炮
L-10 野戰炮
L-11 野戰炮
F-34 坦克炮
ZIS-4 反坦克炮
F-34M 坦克炮
S-53 高射炮
口徑(毫米)
45
76.2
76.2
76.2
57
76.2
85
倍徑
46
23.7
30.5
42.5
73
42.5
55
彈種
BR-240
BR-350B
BR-271M
BR-350B
BR-365
初速(米/秒)
760
558
612
655
1040
655
792
彈重(KG)
1.43
6.5
2.8
6.5
9.2
穿甲彈千米垂直穿深
35
50
68
73
105
73
102
T-34/85 坦克參考數據:
型號
T-34/85
乘員
5人
戰鬥全重
32000kg
單位功率
11.5千瓦/噸
單位壓力
81.4千帕
車長
炮向前
8.100米
炮向後
7.520米
車體長
6.100米
車寬
3.000米
車高 ( 至指揮塔頂 )
2.743米
火線高
2.050米
車底距地高
0.400米
履頻寬
500毫米
履帶中心距
2.450米
履帶著地長
3.850米
公路最大速度
55千米/小時
越野平均速度
25千米/小時
燃料儲備
590L
公路最大行程
300千米
土路最大行程
250千米
涉水深 ( 無準備 )
1.320米
爬坡度
58%
側傾坡度
47%
攀垂直牆高
0.730米
越壕寬
2.500米
最小轉向半徑
1.5米
發動機
型號
B2-34或B2-34M
類型
4衝程12V60°水冷柴油機
功率/轉速
368千瓦/1800r/分鐘
傳動裝置
類型
機械固定軸
前進檔/倒檔數
5/1
轉向裝置類型
離合制動
懸掛裝置類型
垂直螺旋彈簧
主要武器口徑 / 型號 / 類型
85毫米/Зис-с-53/線膛
並列武器口徑 / 型號 / 類型 / 數量
7.62毫米/дтм/機槍/1挺
航向機槍口徑 / 型號 / 類型 / 數量
7.62毫米/дтм/機槍/1挺
彈藥基數
炮彈
56發
7.62毫米機槍彈
2394發
射速
3~4發/分鐘
炮塔驅動方式
電動/手動
炮塔旋轉範圍
360°
側面
均質/75毫米/鋼
車長超越控制
無
火炮俯仰範圍
-5~+25°
火炮穩定器
水平向
無
高低向
無
裝甲結構類型 / 厚度 / 水平傾角 / 材料
車體
前上
均質/45毫米/30°/鋼
前下
均質/45毫米/鋼
側部
均質/45毫米/上40°、下90°/鋼
後部
均質/47毫米/50°/鋼
頂部
均質/18~22毫米/0°/鋼
底部
均質/18~22毫米/0°/鋼
炮塔
正面
均質/90毫米/鋼
後部
均質/60毫米/鋼
頂部
均質/18~22毫米/鋼
發電機
型號
ГТ-4563A或ZFC-1500
電壓/功率
28V/1.5千瓦
衍生型號 T-34/76系列 蘇聯人最初只是稱其為T-34,後來蘇聯人為了將裝備76.2毫米火炮的T-34與裝備8毫米火炮的T-34區別開,分別稱之為T-34/76,T-34/85。後來西方採用字母A~F區分T-34/76的亞型(當然這也是不準確的)。T-34/85的所謂43、44、45年型只不過是事後的一種描述,用工廠+ABCD類炮塔+炮+年份基本可以區分95%的T-34/85,同理T-34/76也是。
A、 1940年型,主要特徵為一門型號為L-11,倍徑30.5的76.2毫米火炮被豬鼻狀的防盾保護著,炮塔扁平,分焊接,鑄造兩種;
B、 1941年型,一門型號為F-34,倍徑41.2的76.2毫米火炮,部分A型使用了這種火炮,盒裝防盾與40年型明顯不同;
C、 1942年型,主要特徵駕駛員艙蓋更換,航向機槍加裝外防盾;
D、 1942年型,主要特徵為大型六角炮塔,兩個圓形炮塔艙蓋,艙蓋打開狀態因類似米老鼠的耳朵而得名;
E、 1943年型,在六角炮塔左側加裝了車長指揮塔;
F、 1943年型,鑄造炮塔(實際是UZTM的衝壓工藝炮塔)。
T-34/57 T-34/57坦克安裝的是ZIS-2型57毫米反坦克炮,這種身管長度達到73倍徑的反坦克炮,是ZIS-4型坦克炮的原型。1940年,針對德國可能出現的重型坦克的威脅,蘇聯軍方提出了多個反坦克炮的研製計畫,F-31型57毫米超長身管反坦克炮就在其中。
1941年型T-34/57 1940年10月,F-31型反坦克炮的原型製造完成,並順利通過了工廠和軍方的測試,1941年初,F-31獲準服役並改名為ZIS-2型反坦克炮,這種火炮可以以近1000米/秒的初速發射重3.14公斤的BR-271穿甲彈,在10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90毫米厚的垂直裝甲,在1500米距離上仍然有75毫米的穿甲威力。
初期的T-34/57坦克剛剛生產出來便投入
莫斯科保衛戰 ,因其強大的反坦克火力,很快獲得了“坦克獵手”的稱號。而影響T-34/57使用的最大因素是彈藥不足問題,使這種威力強大的坦克無法正常作戰。當時蘇軍缺乏無線電設備(一般車輛都沒有配備電台,指揮車才有)也使T -34/57的作戰效能無法完全發揮。另外,部分火炮的生產質量問題也令部隊不滿。
1943年重新開始生產的T-34/57 Model 1943的裝備情況不詳,但由於生產批量小,似乎也分散裝備了一些獨立的部隊或分隊,加強某些方向上對德軍重型坦克的作戰能力。T-34/57 Model 1943第一次投入戰場是在1943年8月,沒能趕上一個 月前進行的
庫爾斯克大會戰 。T-34/57坦克,在新的T-34/85坦克出現後停產。
T-34M T-34M中型坦克 T-34M坦克(開始稱為A-43),是二戰前蘇聯在T-34坦克的基礎上改進衍生的採用扭桿懸掛系統的坦克。
雖然T-34M型坦克優勢眾多,但也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陷。其垂直彈簧式懸架就是一個,這種懸架加裝在30噸重坦克時已經導致各種問題出現,更不用提日後更重的坦克型號了。
1940年10月,蘇聯仍下令把T-34坦克的彈簧式懸架更換為扭力桿式懸架,而改裝後的坦克就被更名為T-34T型坦克。新型坦克只有部分零部件與T-34型坦克共用。該項目代號為A-43,項目在哈爾科夫第183工廠進行。
T-34M坦克研製專門開發一種新的V-5型柴油發動機,其優點在於可以使坦克實現90度轉向。四擋變速箱仍舊設定在左側,但加裝了一個新的增效器,於是T-34M擁有了8個前進擋,2個倒車擋。
T-34M改成了扭桿懸掛裝置,使越障高度增加了50毫米。改進後的坦克炮塔更狹小,裝有一個指揮塔和兩個圓形艙蓋。無線電從炮塔改到了車體內,使得彈藥倉加大,攜彈量從77發反坦克炮彈增加到100發,機槍子彈也從2898發加大到4536發。
蘇聯人計畫在1941年3月生產兩輛T-34M原型車。改進後的坦克優越性並不明顯,最終這款試驗品僅僅製造了一個木質模型就不了了之。
OT-34 1941年前,蘇聯噴火坦克採用的是T-26輕型坦克的底盤。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後蘇聯坦克損失慘重,蘇軍急需新的噴火坦克。於是,蘇聯設計組在T-34坦克上增加了一個噴火裝置ATO-41,這是T-34坦克第一種噴火坦克變型車。
戰爭後期,蘇聯發展出更複雜精緻的噴火器,T-34坦克即使在完全執行噴火器任務時,也依然保留其主炮。1943年根據盟軍協助條約,一套英國的邱吉爾“鱷魚”式噴火坦克作出改進,將噴火器重新命名為ATO-42。裝有這種噴火器的坦克被稱為OT-34(有時也叫TO-34),於1944年首次投入使用。
OT-34噴火坦克攜帶燃料200升,通過壓縮空氣操縱。用稀薄燃料時,噴射距離為75-90米,用膠裝燃料時可達109米。噴火炮裝置於T-34坦克斜裝甲右側的一個裝甲鑄件上,兩邊各可旋轉5度,通過電泵擊發一發20毫米子彈開始操作。整個過程總共可擊發六次,每次持續兩秒鐘。由於要裝置噴火器,只好把無線電通信設備移至坦克後炮塔內,OT-34坦克的外觀因此很特別。
OT-34噴火坦克 OT-34坦克主要用於攻擊德軍的塹壕陣地,使用噴火坦克能挫傷那些防禦地的德軍步兵的士氣。但是OT-34坦克有限的燃料儲存制約了其作用,因為坦克只能點射10次。
PT-34 蘇聯最初的掃雷坦克是戰前的PT-3掃雷坦克,兩套鋼製滾輪通過一種迴轉式桁架裝置掛在坦克上。1942年5月,工廠為T-34坦克開發了兩種掃雷裝置:一種的單個輪軸有“A”字形的脫粒滾筒掛在輪緣上;另一種有一個分離軸。
PT-34掃雷坦克 1942年8月對這種被稱為PT-34的掃雷坦克進行了首次試驗。在沃羅涅什附近的戰鬥中,第86坦克旅第223坦克營用兩輛PT-34試驗掃雷坦克搗毀了德軍雷區。PT-34坦克還曾出現於
史達林格勒會戰 中。最著名的是在蘇軍合圍史達林格勒的“天王星”大反攻中。當時第16近衛坦克營在襲擊德軍機場時使用了PT-34掃雷坦克。這些早期的掃雷坦克存在首很多問題,而T-34掃雷坦克直到1943年夏才被較多地套用於戰鬥中。
PT-34坦克最多能清除壓發10個5~10千克的反坦克地雷,然後,滾輪就得更換。這相對於一般的戰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以往只能派標準T-34 坦克獨立清除雷場,而乘員們也只能祈禱坦克能有較好的抗爆性能。在1944年夏的巴格拉季奧諾進攻中,蘇軍第一次大規模使用PT-34坦克搗毀德國集團軍群中心。
PT-34掃雷坦克 PT-34掃雷器是現代俄羅斯掃雷裝置設計的基礎。甚至是參加“沙漠風暴”行動的美國
M1A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所用的掃雷裝置也參考了1942年首次使用的蘇聯PT-34掃雷裝置。
T-43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後期,隨著德國新一代和反坦克火炮量產裝備,尤其是88毫米高射炮批量使用於反坦克作戰中,T-34坦克面臨防護能力相對不足的局面。蘇方決定研製加強防護能力的新型中型坦克。該項目由第183工廠的520設計局負責,於1942年年初啟動,新的坦克被命名為
T-43坦克 ,工程負責人A·A·莫洛佐夫。
T-43坦克原型車 T-43型坦克75%零件都沿用了T-34的設計,主要改進有:
首先,T-43坦克增大了炮塔座圈的直徑,在炮塔頂部左後位置設定了一個車長用指揮塔,可以進行全向觀察,還取消了無線電員;
其次,為了能夠抵禦88毫米炮在1000米距離上的直射,鑄造炮塔的正面裝甲厚度達到了90毫米,車體正面裝甲則採用75毫米厚度/55度傾角的布局。全車重量保持在了34.1噸,因此機動性依舊可以達到T-34的水平。
T-34/85M T-43型坦克的試驗車於1943年2月製造完成,3月開始進行測試。但是就在這時,蘇軍在前線第一次繳獲了一輛完整的“虎”式坦克,其正面100~150毫米的裝甲厚度和88毫米主炮,使蘇方異常震驚。因而T-34和T-43所用的F-34型76.2毫米主炮顯得火力不足。另外德國將在1943年夏天開始,將裝備70倍口徑75毫米炮“豹”式坦克大量投入使用。這些情況,要求蘇聯坦克工業,一方面加強T-34坦克的火力作為應急措施,一方面抓緊時間研製火力、防護力都能上一個層次的新型中型坦克。前者的結果就是T-34/85型坦克的出現,後者則成為後來T-54坦克的緣起。
T-34坦克(左)與T-43坦克(右) 實際上,經過3000千米的行走試驗,以及各種使用試驗,T-43坦克上的種種改進被證明是有效的。只是由於設計時的情報工作和預見性不足,才沒有認識到加強火力的必要性。結果由於主炮沒有變化,火力不足,使得該車一出生就已經過時,缺乏投入量產的意義,只能作為下一代坦克的原型車使用了。
T-34/85 隨著衛國戰爭的進行,德軍開始將諸如黑豹、虎式這樣的先進裝備投入戰爭中。而蘇聯的T-34/76坦克所裝備的76毫米火炮對付這些坦克時難免顯得疲軟。而且,蘇軍猛然發現現役坦克中竟然無一可在正常作戰距離對虎式坦克構成正面威脅。同時,蘇軍發現T-34/76坦克的雙人炮塔的作戰效率並不高(在雙人炮塔里車長要在負責指揮的同時為主炮裝填炮彈)。因此,蘇聯人決定對T-34坦克進行火力升級。
1942年虎式坦克出現後,蘇軍發現現役坦克中無一可在正常作戰距離對虎式坦克構成正面威脅,因此作為主力坦克的T-34的改裝85毫米火炮的T-34/85坦克研製計畫立即提上日程。
1943年年中,準備了四種不同型號的85毫米火炮參加測試,分別是D-5T,S-53,S-50和LB-85。兩輪冗長的評測後,S-53測試勝出。但最早的要求是將S-53安裝在標準的T-34/76炮塔(座圈直徑1420毫米)。嘗試顯然失敗了。隨之產生了對新炮塔的需要,112廠,183廠都參與設計。
新炮塔參考而非抄襲了T-43的炮塔。112廠首先做好了準備,但是緊接著發現要將S-53裝入,要做大的修改。在此期間安裝D-5T作為臨時解決辦法。新的型號採用了源於52K M1939 85毫米高射炮的D-5T型85毫米坦克炮,倍徑51.5(最早在第112廠生產的裝備此種火炮的型號被稱為T-34/85 M1943,其實1944年1月才走下生產線),同期S-53炮後來進一步改進,改良了制退機,身管壁更薄,稱為ZIS-S-53,倍徑54.6(T-34/85 M1944,同樣是52K高炮的衍生型號,根據資料來源的不同,ZIS-S-53的批產時間有說是1944年的3月,有說是夏季,有說是10月),但不管怎么說85毫米坦克炮大大加強了T-34的火力,從而得以對虎式坦克構成一定威脅(但就攻防而言仍處於劣勢,需要抵近到虎式坦克500米內才能擊毀)。
T-34坦克
T-34/85對裝甲也有一定的改進,上部車體全向45毫米(原來T-34上車體側部,後部為40毫米)。T-34/85的另一項重要改進便是那重新設計的新型炮塔(源於流產T-43,座圈直徑1600毫米),炮塔空間大增,正面炮塔厚度也增厚到90毫米,並根據戰鬥中得到的經驗增加了裝填手從而將車長從指揮-裝填的雙重任務中解放出來,極大提高了作戰效率。由於加大的炮塔,德軍常把T-34/85稱為“大腦袋T-34”。T-34/85量產前僅生產了100輛。
T-34/85M T-34/85投產後,改進工作也在持續進行。在T-34/100之前,還有一個試驗型號,183廠研發的T-34/85M1944年5月,進行測試的T-34/85M。車體正面裝甲厚度達到75毫米,駕駛員艙蓋厚度達到90毫米。
T-34坦克 從外觀上看,與T-34/85最大的區別在於車體後部結構,排氣管所在位置類似於BT系列坦克。但最終T-34/85M只生產了幾輛試驗原型,由於試驗過程中車輛懸掛出現承重問題,車輛整體重量分配又有嚴重缺陷,且當時IS-2重型坦克投入生產,這種坦克已無較大實戰價值,便沒有了後文。
T-34/100 通過不斷總結戰場上的經驗,T-34坦克也在不斷地改進中,其中有些改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如T-34/85。但其中也有不少失敗的型號,採用100毫米火炮的T-34/100無疑是其中最受關注的一種。
安裝100mmLB-1火炮的T-34/100 1944年7月,兩份分別來自KB92和KB183設計局的改造計畫被提交了上去,最後KB92的設計師A.Savin的計畫獲得了通過,他被命令用ZIS-100型100毫米坦克炮(這種坦克炮是在ZIS-S-53的基礎上研製而
來的)取代T-34/85上面的85毫米坦克炮。但因100毫米坦克炮的體積過於龐大,T-34/85的炮塔根本無法容納,因此蘇聯工程師只能重新設計了一種炮塔,新的T-34/100樣車的車體已經加長,而炮塔座圈則加大到1700毫米,但還是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1945年2-3月間,蘇聯人在沒有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就開始打算用D-10-34型100毫米坦克炮代替ZIS-100坦克炮,D-10是蘇聯二戰中威力最大的坦克炮,其發射的BR-412B穿甲彈初達到895米/秒,彈重15.59千克,在1500米距離上以60度命中目標時穿甲厚度為100毫米以上,1000米穿深185毫米(高速穿甲彈可達200毫米),理論上可在1500米擊毀所有德軍坦克,而且射速可達4-6發/分,這些數字看起來的確是讓人動心。但在實際使用中卻被發現是不合適的,由於D-10使用的是定裝彈藥,因此炮彈長度近一米,因此在裝填時會限制裝填角度,反過來又影響射速,也會影響炮手對目標的追蹤與瞄準,因此這種改進型號最後也沒能投入生產。
安裝100mmD-10火炮的T-34/100 其他的型號還有裝有100毫米LB-1火炮的T-34/100,D-10最終沒有安裝在T-34上,而LB-1則安裝在T-34上進行了實驗。但可惜的是由於與D-10一樣的問題,LB-1同樣被放棄。
服役動態 初期作戰 最早一批的T-34/76A坦克於1940年完成115輛,並將一部分派往芬蘭實戰試驗,但未能來得及參加戰鬥。到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共製造了T-34坦克1225輛,大大超過了同期德國
IV號坦克 的數量。而在莫斯科會戰前夕,已有1853輛T-34交付部隊使用。面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蘇軍西部特別軍區,裝備了266輛T-34,面對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基輔特別軍區,有494輛T-34。當時蘇聯最新型的KV重型坦克已經有508輛裝備部隊,分別裝備於六個機械化軍。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正式爆發。戰爭爆發初期,蘇聯擁有坦克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全蘇擁有坦克25000輛,主要包括T-26、BT系列輕型坦克,T-28中型坦克、T-35重型坦克,以及最新型的T-34中型坦克,KV-1、KV-2重型坦克。雖然數量龐大,但是其絕大多數為T-26、BT等舊式坦克。與蘇聯相比,德國投入進攻的3600輛坦克,大多數為I號、II號、35t、38t輕型坦克,基本不具備坦克戰能力。而德軍較為先進的III號坦克在東線戰場只有960輛左右,IV號坦克在東線則只有400餘輛。但德軍戰術得當,在初期給蘇軍造成了巨大損失。
T-34/76於1941年6月22日在白俄羅斯格羅德諾首次參戰,在此後一系列戰鬥中德軍竟找不到可以與之抗衡的坦克,這就是“T-34危機”,導致了德軍大量坦克的過時,被迫推出更新型的坦克以應付局面。雙方坦克性能相比,T-34和KV-1都擁有76毫米炮,可在500米外擊穿德軍III號、IV號坦克30-50毫米的前裝甲。德軍反坦克威力最大的III號坦克50毫米L/42炮,要在100米內才能對T-34的45毫米傾斜裝甲造成威脅。KV-1坦克正面裝甲達75-90毫米,側後方裝甲也有60-75毫米,令當時德國任何坦克炮都無能為力。至於IV號坦克的75毫米L/24短管炮,威力更加貧弱,100米內也難以威脅T-34。
塞瓦斯托波爾使用的T-34 德軍改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國防軍和武裝黨衛隊是蘇制T-34坦克最大的非盟軍用戶。值得指出的是,1941年德軍第一次遇見T-34時,他們為之震驚,隨後總是儘可能多的使用繳獲的T-34。T-34 由於它渾圓雙炮塔艙蓋經常被同時打開,所以被德軍戰士戲稱為“米老鼠”。
德軍的PanzerkampfwagenT-34-747(r)坦克 在1941年到1945年的東線戰鬥中,德軍繳獲了幾百輛各種型號的T-34。大多數是T-34/76(A型至F型),相反只有少量T-34/85。在1941年至1943年早期,由於德軍經常處於攻勢而蘇軍經常處於守勢,許多T-34/76被繳獲。由於裝甲部隊的補充時斷時續,一旦德國人獲得完整的T-34就立即刷上鐵十字加入德軍服役。
德軍的T-34坦克 在1943年夏季,甚至一些義大利乘員組也使用了繳獲的T-34/76。1943年冬季,第20裝甲師的21裝甲營繳獲了很大數量的1943型的T-34並很快投入了使用。1944年12月,一些“帝國師團”的T-34/76被交給了第100雪地獵兵師。1944年,第5黨衛隊裝甲師“維京師團”在波蘭中部的戰鬥中繳獲了第一輛新的T-34/85並很快將它投入了使用。
1942年,T-34開始使用一種六角形的炮塔,大大減少了炮塔被炸毀的情況。1943年,在1942型的基礎上,新的T-34又加裝了一個指揮塔。而到了後來,為了裝備85毫米炮,炮塔再次被重新設計。
作為對T-34的回應,1942年德軍發展出了他們自己的PzKpfw V“黑豹”坦克(參照了許多T-34的特點)。德軍高度評價T-34,他們使用它並不只是臨時措施,例如精銳的“大德意志”裝甲師直到戰爭結束還在使用T-34。
Munitionspanzer T-34(r) 從1941年晚些時候起,繳獲的T-34通常被送往裡加的工廠進行修理和改進。從1943年起,梅塞德斯-賓士和魏瑪的工廠也開始進行T-34的修理和改進工作,對被繳獲的T-34的修改包括改換指揮塔,, 無線電設備等等。T-34/76s坦克並且被當作火炮拖拉機和彈藥車使用。嚴重損壞的坦克被當作訓練、測試和靶車使用。T-34/76 上半部的炮塔指揮塔也會被拆下來安裝在火車上改裝為Panzerzug (裝甲列車)、Streckenschutzug (鐵道防禦列車)。
德軍將繳獲的T-34/76和T-34/85重新命名為Panzerkampfwagen T-34 747(r)。德軍的改進包括安裝從損壞的PzKpfw III 和 PzKpfw IV 型坦克上拆下來的指揮塔,安裝裝甲裙板使T-34看起來更像PzKpfw V“黑豹”坦克等等,而其它一些小變化如車頭燈、儲物箱、工具、通訊設備/天線等等經常由戰地工廠甚至乘員自己來改裝。最有趣的變型車之一是在1943型的T-34底盤上改裝而成的T-34型對空戰車(德軍編號Flakpanzer T-34(r))。它裝備38型四聯裝20毫米高炮,布置在一個由野戰修理工廠用損壞的半履帶車裝甲板焊接而成的炮塔中,彈藥則用金屬盒裝著布置在車體後部。1944年早/中期,這種車輛隨國防軍第653獨立獵坦克營在東線作戰。1944年中期,這個營還使用過另一種T-34/76的變型車T-34(r)型彈藥載運車。
德軍改裝的對空戰車FlakpanzerT-34(r) 事實上繳獲的T-34很少被真正用於坦克戰,他們太容易被其他德軍坦克誤認了。為解決這個問題,德軍將繳獲的T-34常被用作步兵支援,相對而言這種情況下識別問題還不是最大。為使識別更容易,乘員們常在炮塔上噴上一個很大的鐵十字甚至是納粹黨的符號。同時,很常見的另一個做法是在車頂的座艙蓋上同樣噴上鐵十字或是納粹黨的符號,或者是覆蓋一面納粹旗子以通知空中的夥伴——德國空軍。
二戰後期 隨著德軍投入全新的虎式、黑豹、攜帶長身管坦克炮的IV號坦克,T-34/76在面對德軍裝甲部隊時顯得越來越脆弱。為了對付德國出現的新型坦克,1943年秋T-34坦克開始改裝85mm火炮,並增設一名炮手,取代原本車長兼任的炮手工作,讓車長專注於指揮與敵情的搜尋上。T-34/85的炮塔隨裝甲和火力的提升變的更大,被德國坦克兵稱為“大腦袋T-34”。同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批量生產,該年共生產283輛,1944年就猛增至11000輛。
T-34/85是蘇聯人最值得驕傲的中型坦克,機動性能良好,耐用性是德軍坦克所達不到的。T-34/85中型坦克裝備一門85毫米/56倍口徑ZIS S-53式坦克炮,威力巨大,可以在1000米的情況下擊穿102毫米的鋼板(用碎甲彈時穿甲力達到110毫米),遠遠強過美國人的裝備短管76毫米炮的M4謝爾曼(M4穿深為89毫米,後期M4A3長身管76毫米炮威力與85毫米火炮相當),而85毫米坦克炮也是二戰德軍最為恐懼的中型坦克炮之一。T-34/85坦克還有2挺7.62毫米的DT機槍,具備了強有力的近戰能力,連德軍的反坦克步兵也很難接近T-34坦克。
T-34/85成為後期蘇聯坦克部隊的主要裝備,同“黑豹”相比,火力和裝甲雖然稍有不及,但性能可靠、結構簡單、易於生產,全重也大大小於豹式,戰時產量多達18000輛以上,因此從整體作戰能力上壓倒了德國坦克,達到了T-34系列坦克的完美境界。
各型T-34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總產量超過5萬輛,是蘇德戰爭期間蘇聯產量最大的坦克類型。遠遠超過德國所有坦克的總和,成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的保證。
戰後運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軍中T-34坦克直到20世紀50年代才被
T-54/T-55中型坦克 取代。波蘭在1951~1956年間生產的M1型和M2型T-34/85坦克有如下改進:改進了
發動 機 起動裝置,乘員從5人減為4人,增加了彈藥基數,裝有較好的涉水設備,增大了行程,改進了電台和光學設備。
韓戰中,朝鮮人民軍大量裝備T-34/85坦克。開始,美軍準備不足,調動駐軍日本的裝備M24“霞飛”式輕型坦克三個坦克營。戰爭開始不久3個營就在軍隅里遇上了T-34/85坦克,M24坦克對於T-34/85的火力和防護力都顯的明顯不足,這似乎成了一場一邊倒的獵殺。很快美軍派出M26坦克火速增援,而M26的改進火炮和發動機型的M46坦克也參加入戰爭,同時進行過大幅改造的M4A3E8坦克則更像是T-34/85旗鼓相當的對手。而盟友們也提供了黑親王、百夫長等強大的戰車。
1950年8月,M26第一次和T-34/85交手打出了4比0的戰績。統計表明在韓戰中119次坦克戰中有104次是美國坦克參加。在這些遭遇戰中M26和M46參戰次數幾乎占了一半。美軍擊毀了97~115輛T34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其中5成以上戰績要算在M26和M46上)。而自己損失的M26和M46僅為14輛。
20世紀60年代蘇聯又對的T-34/85坦克做了改進,採用了T-54主戰坦克的負重輪和發動機,還增設了潛渡通氣管。這種型號被稱為T-34/85 Mod.1960。
此外T-34也裝備很多國家的軍隊,曾在朝鮮、越南、蘇聯'中東、波赫等戰場參戰。
修復參戰 烏克蘭內戰中,“新俄羅斯”民兵使用的兩輛T-34/85是世界上最新繼續參加實戰的二戰坦克。
修復的237號烏克蘭T-34/85坦克 第一輛被修復的坦克編號為237,該坦克當時是由一對在集體農莊工作的父子捐款建造的。服役後,237號坦克參加了兩次雅西-基什尼奧夫、貝爾格勒、布拉格等一系列戰役,為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國的解放和納粹德國的滅亡立下了不朽功勳。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後,237號坦克被調往東線,參與了殲滅
日本關東軍 的“八月風暴”行動。該坦克在二戰結束後被放置於水泥基座上成為了一座城市紀念碑,當地宣布獨立後,經過一晝夜的維修後這輛放置了近七十年的坦克再次行駛在了盧甘斯克街頭,並參加了5月9日的衛國戰爭紀念日。隨後這輛坦克參加了烏克蘭內戰。
外國裝備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以下40個國家使用了T-34坦克,其中帶“*”記號的27個國家T-34坦克在1996以後仍為現役裝備。
歐洲美洲
阿爾巴尼亞*、奧地利、賽普勒斯、古巴、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東德、匈牙利、芬蘭、保加利亞*、波蘭、羅馬尼亞*、前南斯拉夫;
亞洲
阿富汗*、伊拉克、印度尼西亞、北葉門、朝鮮*、
中華人民共和國 、越南*、蒙古*、寮國、黎巴嫩*;
非洲
阿爾及利亞*、埃及*、利比亞*、安哥拉*、衣索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剛果共和國*、辛巴威*、蘇丹*、赤道幾內亞*、索馬里*、多哥*、馬里*、莫三比克*。
總體評價 存在缺陷 蘇聯的T-34中型坦克被公認為二戰最好的坦克。T-34的火力、防護、機動以及易生產性,達到最佳的均衡狀態。在1941-1942年間,T-34的性能全面壓倒當時德國大多數坦克。
T-34模型包裝封面 但是,在T-34相對優勢最為突出的1941-1942年間,T-34坦克依然遭遇到了慘重的損失,戰場損失遠遠超過同時期的德軍坦克(1942年蘇軍坦克損失15000輛,六倍於德軍)。除蘇軍指揮能力太差,以及維護整備力量薄弱等客觀因素外,T-34自身的一些弱點也是損失慘重的原因。
第一,T-34的雙人炮塔存在設計缺陷。T-34的四人車組中,車長和裝填手位於炮塔內,車長同時肩負炮長的職責,這就造成車長負擔過重。在激烈戰況下,坦克車組指揮和火炮射擊都十分重要,前者負責掌控全局,後者決定攻擊能力,兩個人分工處理遠比一個人更加有效率。
T-34坦克二人制小炮塔影響戰鬥力 事實證明,雙人炮塔設計大幅降低了T-34火炮的實戰射速。與三人炮塔的德國IV號坦克相比,T-34/76的理論射速並不算太差,但實戰中的射速往往只有前者的1/3甚至1/4。儘管76毫米炮遠遠強於超過1942年以前的德國50毫米、75毫米坦克炮,但指揮和射擊效率失調,導致T-34難以充分發揮其火炮威力。
T-34/76的改進型號,一直試圖改變這個先天缺陷,但幾種設計均未能投產。直到1943年底,T-34/85才真正改裝為三人炮塔,炮長和車長實現了有效分工。
STZ產41~42年型T-34/76,全鋼負重輪 第二,T-34/76嚴重缺乏無線電裝置。在原始設計時,T-34就考慮到安裝無線電通訊裝置。但由於蘇聯電子工業生產能力不足,T-34/76在最初一兩年儘管產量過萬,卻只有少量戰車可配備無線電裝置。由於缺乏無線電通訊能力,T-34進行編隊戰鬥時,幾乎無法形成有效指揮,車輛之間甚至只能採用旗語通話。在車際通訊惡劣的情況下,T-34編隊的作戰方法非常呆板,只能依照指揮坦克的行動而行動,靈活性極差。
帶指揮塔的改良“螺母”炮塔 在遇到伏擊戰、遭遇戰時,T-34缺乏無線通訊的缺陷最為致命。少數發現目標或遇襲的坦克無法通知整個編隊,造成蘇軍整個T-34編隊被各個擊破。與大編隊表現不佳相比,反倒是一些T-34小部隊常有較出色發揮。
隨著蘇聯坦克工業的不斷完善,T-34/76逐步被T-34/85取代,並且基本彌補了上述兩大缺陷。在1944-1945年間,T-34/85相對於德國新型坦克已沒有多少性能優勢,但戰場表現卻有了很大進步。可見,決定坦克性能的不僅僅是火力、裝甲和機動三個指標,很多設計細節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歷史留名 T-34坦克具有出色的防彈外形,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機動能力,特別是擁有相對較高的可靠性,易於大批量生產。儘管有些車輛的轉向系統需要用鐵錘敲打才可以轉向,但總體性能不錯。
T-34/85坦克紀念碑 T-34坦克是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最著名的坦克,在坦克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設計思路對後世的坦克發展有著深遠及革命性的影響。
T-34是二戰坦克中的成功者,是戰術標準、成本、綜合設計的典範,在坦克歷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