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兆倫鑄錢遺址
- 地理位置:陝西省西安市戶縣大王鎮
- 占地面積:90萬平方米
- 景點級別:無
- 門票價格:無
- 著名景點:無
歷史,秦代,漢代,歷史價值,發掘情況,灰坑時代,各類墓葬,馮孝約墓,
歷史
明崇禎十四年(1641)《戶縣誌··勝地遺蹟》載:“鐘宮,在鄠縣東北二十五里,始皇收天下兵(古者以銅為兵器),銷為鐘鐻,此或其處也。”《元和郡縣誌》卷二云:“鐘官故城,一名灌鐘城,在鄠縣東北二十五里,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鐘鐻處。”《三輔黃圖校正》云:“《元和》作鐘官,極為正確,蓋為水衡都尉鐘官令鑄錢之地,為上林鑄錢三官之一。”《三輔黃圖》誤官為宮。畢沅《關中勝跡圖志》亦云:“鐘官城在鄠縣東北二十五里,元和郡縣誌一名灌鐘城,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鐘鐻處。”灌者煉鑄之意,即是秦代煉鑄鐘鐻的地方。漢滅秦後,繼續沿用此鑄造場地,尤其到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實行國家統一鑄幣,專令上林三官鑄錢,此處便成為主要鑄錢幣的場所。遺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0812’,北緯3412’,海拔394—397米。地勢呈南高北低,地表較為平坦,現大部為耕地。遺址北近西寶公路,南跨郿塢嶺高地,東臨蒼龍河故道,西至兆倫村和梧村間,東西寬約600米,南北長約1500米,總面積近90萬平方米。20世紀50年代將蒼龍河改道,開挖的新河自東南向西北從遺址中部穿過。70年代以來由於生產活動(平整土地)頻繁,特別是新河的治理,使遺址區內先後暴露出陶范、建築遺物及建築夯土台等。在新河東岸發現木炭灰土層,東西長約25米,南北寬約16米,灰層厚度50—70厘米,其中夾雜有較多銅渣。在灰土層以南還有一段舊范磚堆砌的牆基,此應是最為重要的冶鑄區域。
遺址區內發現最多的是錢範,尤其在蒼龍河故道以西分布較廣,有的地點竟堆積1—2米厚。有西漢五銖范和王莽時期多種錢範,分為銅範和陶范兩種。陶范分為陶范母和陶背范,其中絕大多數為陶背范。五銖錢陶背范為長方型,表面抹有0.4—0.6厘米厚的細泥,其上制有錢型。范體為夾沙,沙粒均勻,在范體一側留有V形澆鑄口。鑄口右側與另一端正中各有一定位榫。另外還有一種小五銖錢陶范。僅新莽時期錢範即有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壯泉四十、貨泉、大布黃千、次布九百、幼布三百、貨布等12種。在“大泉五十”陶范上發現有“鐘官前官始建國元年三月工常造”的題銘。另外在遺址內還發現有“鐘官錢丞”封泥。
在位於兩河口以西,兆倫村以北的範圍內,分布有較多的繩紋瓦礫及其他一些建築材料,如五角形陶水管道、鋪地方磚等。在兩河口西約80米處,原有一方形的夯土台基,邊長約50米,高約6—7米,70年代平整土地時掘毀。在其周圍發現有大量筒瓦、板瓦及有“上林”、“延年益壽”、“永壽無疆”字樣和雲紋的瓦當等,此應是一處重要建築遺蹟。除此以外,還發現有“千秋萬歲”、“與天無極”字樣與玄武雲紋、朱雀雲紋、葵紋等瓦當,以及鋪地方磚、空心磚、繩紋磚、工字形磚、筒瓦、板瓦、五角形陶水管道等,說明在遺址內建有較高級別的鑄幣管理機構。
遺址內發現的錢幣有八銖半兩、四銖半兩、榆莢錢、有廓半兩、五銖錢、小五銖錢、一刀平五千、大泉五十、壯泉四十、小泉直一、布泉、貨泉、貨布等。發現的制范及鑄錢工具有坩鍋、陶拍、窯墊、銅質工具、尖頭鐵鏟、鐵質和陶質定位銷等。
秦代
秦代,這裡設有鐘官官署,是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鐘”處,為著名的鑄造場所。
漢代
漢承秦制,鐘官歸少府管轄,專鑄御用鐘鼎之類的彝器。漢武帝元鼎二年(前115),開始了鐘官鑄幣的歷史,元鼎四年(前113),鐘官歸上林水衡都尉管轄,武帝統一鑄幣權於上林三官,鐘官即為其首。至漢平帝元始年間(公元1~5),在所有上林三官管轄的鑄幣場所中,鐘官官署所在地的鑄幣工場鑄錢的數量最多,質量最高。因其規模宏大,逐漸發展成為城池,這就是所謂的鐘官城,後人呼之為“鐘官古城”。王莽時,雖然郡國可以鑄幣,但鐘官城仍是當時最重要的鑄幣工場。
歷史價值
兆倫鑄錢遺址從漢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至王莽末年(公元23年),是鑄幣歷史的鼎盛時期,作為國家鑄幣中心的時間長達140年之久,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漢武帝統一鑄幣權和王莽“托古改制”兩個重要的幣制改革階段,在我國貨幣歷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對研究古代鑄幣歷史、鑄造技術,建立五銖錢分期標準等都有著重要意義。2001年6月,國務院把鐘官城鑄錢遺址作為漢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定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發掘情況
配合西鹹北環線高速公路建設,從2014年11月起至2015年4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當地文物部門聯合組隊,進行了考古發掘工作,發掘地點位於锺官鑄錢遺址西南。
灰坑時代
灰坑時代基本為仰韶時期,平面形狀以圓形為主,另有少量袋裝坑。出土陶片數量較多,以泥質紅陶為主,紋飾多為籃紋,可辨器形有罐、缽、盆、重唇口尖底瓶等。根據出土器物判斷,灰坑年代應為仰韶文化廟底溝時期。
各類墓葬
共發掘墓葬55座,灰坑60座,陶窯2座,出土各類器物220餘件。此次發掘的墓葬以中、小型唐墓為主,另有少量明、清時期墓葬。唐代墓葬形制基本相同,平面呈刀把形,以豎穴墓道洞室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為主,墓道與墓室之間以土坯封門,墓室人骨多不完整,隨葬器物以陶罐為主,部分墓葬隨葬有陶俑,女性墓主頭部附近常發現較多髮簪。
馮孝約墓
發掘中較為重要的發現是位於發掘區北部的一座唐代磚室墓,墓葬由斜坡墓道、2個天井、2個過洞、甬道和墓室組成。墓室磚砌而成,穹窿頂,平面近正方形,墓室底部鋪磚,墓室東、西、南三壁在磚上繪有人物題材壁畫。墓葬內發現有墓誌,分為志蓋和志石兩部分。志蓋為方形,盝頂,上刻篆書,四行十二字,“大唐故洛州密縣令馮君墓誌”;志石為方形,上刻楷書,三十八行,滿行三十八字。志文分為墓誌和墓志銘兩部分,記載了墓主祖上情況,個人生平及夫人姜氏生平。
墓主姓馮諱孝約,字叔儉。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起家太子千牛備身,貞觀十八年,出為光州司戶、尋除簡州司戶、洛州密縣令。以顯慶四年(唐高宗李治年號,公元659年)終於官舍,春秋四十有七,於龍朔三年(唐高宗李治年號,公元663年)歸葬於戶縣長樂鄉之舊塋。其夫人姜氏以永隆元年(唐高宗年號,公元680年)終於私第,春秋五十四,以永隆二年同合葬於舊墳。由此可知,該墓葬年代應為唐高宗李治時期,而所葬之地為唐代的戶縣長樂鄉。
據主持發掘工作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田亞岐研究員初步考證後認為,該墓墓主馮孝約最初為太子(指唐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承乾)的千牛備身(宮廷高級禁衛武官,負責皇帝的安全)的高級侍衛,於貞觀十八年,出為光州司戶,而這次被貶黜的原因很可能與太子李承乾於貞觀十七年預謀發動的宮廷政變有關。李承乾因逼宮謀反事情敗落而被廢為庶人,流放黔州。而墓主作為他的侍衛,很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牽連,而出為光州司戶。墓誌中記載“主辱於前,臣黜於後”可能即暗喻指這一事件。因此,墓誌內容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唐代這場宮廷之爭對相關官吏命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