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閣台

樓閣台

樓閣台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漢城街辦轄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樓閣台
  • 位於:渭河以南的關中平原上
  • 面積:約36平方公里
  • 屬性: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地址,歷史沿革,民俗文化,社火,關中之怪,人口組成,經濟形勢,教育維恩,

地址

漢城即漢長安城,漢長安城位於渭河以南的關中平原上,面積約36平方公里。在西漢時期,作為首都的長安城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漢朝之後又有數個王朝定都於此,隋朝初年遷都至大興城後,這裡被廢棄。其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區的西北郊外。1961年,漢長安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1年,兆倫鑄錢遺址併入。

歷史沿革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開始在渭河以南、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為長樂宮。高祖七年(前200年)命蕭何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為長安城。漢惠帝元年(前194年)起修築城牆。惠帝三年春(前192年),修築達到高潮,先後徵發了14萬人築牆,到五年秋(前190年)建成。漢武帝繼位後,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在城南開太學,在城西擴充了秦朝的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至此,經過近一百年的興建,漢長安城的規模始告齊備。
在西漢的200餘年歷史里,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絲綢之路的東端起點,繁盛一時。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時,城中有8.8萬戶,24.6萬人,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眾多的城市。西漢末年,長安城毀於戰火。東漢定都洛陽,以長安為西京。漢末,洛陽被董卓縱火燒毀後,漢獻帝曾遷回長安居住。此後的西晉末年、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政權也都將首都設在這裡。隋朝初年,隋文帝認為漢長安城過於狹小和破舊,於是命宇文愷在東南方興建新的都城。自開皇三年(583年)遷都大興城(即唐長安城)後,有著近八百年歷史的漢長安城便被永久地廢棄了。
而樓閣台村位於城中后妃們居住的宮室明光宮之近,之所以村名為樓閣台因為明光宮在長樂宮北,其正殿遺址被後世的多種建築疊壓,因此泛稱為樓閣台,而樓閣台三字也為三種古建築的名稱。

民俗文化

社火

社火為陝西的古老民俗,身為關中大地的樓閣台村也不例外。陝西民間社火源淵流長,內容內涵十分豐富、有多種形式。單人列隊步行表演的叫“地社火”,一人背負一至數人者叫“背社火”;用方桌、木板等物搭成高台,多人或數十人將角色抬著遊走的叫“抬社火”;馬車、牛車等車輛載著角色表演者叫“車社火”;角色騎在馬或騾子上表演的叫“馬社火”;用鋼筋做架隱藏於服飾中,將角色凌空巧妙懸扎者叫“高芯社火”;腳踩高蹺者叫“高蹺社火”;還有將角色裝扮成被刀砍斧劈、開堂剖肚恐怖狀的叫“血社火”也叫“快活”;最為壯觀的應數“山社火”那是將抬社火與高芯社火綜合在一起,分上中下數層、懸扎著各角色,再由數十至百的壯漢抬起前行的表演。現在這種社火已極為少見。民間社火中反映出古時人們團結一致,共同謀求生存的情形,也體現著早期人類與大自然一種相處的法則。因此流傳自今的社火仍保留著村社與家族間強大的凝聚力。每當在這種日子裡時,人們會踴躍參加、無私地出錢出力,村中潛伏著的另一種傳統社會結構和領導核心:廟會組織,在其公推的德高望重者統領下,呈現出一呼百應的權威和天人合一的神聖性。這時即便是官方的行政領導,也要聽憑調遣,這便是社火藝術中體現出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在這一行為的整個過程中,那種虛化現實、 升化人物與凡俗的臉譜藝術,怕當屬其核心了。社火在陝西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產生於原始的宗教信仰,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社火一詞始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六月二十四日,歡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廟前露台上設樂棚,有“社火呈於露台之上”。在漢魏南北朝、隋唐時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還保留有大儺儀,後逐漸被社火取代而融於社火之中。可見宋朝的民間社火已是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當時的社火由祭祀、巫術、儺儀、百戲、樂舞、參軍戲、民間雜耍等組成

關中之怪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八大怪”。
【具體介紹】
一、麵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麵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麵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麵,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裡,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蓋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麵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槓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油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莊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五、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裡的形,和你在電影裡看到的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六、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乾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七、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八、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人口組成

樓閣台村在公社期間分為八個大隊。
樓閣台村本村人口在3000人~4000人之間,主要由魏、張、蔣、項等姓氏組成,加之近年承包責任田改革以及西安城中村改造之後,有大量南方作坊和暫住人口入住,村內實屬人口加增。
其中魏氏人口是由乾隆37年由湖北遷移過來。

經濟形勢

新農村建設以來,西安市把生產發展作為新農村建設第一要務,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和非農產業,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可喜局面。

教育維恩

樓閣台村有村辦國小樓閣台國小,其前身可追溯至抗戰前夕的樓閣台初小,校舍為村民集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