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釋
元認知體驗通常與一個人在認知活動中所處的位置有關,與一個人正在取得或可能取得什麼樣的進展有關。比如,人們有時感到沒能把自己的某種感受恰當地轉達給自己的朋友,感到自己努力理解所讀材料時突然遇到了阻礙,感到所要解決的問題將是一個容易的問題等等。
一般來說,元認知體驗特別容易發生在能激發高度自覺思維的工作、學習中。因為在這種工作中,人們能採取的每一個主要步驟都要求事前有計畫、事後有估價,作出的決定和行動既重要又危險。此時不存在妨礙深思熟疑的東西,這就提供了許多機會使人們能思考和體驗自己的思維。
元認知體驗的思想在中學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套用價值。大量研究表明,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有思考、探索的時間和機會,有助於學生產生不知的體驗和知的體驗;適度緊張和高興喜悅的情感體驗,有助於學生比較充分地意識到自己如何從不知到知的過程,在該過程中自己存在的問題是什麼,問題的難點在哪裡,是什麼方法使問題得以順利解決。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和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掌握、理解知識的程度,而且還可以極大地豐富自己的學習經驗,並在這種體驗中自覺不自覺地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元認知
元認知指對認知的認知,又叫次認知。在學校的各科學習中,學生為了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一方面進行著各種認知活動(感知、記憶、思維等),另一方面又要對自己的各種認知活動進行積極的監控和調節,這種對自己的感知、
記憶、
思維等認知活動本身的再感知、再記憶、再思維就被稱之為元認知。可見,元認知的實質就是人對自己認知活動的自我體驗、自我觀察、自我評價、自我監控和自我調節。人不僅能意識到周圍事物的存在,而且也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能意識到自己正在感知、記憶和思維,意識到自己有什麼目的、計畫和行動,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那樣做,這樣做的後果將是怎樣,應如何調節自己的行動等。
從元認知的角度來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並不僅僅是對所學材料的識別、記憶、加工和理解的過程,而且同時也是一個對該過程進行積極監控、調節的元認知過程。認知過程進行的有效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元認知過程的運行水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從過程的角度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過程,特別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如何積極監控、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的。應當認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表現在對所學材料的感知、記憶、理解、想像和思維等方面,而且也表現在對上述各方面活動的積極監控、調節方面。心理學研究和大量教育實踐經驗表明,在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元認知培養,是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能動性,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開發學生智力,解決“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問題的有效途徑。
記憶的元認知體驗
記憶的
元認知體驗,是伴隨著認知活動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既包括知的體驗,也包括不知的體驗。這種體驗通常與一個人在認知活動中所處的位置有關,與一個人正在取得或可能取得什麼樣的進展有關。元認知體驗與元認知知識是密切相關的,只有具備了一定的元認知知識,才可能產生有關自身、任務、目的的各種各樣的元認知體驗。故隨著個體的元認知知識的逐漸形成,記憶的元認知體驗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