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鈞窯系瓷器

【元代鉤窯系瓷器】元代鈞窯系生產的瓷器,通稱“元鈞”。鈞窯肇始於北宋,在河南省禹縣八卦洞燒製成功貢御瓷,製作精工,多施以天藍、灰青、月白色釉,並塗抹含銅釉藥,經高溫還原後呈現紅、藍、紫色的斑塊。以玫瑰紫、海棠紅、天青諸色為代表作。元代時,除河南禹縣仍然燒制鈞瓷外,河北省的磁縣、曲陽,河南省的安陽、鶴壁、修武、濬縣、淇縣、新安、臨汝、郟縣、內鄉、魯山、寶豐、林縣,山西省的渾源、懷仁、臨汾、介休,內蒙古自治區的包頭等北方諸窯也燒鈞瓷,成為這時的一個主要的窯系。這些窯場大量生產日用瓷器,工藝技術較粗糙,與宋代禹縣燒造的精品相比,較為遜色。器形一般厚重,有長頸瓶、花口連座瓶、膽式瓶、三足爐、筒式爐、荷葉蓋罐、雙系罐、雞心罐、執壺、枕、收口碗、墩碗、雞心碗、缸、洗、盤、碟等,亦燒大器。元代鈞窯器的胎不如宋代細潤,特徵是胎質較粗松,胎色呈白、灰白、黃、紅、黑。積釉肥厚,渾濁失透,多棕眼、釉泡,光澤較差。施釉不到底,圈足寬厚外撇,內外無釉,足內胎面常留有尖狀痕跡。由於鈞窯釉質肥厚失透,刻、劃、印花不易顯露,所以除了飾以彩色斑塊外,也常採用堆貼花為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