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天文曆法

天文學元代比較發達。歷代封建統治者對天文觀測與制定曆法都非常重視,因為這不僅對百姓的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作用(特別是曆法),而且也有利於封建統治(以“天意”、“天命”等來迷惑民眾)。元朝統治者也不例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代天文曆法
  • 外文名:The yuan dynasty astronomical calendar
  • 修訂者許衡王恂、郭守敬
  • 修訂時間:1280年
簡介,大都天文台,天文觀測活動,活動目的和意義,

簡介

元代天文曆法
在元代,朝廷在天文曆法方面的工作主要有建天文台、組織天文觀測和頒布實施《授時曆》等三個內容。元代天文台,最著名的有上都回回天文台和大都的天文台。上都天文台,修建於至元八年(1271年),它是元朝設定的最早一座回回天文台。該天文台對阿拉伯天文學在我國的傳播起了一定作用。該天文台的設定同阿拉伯天文學家札馬魯丁有關,他曾在至元四年(1267年)被忽必烈召見,由於具有淵博的天文學知識而得到忽必烈的賞識,朝廷將他編的《萬年曆》頒行北方。札馬魯丁還製造了7種精巧的天文儀器,後來全部放在了上都回回天文台內。

大都天文台

大都天文台是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興建而成的。當時稱為“司天台”,也叫“靈台”,用於觀測天象。靈台高7丈,共3層,上為平台,中、下兩層各有迴廊。下層有一中室,名“官府”,即太史院長官辦公的地方;中層有八室,分藏多種天文儀器及歷代天文圖集;頂層的平台上,陳放著郭守敬設計的簡儀、正方案和仰儀等儀器,用於實際觀測。台下右側立高表(約高40尺),左側築一小台,上置玲瓏儀。該天文台在當時不論從規模、人員、設備等都是世界上最大、最多、最完善的天文台。

天文觀測活動

就在同一年,元政府還組織有關人員進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天文觀測活動。這次觀測共設南海大都陽城上都和林等27個觀測點(即測景所),其範圍“東極高麗,西至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當時是大約每隔10緯度就有一個觀測點,以測量夏至日日影長度和晝夜長短。據推算,其最北面的北海觀測點已達北緯64.5度的地方,已經靠近北極圈了。這27個觀測點中只有河南登封縣境內的測景所仍保存至今。

活動目的和意義

元朝政府組織這樣大規模的觀測活動,其主要原因是為編制新曆法而通過實際觀測掌握第一手材料。在元初,所沿用的曆法乃是金朝曆法,即金天會五年(1127年)所編的《大明曆》(札馬魯丁的《萬年曆》沒能在大範圍內推廣使用)。由於該歷使用達100多年,出現了許多數據與天象不符的情況,影響了元代的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為此,劉秉忠曾提議修歷。至元十三年(1276年),忽必烈“思用其言”(劉秉忠於1274年去世),決定成立太史局(後改太史院),改修新曆,並命許衡(曾任中書左遠、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王恂(數學家,曾任太子贊善、太史令)、郭守敬等人主持其事。郭守敬是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和水利學家,製造過諸如簡儀、仰儀、圭表景符等很多天文儀器。他深知一部精確曆法的修訂必須要靠天文觀測,正如他所說:“歷之本,在於測驗。”郭守敬的建議得到朝廷的採納,因而出現了前面所談到的大規模天文觀測活動。這次觀測,獲得了許多精確結果,為新曆法的修訂提供了充足的資料。在此基礎上,王恂、郭守敬等人於至元十七年(1280年)編成了一部新曆法——《授時曆》。
可見,元朝十分重視天文技術的發展和推廣,而且據有關史料記載,有關的天文技術是當時世界一流的。
(圖)元朝天文台圭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